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視教育運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視教育運動
圖片來自aboluowang

三视教育運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初期,在朝鲜战争中国共产党为了消除中国社会的“親美、崇美、恐美”思想,面向全国展开的以“仇视”、“鄙视”及“蔑视美帝國主義政治思想教育[1] 运动。

内容

“仇美、鄙美、蔑美”是“三视”宣传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为了配合宣传教育运动的展开,中共宣传部门专门编写了一本名为《怎样认识美国(宣传提纲)》的小册子,其主要论述逻辑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仇视美国,因为它是中国人民的死敌”,从“目前”到历史,共列数十条事例说明美国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部分是“鄙视美国,因为它是腐朽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全世界反动墮落的大本营”,指出美国被少数资本家控制,对內政策是压迫和剥削人民,绞杀民主,绞杀文化;对外则是侵略和战争的政策。

第三部分是“蔑视美国,因为它是纸老虎,是完全可以打败的”,这是因为它在政治上孤立,在军事上也存在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等弱点,虽然有原子弹,但並不可怕等等。

宣传及推广形式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后不久,中共中央就发出关于时事宣传的指示,提出“为了使全体人民正确地认识当前形势,确立胜利信心,消灭恐美心理,各地应即展开关于时事的宣传运动”。1950年11月4日《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发表后,“三视”教育运动宣传攻势正式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普遍展开。

通过新闻媒体传输一定量的教育信息是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从1950年11月到1953年,关于朝鲜战争的宣传成了中国新闻机构的中心主题。《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通过发表相关社论、评论,特辟专刊等方式对战争进行宣传。同时,中国共产党着手建立了宣传员和报告员制度, 在共产党的每一个支部设立宣传员,并在共产党的各级领导机关设立报告员,以配合新闻媒体进行时事宣传。此种宣传员报告员制度,实际上成为新闻媒介的重要辅助和补充。

通过各种会议及控诉会,以“群众亲历、亲闻、亲见的活生生事实,揭露美帝国主义的残暴罪行,使他们对美帝国主义的理性认识与自己的真情实感相结合,树立起深刻的仇美思想”。1950年12月中共就要求“在工厂、机关、学校、街道、团体、里弄举行集会,控诉美帝国主义的罪恶,批判亲美、崇美、恐美的错误思想”。

组织不同阶层民众在不同地区进行遊行也是“三视”教育运动推广的主要手段。1950年11月30日,天津市4万多工商业者举行了“抗美援朝”示威游行大会,并在会后致电毛泽东,称他们“已经认清了美国的侵略本质,表示要与各阶层人民团结一致”,“为完成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到底”。1950年12月26日,上海工商界举行了有15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其他如北京哈尔滨青岛西安武汉等城市的工商业者也在1950年12月上半月相继举行了数万人至十几万人的示威游行。在有各界民众参加的集会游行中,1951年“五一” 节期间举行的示威游行规模最大,参加的各阶层民众共有18643万余人,占了全国总人口的39%以上,如果加上“五一”节前参加游行的人数,全国就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参加了游行 。

艺术性宣传是“三视”教育运动推广的另外一种手段。通过通俗性的大众艺术如杂文漫画、戏剧、歌曲等,调动起群体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凝聚力,并激发群体强烈义愤。1950年11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发出《关于文艺界展开抗美援朝宣传工作的号召》,号召文联所属各分会及各地文艺组织一致行动起来,以文艺形式“揭露美帝国主义的罪行”、“肃清帝国主义流毒对一部分人的影响”。中国大陆各地的文艺性刊物和各地的主要报纸,都以大量的版面,先后刊登了成千上万关于朝鲜战争的文艺作品和指导性的文章。据上海市1950年11月3日至12月5日一个月零两天的统计,已经发表和演出的文艺作品就达890篇。全国各地的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朝鲜战争题材的文艺丛书。1950年11月到1951年3月仅4个月出版的有关丛书就达数十种之多。

中国基督教的影响

天主教新教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影响,当时大约有400万信众,其中新教团体多与美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受美国教会资助、控制,而他们举办的一些慈善、教育事业,对开展仇视美国的思想教育运动来说,又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如何处理它们,成为“三视”教育的一个重点。在中共的推动下,1950年9月,基督教方面吴耀忠等人推出《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12月,四川广元天主教王良佐等发表《自立革新运动宣言》,号召教徒切断与帝国主义国家的联系,实行“自治、自养、自传”(三自运动)。朝鲜战争开战后,宣传重点转为对外国传教士及从事间谍的神职人员的控诉。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教会所办的育婴堂的虐婴事件的控诉。其中一个是广州圣婴育婴院的“血案”,《人民日报》指控其是在“慈善事业”、“宗教事业”掩护下的“杀人场”。因由对教会育婴堂的控诉具有良好的效果,1951年全国各地就发掘出许多类似的事件,大量关于育婴堂的罪行被控诉,而且其控诉的步骤也基本相同。对他们的指控,更容易激起仇恨,而且,这种仇恨很自然地就引向了美帝国主义并同时激起爱国热情。这是“三视”教育中最为成功的地方。

影响及评价

“三视”教育运动重新塑造了中国大陆民众对于美国的认知。美国在许多中国大陆人心中的形象,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文明、对中国友好的国家,成为了“全世界反动堕落的大本营”。

其一,美国是中国人民的死敌,“是打劫起家的两头蛇”,“是中国人民的吸血鬼”,美帝的侵略是“伪善”的、“杀人不见血的侵略”,因此,美国“是我们中国人民最危险的敌人,最凶恶的敌人”;

其二,“作为帝国主义侵略阵营的魁首”,美国是“世界上最反动的、最野蛮的、最富于侵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屠杀人类的老窝”,因此,它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人民的最凶恶的敌人”,是“世界的反动中心”;

其三,美国是最为腐朽的帝国主义国家,是“特务流氓强盗国家”,美国是“狗的天堂”、“人的地狱”、“疯子的天下”。美国人民生活贫困、流离失所,不愿作战,美国的科学研究正在走向末路。

“三视”教育运动所形成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1951年7月1日朝鲜停战谈判消息传到北京后,“很多群众对媒体中称李奇微为‘将军’、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甚为不满”,因为据“三视”教育中接受的观念,“李奇微乃是美帝国主义的代表,又怎能尊称其为将军呢?”新闻稿件和发言稿中,到处都是匪类、帝国主义、恶魔、法西斯等“刺激性的词语”,1952年5月周恩来曾指示要“避免或少用不必要的刺激性语句”。直到1972年,中国政府宣布尼克松访华的消息,中国的普通群众“在感情上一时无法接受”,当他们在报刊上看到毛泽东与“美帝国主义头子”尼克松“握手言和”的时候,他们普遍感到惊愕,以致目瞪口呆。

“三视”教育运动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及组织各种会议与集会等方式,成功地激起并引导了大陆民众对美国的仇恨情绪。以“仇美”、“反美”为核心的对美意识形态形成并影响了此后数代中国大陆的人们。這影響在1967年香港暴動時亦被領導者用於鼓動參與者對抗港英政府的統治。

參考文獻

  1. 思想工作,opinion.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