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七堵车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七堵车站
图片来自tonyhuang

七堵车站位于基隆市七堵区,为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铁路车站。七堵车站是刘铭传铁路的中途站,1891年在本站现址设立八堵站总督府将清代铁路改线后,1897年改称七堵站,并同时兴建木造站房。1899年八堵车站设立后改称七堵站。1966年铁路局在七堵车站设立七堵调车场,由于站场不敷使用,将本站分割成前后两站,原站作为停靠北上列车的“前站”,在东边距700m长兴里另兴建的停靠南下列车“后站”,前后站之间以地下道相通。

因这个局面经常造成旅客的不便,在台铁地下化工程七堵调车场整建计画中,将前后站进行合并,并在后站站址改建新站房及月台,于2007年启用,前站则遭到废止后,接下来前后站合并且配合台铁大改点之后本站正式取代松山车站成为西部干线对号列车的起点和终点,(七堵车站是纵贯线对号快车的主要起、终点站,不仅是七堵区的交通枢纽,也是铁路局唯一拥有4个月台的车站,且七堵车站也是东部干线对号列车和东部干线加班直达对号列车次要的停靠站。),由此可知七堵车站在东部干线和西部干线位置上的重要性。七堵车站至南港车站之间的路段现今已增建第三轨(实际未进南港站区,在北边汇入),舒缓早已过载的运量。

历史

分割前

清代

光绪十三年(1887年)福建台湾巡抚刘铭传由于商务与军事考量刘铭传《拟兴修台湾铁路折》,且为建造台湾省城时便于运输建材,上《拟兴修台湾铁路折》,奏请清政府兴建台北至台南的铁路。5月20日成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并立即动工由台北经基隆段铁路,是继唐胥铁路后中国第二条官办铁路。同时发行铁路股票至南洋招募基金。

十七年(1891年)10月20日基隆~水返脚(今汐止)段铁路通车,于七堵前站站址设八堵站。十九年(1893年)福建台湾巡抚邵友濂因资金不足与工程艰钜,中止铁路铺设至台南的计画。1月23日台北至新竹段铁路通车。鸡笼~新竹段铁路总长106.1km,每日仅往返两班列车。

日治时期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甲午战争时清兵为阻挡日军前进而破坏铁路,后日军南下时陆续进行抢修。6月9日基隆至台北的铁路恢复运转,作为军事运输之用。9月临时台湾铁道队抵达基隆。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临时台湾铁道队鉴于清朝所建的铁路蜿蜒迂回,将刘铭传铁路大幅改线。7月公布民众乘车许可。

基隆~新竹段每日往返两班列车,后增加为往返四班。三十年(1897年)5月26日在原八堵站址设立七肚站,为乙等站。恢复货运业务。8月11日恢复客运业务。基隆~台北间每日往返三班列车,中午则配合轮船启航时间加开往返一班。三十二年(1899年)7月20日于基隆~七肚间设立八堵临时车站,同时七肚站改名七堵站

前、后站

1968年开始兴建七堵调车场

1970年4月30日开始兴建七堵后站。1971年1月24日七堵后站完工启用。2月9日北上、南下列车临时迁至后站营运。

1972年站内路段实施铁路电气化。1月7日北上列车迁回前站,前、后站业务正式分拆。3月1日七堵调车场启用。

1973年1月兴建七堵货柜站。1978年10月31日国道一号完工通车,造成长途旅客流失。1984年增停复兴号

1990年6月1日升等为一等站,但前站业务以甲种简易站型式办理。8月1日七堵调车场与本站合并。

1993年11月16日增停莒光号(41次)。1995年前站木造站房进行翻修,失去原有的风貌。1999年3月增停自强号(2003次及2009次)。

2005年8月3日七堵调车场改建启用。同时南下列车改经新站房,后站同时停用。同月后站站房拆除。

合并后

2007年1月21日于原后站址改建的新场站正式启用,前站随之废止。同时发行1000套纪念车票[1]。2008年1月31日新站第一月台启用。2008年5月15日配合台铁改点,本站取代松山车站成为纵贯线主要对号快车的发车和终点站。2008年8月1日开放使用悠游卡等电子票证。2010年7月28日前站旧站房被基隆市文化局公告为历史建筑。2013年4月26日新站西出口启用。

车站构造

站房

七堵车站位于自治街地下道西侧,东兴街与光明路间。站房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楼高四层,由毅成建设承建。一、二层为售票大厅,三、四层供规划为正光里、正明里里民活动中心使用,月台层位于第三层。大厅内有铁路警察局七堵派出所。旅客服务通道内设有服务台手机充电站,二楼设有阅览室并展示车站的历史沿革。因周边地形有所起伏,车站中心两侧地势较低,为半路堤式车站大厅设于月台区下方。站房西侧设置2012年林舜龙公共艺术作品《世纪枢纽》。

七堵调车场

月台区北侧为七堵调车场,简称“七调”。七堵调车场于1965年开始测量,1968年动工兴建,并于1972年竣工使用,主要的业务是对货运列车实施调度与编组。后因铁路货运量需求大减,1990年将七堵车站升为一等站,以便办理七堵调车场移交事项。同年8月七堵调车场脱离台北运务段管辖,并入七堵车站管理。1994年改建为平面式调车场驼峰式调车场的设备与号志楼亦陆续拆除,同时S400型柴电机车也成为七堵调车场作业时的专用车种。南港专案实施后七堵调车场改以客车调车为主,用以取代南港调车场。货车调车则萎缩仅剩行控中心以西少数股道,部份转移至五堵货场

七堵调车场启用时,系采用驼峰调车设备,其特征为在车场中间有一座隆起的小坡。调车作业设有自动分类装置及车辆自动减速器,按车辆重量自动调整至其应行减低之速度,每日约能调度2400辆车。而号志设备均集中在号志楼内的表示盘上,以便控制场内设备状态与路线的应用情况,也可减少调车时必须进行的多方联系。

货运列车驶入到达线后,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车截处理,并将货车种类、号码、装载状况以无线电车号室报号,计划人员将列车摘解内容以分解单传送调度员。货车发车时,输送中心将停留分解线群之货车,依运向别实施过滤计划,以编组单传送至编组运转室,按上、下行别进行编组,此时车长亦需出场,施行列车检点,并与司机互相通报,并以地上扬声器通报位于号志楼副站长,转报调度员指令开车。

货运专列到达时,七堵调车场丙工作班即依据编组单,将货柜车、军运列车分别调移至货柜、军事运输专用线,水泥斗车砂石车调移至五堵货场相关股道卸货。七堵调车场亦办理货车修护,每日分中午、傍晚两次将检修完毕的货车调出,并将待修车全数调进,周而复始,每日工作量约50辆左右。

七堵调车场曾保存过许多珍贵的车辆文物,如大物车R0型柴电机车花东线LDH200型柴液机车信大水泥货车移动机

月台

南港专案后在靠近东出口(原后站)设有岛式月台四座。其中第一月台供南下、第二月台供北上列车停靠,南港~七堵间的三轨分别对应1B、2A与2B月台。南下列车主要停靠1B月台,北上列车主要停靠2B月台,2A月台则提供列车通过。

第二月台南端有一小月台,供基隆往返宜兰线、或平溪线之间的区间车使用。在第一、二月台的通道层有类似马路的行人专用号志,平时为绿灯,只有列车发车时变为红灯。第三月台月台主要是停靠纵贯线始发列车,而以本站为终点的列车也会驶抵第三月台。第四月台只有少数列车停靠,4B月台则没有客运列车停靠。

营运状况

客运

目前为一等站。为铁路局纵贯线对号快车自强号莒光号)的主要发车起点和终点车站,为东西部干线跨线之对号快车的驾驶司机员交接与交班车站,并且为基隆市旅客转乘宜花东大站。

早期只停靠停靠平快车普通车,且因七堵地区人口稀少,故乘客不多。1972年至1979年6月间,实施铁路电气化,施工期间影响行车运转,列车延误致部份旅客流失。又因1978年国道一号通车,造成双重冲击,长途旅客大幅下降。为争取客源,于1984年增停复兴号。近年来因高速公路拥挤,及新购电车加入营运,旅客数量有所回升。2007年七堵~八堵间三轨化竣工,自此前站裁撤。南下、北上列车分别停靠前、后站造成搭车不便之现象因而解决。同时新站启用后,增停多班对号列车。2008年起新站第一月台启用,且隔年接下来陆陆续续4个月台开放使用。2008同年配合铁路局调整列车时刻大改点,西部干线对号快车列车始发、终点车站正式由松山车站移转七堵车站,由七堵车站正式取代松山车站。2013年新站西出口启用。

本站开放使用悠游卡一卡通icash 2.0HappyCash付费。

车站周边

学校

政府单位

设施

|valign="top"|

观光景点

文化景观

休闲设施

  • 七堵传统菜市场
  • 七堵夜市

自然景观

其他

参考文献

  1. 七堵前站将熄灯 百岁老员工不舍. TVBS新闻. 2007年1月18日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