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盗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冠盗龙(属名:Corythoraptor)是一属偷蛋龙科的兽脚亚目恐龙,来自中国南部晚马斯垂克阶的南雄组地层。
属下包含单一物种:模式种雅各氏冠盗龙(Corythoraptor jacobsi),种名以古生物学家路易斯·L·雅各(Louis L. Jacobs)为名,正模标本是一具接近完整、保存良好的骨骼。
它具有类似现代鹤鸵的高耸头冠,也可能有与后者相似的展示性、或是侦测低频音的共振功能。如同其他偷蛋龙科,冠盗龙的骨骼具有许多高度气腔化的空腔。
骨骼的微量分析显示出季节性的生长加速,而该标本可能于6至7岁时死亡,代表著生长至少持续到发育过程的第8年。正模标本长约1.6公尺。偷蛋龙科可能主要栖息于干旱环境中,并以耐旱植物、坚果及种子为主食;然而在冠盗龙的生活环境中,还有另外六属偷蛋龙科共存,因此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食性和栖位分化。
发现
冠盗龙是由中国古生物学家吕君昌和同僚于2017年所叙述。正模标本JPM-2015-001是一个近乎完整的单一个体骨架,至少有七至八岁,仅缺乏远端尾椎,并包含头骨和下颌。这是目前所知保存最良好的偷蛋龙类标本之一。是在华南地区江西省赣州市赣州车站附近的南雄组地层中发现,地质年代约为白垩纪晚期的马斯垂克阶。标本并未呈现出典型的死亡姿势,且颈部呈圆弧状弯曲,如同同时同地的河源龙正模标本的状态;造成这样的原因尚未明了。[1]
冠盗龙的属名来自头上的独特头冠。种名纪念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路易斯·L·雅各 (Louis L. Jacobs),他是叙述论文的其中三位作者在南方卫理会大学(德州达拉斯)攻读博士学位时的指导教授。
叙述
头骨
冠盗龙的头顶上有一个高的头冠,类似现在的食火鸡。头冠表面覆盖著一层可能有2毫米厚的角蛋白。头冠气腔化,并有许多个由薄的骨质壁层隔开的腔室,而冠盗龙头冠比食火鸡头冠更高度气腔化。这可能使得头冠更加脆弱,无法承受头部撞击之类的冲击力。
冠盗龙具有相当大的眼窝。鼻骨可能也高度气腔化。前上颌骨(吻部前端)下部具有许多不规则分布的凹孔,可能有血管流经,代表其喙部角质鞘类似似鸟龙科。前上颌骨下侧大幅碎裂,可能是因为骨头气腔化变得轻盈而在石化过程中被压碎。
脊椎
冠盗龙有12节颈椎。第6节和第11节颈椎最长。从第5节至第12节每个颈椎中间都有一个侧凹(气囊)。第5节颈椎的侧凹接近圆形,直径4.8毫米;第6节的呈卵圆状,长5毫米。脊椎前关节面大幅凹入,而后关节面中度凸出。前关节面几乎呈正方形,且比后关节面宽。肋骨与脊椎融合。神经弓(从脊椎向外侧突出)由许多个微小、密集的气囊所气腔化。
并不清楚冠盗龙有几节胸椎,因为标本只保存了最前面的6节。胸椎短于颈椎,但第2节和第3节胸椎有较大的侧凹。前关节面略微凹陷,后关节面几乎平坦。
只有最后2节荐椎保存下来,都平滑圆润,并有一个小侧凹。最后一个荐骨的肋骨粗壮,并与骨盆髂骨的厚髋臼突接触。
有保存前段5节尾椎,其中最前面3节完整。两端的关节面都平坦。前两个尾椎的侧凹小而长,其馀的则较大。如同南康龙,除了第1节外,其他尾椎都有3个凹孔:在接近前椎骨关节突(将两个脊椎连在一起)和横突(从脊椎斜向突出)连接处附近有下前椎骨关节突孔(infraprezygapophyseal fossa);横突底部有下骨干孔(infradiapophyseal fossa);以及侧凹。神经弓也和南康龙的相似。
肢体
左肱骨几乎保存完整,构成整只手臂长度的27%,扣除手掌占48%。如同其他偷蛋龙科,肱骨略微弯曲。肩膀附近的三角嵴短,长度占肱骨约31%。远端(靠近手肘侧)扩张并有发育良好的髁(构成肘关节)。尺骨略短于肱骨,占整只手臂长度(包含手掌)的26%,肘突(也构成肘关节)发育较弱。桡骨比尺骨稍微短一些且更狭窄,头端弯曲并于尺骨和桡骨间构成一道间隙,如同河源龙的情况。掌骨近端(靠近腕部)紧缩在一起。第一掌骨(大拇指)最短,下侧略微弯曲。第二掌骨比第一根长41%,中等结实,轴直径为总长度的13%。第三掌骨与第二根等长,但窄了68%。指骨长而结实,最长的第一指长于第二掌骨的72%,而第三指最短。指爪微弯,从第一指至第三指尺寸和弯度渐小。
冠盗龙属于蜥臀目,具有蜥臀目形的骨盆。如同其他晚期偷蛋龙科(除了天青石龙),耻骨头向弯曲。如同其他偷蛋龙科,闭孔突位于坐骨轴中部并呈三角形。股骨长于髂骨,构成整只脚长(包含脚掌)的30%。股骨头的大转子大,而小转子与之融合。第四转子预测会有41毫米×15毫米的粗糙肌肉痕,类似葬火龙和可汗龙。胫骨长于股骨19%,沿长侧一半处延伸一道明显的胫脊。脚部占腿部长度的29%。如同其他兽脚类,趾骨系数(每根脚趾的趾骨数目)为2-3-4-5,其中第三趾最长,第四趾略长于第二趾。趾爪适度弯曲。
参考文献
- ↑ Lü, J.; Li, G.; Kundrát, M.; Lee, Y.-N.; Sun, Z.; Kobayashi, Y.; Shen, C.; Teng, F.; Liu, H. High diversity of the Ganzhou Oviraptorid Fauna increased by a new cassowary-like crested speci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6393). Bibcode:2017NatSR...7.6393L. PMC 5532250. PMID 28751667. doi:10.1038/s41598-017-05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