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洞庭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洞庭湖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位於中國湖南省北部,長江荊江河段以南,是中國第三大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1]。其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唐代詩人劉禹錫曾用詩歌《望洞庭》描寫其平靜和美麗。

洞庭湖古代曾號稱「八百里洞庭」,南納湘、資、沅、澧四水匯入,北與長江相連,通過松滋、太平、藕池、調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納長江洪水,具強大蓄洪能力,曾使長江無數次的洪患化險為夷。湖區內有岳陽樓等名勝。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洞庭湖

代表景點:岳陽樓君山南湖東洞庭湖

景區類型:湖泊

地理位置:湖南北部,長江中游 荊江河段以南

占地面積:2,820平方千米

類型:構造湖

外文名稱:Dongting lake

所屬國家:中國

門票價格:免費

開放時間:6:30-19:00

最佳遊玩季節:夏秋兩季

旅遊景點:天然候鳥棲息地

歷史沿革

發育過程

先秦─漢晉時期,因河流入湖三角洲不斷向湖中伸展,湖面分割縮小,湖區邊緣出現洲灘與分隔的湖群。公元4~19世紀,洞庭湖繼續緩慢沉降,洞庭湖水系受長江分流南下影響,洞庭湖一直向東擴展,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洞庭湖到達全盛時期,周極400餘公里,洪水湖面達6000餘平方公里。百餘年來,長江數次大水往 南潰決,形成四口分流局面,江水挾帶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縮,現有水域不及全盛時期之半。80年代以來,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澤化演變。

洞庭湖區習慣上是指洞庭湖、湘、資、沅、澧四水尾閭、長江入湖口洪道以及受堤垸保護的區域,地跨湘、鄂兩省,總面積為18,780平方公里,其中湖南省境內15,20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0.9%。湖區範圍內,水域包括天然湖泊、垸內湖泊、洪道等,陸地主要為耕地。洞庭湖天然湖泊僅占湖南省境內湖區總面積的17.7%,而全盛時期的洞庭湖(天然湖泊面積為6000平方公里)可占湖區總面積的39.5%,由此可見洞庭湖正在急劇萎縮。其間,洞庭湖經歷了一個由小變大、然後又由大變小的演變過程。

1.湖盆的形成 洞庭湖區在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中形成大小不一的盆地,西北部接受海陸交替沉降,東南部則長期隆起,喜馬拉雅運動使第三紀岩層發生斷裂、拗陷,盆地擴大。此時,湘江、資、沅、澧四水形成,流注湖盆,形成湖泊群。

2.湖盆的擴大在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湖盆區域的地殼運動以下降為主,湖盆擴大,但湖水不深,屬斷陷式淺水型湖泊。公元450-524年,荊江太平、調弦兩口潰決,長江水進入洞庭湖平原,開始干擾洞庭湖水系,迫使洞庭湖與青草湖相連,湖泊擴大到五百里。唐宋時期,隨着荊江北岸「雲夢澤」的消亡,洞庭湖繼續擴大,南連青草湖後,又西吞赤沙湖(今南縣附近),橫亘七八百里,成為汪洋浩渺的八百里洞庭。

3.湖盆的衰退 1852年起,隨着藕池、松滋兩口的出現,荊江四口分流局面形成。約占荊江45%的泥沙,經由四口排入洞庭湖,加速了洞庭湖的淤積。洲土發育快,人工圍墾日盛,湖盆開始逐漸萎縮。經過100年時間的演變,洞庭湖由全盛時期的6000平方公里縮至今日的2625平方公里。

洞庭湖水域具有生活飲用、航運、漁業養殖、工業、農田灌溉、旅遊、調節氣候等多種用途和功能。它作為長江中下游重要的「江河吞吐器」,除了調蓄、滯洪外,每年還接納來自沿湖和三口四水上游的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此外,還要接納從各入湖河道輸入的成千上萬噸污染物。湖區是中國重要的商品漁業基地,除了幾百個內湖漁業、水產養殖場外,洞庭湖還是天然的淡水漁業養殖場。根據工農業生產及城鄉人民生活的需要,目前湖區已建成大小水庫4409座,塘壩43.89萬座。由於泥沙淤積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致使洞庭湖水位變幅不一,形成了特殊的「洪水一大片,枯水幾條線」的湖泊自然景觀。

歷史沿革

史載,洞庭湖原為古雲夢澤的一部分(春秋時,夢在楚方言中為「湖澤」之意,與漭相通),本為華夏第一大淡水湖。當時的雲夢澤橫亘於湘鄂兩省間,面積曾達4萬平方公里,故司馬相如 《子虛賦》有「雲夢者八九百里」之說。後由於長江泥沙沉積,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分,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着浩瀚的水面,稱之為洞庭湖。

歷史早期的洞庭湖

洞庭湖在地質史上雖與江漢平原的雲夢澤同屬於「江漢——洞庭凹陷」,但在歷史時期,它是作為一個獨自的水系而存在和發展的,並不屬於古雲夢澤的範圍。《山海經》:「又東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莊子·天運》:「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稱洞庭為平野。說明當時湘、沅、澧諸水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與長江交匯,洞庭湖地區還只是一片河網交錯的平原,只是後來環繞君山的所謂「洞府之庭」形成了一個大的湖泊,始有洞庭湖之稱。1957 年在安徽壽縣出土的戰國 楚懷王六年(前323 年)制「鄂君啟節」,所述舟節西南水路銘文為「自鄂(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入湘、入資、沅、澧、油」。從舟節銘文水流交匯不及入湖來看,與《山海經》、《莊子》所載洞庭平原的自然景觀也是一致的。

《水經》記載:澧水「又東至長沙下雋縣西北,東入於江」;沅水「又東至長沙下雋縣西,北入於江」;湘水「又北過下雋縣西,……又北至巴丘山,入於江」;資水「又東與沅水合於湖中,東北入於江也」。說明在君山西南的資、沅二水交匯處,有湖泊的存在。戰國時屈原在《楚辭·九歌·湘夫人》中「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當即指此湖。只是由於那時這一夾在沅、資二水之間的湖泊水體很小,尚未為人所注意,因而《尚書》、《周禮》、《爾雅》、《呂氏春秋》、《淮南子》等都未把它列入古代有名的澤藪之內。

東晉以後洞庭湖的逐漸擴展

東晉、南朝之際,隨着荊江內陸三角洲的擴展和雲夢澤的日趨萎縮,以及荊江江陵河段金堤的興築,強盛的長江來水,向荊江南岸穿越沉降中的華容隆起的最大沉降地帶,進入拗陷下沉中的洞庭沼澤平原,從而形成為一片煙波浩瀚的巨澤。

北魏酈道元為《水經》作注時,已充分反映了洞庭湖擴展的這一巨大變化。他指出湘、資、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會大江」。並雲「湖水廣圓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沒於其中」。盛弘之在《荊州記》中,也作出相同的描繪:「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數百里,日月出沒其中」。青草為洞庭湖的通稱。

歷史時期洞庭湖區一直處於緩慢的沉降之中,再加上古代荊江分水口多在北岸,南岸的洞庭湖區,很少受到長江泥沙淤積的影響。唐宋時期,洞庭湖水面進一步向西擴展,號稱「八百里洞庭」。《巴陵志》即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連青草,橫亘七八百里」的記載。唐代詩人李白在《游洞庭湖》詩中描寫:「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可見其湖面的遼闊及氣勢的雄偉。

明、清之際,洞庭湖的面積繼續有所擴展。明嘉靖、隆慶(1522—1572年)年間,張居正為了保護在湖北安陸的「顯陵」以及他自己家鄉江陵的安全,採取「舍南救北」的方針,在荊江北岸築起黃檀長堤,使北岸穴口基本堵塞,長江水沙多由荊南排入洞庭湖區,在湖底淤高而來水有增無減的情況下,洪水期湖面水域不斷擴展,逐漸有西洞庭湖與南洞庭湖的形成。於是,「每年夏秋之交,湖水泛濫,方八九百里,龍陽(今漢壽)、沅江則西南之一隅耳」。這一洞庭湖向西南擴展的形勢,一直延續到清道光年間(1821—1850 年)。其時洞庭湖「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武陵(今常德)、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寰湘陰,凡四府一州九邑,橫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沒其中」。這是洞庭湖的全盛時期。

十九世紀中期以後日趨萎縮中的洞庭湖

清咸豐二年(1852 年)及同治十二年(1873 年),荊江南岸相繼發生藕池及松滋決口,加上原有太平、調弦兩口,形成四口分流局面,荊江泥沙大量輸入洞庭湖。這使湖區沉積量遠遠超過湖盆構造下沉量。一百多年來,湖泊正經歷着自然葑淤消亡的過程。而由於泥沙的淤積和盲目的圍墾使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原來位於湖濱的常德、澧縣、安鄉、益陽等城市,現在距湖遠的已有十餘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湖區面積已縮小到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本來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的洞庭湖,現已小於鄱陽湖,而退居到第二位。

80年代以來,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澤化演變。

2017年10月21日8時,長江中下游幹流和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歷史同期30年均值偏高 2.4米至3.2米,較2016年同時水位偏高4.8米至7.6米。

主要景點

濱湖的風光極為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景區,如:岳陽樓君山杜甫墓楊麼寨鐵經幢屈子祠、躍龍塔、文廟、龍州書院等名勝古蹟。在東洞庭湖與長江的接界處——城陵磯,有一塊名為三江口的地方。從此處遠眺洞庭,但見湘江滔滔北去,長江滾滾東逝,水鳥翱翔,百舸爭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偉壯觀。劉海戲金蟾、東方朔盜飲仙酒、舜帝二妃萬里尋夫的民間傳說正是源於此地……

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風景秀麗。它是洞庭湖上的一個孤島,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峰,這裡每天有渡輪來往航程大約一小時。遊覽群山需要用一天時間,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暢遊洞庭湖,真是一舉兩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傳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淚滴在竹上,變成斑竹。後來兩妃死于山上,後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為了紀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為君山了。現有古蹟二妃墓 、湘妃廟、柳毅井、飛來鍾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羅漢竹、方竹、實心竹、紫竹、毛竹等。這裡每年都舉辦盛大的龍舟節、荷花節和水上運動。

君山

君山在岳陽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是一座面積不足100公頃的小島。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傳說這座「洞庭山浮於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砌于山頂」。這浪漫神話傳說,不足為信。後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於此,屈原在《九歌》中稱之為湘君和湘夫人,故後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

君山,古稱湘山、洞庭山山、因堯女湘君所游處而得名,面積0.96平方公里,位於岳陽市西南12公里的東洞庭湖中,與岳陽樓遙遙相望,是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君山素以「集奇撮勝」之地著稱。這裡,湖光因山色生勝,風景與名勝爭妙:奇景異物洞庭秋月、君山銀針、湘妃竹、金龜,和鑄鼎台、秦皇印、酒香亭、柳毅井、飛來鍾等文物古蹟,名動天下。

龍涎井

在飛來鐘下面有有一口龍涎井。異說到龍涎井,其由來已久。因為君山地形酷似烏龍臥水,龍涎井前方為龍口,張口向南,兩邊鉗形山嘴,岩壁拱護,為龍的上、下齶,中間的小山為龍舌頭,山勢平舒,形態逼真,此山因此得名。龍舌山下有一口井,相傳這裡的井水清澈純淨,四時不涸,是龍舌頭上面一點點滴下的涎水,故稱「龍涎井」。這一富有傳奇色彩的雅名,對君山的地形作了形神畢現的生動概括。據傳,當年湘妃尋夫至君山,口渴異常。她們對愛情的忠貞感動了洞庭湖中的烏龍。烏龍化着一座小山,張開雙齶,伸出舌頭,讓龍涎滴出,滴在山角下,化成一口古井。湘妃見到古井,飽喝了一頓井中仙甜的龍涎。頓覺精神振着。後來,湘妃投湖,烏龍悲傷過度,化為一座小山,如今,龍涎井就坐落在這座山下。

柳毅井

柳毅井,亦稱桔井。它位於君山龍口內的龍舌的根部。據《隆慶岳州府志》記載:「巴陵(今岳陽市)則有邕湖井及巴蛇、羅漢、秦皇諸井,而井之著者,又曰'柳毅'井旁有古桔一珠,大「五六圍」,枝幹奇古。《縣誌》又說:桔井「相傳為柳傳書之處(入龍宮之門)。井入口丈許,有片石作底,鑿數孔以通泉,石下深不可測。」過去,崇聖祠有個老和尚作過試驗,用半斤絲線,一端系上銅錢吊下井去,絲線放完了,還未探到井底。在唐代,因井旁有一棵大桔樹,故此井又名「桔井」。井旁的桔樹雖已不復存在,但善良、正直的柳毅永遠在民間傳頌。

湖泊概況

洞庭湖呈現一派水流沼澤、河網平原地貌景觀,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部敞口的馬蹄形盆地,西北高,東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東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深處30.8米,總面積約2691平方公里,其中西洞庭湖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東洞庭湖1478平方公里,湖水蓄量178億立方米;底質多泥或淤泥型;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資江、沅江、澧江四水、長江三口、汨羅江、藕池東支、華容河。

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長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處於湖南境內,位於湖南省東北部,湖區位於長江中下游下荊江南岸,介於北緯28°30′~30°20′,東經110°40′~113°10′。湖區面積2、820平方千米,天然湖面4040平方公里,另有內湖1200平方公里。

中國第二大淡水湖。由東、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個較大的湖泊組成。在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4口(1958年堵塞調弦口)引江水來匯,南和西面有湘江、資水、沅江、澧水注入。湖水經城陵磯排入長江。通常年分4口與4水入湖洪峰彼此錯開。因而有「容納四水」、「吞吐長江」的調節作用,減輕了長江中游的洪水壓力。若出現「江湖並漲」,就易泛濫成災。由於4水和4口攜帶大量泥沙,每年約有1.28億噸泥沙淤積湖底。

1825年時湖水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1890年為5,400平方公里,1932年為4,700平方公里,1960年已減為3,141平方公里。現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計,湖水面積為2,820平方公里。昔日號稱「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為許多大小湖泊。水位變幅達13.6公尺,有「霜落洞庭乾」之稱。1952年興建荊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墾殖區,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區,並整修了湖區堤垸水道,減輕了洪水對洞庭湖區的威脅。洞庭湖湖濱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盛產稻米、棉花。湖內水產豐富,航運便利。

洞庭湖現是長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洞庭湖因泥沙淤積嚴重,現已分割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個部分。

洞庭湖為典型的吞吐調蓄性湖泊,同時還具有灌溉、航運、漁業生產、供水、納水、調節氣候和美化環境等多種功能。湖區土質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淡水魚、棉、麻生產基地。

水系組成

洞庭湖水系指最終匯入洞庭湖的各水網系統,包括洞庭湖平原各河網水道和湘江、資江、澧水和沅江等長江一級支流。

水系 幹流長 流域面積 年徑流量

湘水 856公里 94660平方公里 643億立方米

資水 653公里 28142平方公里 227億立方米

沅水 1133公里 89163平方公里 653億立方米

澧水 388公里 18496平方公里 149億立方米

洞庭湖水系由面積2691平方公里的洞庭湖和人湖的湘江、資水、沅江、澧水4條河流和直接入湖的汩羅江、新牆河等中小河流組成。

水系來水經湖南省 城陵磯注入長江。流域面積26.28萬平方公里,占長江流域總面積的14.6%。其中:湖南省境20.48萬平方公里,占78%;貴州省境3.04萬平方公里,占11.6%;其餘10.4%屬桂、川、鄂、贛、粵諸省(區)。

自然環境

地質地貌

洞庭湖是燕山運動斷陷所形成,第四紀至今,均處于振盪式的負向運動中,形成外圍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緣有桃花山、太陽山、太浮山等 500米左右的島狀山地突起,環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 濱湖崗地低於120米者為侵蝕階地,低於60米者為基座和 堆積階地;中部由湖積、河湖沖積、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組成的堆積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現水網平原景觀。 分為西、南、東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東南微傾。

氣候水溫

湖區年均溫16.4~17℃,1月3.8~ 4.5℃,絕對最低溫-18.1℃(臨湘1969年1月31日)。 7月29℃左右,絕對最高溫43.6℃。無霜期258~ 275天。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由外圍山丘向內部平 原減少。4~6月降雨占年總降水量50%以上,多為大雨和暴雨;若遇各水洪峰齊集,易成洪、澇、漬災。 洞庭湖北有分泄長江水流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1958年堵口)四口;東、南、西三面有湘、資、沅、 澧等水直接灌注入湖,形成不對稱的向心水系,水量充沛,年徑流變幅大,年內徑流分配不均,汛期長而洪澇頻繁。

城陵磯多年平均徑流量3126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1945年)5268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1978年)1990億 立方米。 汛期(5~10月)徑流量占年均徑流量的75%; 其中四口1164億立方米,占汛期徑流總量48.5%。洞庭湖水位始漲於4月,7~8月最高,11月~翌年3月為枯水期。多年最大水位變幅,岳陽達17.76米。素有「洪水一大片,枯水幾條線」,「霜落洞庭干」之說。 1954年長江中游出現特大洪水,洞庭湖尚能削減洪峰,顯示湖泊調蓄功能。

然而,眾水匯聚湖中,僅有城陵磯一口流出,洪水停蓄時間長,泥沙大量沉積,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億立方米,其中來自長江的達1.18億 立方米,占82.0%,來自四水的0.241億立方米,占18%, 而城陵磯輸出量只占入湖泥沙量的25.1%,淤積在洞庭湖的泥沙占入湖泥沙總量的73.4%, 達0.984億立方米。 年均淤積量較鄱陽湖大十幾倍。

70年代以來,三口口門淤高,入湖水量減少,但沅、澧洪道自然洲土增長殊巨,目平、七里湖淤高各達2~4米,南洞庭湖北部淤高2米,東洞庭湖注滋河口東伸,飄尾延伸至君山。因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東洞庭湖東蝕,調蓄功能趨向衰減。

自然資源

洞庭湖,水質清潔,富營養化不明顯,主要污染物通過降水使大氣層中的有害物質隨雨水入湖,是污染物質進入湖水的途徑之一,隨雨水進入洞庭湖的主要物質是SO、Co、NoX以及煙塵,有害有毒物質主要有汞、鎘、六價鉻、砷、鉛、酚、氰化物、硫化物;洞庭湖是中國主要淡水商品魚基地,現有魚類113種,分屬11目22科,其中102種是與長江上游共有的,其中鯉科魚類65種,鮠科10種,鰍科9種,鰭科6種,銀科3種,鯰科、鮡科各為2種,其他16種。漁獲量在15000到30500噸,主要經濟魚有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鯉、鯽、赤眼鱒。

生物資源

經濟魚類:鯉魚、青魚、草魚、鰱魚、鯽魚、鯿魚、魴魚、龜和鱉;

珍稀魚類:中華鱘、鰣魚、銀魚、鰻魚。

流域簡介

洞庭湖流域即洞庭湖水系流經的廣大地區,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427毫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2,016億立方米,約占長江流域地表水資源的21%,其比重為長江流域各水系之首。洞庭湖流域覆蓋湖南省大部和湖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和重慶市部分地區,流域面積262,800餘平方千米,約占長江流域面積的14%。因湘、資、沅、澧四水常遇較大暴雨,洪峰流量常超過河道安全泄量,造成洪水災害。洞庭湖平原區為湖南農業主產區,以種植糧食、棉花為主,也是中國主要淡水養殖區之一,耕地面積約占湖南全省的六分之一,居住人口約占湖南全省九分之一。

流域西部為山地,海拔200~1000米;中南部為丘陵和盆地,海拔50~400米;北部為平原,海拔25~4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300~1700毫米,4~6月降水占全年一半左右,湘西北澧水暴雨區常形成嚴重洪災;受「四水」和通長江「三口」(松滋、太平、藕池)入湖洪水和泥沙影響,洞庭湖逐年淤淺萎縮,蓄納洪水能力減少,汛期湖區常發生洪澇災害。

流域水能蘊藏量1861萬干瓦,占長江流域水能蘊藏總量的7%。水能蘊藏量1萬千瓦以上的河流有177條,以沅江水能最富,達793.8萬千瓦;湘江次之,521.7萬干瓦;資水224萬千瓦;澧水205萬千瓦;湖區其他河流116.7萬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裝機容量1233.6萬千瓦,沅江約占一半,流域富航運之利,湖南省境內可通航16500餘公里。

旅遊指南

洞庭湖門票免費,但乘坐遊船需要買票,每人30元,團隊可優惠。

洞庭湖開放時間:6:30-19:00

建議遊玩時間:3小時

地址: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

最佳旅遊時節:夏秋兩季適宜遊覽。

洞庭特產

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其物產極為豐富。主要經濟魚類有鯉、草、鮊、鰱、鱅、鯿、鱤、鱭、青魚等。銀魚是它的名產。貝類資源也很豐富,達40餘種。此外湖區盛產的苧麻、君山茶和湘蓮,名譽中外。洞庭湖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湖區面積雖只占湖南全省面積的1/17,但糧食產量卻占到全省產量的1/6,棉花產量占全省產量的一半以上,水產品產量占全省的一半左右。因此,它對湖南省的農業生產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

紙扇和羽毛扇

岳陽紙扇骨小紙薄而透明,一把紙扇要經過很多道工序才能製成;羽毛扇是用洞庭野雁等鳥類的羽毛製成的。現在,岳陽扇有250多個品種。

洞庭春茶

洞庭春茶產於岳陽縣黃沙街,飲用始於隋、盛於唐,至五代被列為貢茶,至今有1400年歷史。洞庭春茶以形、色、香、味四絕聞名,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釣魚台國賓館專門訂購此茶款待各國貴賓。

洞庭一號無籽西瓜

洞庭一號無籽西瓜,又名湘西瓜11號,是岳陽市農科所經多年選育研究成功的西瓜新品種。它含糖量高、品質優、市場競爭力強,倍受消費者喜愛。洞庭一號無籽西瓜的主要經濟性狀為:產量高,果實個大均勻。單反重5公斤左右,最大可達10公斤以上。

川山毛筆

川山毛筆產於汨羅市的工業重鎮川山坪。川山毛筆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解放以後生產的藝字牌毛筆,1984年先後榮獲湖南省與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川山毛筆的主要產品有北狼尾寸、中小楷狼毫和長鋒大、中、小楷羊毫,還有提筆、條幅、碗筆、斗筆、瓷畫筆等。

工藝扇中獨特三姊妹

岳州羽扇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長期的產銷過程中,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與蘇州扇、杭州扇同享盛譽,成為工藝扇中的三姊妹。岳州扇品種繁多.工藝精湛,美觀耐用。目前品種多達200多個,主要分為紙扇、羽毛扇、絹扇、骨扇、宮扇、帽扇、輕便扇、套扇、戲劇舞蹈扇和香木扇等十幾種。

君山銀針雞片

君山銀針雞片,與杭州龍井蝦仁一樣,聞名全國。君山銀針是摘自君山白鶴寺內十幾株茶樹上的茶葉,味道清香甜美,飲後能使人精神振奮,具有安神、健胃之功效,自唐末至清一直被當作貢茶。君山銀針雞片即用雞肉和君山銀針茶滑炒而成,成菜白綠相間,雞片鮮嫩,銀針清香,其味極佳。

巴陵全魚席

岳陽市魚餚久負盛譽,特別是具有獨家風味的巴陵全魚席更是聞名遐邇。巴陵全魚席由12盤至20盤洞庭湖產的各種魚類製作而成,其烹飪技藝在形、色、香、味上獨出心裁,有竹筒魚、松鼠鱖魚、醬蒸鯝魚、紅煨烏龜、藕絲銀魚等,鮮嫩適口,別有風味。

君山特產之君山金龜

山金龜原名躡龜,又叫金甲龜、芝龜,產於秀麗而富於神奇色彩的君山島。據清嘉慶《巴陵縣誌物產篇》記載:君山產躡電,其板中斷摺之如蚌。這種龜,平時藏身於岩石之中,每到黎明或傍晚它們才像畏懼生人的小孩一樣躡足而出。因此,被稱為躡龜。

君山特產之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色、香、味、形俱佳,世稱四美。芽頭茁壯挺直,大小長短均勻,白毫完整鮮亮,芽頭色澤金黃,故名銀針,享有金鑲玉之美稱。用沸水沖泡於透明玻璃杯中,開始芽頭全部沖向水面,狀如萬筆書天;芽柄芽身汲水後徐徐下沉,茶芽幼葉微張,形同菊花盛開。

甜酸蕎頭

甜酸蕎頭產於湘陰縣三塘鄉醬廠,系以本地產的蕎頭為原料,通過科學配料加工精製而成,以白、圓、脆、肉緊而聞名;具有開胃、防暑、助消化之功能。產品暢銷國內外,其出口量占全省蕎頭出口量的65%,占全國的25%,並曾獲部優產品獎。

湘蓮

湘蓮是岳陽名產之一。其蓮子粒大飽滿,潔白圓潤,質地細膩,清香鮮甜,營養豐富,可直接煮食,也可加工成糕點、罐頭、蜜餞等,是岳陽宴席上的必需品。

岳陽特產之龜蛇酒

岳陽酒享有盛名,傳說漢武帝曾派人到君山索取仙酒,唐代詩人李白也留下了巴陵無限酒,醉,醉東洞庭秋的名句,呂洞賓有三醉岳陽樓的故事。解放後,岳陽市酒廠在繼承傳統釀酒技術的基礎上,研製出的龜蛇酒深受國內外遊客的歡迎。

洞庭湖名人村蠡施村

蠡施村位於沅江市城以西十多公里的赤山島。赤山島橫臥在南洞庭與西洞庭之間,是洞庭湖中最大的島嶼,長30公里,寬4公里,周圍75公里。四面環水,山巒起伏,古木參天,遍地是茂林佳木,異草奇花。象一塊巨大的翡翠寶石嵌在洞庭湖廣闊的胸膊上。

百年老字號沅江麻香糕

據史料記載,麻香糕由湖南沅江人在1821創製,相傳至今已有近兩百年歷史。 1911年,本地商人金迪珊合股為十集資壹萬成立億昌,聘名師專業製作麻香糕,規定糕片長、寬、厚,並加一道烏梅眉狀印記於糕片中心,作為億昌牌麻香糕典型標誌,譽滿洞庭諸縣逐漸傳遍湘中湘南。

蘆葦

沅江市蘆葦系蘆和荻的總稱。蘆,俗稱泡蘆或蘆泡子。荻,雙名扛柴。蘆的主要品種有線蘆、大頭蘆、觀音蘆,荻的主要品種有湘荻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還有紅杆、鐵杆、荻矛等。沅江作為亞洲量大的蘆葦基地,自古就有着重要的歷史。

銀魚

銀魚是沅江市的傳統名產。早在南宋年間,市內的銀魚便被列為貢品,倍受皇親國戚的親昧。 據 lt;lt; 湖南方物志 gt;gt; 載:沅江市銀魚以大小相雜者為佳,謂之為帶子銀魚;其長二寸許者謂之麵條魚,鮮味稍遜。

柑桔

柑桔是沅江著名的特產,宋代時,沅江早已是江南著名的柑桔產地,沅桔以其早熟、皮細、味美而為世人所稱譽。沅江柑桔集中於瓊湖、赤山、三眼塘三個區,這些地區具有水陸交錯的生態環境,湖泊效應良好,柑桔成熟期比湖南其他地區早 15~20 天。

茶葉

茶葉是一種靜心清養、怡神養心的上品,沅江茶葉更是一種極品,喝一口,全身肺腑,每個毛細孔都張開了,全身舒暢。國家在市境收購茶葉,對茶葉的穩產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市內新擴成片茶園,並相繼開辦機械某廠 16 個,改煙薰茶、曬茶為機制黑毛茶,遠銷台灣和東南亞各國。

苧麻

因為沅江曾名藥山縣,故苧麻又稱為藥山苧麻。苧麻種類有蘆竹青、白里子青、牛耳青、稀節巴、黃殼早、湘苧一號、圓葉青等 15 個品種,其中湘苧一號、圓葉青等優秀品種,但其種植面積不大,而未得到有效地推廣。據《沅江縣誌》苧麻面積約為 12.73 萬畝,其中垸區占 85.65%

白沙長河銀魚

主要產地 以南 洞庭湖 沅水入口白沙長河的品質最好。俗名銀條魚、麵條魚、蛤殘魚。 性昧 性平,味甘。 功效 補虛,養胃,健脾,益氣。 宜食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足,消化不良者食用。《日用本草》:寬中健胃,合生薑作羹佳。

辣妹子辣食品

湖南人愛吃辣,不但不怕辣,而且辣不怕。辣妹子辣食品是湖南人的驕傲。辣妹子辣食品有辣妹子辣椒醬、辣妹子洞庭魚、辣妹子魚香豆豉等系列產品。它風味獨特、食用方便。辣妹子辣醬分牛肉型、海鮮型、蒜蓉型、淡辣型、猛辣型五個系列。

行政區劃

洞庭湖區由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給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優厚的物質基礎。千百年來,人們環湖而居,繁衍生息,辛勤地開發、利用區域的自然資源,創造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建國以後,湖區經濟日益發展,成為湖南省的糧、魚、棉基地,也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漁業基地。湖區工業從無到有,逐步建立了一個以輕工、化工為主體的工業體系。湖區在湖南及長江流域的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愈來愈大。

1.湖區區劃和人口

洞庭湖區的區域區劃簡單地說是以洞庭湖為中心,包括岳陽、益陽、常德三地區的大部分縣市和15個國營農場。其中,岳陽地區包括岳陽市、湘陰縣、華容縣、汨羅縣、臨湘縣,益陽地區包括益陽市、益陽縣、沅江市、南縣,常德地區包括常德市、津市市、常德縣、漢壽縣、安鄉縣、澧縣、臨澧縣、桃源縣,另外還包括長沙市望城縣和15個國營農場。

據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統計,湖區共有1104.23萬人,占湖南省總人口的20.44%,區域人口密度為346人/平方公里,是湖南省人口密度的1.35倍,是全國人口密度的3.3倍。

2.經濟結構

洞庭湖區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工農並重形成該地區獨特的農業-工業經濟體系。湖區地勢平坦,土地集中,土壤肥沃,適宜於多種作物生長。湖盆內部除湖泊河網外,長江三口和四水三角洲連成一片廣闊的沖積平原。由於湖區獨特的自然條件,發展畜牧飼養業、漁業和林業的條件也極為優越。1949年以前,湖區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僅有少數手工作坊,經過50餘年的建設,湖區工業已具有相當規模和較雄厚的基礎,一個以紡織、化工、造紙、機械、食品等為主的工業體系已經建立起來。 應該把 它建成旅遊湖。

水利工程

1950年冬經毛澤東批准,由湖北、湖南兩省承擔,1952年4月5日,工程全面開工,參加工程的工農兵群眾達30萬人,經過3個月的奮戰,到6月20日全部竣工。整個工程包括在荊江以南,安鄉以北,虎渡河以東,920多平方公里的地區,建築了一個大型水庫(蓄洪區);在水庫北端太平口地帶,建築了一座長達1054米的進洪閘;在水庫南端的黃山頭地帶,建築了一座長達3360米的節制閘;在水庫的四周建築了一道圍堤,包括安鄉河北堤,黃天湖新堤,虎渡河東堤等等,在荊江北岸對長達133公里的荊江大堤進行培養加固工作。荊江分洪工程竣工後,水庫(蓄洪區)可容納洪水60億立方米,使江漢平原300萬人民、800萬畝良田免遭洪水災害,每年30多億斤稻穀和1.2億多斤棉花生產得到保障。同時能保證長江航運暢通,便利東西物資交流,特別是在湘、資、沅、澧四水同時漲水時,扼止長江洪水經虎渡河流入洞庭湖,在分洪時,可減少長江由四口流入洞庭湖的洪量,減少了洪水對洞庭湖的威脅。

重要價值:1.維持生物多樣性;2.調蓄洪水;3.提供豐富的農副產品;4.航運;5.旅遊觀光

保護濕地:退耕護岸林,封山育林,退田還湖,平緩行洪,以工代賑,移民建鎮,加固干堤,疏溹河道。

水患治理

洞庭湖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基地,但長期以來,由於經濟發展中沒有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致使長江中上游、四水流域水土流失嚴重,湖區泥沙大量淤積,湖面面積急劇減少(從1825年的6000平方公里萎縮到新中國成立以前的4350平方公里,截至1995年洞庭湖的水面面積已下降至2625公里)。

湖床和水位不斷抬升,導致蓄洪和瀉洪能力減弱,「人水」矛盾突出,洪澇災害頻繁。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財富的不斷密集,水災造成的經濟損失越來越大。1996年和1998年直接經濟損失分別達150億和89億,嚴重影響了湖南乃至全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根治水患,恢復濕地生態功能,實現洞庭湖區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問題已迫在眉睫。總理指示「4350工程」規劃辦公室成立。

2001年6月,朱鎔基總理在視察湖南時明確指出:「洞庭湖的發展要有一個長遠規劃,首先就是洞庭湖的水面要恢復到新中國成立以前的4350平方公里。其次要在沿湖以外的地方規劃幾個城市,把基礎設施逐步建設好,然後一年一年把人往裡搬。圍着湖的幾個大城市,將來就是旅遊城市。

按照朱總理的指示,湖南省成立了「4350工程」規劃辦公室,由省計劃委員會牽頭,省建設廳、省水利廳、省交通廳、省環保局等部門協助規劃。

省計委除負責全面的規劃工作外,還負責移民建鎮的產業規劃;省建設廳負責移民新建城鎮的規劃;省環保局負責洞庭湖區四周岳陽、益陽和常德三大城市以及新建城鎮的生態規劃;省交通廳負責「4350工程」的交通規劃;省水利廳負責洞庭湖區城市防洪的長遠規劃。省政府其他職能部門也將參與。

安置移民

「4350工程」總體規劃範圍為湖南省境內與洞庭湖直接相連的行政區,共23個市區,包括岳陽市岳陽樓區等8個區市縣、常德市武陵區等8個區市縣、益陽市資陽區等5個區市縣以及長沙市的望城縣和寧鄉縣。

總體規劃對洞庭湖治理的規劃編制提出了要求:以提高洞庭湖調蓄洪能力、恢復改善湖區生態環境、促進湖區經濟發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出發點,緊緊圍繞擴大洞庭湖面面積,加快實施退田還湖、移民搬遷、城鎮擴容、產業發展等戰略措施。通過移民搬遷、平垸行洪和安全設施建設,提高洞庭湖的蓄洪能力,減少洪澇災害經濟損失;通過大中城市、核心縣城和中心城鎮的擴容提質,提高城鎮承載能力,吸納移民進城;通過發展避洪農業,現代工業和服務業,為移民搬遷提供產業支撐,提高湖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還洞庭湖以浩浩蕩蕩的壯觀景象。

安置方式

根據「4350工程」總體規劃,將採取就地安置和外遷安置的方法安置移民。

就地安置主要利用退垸後的土地作為生產基地,部分移民仍然安置在當地,開發利用退垸後的國土資源,實行集中居住,構建生活社區,配套相應的公共服務設施。移民主要從事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

就近安置點根據現有居民的分布狀況,結合交通、水文地質、防洪安全、生產管理和生態保護等要求進行布局:一是在退垸內選擇現有城鎮進行移民建鎮,就地安置,規劃在錢糧湖的層山鎮、良心堡鎮等9個鎮進行圍區安置;二是在退垸的臨近地,南縣的茅草街、黃茅洲鎮等8鄉鎮進行就地安置;三是在赤山和河壩新建兩個移民新鎮。

外遷的移民將分別在岳陽、常德和益陽境內的12個市區縣進行安置。其中,岳陽市重點吸納錢糧湖南垸等地2萬左右的移民;常德市將在江北城區和德山區分別建設一定規模的移民小區,重點吸納安昌垸、九垸和六角山垸有一定經濟實力和就業技能的移民,數量約1萬;岳陽將在資陽區新建2~3個移民小區,吸納部分民主垸移民進城;汨羅市主要吸納安置部分城西垸和義合垸移民;沿江市負責吸納部分民主垸和共雙茶垸移民;華容縣、湘陰縣、安鄉縣、漢壽縣、南縣和望城縣將分別吸納南漢垸、南鼎垸、六角山垸、蘇廖垸和大通湖等地的數萬名移民。

按照「4350工程」的總體規劃,移民安置原則上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確定移民搬遷安置措施,走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結合、政府安置和個人投親靠友相結合的路子;按有利於生產、方便生活、確保安全的原則確定移民安置點,由近及遠;按以農為主、以土為本的原則,圍區、築台和崗地安置移民。

移民安置採取4種方式:分散安置,即政府組織和個人投親靠友相結合,安置11.25萬人;崗地安置,即對於靠山堤垸,適當平整山崗,安置3.22萬人;圍區築台安置,即對於人口集中、財產密度較大的集鎮圍造安全區,或在適當地點填築安全台,安置移民;擴建城安置,即擴展沿湖周邊城市,或在適當地點新建城鎮安置移民。

建設新區

津市市和澧縣縣城相距僅12公里,通過在兩城結合部建設移民新區和工業園,統一配套城市基礎設施,逐步融為一體,合併設置澧州市,人口由現在的26萬人發展到2015年的45萬人,建成區面積50平方公里,主要吸納安置九垸移民。

當前概況

當前,湖南省正在着手實施「4350工程」,即通過退田還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鎮,至2015年,使洞庭湖恢復到1949年前43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面。到那時,洞庭湖將呈現一個高洪季節浩浩湯湯,枯水季節鬱鬱蔥蔥,環湖旅遊城鎮星羅棋布的壯觀景象。 現在洞庭湖的挖泥船年挖泥沙量為4,000萬立方米,若再增加挖泥船並增加挖泥數量,隨着平垸行洪、退田還湖規模的逐步擴大,加上洞庭湖區新構造運動帶來的沉降大於淤積的影響,不久的將來洞庭湖一定會再次成為全國的第一大淡水湖。曾經是「湖光秋月兩相宜,遙看洞庭山水翠」的洞庭湖區,留給子孫後代的必定會是一幅藍天碧水綠地組成的美好圖景,也一定能夠建設成為世界著名的風景生態群落和優美生態風景旅遊區。

傳說故事

相傳,在古老的年代,洞庭湖是一望無際的八百里平川。平原上住着一戶卿家財主,擁有萬貫家財,良田千頃,九進大宅院,樓高三層,氣派無比。老兩口有一雙兒女。卿家四口都是愛財如命的吝嗇鬼,財主婆的心腸更是歹毒無比。由於卿家為人狠毒,聲名狼藉,遠近鄉民無不恨之入骨。卿家雖然富足無比,但老兩口卻有一樁心事未能了卻。那就是他們的男兒早已及冠,女兒已到二八妙齡,都還沒有成親。一年秋天,天高氣爽,柳絲垂金。一天,忽見天上出現五色彩雲,從雲端里飄飄然下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帶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慢悠悠地來到卿家大院子前。姑娘看到卿家滿地坪黃燦燦的苞谷,一盤盤白鮮鮮的薏米,喜笑顏開地對老翁說:「爺爺,這戶人家真的好富有啊!珍珠瑪瑙用斗盤曬,金錢糧米就不知有多少了啊!」老人點頭笑了。姑娘又說:「爺爺,我就在這裡安家落戶吧!」。「好咯,就在這裡住下吧!」

原來,這一老一少就是太白金星和東海龍王的三公主!只因三公主到天庭拜見玉皇大帝時,失手摔破了一隻凌冰碗,玉帝大怒,命太白金星領她來到凡間受苦受難。三公主和太白金星化作流民模樣,進到卿家宅院裡去了。

卿財主見走進來一個白髮公公和一位美貌姑娘,連忙問道:「請問長者到此何事?尊姓大名?家住何處?」

太白金星迎上前去,答道:「老翁姓白,東海人氏,兒子兒媳婦早年病故,膝下只有這個孫女。她叫三姑,今年芳齡十六,讀過詩書,會理家務,通情達理。早聞員外令郎聰穎過人,因故還未婚配,今我特意將孫女帶來相許,不知員外您意下如何呀?」卿財主聽了,口裡像是吃了蜜糖一樣,甜到心裡去了。忙招呼落座,喚侍人前來敬茶。自己跑到後房,找老婆子商量去了。

財主婆來到客廳,見了三公主,不覺動了心意。對太白金星說:「好吧,老爺爺!既然看得起我卿家,今天正好是黃道吉日,就讓他倆成親吧!」

當夜,卿家張燈結彩,鼓樂喧天,鞭炮隆隆,三公主與卿家公子拜過天地,入了洞房。太白金星喝過喜酒,見三公主完了婚事,就悄然返回天庭復旨去了。

按照當地的風俗,新娘過門三日之後就要下廚做飯,侍奉公婆和丈夫。第四日凌晨,三公主早早起來做飯。她來到廚房,只見裡面黑咕隆咚,便點亮油燈,準備吹火。但是爐堂沒有柴草,水缸里沒有水,油鹽罈子里沒有油鹽,米桶里只有一點發黃的霉米。三公主看了不覺得驚訝不已:卿家如此富足,為何廚房裡這般模樣呢?也許是卿家故意給自己出的難題吧?她只好到菜園裡摘些鮮綠的青菜,去河裡撈些肥美的魚蝦,從集鎮上買來肉、油鹽和乾柴。不一會,炒出來一盤盤熱氣騰騰、色鮮味香的佳肴。炒好之後,她先嘗了嘗,味道怎麼是苦苦的呢?她不得其解。

廳堂里的人正等着上菜咧!情急之時三公主突然打了一個噴嚏,鼻涕和唾沫星子飛灑到了幾個菜盤子裡去了。開飯了,三公主擺上滿滿的一桌菜,全家人圍坐下來,喝酒吃菜,非常高興。都夸三公主炒菜的手藝高強,大家都喜歡吃。只有那小姑子坐在席間一不吃飯,又不吭聲,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她娘夾起一大片肉給她,她卻伸手一拍,「啪」的一聲,肉片正好打在她娘老子的臉上。財主婆氣得要死,破口大罵道:「你這個小賤人,為娘的好意心疼你,給你吃好的,你卻不識抬舉,哼!看我怎麼收拾你!」

「媽,對不起咯!」小姑子嚕起嘴巴,撒起嬌來。她奏近娘的耳朵說了幾句耳語。原來小姑子一早就起了床,來偷看新嫂子做飯。她把黃連悄悄地放進了要炒的菜里。後來還看見三公主朝菜盆子打了噴嚏。財主婆聽了,臉上的橫肉氣得一抖一抖的,眼珠子一瞪,桌子一推,「噼噼啪啪」一陣聲響,碟碗杯羹打得滿屋子都是。

三公主嚇得戰戰兢兢,連忙蹲地撿拾餐具。財主婆操起一塊大的竹板,朝三公主劈頭蓋腦地打過來。口裡罵道: 「你這個該死的賤貨,快給我滾出去!」三公主邊哭邊望着丈夫,希望討個情面。誰知他不但不阻止母親,反而也拿起鞭子抽打她。三公主氣得怒火中燒,眼淚汪汪,直往外跑。

秋天來了,涼風瑟瑟,冷雨淒淒,三姑趕着羊群上山,有氣無力地甩着羊鞭子,想起遠在東海的龍王父親。心裡在喊道:「父親啊,你是否知道女兒在這裡受盡了折磨和苦難?」一邊趕着羊群,一邊唱着《牧羊歌》:

正月放羊正月正,孤苦伶仃君山行;羊群咩咩頭前走,奴在後面泣聲聲。

二月放羊是春分,百草抽芽發嫩蓀;綿羊不吃東山草,要趕西坡苦奴身。

三月放羊是清明,休書擺上海龍宮;奴家本是龍王女,為何逼我配凡人?

四月放羊四月八,早放綿羊晚績紗;日漸放羊三百隻,晚績麻紗八兩八。

五月放羊是端陽,蚊蟲跳蚤鬧忙忙;輕輕把奴咬一口,猶如快刀刺肝腸。

六月放羊熱烘烘,天上太陽曬死人;曬得綿羊無處躲,曬得奴家臉通紅。

七月放羊七月七,丈夫催奴把麻績;粗的績得頭絲大,細的績得看不清。

八月放羊是中秋,丈夫打奴淚雙流;秤桿打來猶小可,秤砣打奴血奔心。

九月放羊是重陽,可恨幺姑心不良;唆使公婆將奴打,血跡斑斑遍體傷。

十月放羊是立冬,門前吹起冷霜風;姑婆房中烤炭火,奴家打柴在山中。

11月放羊雪滿天,夫蓋棉被下墊氈;蓋了幾層還喊冷,奴家受苦雪地眠。

12月放羊又一年,洗手焚香稟告天;雙膝跪在塵埃地,保佑奴家又一年。

三姑越想越悲痛,她來到後山,一位書生打扮的人與她不期而遇。那人眉清目秀,舉止端莊。他見三公主淚水漣漣,上前探問道:「姑娘有何苦楚?」三公主答道:「不知公子尊姓大名,從何處來,要往何處?若是公子前往東海方向,請為奴家捎帶書信一封如何?」

原來,這位書生就是太白金星派來看望三姑的仙童。三公主隨即把卿家婆婆和小姑子虐待自己的實情對書生詳細地說了一遍,千託付,萬叮嚀,請仙童親自把口信帶到龍王老子那裡,好讓龍王派人來火速搭救自己。

怕沒有憑證,三公主順手撕下一片羅裙,咬破手指,親自給父親寫下一封血書。血書上寫道:急急拜上海龍君,跪寫血書稟父親;女兒辭別來凡間,受盡苦楚訴真情。一是公婆心太狠,二是小姑毒良心;三是丈夫心更惡,牛頭馬臉克奴身。四是叔伯爹娘好,可惜紅雲駕天庭;一封家書寫到此,交與相公帶海門。再拜父親來救我,女兒在此等佳音。三公主把血書塞在為父親做的壽鞋裡面,託付相公一併帶去,還把去龍宮的路徑告訴了公子哥。公子辭別三公主,即刻向東邊飄飛而去了。

送別書生,天色漸晚了,一路上下起小雨來。三公主趕着羊群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回趕。淚水和着雨水從臉上流到口邊,咸澀難耐,她不禁又唱起那自編的《收羊歌》來:

正月收羊是新春,收了羊群打轉身。望見日頭才落土,奴家怕進卿家門。

二月收羊百花開,丈夫無故罵起來。人人都有姐和妹,怎麼把我當奴才!

三月收羊雨紛紛,泥深路滑實難行。既無蓑衣並斗笠,無情大雨滿頭淋。

四月收羊插田忙,夜間短來日間長。羊兒喜得吃飽草,苦了奴家餓肚腸。

五月收羊端午節,長工師傅把氣歇。大時大節不許閒,公婆還說冒做得。

六月收羊三伏天,太陽曬得奴可憐。口乾舌枯無茶飲,心裡燜燥似油煎。

七月收羊立了秋,摸門進屋把羊收。公婆大罵回家早,拳打腳踢淚水流。

八月收羊是秋分,何年何月把冤申。叔伯爹娘心腸好,公婆面前幫說情。

九月收羊菊花黃,百草枯焦羊不嘗。姑子罵我養瘦了,哪來此等懶婆娘!

十月收羊小陽春,奴家苦得不甘心。衣衫破爛風霜冷,遍身凍得紫里紅。

11月收羊雪花飛,羊羔走散收不回。公婆安睡夢鄉里,唯有奴家不得歸。

12月收羊水結冰,百般苦楚數不清。修書拜託相公去,報與爹爹救奴身。

且說東海龍王,自從三公主觸犯玉帝被貶罰人間受苦之後,時時刻刻都把三公主記在心裡。這天只聽得門外蝦兵蟹將傳報,說遠方來人,還帶有三公主的禮物與信札。龍王大喜,傳旨進見。送信人見過龍王,獻上三公主托帶的信札禮物,述說了三公主在人間所受的痛苦和折磨。海龍王接過女兒送來的壽鞋一穿,只覺得鞋底下有針扎肉。揭開鞋墊一看,內有三公主血書一封,不覺老淚縱橫,龍顏大怒道:「那家這麼惡毒,膽敢如此這般折磨我的三公主,欺負到寡王頭上來了!」。

不由大聲喝道:「蝦兵蟹將們聽旨啦!給我血洗卿家!」「大王且慢」忽然聽見有人進諫勸阻,龍王一看不是別人,乃老將龜將軍也。龍王問道:「老將軍有何高見?」

龜將軍拱手回答道:「現在三公主尚在卿家,大王若動干戈,恐有誤傷公主。依小人之見,不妨請大王先派一將跟隨來人前去察看一遍,探明虛實,再計議懲罰措施。」

龍王認為言之有理,便派御弟青龍隨送信人即日一同上路了。

卿家老婆子自從逼迫三公主到君山牧羊,又派女兒暗中盯梢。一天,小姑見來了兩條漢子,一個是年輕的書生模樣的人往君山去了,另一個武士打扮的角色,朝卿家方向去了。

小姑子急得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回家裡,把剛才看到的事情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遍。老婆子聽後大發雷霆:「這個賤婆娘還敢勾引漢子,這還了得!」老婆子一邊吩咐家人去查問,看是不是三姑偷招的漢子,一邊召集家裡男工役女四處設卡阻止外人進入。可是幾十號人查遍了九進大院落,七七四十九間大房子,就是不見外人的蹤影。

卿家老婆子來到廚房查看,只見大水缸里水波蕩漾,有兩隻牛角似的東西伸出水面,老婆子好生奇怪,上前一摸,只見角叉一拱,一條大青龍張牙舞爪地從大水缸里躍了出來,嚇得老婆子「哎呀」一聲,癱倒在地。大青龍頭一伸,尾一擺,一綹粗大的水柱破缸而出。接着,「轟隆」一聲巨響,地裂天崩了……

原來,那水缸里的兩隻角杈就是東海龍王御弟——青龍王的兩隻彎角。當他查明卿家的罪惡之後,即刻懲罰罪人。接着又是一聲巨響,除了三姑叔伯父母所在的君山和貧民百姓所在的赤山之外,整個卿家院落連同方圓八百里的平地,統統陷落下去,成為了煙波浩淼、深不可測的大湖泊,這就是今天的洞庭湖。

據說這天是農曆二月二日,是龍王為三公主報仇雪恨的日子——「龍抬頭」的日子,也是洞庭湖形成的日子,所以自古以來,當地人民就把二月二日定為龍的紀念日,也是洞庭湖的形成紀念日,此俗一直沿用至今。

歷史遺蹟

據考古發掘表明,我們的祖先在洞庭湖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1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並經歷了人類歷史的各個階段,保留了極為豐富的文化史跡。澧縣雞公壋舊石器遺址、洞庭湖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華容車站山新石器遺址等,都是洞庭湖5000年來人類歷史發展的佐證,是長江流城古文明的象徵。

澧縣雞公壋舊石器遺址及其文化遺存

1979年底,湖南澧縣文物所考古工作者,在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了澧縣雞公壋舊石器遺址。為了探明雞公壋舊石器出土的準確地層,其文化的內涵和基本面貌,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報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撥專款對其進行了發掘,獲得了可喜的豐收。發掘和採集到的石片、刮削器、石錘、石球、尖狀器、砍砸器等舊石器200多件,這些成果說明,從舊石器時代中期開始,洞庭湖區澧水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經走出洞穴來到平原地區。考古工作者認為,雞公壋地層屬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距今約10萬年。從而證實了10多萬年業,洞庭湖區一直有人類棲息和活動。在長期以來舊石器考古報道和著作中,洞庭湖區屬一空白地帶,如今,這種「洞庭湖區上古代渺無人煙」的成見被徹底推翻。

洞庭湖區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

在洞庭湖區的常德、安鄉、澧縣、臨澧、石門、益陽、岳陽、華容等縣,發現了數十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這些遺址都坐落在土地肥美,利於種植,離洞庭湖近,而又可以免除水患的河谷階地上。經過考古發掘的有湯家崗、三元宮、車軲山和王家崗等數處,就其文化內涵來說,大致經歷了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長江中游龍山文化,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湯家崗新石器時代遺址:湯家崗遺址在安鄉縣城北26公里,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處有2米,是目前我省時代較早而且重要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三元宮新石器時代遺址:三元宮遺址在澧縣城北16公里,洞庭湖沉積區——澧陽平原的聞北邊緣,遺址範圍約2萬多平方米。1974年冬,湖南省博物館主持了這裡的正式發掘。大部分探方全是大溪文化地層。在遺址的西部邊緣有氏族公共墓地,所清理的23座墓,時代從屈家嶺文化早期到屈家嶺文化晚期。這裡湖南對新石器時代遺址較大面積發掘的第一次。

華容車軲山新石器遺址:1982年至1983年冬,岳陽地區文物工作隊、湖南省博物館在東洞庭湖西岸華容縣三封鄉華家村先後進行了兩次發掘工作,開掘5m×5m探方18個,探溝2條,清理墓葬383座,出土文物數以千件。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在遺址發現有豐富的文化遺物。其分布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車軲山遺址出土文物研究表明,自下而上有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三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年代距今約6500-4000年。這些先民創造的物質文化,對研究長江中游、洞庭湖區原始文化的發展有着重大的意義,進一步證明了長江中游、洞庭湖區同樣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發源地之一。[1]

參考文獻

  1. 岳陽洞庭湖欣欣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