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塘寺
介紹
納塘寺位於日喀則市駐地西南的中尼公路旁邊,距離日喀則市區20公里。
納塘寺,藏語意為「象鼻平地寺」(「納」為「象鼻」,「塘」為「平地」)。相傳,1039年(藏曆第一繞迥之土兔年),印度高僧阿底峽到西藏傳教,途經此地休息時,向隨行的弟子問道:「山旁的平地上有何物?」弟子們回答:「那座山形似大象的鼻子,平地上有一塊大岩石和16隻金黃色的蜜蜂。」阿底峽乃高興地說:「不久的將來,此地就會出現一座有名的寺廟,對我佛的教法廣為弘傳。16隻金黃色的蜜蜂是16尊者的化身,大岩石即是象徵着寺廟。」還說「此地殊勝,是16尊者經常駐足的地方,吉祥無比。」
1153年(藏曆第三繞迥之水雞年),阿底峽圓寂已近百年,噶當派弟子董敦·羅追札巴在此創建納塘寺,後來逐漸發展為納塘寺系統。董敦·羅追札巴是俠爾瓦(1070年-1141年)的弟子,1106年(藏曆第二繞迥之火狗年)生於西藏夏閣河之加喀則鄔芒村董氏家族。他曾師從俄措寺堪布多巴欽波的弟子嘉杜學習佛經,主修戒律經教。此後,他來到前藏師從俠爾瓦學經十年。俠爾瓦很喜歡他,將噶當派所有教法傳授給他,他在眾弟子中名列首位。俠爾瓦圓寂之後,他在納塘地方講經十二年(1141年-1152年),聚集起一批僧人,於1153年創建納塘寺。此後十四年,他住持該寺,制定了寺規,收弟子傳法。晚年,他將法座傳給多敦喜饒札,自己則到拉多絳之達德曲隆地方(今薩迦縣境內),於1166年(藏曆第三饒迥之火狗年)圓寂,享年61歲。
納塘寺以傳承喀且班欽·釋迦室利(1204年入藏)的律學而聞名,但該寺主要還是傳承噶當教典派的法統,為噶當派律宗道場。據稱,該寺第三任法台都孜扎巴曾目睹三十五佛(即「懺悔佛」,分別為:釋迦牟尼佛、金剛不壞佛、寶光佛、龍尊王佛、精進軍佛、精進喜佛、寶火佛、寶月光佛、現無愚佛、寶月佛、無垢佛、離垢佛、勇施佛、清淨佛、清淨施佛、婆留那佛、水滅佛、豎德佛、梅檀功德佛、無量拘光佛、光德佛、無憂德佛、那羅延佛、功德畢佛、蓮花光遊戲神通佛、才功德佛、德念佛、善名稱功德佛、財功德佛、德念佛、善名稱功德佛、紅尖幢王佛、善游步功德佛、鬥戰勝佛、善游步佛、周市北嚴功德佛、寶華游步佛、寶蓮華善德婆羅樹王佛)、尊勝佛母、16菩薩(指密教16菩薩:彌勒、不空、除憂、除惡、香象、大精進、虛空藏、智幢、無量光、賢護、綱明、月光、文殊、辨積、金剛藏、普賢)之顯現。此後,該寺學者札巴僧格創建「參尼扎倉」(法相辯經院),覺丹熱智等人塑造了該寺釋迦牟尼像。該寺法台朗扎巴建成「寧瑪拉康」,其弟子門朗楚臣修建該寺大經堂。該寺第六輩法台尼瑪堅贊任命嚴持戒律的八虛,整飭戒律。該寺第九輩法台扎巴尊追在元世祖時期,常駐北京講經。
納塘寺逐漸建成之後,鼎盛時期共有4個扎倉、13個經堂,還有常住三千多僧人的僧舍。《衛藏道場勝跡志》記載:「寺廟內有加持力的佛像經塔極多,特別是一尊名為曲米度母(是從曲米迎請來的度母像)頗為神靈。還有頗羅鼐台吉時雕刻的《甘珠爾》大藏經版,釋迦佛本生事跡版,十六尊者的掛像版等印版。其內供的佛寶遺物有仲敦巴大師的水晶手杖,很多噶當前輩祖師的用具遺物。特別是納塘的歷任座主都是十六尊者聖人的化身,他們曾經用過的資具很多是非常珍貴的。」該寺珍藏的佛像中,最靈異的是合金銅製的彌勒佛像,傳說為從印度請來;還有大型釋迦牟尼金身像以及菩薩、羅漢、護法神像。各殿堂的牆壁及轉經迴廊等處,繪有壁畫,內容包括佛本生圖、建寺歷史、高僧傳、顯密佛像、本尊、壇城等等。寺內曾經存有大量元朝、明朝、清朝以來的唐卡等等文物,另有明朝永樂十七年(1419年)和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的敕誥各一件。大殿外的廊檐上曾經懸掛着清朝雍正帝御筆「普恩寺」金字匾額。措欽大殿旁邊,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塔殿,殿內為該寺歷代祖師、法台的靈塔。其中最大的一座靈塔,平面呈方形而多角,塔身下部第一、二層內四周各有窟殿,窟殿內共有16個小經堂,各小經堂內均供奉佛、菩薩、護法神像。
該寺鼎盛時期,有僧人三千餘人,但到西藏民主改革前僅一百六十多人。因年久失修,到西藏民主改革前,該寺各經堂、殿宇均已倒塌,僅存大殿,文化大革命中大殿也被毀。1980年代,政府撥出專款修復該寺,並集中了一批僧人在寺內開展宗教活動。2012年,該寺僧人阿旺被評為西藏自治區愛國守法先進僧尼。[2]
納塘印經院
納塘寺設有「納塘印經院」,是西藏最早的印經院。據古代藏文史書記載,元武宗至大年間(1308年-1311年),元朝國師尊巴絳央委託前藏歐巴·洛賽益西等人編纂《甘珠爾》和《丹珠爾》,並且派洛賽益西駐納塘寺。洛賽益西與譯師索南沃賽、若南秋崩將藏區的《甘珠爾》、《丹珠爾》各種抄本搜集齊備,整理編輯出抄本,存放在納塘寺。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之後,布敦·仁欽珠(1290年-1364年)應蔡巴·貢嘎多傑的聘請,對納塘抄本《甘珠爾》和《丹珠爾》重新整理、分類、編目。入《甘珠爾》和《丹珠爾》之圖書限於譯典,譯典分經、咒兩個部分,其中又分為佛語、論疏兩類,故有《甘珠爾》和《丹珠爾》之名。
清朝康熙年間,六世達賴倉央嘉措(1683年-1706年)親自命令建造《甘珠爾》印經院。到18世紀中葉,頗羅鼐·索南道吉(1689年-1747年)當政時期,積極發展印經,頗羅鼐自各地選拔有技藝的人才,刻成全套藏文《甘珠爾》和《丹珠爾》木版。此後以布敦·仁欽珠編纂的《甘珠爾》和《丹珠爾》抄本為底本,刻製成《甘珠爾》和《丹珠爾》西藏印經版,後來被稱作「納唐古版」,此經版及印本現在均已失傳。1730年,七世達賴格桑嘉措(1708年-1757年)責成噶廈噶倫頗羅鼐搶救並整理西藏古籍以及佛經,根據納塘古版,參照蔡巴、布敦目錄增刻,稱為「新版」,又稱「官版」,用二十多年刻成了各種藏文書籍的印版。經版中,屬於經藏部分的《甘珠爾》共有108部,屬於佛經註疏、論著、大小五明、天文歷算的《丹珠爾》論藏共有215部。版成之後,由班禪和達賴加持開光,存放在納塘寺印刷流通。
該版的首批印本,在日喀則扎什倫布寺及拉薩布達拉宮尚存有原本。納塘版不僅內容豐富,還帶有套色的版畫。如現存的《釋迦西行傳》版本,圖文並茂,和現代的連環畫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