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
碧螺春 |
中文学名 :碧螺春 英 文 名 :Biluochun Tea 别 称 :吓煞人香,碧萝春,佛动心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 纲 :双子叶植物 亚 纲 :原始花被 目 :山茶 科 :山茶 类 别 :绿茶 起 源 于 :隋唐时期 |
碧螺春,别名吓煞人香、碧萝春、佛动心,是中国的绿茶,属于中国十大名茶的一种。产自苏州吴中区洞庭山的东西两山,除此之外,别无他处,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作为中国名茶的碧螺春已有千年历史,早已位列清宫贡品之林[1]。
作为碧螺春产地的洞庭湖东山是三面环水的半岛,物产丰饶,满足了人们对富庶江南的全部想象。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
洞庭山碧螺春茶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指定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指定用茶,常用来招待外宾或作为高级礼品馈赠对方。它不仅畅销于中国市场,甚至还外销至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
目录
洞庭特产
洞庭山有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位于太湖之滨,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加之采摘精细,做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2]。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顶级的碧螺春甚至能用矿泉水或山泉水冷水泡开,这是碧螺春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
制作工艺
碧螺春茶从春分开采,至谷雨结束,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一叶,对采摘下来的芽叶还要进行拣剔,去除鱼叶、老叶和过长的茎梗。一般是清晨采摘,中午前后拣剔质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目前大多仍采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个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即搓团焙干工序[3]。
名称由来
清朝王应奎所著《柳南随笔》中对“碧螺春”茶名的来历有这样的典故。洞庭山碧螺峰的石壁上原有几棵野茶树,当地老百姓进山采茶有几十年。康熙年间茶叶丰收,当地少女入山采茶叶,茶筐满了,便将茶叶放在胸口的衣襟内,茶得到体温,突发袭人香气,采茶女惊呼“吓煞人香”,称茶为“吓煞人”。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康熙皇帝南巡,到了太湖洞庭山,吴县巡抚宋荦购买朱家所产“吓煞人”茶献上,康熙以为“吓煞人”不雅,御赐名“碧螺春”,此后地方官年年采办碧螺春进贡[4]。
药理功效
碧螺春茶叶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
①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②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尿潴留。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③强心解痉作用:咖啡因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死的良好辅助药物。
④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⑤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⑥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因、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⑦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5]。
⑧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⑨缓解脚气作用:每晚睡前,取花椒10克、碧螺春10克、陈醋50毫升,加水2500毫升煮开,放温后浸泡双脚,每次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干净毛巾擦干双脚。坚持每晚泡脚1次,一般一周后脚气便会减轻。
视频
碧螺春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碧螺春,好厨网 , 2020-1-1
- ↑ 洞庭碧螺春,中国网 , 2007-9-9
- ↑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碧螺春怎么制成的,中国普洱茶网 , 2019-10-9
- ↑ 碧螺春的由来故事,中国普洱茶网, 2018-8-21
- ↑ 碧螺春茶叶的功效介绍 ,搜狐网, 20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