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冰晶 |
中文名:冰晶 本质:固态水合物 |
冰晶(英语:ice crystal)是冰的宏观晶体形式。冰晶在光学及电学等物理性质方面有各向异性,并且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1]冰晶常呈六角柱状、六角板状、枝状、针状等形状,由于大气中的冰晶一般由水蒸气凝华产生,因此具有非常对称的外型。在不同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中,可以产生不同的对称外形。当环境因素改变时,冰晶的形成方式也可能会改变,因此最终形成的晶体可能是多种样式混合而成的,例如冠柱晶。空中的冰晶下落时倾向以其侧棱平行于地平线,因此能以增强的差动反射率在偏振天气雷达信号(polarimetric weather radar)中被发现。[注 1]冰晶带电后,下落的方向便不再平行于地平线。带电的冰晶也很较容易被偏振天气雷达检测出来。
结构
宏观的冰是多晶的,[2]所以在研究冰的晶体结构时使用的往往是单晶的冰晶。1916年末,人们开始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冰晶的结构进行一系列的探究。[3]研究中获得的照片有12条清晰的衍射线,分析其位置可以得知冰晶属于六方晶系晶体。如左侧的冰晶结构示意图一所示,冰晶晶胞呈四棱柱形,的底面边长为4.52Å,高为7.34Å。[4]冰晶分子排列的方式与金属镁晶体属同一晶系,但是通过X射线衍射法可以得知冰晶与金属镁在结构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下表是大卫·马蒂亚斯·丹尼森(David Mathias Dennison,美国物理学家,后来计算出质子服从费米–狄拉克统计,拥有½自旋[5])于1921年对冰晶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获得的结果:
相邻线之间的偏角 (度数) |
线的强度 (估算值) |
用作对比的镁线[7] | 晶面间距 | 晶面取向 | 基面的数量 | |
---|---|---|---|---|---|---|
观测值 | 理论值 | |||||
10.44 | 1 | 4.7 | 3.92 | 3.915 | 1010 | 3 |
11.16 | 10 | - | 3.67 | 3.671 | 0001 | 1 |
11.88 | 2 | 10.0 | 3.44 | 3.453 | 1011 | 6 |
15.30 | 1.5 | 3.3 | 2.68 | 2.675 | 1012 | 6 |
18.12 | 1 | 4.7 | 2.26 | 2.260 | 1120 | 3 |
19.86 | 5 | 4.0 | 2.065 | 2.065 | 1013 | 6 |
21.38 | 1 | 4.0 | 1.92 | 1.925 | 1122 | 6 |
27.16 | 1.5 | 1.0 | 1.516 | 1.528 | 2023 | 6 |
30.20 | 2 | 1.3 | 1.368 | 1.372 | 1015 | 6 |
1.368 | 1.372 | 1232 | 12 | |||
31.76 | 0.25 | 0.2 | 1.30 | 1.305 | 1010 | 3 |
33.08 | 0.25 | 1.0 | 1.25 | 1.268 | 1233 | 12 |
35.54 | 0.5 | 0.3 | 1.167 | 1.165 | 2025 | 6 |
应用
降雪
极小的冰晶和0℃以下的过冷却水滴组成云层,水气不断升腾与冰晶凝华,水温达-5℃时,无数根六角形的冰针就形成了。这是冰晶最稳定的形状。同时,凝华作用还在继续进行。如果冰晶周围水气多,6个角增长很快,就形成星状;假如冰晶四周水气很少,6角不如两个底面增长快,便形成柱状;倘若水气适中,则形成片状雪花。如果地面气温较高,雪降落过程中边融化边碰撞合并为水滴,最终成为降雨。
制冷设备
该产品外壳采用高强度耐低落温材料,内盛蓄冷液(白色稠液体)而成(冰点-12℃,即零下12度结冰,冰点比水的冰点低,故储存的冷量和溶解时释放出的冷量都远远大于水,直接起到增强降温制冷之用,具有储冷足、降温快、释冷慢等特点。),采用橡胶塞加铝盖密封不会泄漏,无毒,符合卫生标准,储冷量大,广泛适用于各种冰箱、冷柜、鱼箱作、医药储冷保冷;如今被广泛用于空调扇增强降温制冷之用(先将冰晶放进冰箱冷冻5到6小时结冰后,再放入空调扇水箱内降温,循环使用,永不失效)。成分是冷媒: (——以下是是把载冷剂和制冷剂统称冷媒) 冷冻空调系统中,用以传递热能,产生冷冻效果之工作流体。依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一次(Primary)冷媒与二次(Secondary)冷媒。依物质属性分类可分为自然(Natural)冷媒与合成(Synthetic)冷媒。 理想冷媒:无毒、不爆炸、对金属及非金属无腐蚀作用、不燃烧、泄漏时易于察觉、化学性安定、对润滑油无破坏性、具有较的蒸发潜热、对环境无害 。
形成
冰晶的形成发生在云层中、云层下和地表层,并由多个物理过程组成。在冰晶的形成过程中,冰核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大气中悬浮的尘埃颗粒占了70%),在冰核上过冷水滴凝固生长成冰晶。要形成冰晶首先要活化冰核,也就是使冰核能形成冰晶,不同冰核活化的温度不同。[注 2]温度下降后,活化的冰核数量增加。冰核活化后,由于伯杰龙效应(Bergeron effect),大气中的过冷的水蒸气会在冰核上凝华使冰核增长形成冰晶。以上的过程与大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有密切联系,在不同环境中形成的冰晶形状是有差异的。[注 3]在冰晶下降过程中会经过各种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因此最终形成的形状往往是各种基本形状的结合体。冰晶的大小与其在云层中停留的时间、温度和气压还有冰的过饱和程度有关。[8]
融化与破裂
冰晶受热后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一般称为“融化”。大气中冰晶雪花的融化率决定了地表面上的降水类型。在下降过程中,冰晶经过0℃等温线时开始融化,大多数的冰晶在未融化时带有正电荷而融化时带电符号改变。
通过在处于不同融化阶段的冰晶置于-78.5℃的乙烷中冻结可以得知:冰晶融化的方式主要取决于晶体的初始类型,并可概括出两种基本方式:[9]
- 柱状冰晶的融化:通常简单柱状冰晶开始时表面上的融化一致的,随后逐渐形成不同厚度的水层,在柱状晶的中心形成一个或两个明显的气泡,再进一步融化时,产生的水会形成一个清晰的水滴,附着在水滴上的柱状晶体快速进入水滴中,最终形成一个球形滴。柱状冰晶融化水有收缩成一个或多个水滴的趋势,且趋向于收缩至最小表面积;
- 板状冰晶的融化:板状冰晶融化时,融化水形成覆盖于板上的光滑圆面。而板状冰晶则没有缩成单个水滴的趋势,而是从板状冰晶融化的水层形成双凸镜带冰状,限定冰晶的周边。
中国气象学家龚乃虎于1982年在美国犹他大学做“为延长冰晶生长的微物理风洞实验”时获得了冰晶与温度、形状、大小、生长时间、下降速度及融化后质量的资料,并总结出冰晶在不同温度下融化的规律。[注 4]在该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见下表:
温度(℃) | 生长时间 | 尺寸(mm) | 含水量 (LWC) |
质量(μg) | 下落速度 (cm/s) |
融化前后滴数 | 备注 | |
---|---|---|---|---|---|---|---|---|
2a | c | |||||||
-4.2 | 13 | 0.15 | 0.13 | 0.5 | 0.5 | 1:1 | 六角板 | |
-4.5 | 19 | 0.1 | 0.7 | 0.5 | 2.15 | 1:3 | 鞘凇 | |
-4.9 | 10 | 0.08 | 0.44 | 0.5 | 1.1 | 1:3 | 鞘状 | |
-5.0 | 13 | 0.05 | 1.2 | 0.5 | 2.3 | 2:14 | 双针状 | |
-5.1 | 19 | 0.22 | 0.42 | 0.5 | 1.15 | 36 | 3:4 | 三叠合针状 |
-6.2 | 19 | 0.50 | 0.48 | 0.5 | 8.18 | 54 | 2:1 | 双柱凇晶 |
-8.5 | 13 | 0.22 | 0.2 | 0.5 | 1.8 | 1:1 | 凇晶 | |
-8.9 | 19 | 0.25 | 0.2 | 0.5 | 4.2 | 1:1 | 凇晶 | |
-10.6 | 25 | 1.25 | 0.95 | 0.8 | 49 | 等距+凇晶 | ||
-11.4 | 19 | 0.45 | 0.54 | 0.8 | 8.18 | 1:2 | 六角凇晶 | |
-12.3 | 19 | 0.9 | 0.5 | 0.8 | 11.5 | 1:1 | 六角扇凇晶 | |
-14.7 | 10 | 1.7 | - | 0.8 | 8.62 | 1:18 | 分枝六角星 |
大气现象
冰晶是多种大气现象的成因,这些大气现象主要包括云、降水及冰晕。气温达-5℃时高空中便会形成六角形的冰针。同时,韦格纳–伯杰龙–芬德森过程(Wegener–Bergeron–Findeisen process)继续进行,过冷水蒸发产生的蒸气在冰晶上凝华。若冰晶周围水气多,则垂直于光轴的六个角增长较快,就形成板状冰晶;若冰晶周围较干燥,则平行于光轴的两个底面增长较快,便形成柱状冰晶;若水气适中,则形成片状雪花,上述三者都以降雪的形式落向地面。但如果地面气温较高,雪降落过程中冰晶会发生融化,并相互碰撞合并为雨滴,成为降雨。
注释
- ↑ 王致君、楚荣忠. 偏振天气雷达在气象中的应用简介 (PDF). 干旱气象. 2004年6月, 22 (2): 62–68 (中文(简体)).
由于云内许多水成物粒子都不是理想的球体,而且粒子的轴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优势取向,所以可用偏振技术对其进行研究,这就是偏振气象雷达发展的理论基础。
[失效链接] - ↑ 不同冰核及其活化温度:菱镁矿(-8℃)、高岭石(-9℃)、赤铁矿(-10℃)、马钱子碱(-11℃)、火山灰(-13℃)、黑云母(-14℃)、蛭石(-15℃)。
- ↑ 一般冰晶的形态与形成温度间的关系如下:板状或片状(0℃至-3℃、-9℃至-12℃、-18℃至-22℃)、针状(-3℃至-5℃)、柱状(-5℃至-9℃、-22℃以下)、星状(-12℃至-18℃)。
- ↑ 由龚乃虎等总结的冰晶在不同温度下融化的规律:
参考文献
- ↑ Todd S. Glickman.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2.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Jan 1, 2000. ISBN 978-18782203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6) (英语).
- ↑ Philip Ball. H2O: a biography of water. Phoenix. Oct 2000. ISBN 978-0-753-81092-7 (英语).
- ↑ Ancel St. Joh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Ice (PDF). Proc Natl Acad Sci USA. Jul 1918, 4 (7): 193–197. PMC 1091441. PMID 16576297 (英语).
- ↑ Sir W H Bragg.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Ice (PDF). Proc. Phys. Soc. London. 1921, 34 (98): 193–197. doi:10.1088/1478-7814/34/1/322 (英语).
- ↑ D. M. Dennison. A Note on the Specific Heat of the Hydrogen Molecule (PDF). Roy. Soc. Proc., A. Jul 1, 1927, 115 (711): 483–486. doi:10.1098/rspa.1927.0105. Communicated by R. H. Fowler(英文)
- ↑ D. M. Dennis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Ice. Physical Review. 1921, 17 (1): 20–22. doi:10.1103/PhysRev.17.20 (英语).
- ↑ 这组数据由大卫·马蒂亚斯·丹尼森摘自阿尔伯特·华莱士·赫尔(Albert Wallace Hull)对金属镁晶体研究的论文:A. W. Hull.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Magnesium (PDF). Proc Natl Acad Sci USA. Jul 1917, 3 (7): 470–473. PMC 1091290. PMID 16576242 (英语).
- ↑ Ivan Dubé. From mm to cm... Study of snow/liquid water ratios in Quebec (PDF). Unpublished Manuscript. Dec 2003: 14–16 (英语).
- ↑ Knight, Charles A. Observations of the Morphology of Melting Snow.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1979, 36 (6): 1123–1132. doi:10.1175/1520-0469(1979)036<1123:OOTMOM>2.0.CO;2 (英语).
- ↑ 龚乃虎. 关于冰晶雪花融化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高原气象. 1999年8月, 18 (3): 368–376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