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人民志願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人民志願軍(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 Arm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50年10月至1959年1月,參加抗美援朝的中國方面部隊的名稱。中國人民志願軍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參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邊防軍改編而成,總計有240萬人先後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是彭德懷,鄧華為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洪學智、韓先楚、宋時輪、陳賡為副司令員,解方任參謀長。至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中國人民志願軍即分批從朝鮮撤離。1959年1月,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建制均被撤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中國人民志願軍

外文名稱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 Army

所屬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參戰時間 1950年10月19日

停戰時間 1953年7月27日

事件 參加抗美援朝的中國方面部隊

司令員 彭德懷

結果 中美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

規模 240萬人

參戰原因之一 美軍入侵朝鮮

作戰對象 美軍,聯合國軍,南朝鮮軍(韓軍) }}

組建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鮮在蘇聯默許下向韓國進攻,開始內戰,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韓國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南非、盧森堡)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27日美國總統H.S.杜魯門宣布美軍進入朝鮮半島。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阻礙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中國領土台灣,在嚴重威脅中國安全的情況下。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美國無視中國的嚴正立場,同時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並通過申請協助韓國的動議案,組成以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為總司令的"聯合國軍",7月7日至10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召開國防會議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根據會議決定於1950年7月13日組建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兵團為主共25萬餘人部隊組成東北邊防軍,以確保中國東北邊境安全。8月下旬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兵團和第19兵團分別調至津浦線、隴海線等鐵路沿線。

美軍飛機入侵中國領空並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城鎮。時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宣布:"中國人民絕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美國對中國政府的警告仍然置若罔聞,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占領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平壤,並向鴨綠江進犯,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1950年10月8日,中國政府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請求決定出兵朝鮮,並將東北邊防軍改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10月17日,蘇共中央總書記斯大林同意了政務院總理周恩來要求蘇聯方面提供空軍掩護的請求。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前線。當時的口號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志願軍出國作戰時,彭德懷擔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任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洪學智、韓先楚任副司令員,解方任參謀長,杜平任政治部主任。在戰爭期間,陳賡、宋時輪、楊得志曾先後任副司令員,甘泗淇曾任副政治委員,李志民曾任政治部主任,李達曾任參謀長。朝鮮停戰後,鄧華曾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楊得志、楊勇曾先後任司令員,李志民、王平曾先後任政治委員,梁必業曾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王蘊瑞曾任參謀長。志願軍入朝作戰時,共有6個軍。兵力最多時為19個軍,連同由劉震任司令員的志願軍空軍,以及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鐵道兵等部隊,共134萬餘人。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經歷兩個階段。從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為運動戰階段,一般按戰役過程分為五次戰役。從1951年6月中旬~1953年7月27日,為陣地戰階段。戰爭期間,志願軍於1951年5月成立後方勤務司令部,由洪學智兼任司令員,周純全任政治委員,統一組織指揮後方對敵鬥爭和後勤保障。志願軍後勤部隊在空軍、高射炮兵、鐵道兵、工程兵和警衛部隊等的密切協同下,使後勤保障逐步適應作戰需要。

名稱來源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命令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支援朝鮮。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面對重重困難,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10月8號,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彭德懷為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待命出征。

毛澤東和周恩來曾研究過以什麼名義出兵的問題,同時徵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見。最後命名為志願軍,並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號和編制。表示中國不是跟美國宣戰,是人民志願支援朝鮮。雖然名稱為志願軍,但實際是現役部隊整建制地參戰。戰爭初期,這一名稱讓聯合國軍誤以為這不過是一隻小規模的志願者隊伍。後來聯合國軍弄清中國人民志願軍是成建制的正規部隊,只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號後,也繼續承認"志願軍"這一名稱,以便將戰爭限制在朝鮮半島,避免將戰爭升級。

作戰過程

第一次戰役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中邊境及其附近地區,於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韓國)軍突然發起的進攻戰役。集中3個軍另1個師於西線給"聯合國軍"以突然性打擊,將其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占領全朝鮮的計劃。

第二次戰役 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韓國)軍誘至預定戰場後,對其突然發起反擊的戰役。西線六個軍主力在清川江地區。東線3個軍在長津湖地區發起反擊,給以出其不意的打擊。"聯合國軍"兵敗於西部戰線的清川江兩岸和東部戰線的長津湖畔,放棄平壤、元山,退至"三八線"以南。

第三次戰役 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於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發起第三次戰役。志願軍集中6個軍,在人民軍3個軍團協同下,對依託"三八線"既設陣地進行防禦的"聯合國軍"發起全線進攻,將其從"三八線"擊退至北緯37°線附近地區,占領漢城。

第四次戰役 是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進行的防禦戰役。"聯合國軍"發現志願軍補給困難,第一線兵力不足,於1951年1月25日恢復攻勢。第一階段以一部兵力在西部戰線頑強抗擊,集中主力6個軍(軍團)在東部戰線橫城地區實施反擊,但未能打破"聯合國軍"主要方向上的進攻。第二階段,為了以空間換取時間,掩護後續兵團到達,全線轉入運動防禦,3月14日,撤出漢城。在"三八線"南北附近地區抗擊"聯合國軍"。

第五次戰役 是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進行的大規模反擊戰。4月22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首先集中志願軍11個軍和人民軍1個軍團於西線實施主要突擊,再次越過"三八線",接着,志願軍轉移兵力於東線,至6月10日,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地區。

從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二階段。這個階段,中朝人民軍隊執行"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持久的積極防禦作戰。戰爭雙方都力圖爭取主動,打破僵局,謀求於自己更有利的地位。

中央軍委於1951年6月中旬,提出"充分準備持久作戰和爭取和談達到結束戰爭"的戰爭指導思想和在軍事上採取"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要求志願軍作戰應與談判相配合、相適應。

1951年7月10日,戰爭雙方開始舉行朝鮮停戰談判。從此,戰爭出現長達兩年多的邊打邊談的局面。1951年8月中旬~10月下旬,"聯合國軍"採取"逐段進攻,逐步推進"的戰法,並從8月開始,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以切斷中朝人民軍隊後方供應為目的的"空中封鎖交通線戰役"即"絞殺戰"。對此,中朝軍隊在反"絞殺戰"中進行了戰術反擊作戰。"聯合國軍"方面於11月27日同朝中方面達成以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的協議。

志願軍為堅持持久作戰,鞏固已有陣地,創造性地建成了以坑道工事為骨幹、同野戰工事相結合的支撐點式的堅固防禦體系。從而由帶機動性質的積極防禦,轉為帶堅守性質的積極防禦;由主要用于堅守戰線、消耗敵人的陣地防禦,逐漸轉向以殲滅敵人為主的陣地進攻;中朝人民軍隊在打小殲滅戰的思想指導下,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搶占中間地帶,奪取其突出的前沿陣地和支撐點。1952年秋,在規模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上甘嶺戰役中,粉碎了"聯合國軍"發動的"金化攻勢"。

1952年冬,朝鮮停戰談判仍無進展。中朝人民軍隊從1952年底起,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反登陸作戰準備,至1953年4月全部完成反登陸作戰準備工作。

1953年發起夏季反擊戰役,迫使"聯合國軍"方面作出妥協。7月中旬發起以金城戰役為主的進攻作戰,促進了停戰的實現。

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撤離朝鮮

1958年2月,周恩來率團訪問朝鮮期間,中朝雙方就撤軍問題發表了聯合聲明。 2月2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發表聲明,決定於1958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鮮。首批於3月15日動身回國。10月22日,志願軍總部官兵在司令員楊勇上將、政委王平上將等率領下啟程返國。10月26日,志願軍總部公報:志願軍已全部撤離朝鮮。

1959年1月,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建制均被撤銷。

外部鏈接

騰訊視頻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發動突襲,嚇的美軍棄陣地倉皇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