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這是優質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波札那」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化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8 次修訂)
行 1: 行 1:
{{Multiple image | align = right | width = 150 | image1 =  波札那位置.gif| caption1  = 波札那地理位置  <br>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attachments/locator-maps/BC-locator-map.gif  原圖鍵連] | image2 =  波札那地理位置.gif | caption2  = 波札那位置 <br>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attachments/maps/BC-map.gif  原圖鍵連]  }}
+
{{Good article}}
[[File:波札那國旗.png|thumb|200px|右|波札那國旗[https://flagpedia.net/botswana 來源網 ]]]
+
[[File: 波札那位置.gif|thumb|220px|右|波札那地理位置[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bc.html 來源網 站CIA]]]
  
'''波札那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Botswana),又稱博茨瓦納,首都[[嘉伯隆里]](Gaborone),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與[[納米比亞]]、[[尚比亞]]、[[辛巴威]]、[[南非]]接壤。面積約5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30萬。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語言為[[札那語]]和英語。
+
'''波札那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Botswana),又稱''' 博茨瓦納''' ,首都[[嘉伯隆里]](Gaborone),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與[[納米比亞]]、[[尚比亞]]、[[辛巴威]]、[[南非]]接壤。面積約5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30萬。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語言為[[札那語]](Setswana) 和英語 。通用貨幣為[[普拉]](Pula)
 
<ref name="MOFA">{{Cite web |url =https://www.mofa.gov.tw/CountryInfo.aspx?CASN=D33B55D537402BAA&n=1C6028CA080A27B3&sms=26470E539B6FA395&s=B2C9ACBE62E87999 | title = 波札那共和國 Republic of Botswana | date=2019年4月 | publisher =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9-10-21}}</ref><ref name="CIA">{{cite web| url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 |title=AFRICA BOTSWANA |date=2019-10-01| publisher=CIA|language = EN | accessdate = 2019-10-21}}</ref><ref name="FMPRC">{{cite web| url=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1206_677438/1206x0_677440/ |title=博茨瓦纳国家概况|date=2019年8月| 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0-21}}</ref>
 
<ref name="MOFA">{{Cite web |url =https://www.mofa.gov.tw/CountryInfo.aspx?CASN=D33B55D537402BAA&n=1C6028CA080A27B3&sms=26470E539B6FA395&s=B2C9ACBE62E87999 | title = 波札那共和國 Republic of Botswana | date=2019年4月 | publisher =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 language = ZH | accessdate = 2019-10-21}}</ref><ref name="CIA">{{cite web| url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 |title=AFRICA BOTSWANA |date=2019-10-01| publisher=CIA|language = EN | accessdate = 2019-10-21}}</ref><ref name="FMPRC">{{cite web| url=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1206_677438/1206x0_677440/ |title=博茨瓦纳国家概况|date=2019年8月| 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0-21}}</ref>
 +
 +
*'''以鑽石發家致富的「鑽石王國」,如何擺脫愛滋病帶來亡國滅種的危機?'''
 +
*'''一黨獨大是好?是壞?'''
 +
*[[奧卡萬戈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
 +
*[[馬卡迪卡迪鹽沼]]是世界前十大鹽沼。
 +
*[[卡拉哈里沙漠|卡拉哈里盆地]]為非洲三大盆地之一。
 +
*[[卡拉哈里中央野生動物保護區]]為世界第二大野生動物保護區
  
 
== 歷史概述 ==
 
== 歷史概述 ==
  茲瓦 (Tswana) 共有8 個主要部落,約 於11 世紀起 定居 充沛、土壤肥沃之南非林波波省西南部及豪登省 從事農耕活 動。 19世紀初 定居 現今之 波札那 。當時波札那為 英國向非洲內陸發展之要衝 。 1885 年9月30日 英國宣布 波國 為其 保護國。 1948年 南非與英國對非洲之立場 不一 因此 轉而支持波札那獨立 ,於1963年7月1日 舉行 波札那 制憲會議, 成立自治政府 ,1966 年9月30日正式 宣布 獨立。  獨立後實行民主政治,積極的社會政策 豐富礦藏(鑽石礦佔該 輸出利潤8成)使 波國 擁有非洲大部分地區難得一見的 準。波國擁有良好的金融管理紀錄,在2016年被國際透明組織全球排名第35名 為全非洲最廉潔 國家。此外,波札那在致力發展經濟 同時 不忘保護生態,豐富 自然生態景觀 使該國觀光業逐漸興盛
+
{{Multiple image | align = right | width = 200 | image1 =波札那國徽.gif| caption1  = 波札那國徽  <br> [http://planetolog.com/emblem-country.php?country=BW 來源網站planetolog] | image2 = 波札那國旗.png | caption2  = 波札那國旗 <br> [https://flagpedia.net/botswana 來源網站flagpedia]  }}
 +
自11世紀起開始有部落定居於現今波札那東北部的Sowa Pan與Tswapong Hills地區,但隨後被崛起的大辛巴威王國併吞。13~14世紀,札 那族(Tswana)由北方遷居此地,形成三 個主要部落 。歷經多次的部落遷移與分裂 ,約 於18世紀時形成目前茨瓦納族主要的8個部落。
 +
 
 +
19 世紀 初非洲南部爆發"The Difaqane Wars"的部落戰爭,這 人口擴張加上乾旱導致資 不足; 說是為奴隸和象牙貿易的利益。1816年 [[祖魯王國]]的國王[[沙卡‧祖魯]](Shaka Zulu)進行大規模的征服行動,這導致大量人民向西北方移 動。 在戰爭的尾聲,各部落開 重建各自的領地並與歐洲人交易象牙和槍支,此時歐洲勢力逐漸滲透非洲。
 +
 
 +
於波札那 位於[[ 英國]] 向非洲內陸發展之要衝 ,英國遂於1885 年9月30日 札那劃為保護 ,稱[[貝專納]] 保護國(Bechuanaland Protectorate,BP)
 +
 
 +
1948年南非 與英國對非洲之立場 相左 ,轉而支持波札那獨立 。1963年 舉行制憲會議,成立自治政府 。1966 年9月30日正式獨立 ,定名為波札那共和國 <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 name="FMPRC"/><ref>{{cite web| url=http://www.botswanatourism.co.bw/history |title=history| publisher=Botswana Tourism Organisation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8}}</ref>
 +
 
 +
=== 與國 徽 ===
 +
札那 旗於1966年獨立時 始使用,是由淺藍色橫條象徵雨 水, 中間 黑色橫條和上、下方 白色條紋 象徵各種族 和諧 一說代表[[斑馬]] <ref name="CIA"/><ref>{{cite web| url=https://flagpedia.net/botswana |title= Flag of Botswana | publisher= flagpedia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8}}</ref>
  
=== 國旗 ===
+
 波札那國 由兩 隻斑馬分別持有象牙與[[高粱]]的穗;斑馬象徵野生動物對旅遊業的重要性,而斑馬的黑白 紋代表各民族的平等,一說各部落皆未使用斑馬作為圖騰,故使用斑馬代表各民族的平等;象牙代表過去的象牙貿易,一說代表野生動物的保護;高粱是波札那 主要農作物象徵農業。白 色的 盾牌象徵著[[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的沙;三個藍 波浪象徵河流與水,這 和下方 國家座右銘Pula互相呼應,強調了水的重要性;齒輪代表了工業化的推動;牛頭意味著放牧牛群 重要
 波札那國 由兩條 位於最上方以及最下方 淺藍 橫條、一條位於中間 橫條 兩條位於黑色橫條上方以及 下方的 薄白色條紋組成
 
  
== 政治 ==
+
Pula(普拉)除了是波札那貨幣的名稱 也有降雨、雨水的意思 也含有好運的意味在 內, 這也是當地祝福、熱情的問候 歡迎的用語 <ref>{{cite web| url=https://fotw.info/flags/host.html |title=Botswana Coat of Arms|date=2017-05-21| publisher= FOTW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8}}</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revolvy.com/page/Coat-of-arms-of-Botswana |title=Coat of arms of Botswana| publisher= revolvy|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8}}</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botswanamission.ch/?About_Botswana:National_Symbols |title=National Symbols| publisher= botswanamission|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8}}</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hubert-herald.nl/Botswana.htm |title=BOTSWANA| publisher= hubert-herald|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8}}</ref>
國會:兩院制 酋長議會(House of Chiefs)具諮詢地位 共35席。國民議會共63席,其中57席由人民直選,4席由國會多數黨指派,另2席則由總統及檢察總長擔任。
 
閣:總統為全國最高行政首長 並為國防軍統帥。另設副總統 內閣,皆由總統任命組成內閣,內閣對國會負責。
 
司法機關:在洛巴集(Lobatse)設一高等法院,以首席大法官掌理全國司法審理工作。在每一行政區設有地方法院,另設一上訴法院
 
  
 
== 地理環境 ==
 
== 地理環境 ==
 南部非洲 内陆国 家。 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布韦 ,西 连纳米比亚 北邻赞比亚 ,南 南非。大部 区属热带草原气候 西 沙漠、 半沙漠气候 。年均 气温21℃ 。年 均降 量400毫米
+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px 10px 15px;">
 +
[[File:馬卡迪卡迪鹽沼.jpg|thumb|200px|右|馬卡迪卡迪鹽沼[https://www.atlasobscura.com/places/makgadikgadi-salt-pans 來源網站atlasobscura]]]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fk8Lssoi44|alignment= right|dimensions= 20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 卡拉哈里中央野生動物保護區}}
 +
</div>
 +
[[File:Kalahari Desert.jpg|thumb|220px|左|卡拉哈里沙漠[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p04m7m4r 來源網站BBC]]]
 +
[[File:波札那行政區.jpg |thumb|220px|左|波札那行政區[http://map.ps123.net/world/19782.html 來源網站ps123]]]
 +
 
 +
=== 地形氣候 ===
 +
國土面積約58萬平方公里,是非洲 南部 的內陸國。
 +
 
 +
地勢平坦,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西部的卡拉哈里沙漠位於 非洲 三大盆地之一的卡拉哈里盆地中,為[[沙漠]]、半沙漠氣候,佔國土84%以上的面積。
 +
 
 +
夏季為雨季,其他時間氣候炎熱乾燥。<ref name="CIA"/><ref>{{cite web| url=http://www.botswanatourism.co.bw/climate |title=Climate| publisher=Botswana Tourism Organisation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4}}</ref>
 +
 
 +
=== 自然資源 ===
 +
北部的奧卡萬戈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而馬卡迪卡迪鹽沼是世界前十大鹽沼之一。
 +
 
 +
[[尚比西河]]的支流[[喬貝河]]沿著北部邊界流過。[[諾索布河]]為西南界河、南部界河[[莫洛波河]]及東部界河[[馬里科河]]及其支流[[林波波河]]和[[沙希河]]。除北部少數地區外,大部分地區皆無常年的地表水。
 +
 
 +
有著豐富的[[鑽石]]礦藏,另有[[銅]]、[[鎳]]、純鹼、煤炭等。
 +
 
 +
卡拉哈里中央野生動物保護區為世界第二大野生動物保護區,有著許多瀕臨滅絕的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物種。<ref name="CIA"/><ref name="FMPRC"/><ref>{{cite web| url=
 +
https://kknews.cc/travel/aojzx5j.html |title=世界最大內陸三角洲:奧卡萬戈三角洲,野生動物的天堂|date=2017-06-28 | publisher=每日頭條|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0-24}}</ref><ref>{{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zh-tw/travel/yvlavk.html |title=「無生之地」馬卡迪卡迪鹽沼|date=2015-04-24 | publisher=每日頭條|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0-24}}</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botswanatourism.co.bw/location |title=Location| publisher=Botswana Tourism Organisation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4}}</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botswanatourism.co.bw/glance |title=At Glance| publisher=Botswana Tourism Organisation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4}}</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botswanatourism.co.bw/welcome |title=welcome| publisher=Botswana Tourism Organisation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4}}</ref>
 +
 
 +
=== 行政區劃 ===
 +
波札那共分10個行政區與6個鎮議會(Town council)。<ref name="CIA"/>
 +
{|
 +
|valign="top"|
 +
* 中央區(Central District)
 +
* 杭濟區(Ghanzi District)
 +
* 卡拉哈迪區(Kgalagadi District)
 +
* 卡特倫區(Kgatleng District)
 +
* 奎嫩區(Kweneng District)
 +
|valign="top"|
 +
* 東北區(North-East District)
 +
* 西北區(North-West District)
 +
* 喬貝區(Chobe District)
 +
* 東南區(South-East District)
 +
* 南部區(Southern District)
 +
|valign="top"|
 +
* [[弗朗西斯敦]](Francistown)
 +
* [[嘉伯隆里]](Gaborone)
 +
* [[朱瓦能]](Jwaneng)
 +
* [[洛巴策]](Lobatse)
 +
* [[塞萊比-皮奎]](Selebi-Phikwe)
 +
* [[索瓦]](Sowa Town)
 +
|}
 +
 
 +
== 政治與外交 ==
 +
=== 政體 ===
 +
[[File:波札那議會.png|thumb|200px|右|波札那議會 <br> [https://africa.cgtn.com/2019/08/29/botswana-parliament-dissolved-ahead-of-october-election/ 來源網站cgtn]]]
 +
[[憲法]]制定於1966年,採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為[[民主]][[共和國]]。
 +
 
 +
總統為國 元首、國防軍統帥並擁有最高的[[行政權]],可任命副總統、檢察總長、內閣成員,內閣對國會負責
 +
 
 +
最高的立法機關為[[國民議會]],採[[一院制]],由總統、檢察總長與國民議會組成 議會有權選舉總統(間 選舉)、制定法律、修改憲法、審議政府預算等職權。
 +
 
 +
另設有[[酋長院]](英語:House of Chiefs;札那語:Ntlo Ya Dikgosi)為議會的諮詢機構,職權僅限於特定傳統事務,如習慣法、部落首領的任免、憲法修正案等。開議前,酋長院先召開會議並向國會提出不具約束力的建議議案。
 +
 
 +
高等法院設於洛 策由首席大法官掌理全國司法審理工作 並設有上訴法院與於每一地區設地方法院(傳統法院)所組成。<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 name="FMPRC"/><ref>{{cite web| url= https://www.parliament.gov.bw/index.php/about-ntlo-ya-dikgosi/who-are-we |title=Who are we | publisher= Parliament of Botswana|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4}}</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parliament.gov.bw/index.php/about-parliament/who-we-are |title=Who are we | publisher= Parliament of Botswana|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4}}</ref>
 +
 
 +
=== 長期一黨執政是好?是壞? ===
 +
波札那主要政黨有[[波札那民主黨]](Botswana Democratic Party, BDP)、[[波札那民族陣線]](Botswana National Front, BNF)、[[波札那國會黨]](Botswana Congress Party, BCP)、[[波札那人民黨]](Botswana People's Party, BPP)及[[波札那同盟運動]](Botswana Alliance Movement, BAM)等。
 +
 
 +
1966年獨立後由波札那民主黨的[[塞雷茨‧卡馬]](Sir Seretse Khama)為首任總統並三度蟬聯,1980年病逝後由時任副總統[[奎特‧馬 西 雷]](Quett Masire)繼任;1998年[[費斯圖斯‧莫加埃]](Festus Mogae)擔任總統時致力抑減國內[[愛滋病]]感染人口;2008年[[伊恩‧卡馬]](Ian Khama)當選並連任總統;2018年時任副總統[[莫克維齊‧馬西西]](Mokgweetsi Masisi)當選總統。
 +
 
 +
波札那民主黨,自獨立以來執政迄今,但嚴謹治理經濟、反貪腐情並強制將部分預算用於加強教育公共衛生、改善基礎建設,使該國在短短10多年間從貧窮國家躍升為中等收入國。時至今日,波札那政局穩定,經濟快速發展是非洲唯一自獨立以來,持續保持多黨民主選舉、總統輪替、從未發生過軍事政變、內戰衝突或領導人為了延長而任期而修憲的國家,是最穩定、最民主的非洲國家,堪為典範。2018年於[[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I)[[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中排名第34名 是非洲少有的廉潔的國家之一。<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 name="FMPRC"/><ref name="關鍵評論網">{{cite web| ur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1646 |title=非洲總統「萬萬歲」:全世界前20名「長壽」元首 他們就囊括一半...|date=2015-08-16| publisher=關鍵評論網|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1-05}}</ref><ref>{{cite web| url=https://anntw.com/articles/20141026-0Kul |title=一黨獨大48年 波札那總統夠魅力 |date=2014-10-26| publisher=台灣醒報|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1-07}}</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transparency.org/cpi2018|title=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8 | publisher=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1-07}}</ref>
 +
 
 +
=== 外交 ===
 +
目前為[[聯合國]](UN)、[[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衛生組織]](WHO)、[[非洲聯盟]](AU)、[[大英國協]]、[[ 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 洲發展共同體]](SADC)之成員
 +
 
 +
過去主要受到[[日本]]、[[美國]]、[[瑞典]]、[[挪威]]、[[德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非洲開發銀行]]等國家及國際組織的援助,在被列為[[中等收入國家]]後,西方國家及組織所提供的發展援助 幅下滑。<ref name="CIA"/><ref name="FMPRC"/>
 +
 
 +
== 經濟 ==
 +
自1966年獨立以來至2008年[[金融海嘯]]導致全球經濟率退為止,波札那保持著極高的經濟成長率,2010年逐漸復甦,直到2017年才溫和增長。目前波札那已從世界最貧窮的國家變為中等收入國家。
 +
 
 +
經濟主要仰賴鑽石出口,這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出口收入的85%,政府收入的33%。
 +
 
 +
波札那旅游資源豐富,政府將38%的國土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並設立3個國家公園及5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屬於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較多的國家。主要旅遊景點有[[喬貝國家公園]]、卡拉哈里中央野生動物保護區、[[奧卡萬戈三角洲野生動物保護區]]。
 +
 
 +
農業技術並不發達,加上可耕地約為全國面積的15%,僅能滿足22%國內糧食需求,主要以高粱、[[玉米]]、[[小米]]、水果、蔬菜為主,以增加糧食自給率。畜牧業是該國傳統支柱產業,以養牛、羊為主,並設有現代化的屠宰場及肉品加工廠,佔農業產值的70%,也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ref name="CIA"/><ref name="FMPRC"/><ref name="BOCA">{{cite web| url=https://www.boca.gov.tw/sp-foof-countrycp-02-161-2cd9a-04-1.html |title=駐館位置及聯絡資訊| publisher=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全球資訊網 |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0-28}}</ref>
 +
 
 +
== 社會 ==
 +
波札那人口約230萬。國內總共約有17個部落,其中[[班圖語系]]的札那族(Tswana)佔總人口約8成,有8個主要部落,主要有恩瓦托(占40%)、昆納、恩瓦凱策、塔瓦納、卡特拉、萊特、羅龍和特羅夸,主要集中在東 部地 區;其他民族有Basarwa(薩恩人)、Kalanga等。
 +
 
 +
官方語言為英語,實際上通用語言為為Setswana(札那語)占77%、Sekalanga占7%、Shekgalagadi占2% 英語僅占2.8%。
 +
 
 +
[[大衛‧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於19世紀中葉將[[基督教]]信仰傳入波札那並為當地 落酋長受洗後至今為該國主流信仰,約佔人口6成,其他多信奉傳統宗教、其他宗教或無宗教信仰。<ref name="MOFA"/><ref name="CIA"/><ref name="BOCA"/><ref name="customs">{{cite web| url=http://www.botswanatourism.co.bw/customs |title=customs| publisher=Botswana Tourism Organisation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30}}</ref>
 +
 
 +
而波札那的生育率是[[撒哈拉 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下降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肇因於婦女教育程度 勞動參與率提高及國家推動計畫生育的政策 <ref name="CIA"/>
 +
 
 +
=== 克服愛滋病 擺脫亡國滅種 ===
 +
[[File:波札那NO AIDS.jpeg|thumb|200px|右|[https://www.bw.undp.org/content/botswana/en/home/ourwork/hiv_aids/overview.html 來源網站undp]]]
 +
波札那的愛滋病感染率位居全球前列,這導因於非洲的性觀念開放,加上愛滋病可透過母子垂直感染,但政府透過編列預算提供免費愛滋藥物、檢查愛滋病等方式,以遏止愛滋病罹患人口攀升。2001 至2011年間,艾滋病發病率下降了71%,相對的提高國民平 壽命 總統於國情咨文中提及,在實現零新感染的目標之前對抗艾滋病仍為首要事項。
 +
 
 +
受艾滋病影響最大的族群為婦女、年輕人及性工作者。
 +
 
 +
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15-49歲的成 女性感染率為26.3%,但同區段的男性僅為17.6%,起因於性別不平等和性別暴力等因素導致婦女的感染率高於男性。
 +
 
 +
據統2000年的統計資料,15歲的年輕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的機率超過50%,雖然在治療面取得了實質進展,但是針對年輕人對艾滋病毒預防計劃仍亟待加強。15-24歲之間的年輕人罹患愛滋病比率為2005年6%、2016年感染率為5.4%,年輕婦女為10.2%;感染率幾乎沒有獲得改善,這導因於年輕人並不了解艾滋病的相關知識。
 +
 
 +
波札那在艾滋病的治療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但在預防方面卻成效不彰,加上國際捐助資金的減少,預防艾滋病仍存有許多障礙。<ref name="CIA"/><ref>{{cite web| url=https://e-info.org.tw/node/27540 |title=擺脫亡國滅種厄運 波札那對抗愛滋病有成|date=2007-10-23| publisher=環境資訊中心|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1-05}}</ref><ref name="關鍵評論網"/><ref>{{cite web| url=https://www.bw.undp.org/content/botswana/en/home/ourwork/hiv_aids/overview.html|date=2018年 |title=HIV/AIDS | publisher=UNPD in Botswana | language = EN|accessdate=2019-11-06}}</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avert.org/professionals/hiv-around-world/sub-saharan-africa/botswana|date=2018年 |title=HIV AND AIDS IN BOTSWANA | publisher=AVERT| language = EN|accessdate=2019-11-06}}</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bw.undp.org/content/botswana/en/home/ourwork/hiv_aids/overview.html|date=2018年 |title=HIV/AIDS | publisher=UNPD in Botswana | language = EN|accessdate=2019-11-06}}</ref>
 +
 
 +
== 文化 ==
 +
[[File:波札那傳統舞蹈服飾.jpeg|thumb|250px|右|波札那傳統舞蹈服飾[https://www.discoverafrica.com/safaris/botswana/cultures-in-botswana/ 來源網站discoverafrica]]]
 +
西方文化透過商業、科技、日用品、旅遊業和媒體等形式影響波札那的文化,城市地區受西化和現代化的影響最大。
 +
 
 +
在眾多部族文化中,由波札那文化占主導地位;札那族以「牛」作為財富和地位的表徵,時至今日在農地區大多數的波札那人也都飼養著牛隻,但少數部族的文化也透過多種不同的方式影響著養牛的主流文化,許多傳統文化已逐漸消失,如傳統服飾、手工藝品等。音樂受西化影小較小,幾乎在任何地方都可聽到各民族的傳統和現代音樂,並配合舞蹈作為日常生活或婚喪喜慶的一部分。
 +
 
 +
目前卡特倫區Bakgatla ba Kgafela部落的Dikopelo民俗音樂(Dikopelo folk music of Bakgatla ba Kgafela in Kgatleng District)、波札那卡特倫區的陶器製作技巧(Earthenware pottery-making skills in Botswana's Kgatleng District)被列入聯合國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
波札那的改變提供了更好的健康和教育環境、繁榮經濟發展改善部份人民的生活 平,但貧富差距也在不斷擴大 <ref name="customs"/><ref>{{cite web| url=https://ich.unesco.org/en/USL/dikopelo-folk-music-of-bakgatla-ba-kgafela-in-kgatleng-district-01290 |title=Dikopelo folk music of Bakgatla ba Kgafela in Kgatleng District | publisher=UNESCO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30}}</ref><ref>{{cite web| url=https://ich.unesco.org/en/USL/earthenware-pottery-making-skills-in-botswanas-kgatleng-district-00753 |title=Earthenware pottery-making skills in Botswana’s Kgatleng District | publisher=UNESCO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30}}</ref><ref>{{cite web| url=https://twh.boch.gov.tw/non_material/intro.aspx?id=436 |title=卡特倫區(Kgatleng District)Bakgatla ba Kgafela 部落的 Dikopelo 民俗音樂| publisher=文化資產局 | language = ZH |accessdate=2019-10-30}}</ref>
 +
<center>
 +
{|
 +
|-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WQFf_n3xU |alignment= center|dimensions= 480 |description=卡特倫區Bakgatla ba Kgafela部落的Dikopelo民俗音樂 Dikopelo folk music of Bakgatla ba Kgafela in Kgatleng District}}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O0F8y3aNOo |alignment= center|dimensions= 480|description=波札那卡特倫區的陶器製作技巧 Earthenware pottery-making skills in Botswana’s Kgatleng District}}
 +
|}
 +
</center>
  
== 世界遺產 ==
+
=== 世界遺產 ===
 波札那有2個[[世界遺產]]。分別為1個[[世界自然遺產]]:[[歐 卡萬 三角洲]](Okavango Delta)與1個[[世界文化遺產]][[措迪洛山]](Tsodilo)。<ref name=”文化遺產”>{{cite web| url=http://whc.unesco.org/en/list/ |title=World Heritage List | publisher=UNESCO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3 }}</ref>
+
 波札那有2個[[世界遺產]]。分別為1個[[世界自然遺產]]: 卡萬 三角洲(Okavango Delta)與1個[[世界文化遺產]][[措迪洛山]](Tsodilo)。<ref name=”文化遺產”>{{cite web| url=http://whc.unesco.org/en/list/ |title=World Heritage List | publisher=UNESCO | language = EN |accessdate=2019-10-23 }}</ref><br><br>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300">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500" style="text-align:left">
File:Tsodilo.jpg | thumb | 300px |右| 措迪洛山 岩石藝術 <br> [http://whc.unesco.org/en/documents/124283 OUR PLACE The World Heritage Collection]  
+
File:Okavango Delta.jpg | thumb | 350px |右| 奧卡萬戈三角洲 <br> [http://whc.unesco.org/en/documents/129543  來源網站unesco]  
File:Okavango Delta.jpg | thumb | 300px |右| 歐卡萬哥三角洲 <br> [http://whc.unesco.org/en/documents/129543 Gertrude M. Matswiri]  
+
File:Tsodilo.jpg | thumb | 350px |右| 措迪洛山 岩石藝術 <br> [http://whc.unesco.org/en/documents/124283 來源網站unesco]  
 
</gallery>
 
</gallery>
  
行 30: 行 161: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760 非洲 史地總論]]
+
[[Category:768 南部 非洲]]

於 2020年2月27日 (四) 14:47 的最新修訂

波札那地理位置來源網站CIA

波札那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Botswana),又稱博茨瓦納,首都嘉伯隆里(Gaborone),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與納米比亞尚比亞辛巴威南非接壤。面積約5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30萬。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語言為札那語(Setswana)和英語。通用貨幣為普拉(Pula)。 [1][2][3]

歷史概述

波札那國徽  
來源網站planetolog
波札那國旗 
來源網站flagpedia  

自11世紀起開始有部落定居於現今波札那東北部的Sowa Pan與Tswapong Hills地區,但隨後被崛起的大辛巴威王國併吞。13~14世紀,札那族(Tswana)由北方遷居此地,形成三個主要部落。歷經多次的部落遷移與分裂,約於18世紀時形成目前茨瓦納族主要的8個部落。

19世紀初非洲南部爆發"The Difaqane Wars"的部落戰爭,這起因於人口擴張加上乾旱導致資源不足;一說是為奴隸和象牙貿易的利益。1816年,祖魯王國的國王沙卡‧祖魯(Shaka Zulu)進行大規模的征服行動,這導致大量人民向西北方移動。在戰爭的尾聲,各部落開始重建各自的領地並與歐洲人交易象牙和槍支,此時歐洲勢力逐漸滲透非洲。

由於波札那位於英國向非洲內陸發展之要衝,英國遂於1885年9月30日將波札那劃為保護國,稱貝專納保護國(Bechuanaland Protectorate,BP)。

1948年南非因與英國對非洲之立場相左,轉而支持波札那獨立。1963年舉行制憲會議,成立自治政府。1966年9月30日正式獨立,定名為波札那共和國。[1][2][3][4]

國旗與國徽

波札那國旗於1966年獨立時開始使用,是由淺藍色橫條象徵雨水,中間的黑色橫條和上、下方的白色條紋,象徵各種族的和諧,一說代表斑馬[2][5]

波札那國徽由兩隻斑馬分別持有象牙與高粱的穗;斑馬象徵野生動物對旅遊業的重要性,而斑馬的黑白條紋代表各民族的平等,一說各部落皆未使用斑馬作為圖騰,故使用斑馬代表各民族的平等;象牙代表過去的象牙貿易,一說代表野生動物的保護;高粱是波札那的主要農作物象徵農業。白色的盾牌象徵著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的沙;三個藍色波浪象徵河流與水,這和下方國家座右銘Pula互相呼應,強調了水的重要性;齒輪代表了工業化的推動;牛頭意味著放牧牛群的重要。

Pula(普拉)除了是波札那貨幣的名稱,也有降雨、雨水的意思,也含有好運的意味在內,這也是當地祝福、熱情的問候及歡迎的用語。[6][7][8][9]

地理環境

馬卡迪卡迪鹽沼來源網站atlasobscura
卡拉哈里中央野生動物保護區
卡拉哈里沙漠來源網站BBC
波札那行政區來源網站ps123

地形氣候

國土面積約58萬平方公里,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

地勢平坦,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西部的卡拉哈里沙漠位於非洲三大盆地之一的卡拉哈里盆地中,為沙漠、半沙漠氣候,佔國土84%以上的面積。

夏季為雨季,其他時間氣候炎熱乾燥。[2][10]

自然資源

北部的奧卡萬戈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而馬卡迪卡迪鹽沼是世界前十大鹽沼之一。

尚比西河的支流喬貝河沿著北部邊界流過。諾索布河為西南界河、南部界河莫洛波河及東部界河馬里科河及其支流林波波河沙希河。除北部少數地區外,大部分地區皆無常年的地表水。

有著豐富的鑽石礦藏,另有、純鹼、煤炭等。

卡拉哈里中央野生動物保護區為世界第二大野生動物保護區,有著許多瀕臨滅絕的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物種。[2][3][11][12][13][14][15]

行政區劃

波札那共分10個行政區與6個鎮議會(Town council)。[2]

  • 中央區(Central District)
  • 杭濟區(Ghanzi District)
  • 卡拉哈迪區(Kgalagadi District)
  • 卡特倫區(Kgatleng District)
  • 奎嫩區(Kweneng District)
  • 東北區(North-East District)
  • 西北區(North-West District)
  • 喬貝區(Chobe District)
  • 東南區(South-East District)
  • 南部區(Southern District)

政治與外交

政體

波札那議會
來源網站cgtn

憲法制定於1966年,採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為民主共和國

總統為國家元首、國防軍統帥並擁有最高的行政權,可任命副總統、檢察總長、內閣成員,內閣對國會負責。

最高的立法機關為國民議會,採一院制,由總統、檢察總長與國民議會組成。議會有權選舉總統(間接選舉)、制定法律、修改憲法、審議政府預算等職權。

另設有酋長院(英語:House of Chiefs;札那語:Ntlo Ya Dikgosi)為議會的諮詢機構,職權僅限於特定傳統事務,如習慣法、部落首領的任免、憲法修正案等。開議前,酋長院先召開會議並向國會提出不具約束力的建議議案。

高等法院設於洛巴策由首席大法官掌理全國司法審理工作,並設有上訴法院與於每一地區設地方法院(傳統法院)所組成。[1][2][3][16][17]

長期一黨執政是好?是壞?

波札那主要政黨有波札那民主黨(Botswana Democratic Party, BDP)、波札那民族陣線(Botswana National Front, BNF)、波札那國會黨(Botswana Congress Party, BCP)、波札那人民黨(Botswana People's Party, BPP)及波札那同盟運動(Botswana Alliance Movement, BAM)等。

1966年獨立後由波札那民主黨的塞雷茨‧卡馬(Sir Seretse Khama)為首任總統並三度蟬聯,1980年病逝後由時任副總統奎特‧馬西雷(Quett Masire)繼任;1998年費斯圖斯‧莫加埃(Festus Mogae)擔任總統時致力抑減國內愛滋病感染人口;2008年伊恩‧卡馬(Ian Khama)當選並連任總統;2018年時任副總統莫克維齊‧馬西西(Mokgweetsi Masisi)當選總統。

波札那民主黨,自獨立以來執政迄今,但嚴謹治理經濟、反貪腐情並強制將部分預算用於加強教育公共衛生、改善基礎建設,使該國在短短10多年間從貧窮國家躍升為中等收入國。時至今日,波札那政局穩定,經濟快速發展是非洲唯一自獨立以來,持續保持多黨民主選舉、總統輪替、從未發生過軍事政變、內戰衝突或領導人為了延長而任期而修憲的國家,是最穩定、最民主的非洲國家,堪為典範。2018年於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I)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中排名第34名,是非洲少有的廉潔的國家之一。[1][2][3][18][19][20]

外交

目前為聯合國(UN)、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衛生組織(WHO)、非洲聯盟(AU)、大英國協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之成員。

過去主要受到日本美國瑞典挪威德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非洲開發銀行等國家及國際組織的援助,在被列為中等收入國家後,西方國家及組織所提供的發展援助大幅下滑。[2][3]

經濟

自1966年獨立以來至2008年金融海嘯導致全球經濟率退為止,波札那保持著極高的經濟成長率,2010年逐漸復甦,直到2017年才溫和增長。目前波札那已從世界最貧窮的國家變為中等收入國家。

經濟主要仰賴鑽石出口,這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出口收入的85%,政府收入的33%。

波札那旅遊資源豐富,政府將38%的國土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並設立3個國家公園及5個野生動物保護區,屬於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較多的國家。主要旅遊景點有喬貝國家公園、卡拉哈里中央野生動物保護區、奧卡萬戈三角洲野生動物保護區

農業技術並不發達,加上可耕地約為全國面積的15%,僅能滿足22%國內糧食需求,主要以高粱、玉米小米、水果、蔬菜為主,以增加糧食自給率。畜牧業是該國傳統支柱產業,以養牛、羊為主,並設有現代化的屠宰場及肉品加工廠,佔農業產值的70%,也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2][3][21]

社會

波札那人口約230萬。國內總共約有17個部落,其中班圖語系的札那族(Tswana)佔總人口約8成,有8個主要部落,主要有恩瓦托(占40%)、昆納、恩瓦凱策、塔瓦納、卡特拉、萊特、羅龍和特羅夸,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其他民族有Basarwa(薩恩人)、Kalanga等。

官方語言為英語,實際上通用語言為為Setswana(札那語)占77%、Sekalanga占7%、Shekgalagadi占2%,英語僅占2.8%。

大衛‧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於19世紀中葉將基督教信仰傳入波札那並為當地部落酋長受洗後至今為該國主流信仰,約佔人口6成,其他多信奉傳統宗教、其他宗教或無宗教信仰。[1][2][21][22]

而波札那的生育率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下降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肇因於婦女教育程度、勞動參與率提高及國家推動計畫生育的政策。[2]

克服愛滋病 擺脫亡國滅種

波札那的愛滋病感染率位居全球前列,這導因於非洲的性觀念開放,加上愛滋病可透過母子垂直感染,但政府透過編列預算提供免費愛滋藥物、檢查愛滋病等方式,以遏止愛滋病罹患人口攀升。2001年至2011年間,艾滋病發病率下降了71%,相對的提高國民平均壽命。總統於國情咨文中提及,在實現零新感染的目標之前對抗艾滋病仍為首要事項。

受艾滋病影響最大的族群為婦女、年輕人及性工作者。

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15-49歲的成年女性感染率為26.3%,但同區段的男性僅為17.6%,起因於性別不平等和性別暴力等因素導致婦女的感染率高於男性。

據統2000年的統計資料,15歲的年輕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的機率超過50%,雖然在治療面取得了實質進展,但是針對年輕人對艾滋病毒預防計劃仍亟待加強。15-24歲之間的年輕人罹患愛滋病比率為2005年6%、2016年感染率為5.4%,年輕婦女為10.2%;感染率幾乎沒有獲得改善,這導因於年輕人並不了解艾滋病的相關知識。

波札那在艾滋病的治療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但在預防方面卻成效不彰,加上國際捐助資金的減少,預防艾滋病仍存有許多障礙。[2][23][18][24][25][26]

文化

波札那傳統舞蹈服飾來源網站discoverafrica

西方文化透過商業、科技、日用品、旅遊業和媒體等形式影響波札那的文化,城市地區受西化和現代化的影響最大。

在眾多部族文化中,由波札那文化占主導地位;札那族以「牛」作為財富和地位的表徵,時至今日在農地區大多數的波札那人也都飼養著牛隻,但少數部族的文化也透過多種不同的方式影響著養牛的主流文化,許多傳統文化已逐漸消失,如傳統服飾、手工藝品等。音樂受西化影小較小,幾乎在任何地方都可聽到各民族的傳統和現代音樂,並配合舞蹈作為日常生活或婚喪喜慶的一部分。

目前卡特倫區Bakgatla ba Kgafela部落的Dikopelo民俗音樂(Dikopelo folk music of Bakgatla ba Kgafela in Kgatleng District)、波札那卡特倫區的陶器製作技巧(Earthenware pottery-making skills in Botswana's Kgatleng District)被列入聯合國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波札那的改變提供了更好的健康和教育環境、繁榮經濟發展改善部份人民的生活水平,但貧富差距也在不斷擴大。[22][27][28][29]

卡特倫區Bakgatla ba Kgafela部落的Dikopelo民俗音樂 Dikopelo folk music of Bakgatla ba Kgafela in Kgatleng District
波札那卡特倫區的陶器製作技巧 Earthenware pottery-making skills in Botswana’s Kgatleng District

世界遺產

波札那有2個世界遺產。分別為1個世界自然遺產:奧卡萬戈三角洲(Okavango Delta)與1個世界文化遺產措迪洛山(Tsodilo)。[30]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波札那共和國 Republic of Botswana.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2019年4月 [2019-10-21] (中文).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AFRICA BOTSWANA. CIA. 2019-10-01 [2019-10-21] (英語). 
  3. 3.0 3.1 3.2 3.3 3.4 3.5 3.6 博茨瓦納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19年8月 [2019-10-21] (中文). 
  4. history. Botswana Tourism Organisation. [2019-10-28] (英語). 
  5. Flag of Botswana. flagpedia. [2019-10-28] (英語). 
  6. Botswana Coat of Arms. FOTW. 2017-05-21 [2019-10-28] (英語). 
  7. Coat of arms of Botswana. revolvy. [2019-10-28] (英語). 
  8. National Symbols. botswanamission. [2019-10-28] (英語). 
  9. BOTSWANA. hubert-herald. [2019-10-28] (英語). 
  10. Climate. Botswana Tourism Organisation. [2019-10-24] (英語). 
  11. 世界最大內陸三角洲:奧卡萬戈三角洲,野生動物的天堂. 每日頭條. 2017-06-28 [2019-10-24] (中文). 
  12. 「無生之地」馬卡迪卡迪鹽沼. 每日頭條. 2015-04-24 [2019-10-24] (中文). 
  13. Location. Botswana Tourism Organisation. [2019-10-24] (英語). 
  14. At Glance. Botswana Tourism Organisation. [2019-10-24] (英語). 
  15. welcome. Botswana Tourism Organisation. [2019-10-24] (英語). 
  16. Who are we. Parliament of Botswana. [2019-10-24] (英語). 
  17. Who are we. Parliament of Botswana. [2019-10-24] (英語). 
  18. 18.0 18.1 非洲總統「萬萬歲」:全世界前20名「長壽」元首,他們就囊括一半.... 關鍵評論網. 2015-08-16 [2019-11-05] (中文). 
  19. 一黨獨大48年 波札那總統夠魅力. 台灣醒報. 2014-10-26 [2019-11-07] (中文). 
  20.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8.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2019-11-07] (英語). 
  21. 21.0 21.1 駐館位置及聯絡資訊.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全球資訊網. [2019-10-28] (中文). 
  22. 22.0 22.1 customs. Botswana Tourism Organisation. [2019-10-30] (英語). 
  23. 擺脫亡國滅種厄運 波札那對抗愛滋病有成. 環境資訊中心. 2007-10-23 [2019-11-05] (中文). 
  24. HIV/AIDS. UNPD in Botswana. 2018年 [2019-11-06] (英語). 
  25. HIV AND AIDS IN BOTSWANA. AVERT. 2018年 [2019-11-06] (英語). 
  26. HIV/AIDS. UNPD in Botswana. 2018年 [2019-11-06] (英語). 
  27. Dikopelo folk music of Bakgatla ba Kgafela in Kgatleng District. UNESCO. [2019-10-30] (英語). 
  28. Earthenware pottery-making skills in Botswana’s Kgatleng District. UNESCO. [2019-10-30] (英語). 
  29. 卡特倫區(Kgatleng District)Bakgatla ba Kgafela 部落的 Dikopelo 民俗音樂. 文化資產局. [2019-10-30] (中文). 
  30. World Heritage List. UNESCO. [2019-10-23]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