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理縣(藏語:ལིས་རྫོང་།,藏語拼音:Li Zong,威利:lis rdzong、羌語:pauɕuq)是中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偏南所轄的一個縣。總面積4318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4萬人。

位於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東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緣,地處北緯30°54′43″--31°12′12″,東經102°32′46″--103°30′30″,東北與茂縣、黑水接壤,西南與小金相連,東南與汶川相通,西北與馬爾康、紅原毗鄰[1]

目錄

歷史沿革

古代

理縣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雜谷腦河畔就有人類生息繁衍。《禹貢》為梁州之域,秦屬湔氐道。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汶山郡,始入中央版圖。西漢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設廣柔縣,屬蜀郡。

東漢靈帝光和七年(178年)屬漢山郁。隋開皇六年(587年)置金川縣(治所今通化鄉卡子村)。仁壽元年(601年)改為通化縣。唐武德八年(625年)置維州和薛城縣,後陸續設小封縣、維州和定廉縣。宋、元設為霸州和保寧縣。

明永樂五年(1407年)置雜谷安撫司。

乾隆十七年(1752年),剿滅雜谷土司蒼旺,改土歸流置理番直隸廳,取治理番民之意。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土歸流,廢雜谷土司,設雜谷廳(治所今薛城),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升為直隸廳,嘉慶八年(1803年)改為理番直隸廳,轄域遼闊,有「四土、五屯、九枯、十家、三番、六里」之稱。

近現代

民國初期改廳州為縣,民國2年(1913年)改為理番縣,屬川西道。民國24年屬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區。民國35年(1946年)為緩和民族矛盾去「番」,改理番縣名為理縣。

1950年1月16日成立理縣人民政府,屬茂縣專區。1951年11月縣治由薛城遷雜谷腦。1958年7月析縣成立含汶川、茂縣在內的茂汶羌族自治縣,1963年6月分縣恢復理縣至今。

1990年全縣行政建置為2鎮、12鄉、82村。4個居委會、203個村民小組。

1997年,理縣面積4313.4平方千米,人口4.3萬。轄3鎮10鄉。縣政府駐雜谷腦鎮。

2000年,理縣轄4個鎮、9個鄉。

如今有彝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瑤族侗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雜谷腦鎮跨雜谷腦河兩岸,一橋飛架河谷,溝通兩岸交通,是國道213線(成阿公路)的樞紐和中心點。距成都202公里,離馬爾康190公里。

截止2018年5月,理縣通過設立產業扶持基金、小額信貸、農業保險以及產業發展融資風險保障金等方式,不斷創新農村雙創工作機制,打造現代農業+互聯網的新型經營體系。全縣累計投入創新創業基金2032萬元,使用產業扶持基金1536.75萬元,發放小額信貸資金1971.88萬元。目前全縣農村創業人數300人,創辦企業5家,創業創新帶頭人20人,涵蓋產業基地、微田園綜合體、農產品加工和農村電商等農村一二三產業,形成了良好的農村雙創氛圍。

2018年12月,經四川省政府批准,撤銷朴頭鄉,設立朴頭鎮,以原朴頭鄉的行政區域為朴頭鎮的行政區域。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理縣位於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東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緣[2]。東南與汶川相通,東北與茂縣、黑水接壤,西南與小金相連,西北與馬爾康、紅原毗鄰。距離省會成都202公里,距州府馬爾康193公里。全縣面積為4313.42平方公里。國道317線沿雜谷腦河貫穿全境。

地質結構

龍門山斷裂帶中斷,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體單元,地表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類型為低中山~中山~高山~極高山,是典型的中高山峽谷區。境內群山連綿,峰巒重疊,海拔1,422~5,922m,境內山巒起伏,平均海拔2700米,高差懸殊,溝谷縱橫。

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體單元,地表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類型為低中山~中山~高山~極高山,是典型的中高山峽谷區。境內群山連綿,峰巒重疊,海拔1,422~5,922m,高差懸殊,溝谷縱橫。

氣候特點

 
印度洋拍攝了一組座頭鯨照片原圖鏈接來自 人民網 的圖片

西伯利亞西風氣流、印度洋暖流和太平洋東南季風三個環流的影響,形成季風氣候。因海拔高差懸殊,地形複雜,氣候差異顯著,具有山地立體型氣候特徵。冬季受青藏高原的北方冷氣流的影響降水稀少,日照強烈,晴朗多大風,五、六月份西南季風加強,氣溫暖濕,降水增多,形成雨季,七、八月份青藏高壓穩定,副熱帶高壓西伸,降水減少,形成伏旱,九、十月份雨量增加,形成低溫降雨季節。年降雨量在650毫米—1000毫米之間,河谷地帶年均氣溫6.9℃-11℃。

行政區劃

雜谷腦鎮

理縣轄鎮,縣府駐地。1952年置雜谷腦鎮,1992年農家樂鄉併入。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1.3公里。面積197.5平方公里,人口1萬。國道317線過境。轄興隆、營盤街、瑪瑙寨、克村寨、日底寨、官田,打色爾溝7個村委會和新街、老街2居委會。鄉鎮企業以商貿、運輸、硅礦、釀造、水電為主。硅鐵礦石遠銷日本新西蘭香港台灣等國內外市場。農業主產小麥玉米馬鈴薯、雜豆,經濟林木有花椒蘋果核桃。有藏傳佛教黃教-寺廟1座。

米亞羅鎮

理縣轄鎮。1951年建上來蘇區,1954年更名米亞羅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鎮。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府54.6公里。面積672平方公里,人口0.1萬。國道317線過境。轄米亞羅、膽杆、斯博果、大郎壩、盡頭、山腳壩、八角碉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造紙、木材加工等廠。農業主產小麥、青稞豌豆等,為成都淡季蔬菜基地之一。高山盛產羌活六香、蟲草、貝母等名貴藥材。境內有米亞羅風景區,深秋之際,滿山紅葉,形成瑰麗多彩的金秋美景。

薛城鎮

理縣轄鎮。1952年建薛城鄉,1958年改公社,1992年置鎮。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23.4公里。面積250平方公里,人口0.5萬。國道317線過境。轄較場、歡喜、箭山、甲米、沙金、塔子、水塘、大歧、小歧、馬山、南溝11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雜豆、馬鈴薯。經濟林木有蘋果、花椒、核桃。城西寧江門上刻有「為中國的自由獨立奮鬥到底」等宣傳標語,屬州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內有籌邊樓1座,建於唐太和四年,為唐朝宰相李德裕籌邊議事之地。

古爾溝鎮

位於縣城西部雜谷腦河上游,距縣城30公里,東與雜古腦鎮相鄰,西界夾壁鄉,南連朴頭鎮。鎮地處東經102°24′,北緯31°31′,海拔2741.3米,幅員面積547.9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13個村民小組,517戶2212人,耕地2435畝,主產蔬菜(大白菜,連花白,花椰菜,萵筍),玉米,洋芋,青稞,葫豆等,盛產大黃,貝母,蟲草,松茸,羊肚菌,黨參等名貴中藥材。

朴頭鎮

理縣轄鎮。1954年建朴頭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2018年撤鄉建鎮。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府11.7公里。面積850平方公里,人口0.3萬。國道317線穿境。轄朴頭、一顆印、四南大、新店子、莊房、梭羅溝6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馬鈴薯。盛產大白菜、蓮花白、成都淡季蔬菜基地之一。屬米亞羅紅葉景區

甘堡鄉

理縣轄鄉。1938年建甘堡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8公里。面積104平方公里,人口0.3萬。國道317線過境。轄甘堡、日爾腳、八什鬧、耳浦、熊耳、聯合6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雜豆、馬鈴薯。土特產有花椒、核桃、蘋果

理縣八鄉

夾壁鄉:理縣轄鄉。1951年置下來蘇鄉,1954年夾壁鄉併入,1958年改夾壁公社,1984年置夾壁鄉。位於縣境西部,距縣城48.1公里。面積352平方公里,人口0.1萬。國道317線過境。轄夾壁、長河壩、二古溪、猛古4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青稞、玉米、馬鈴薯、蠶繭。盛產蓮花白。1990年被定為成都淡季蔬菜基地之一。產蟲草、貝母、羌活、木香等藥材。屬米亞羅紅葉景區。

蒲溪鄉:理縣轄鄉。1955年置蒲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更名蒲溪羌族鄉,1988年復名蒲溪鄉。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14.3公里。面積124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河壩、色爾、蒲溪、奎寨、休溪5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馬鈴薯。礦產有石英石、大理石、水晶石。

上孟鄉:理縣轄鄉。民國初置上孟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府26.6公里。面積744平方公里,人口0.3萬。薛孟公路穿境。轄塔斯、日波、木尼、日京、綠葉5個村委會。經濟作物有蘋果、花椒、核桃等。

下孟鄉:理縣轄鄉。民國初置下孟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22.1公里。面積75平方公里,人口0.2萬。薛孟公路過境。轄仔迭、薩門、班達、清流、沙吉、樓若、四馬7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馬鈴薯。土特產有花椒、蘋果、核桃。

木卡鄉:理縣轄鄉。1964年置木卡公社,1984年更名為木卡羌族鄉,1988年置木卡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27.3公里。面積84平方公里,人口0.2萬。國道317線過境。轄木卡、列列、九子、三寨4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青稞。林產品有蘋果、花椒、核桃、車厘子(甜櫻桃)。為成都淡季蔬菜基地之一。為理縣甜櫻桃種植基地。名勝古蹟有大牛心的古燈夜明,劍山晚照,姜維城等。

通化鄉:理縣轄鄉。民國時期置通化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更名為通化羌族鄉,1988年復名通化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36.4公里。面積260平方公里,人口0.3萬。國道317線過境。轄通化、卡子、甘溪、西山、院子、三岔、汶山7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馬鈴薯。土特產有核桃、花椒、蘋果。鄉鎮企業有大理石加工廠。1935年,紅四方面軍長征經過此地,留有刻下的標語、石碑等文物。

桃坪鄉:理縣轄鄉。民國為桃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更名桃坪羌族鄉,1988年復名桃坪鄉。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39公里。面積102平方公里,人口0.3萬。國道317線過境。轄桃坪、佳山、古城、東山、曾頭5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金剛砂加工廠。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馬鈴薯

人口民族

截止2018年末, 理縣總戶數15293戶,理縣公安戶籍人口43375人,其中:男性21965人,占總人口的50.6%,女性24410人,占總人口的49.4%;城鎮人口11706人,占總人口的27%,鄉村人口31669人,占總人口的73%;藏族23175人,占總人口的53.4%,羌族14531人,占總人口的33.5%,漢族5405人,占總人口的12.5%,回族179人,占總人口的0.4%,其他民族85人,占總人口的0.2%。人口城鎮化率為38.15%,比上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2018年,全縣共出生439人,死亡261人,出生率為8.59‰,死亡率為5.46‰,人口自然增長率3.12‰。

交通

317國道過境

旅遊資源

米亞羅

米亞羅藏語意為「好耍的壩子」,是我國最大的紅葉景區之一,九寨溝-黃龍寺旅遊線上的又一勝景。景區內群山連綿,江河縱橫,林海浩瀚,空氣清新,四季風光宜人。其中尤以瑰麗的金秋紅葉、神奇的藏羌少數民族風情馳名中外。風景區總面積達3688平方公里,比北京香山紅葉風景區大180餘倍,是我國當前發現並開放的面積最大、景色最為壯觀的紅葉風景區之一。

畢棚溝

原始生態景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完美的自然生態景觀、優良的生態環境著稱。景區內紅葉、羊角花種類繁多,溪水潺潺,森林原始,瀑布飛掛,冰川奇特。這裡是國內非常知名的徏步旅遊聖地。因為可以非常充分的體驗四姑娘山的美感及溝內優美的自然風光,因此這條國內外知名的徒步旅遊線路每年都會吸引無數的徒步旅遊愛好者來穿行。

古爾溝

古爾溝的礦泉水,流傳着古樸的神話。據說,神泉洗眼後的人們永遠心清目明,洗髮後永遠沒有頭屑。總之,溫泉的水滑無比的確是真的,泉邊紅葉是美的,藏鄉風情是甜的,泉眼裡噴出的水是熱的....遊客跑得口渴了,可以將嘴湊在溫泉出水口,直接飲用,過往遊客都樂得在此歇腳,洗去一路的風塵。古爾溝溫泉是當前四川省惟一的集浴用、飲用、療用為一體的天然熱礦泉,對人體消化系統疾病、風濕病、皮膚病、膽結石、膽囊炎等均有較好的療效,具有美容、護膚、減肥、延年益壽等功能[3]

籌邊樓

籌邊樓位於理縣薛城鎮薛城小學內一平地突兀拔起的天然岩石頂上,雄偉壯觀,為唐蕃對峙時劍南道西川節度使李德裕為籌劃川西防務所建。樓為正方形二層重檐歇山式木結構建築,通高18米。底樓為正方形,邊長7.38米,高4.43米,以外柱12根、內柱4根將其空間隔成進深、面闊各3間。內外柱為方形,四棱卷剎起弧線,方形須彌座石質柱礎。樓外建石欄杆一周,石欄杆、樁、條欄均為方形,柱頂為須彌座上托蓮花瓣石珠。二樓高3.60米,中為方形大廳,邊長3.64米,四周板壁及頂部望板皆彩繪各種人物故事圖案,內容多為李德裕籌邊故事,如商討軍事、演練兵士、山川地形等。大廳四面各開方形大窗三幅,廳外有一周木柵欄走良好。

憑欄眺望,青山如黛,景致似畫,清風拂畫,思古之情不由使人催然淚下。籌邊樓不僅是唐蕃對峙的歷史見證,而且更是當地各族人民厭惡戰爭、熱愛和平的象徵。現為省級文化保護單位。

桃坪羌寨

歷經千百年風霜雨雪和1933年的疊溪大地震以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後,至今基本上完好無損。

全寨共有98戶人家。桃坪羌寨完整地保存了羌族古老民族的特點,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嚴密完整。走進桃坪,映入眼帘地便是那些有着上千年歷史的參差交錯、古樸神秘的羌族古民居建築。這些建築全由石頭壘成,高高低低、起起落落。走進桃坪,仿佛走進一個深深淺淺、迂迴曲折的迷魂陣,因此桃坪被人們稱為「神秘的東方古堡」。桃坪最高大的建築是羌碉,他是桃坪地標誌性建築,主要用於防禦敵人。座座古碉如寶劍直插雲霄,有一種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在羌族聚集區,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個這樣的碉樓,連接起數百里的村村寨寨,一旦發現敵情,馬上施放煙霧,很快把戰爭的信息傳到百里之外。這些碉樓成了桃坪羌寨獨特的文化景觀。

這裡的房屋叫做莊房,羌語叫「窩遮」。這些房屋全是用片石和粘土砌成的,高四五層,有比較科學的功能分布。下面一層用來養豬、羊等牲畜,中部的幾層作灶房及起居室,最高一層堆放糧食和雜物,房頂用來碾打和晾曬糧食。這種房屋就地取材,經濟實用、冬暖夏涼,並且壽命都很長,一般可使用四五百年。莊房的砌制是羌族人從遊牧民族轉為農耕民族的重要標誌,而且這種工藝是羌族工匠的專長,在整個阿壩州頗有影響。

在桃坪每個莊房的屋頂都放有一個白色的石頭,這是羌族人的圖騰,白石神是羌族人的天神。

木卡羌寨

 
重建後的理縣木卡鄉羌寨里,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原圖鏈接來自 黨政機關網 的圖片

木卡羌寨沿用名「木宅寨」,羌語叫「麻澤布」,「木」為寨形,「卡」為關卡,是灌(口)馬(塘)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木卡老寨房屋是典型的山谷坡面上的石木建築群,具有平定、石牆、木架、過街樓、懸挑陽台等一系列典型的羌民族傳統建築特徵。其民居「依山而建,壘石為室」,整個村落依靠自然的坡度呈梯狀布局,在不同的高度上錯落布置,高差甚大,從下往上看就如同岩石上生長出來的房子,十分雄偉。被譽為「岩石上的羌寨」。

木卡羌寨民俗特色突出,可以品嘗風味別致的羌族餐飲,可以觀賞熱情奔放的羌家歌舞,幾十人甚至上百人高歌暢飲,一定能帶來不一樣的體驗[4]

民俗風情

信仰

信仰——解放前,除一部分鄰近藏族地區的羌族信仰喇嘛教外,其餘普遍相信萬物有靈,在屋頂上供奉白石以為天神。相傳羌人的祖先因一次戰爭失利,由北遷入岷山一帶,與當地土著氏族戈基人發生大戰,戈基人是狩獵氏族,身強善戰,屢敗羌人。當羌人準備轉移時,有神向首領託夢,讓他們以堅硬的白石和木棍為武器,頸上懸羊毛作標誌,於是羌人照此辦理,經過血戰,大敗戈基人,從此定居下來。為了感謝神恩,白石就成了羌人的最高神靈。羌族稱釋比為「許」,稱白石為「俄許」,「釋比」是勾通羌人與神靈的媒介。

供水系統

令人稱奇的是羌族人做的地下供水系統,這是中國古建築中的一個偉大創舉。它的地下水通道不是鐵管、膠管、木管,而是就地取材,用巨大的青石板拼砌而成,通過許許多多的暗道,清清的溪水流到每家門口,與現代的自來水管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這種地下供水系統同時具備消防功能,如果村中不慎發生火災,每戶人家可以立刻揭開石板取水滅火。

城市榮譽

2018年5月,第十五屆(2018)中外避暑旅遊目的地排名」發布,理縣在2018中國避暑休閒百佳縣榜中排第84名。

2018年5月21日,理縣入選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範例名單[5]

2018年6月,四川2017年度脫貧攻堅「1+3」考核結果出爐,理縣被評為摘帽工作先進縣,並獲獎1000萬元。

2018年8月17日,國務院扶貧辦貧困縣脫貧摘帽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7年第一批達到脫貧摘帽條件的40個貧困縣,理縣在列[6]

2019年1月,理縣榮獲2018年度全省重大農村改革任務推進示範縣榮譽稱號。

視頻

理縣相關的視頻

大美川西,最美理縣
航拍多彩理縣
《非遺中國行》第二集-走進理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