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龍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龍寺,位於湘、鄂、贛三省交界的幕阜山東麓,修水縣西北區黃龍村境內,宋代為江南佛教四大叢林之一,是中國佛教禪宗黃龍宗發源地,1987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黃龍寺

地 址 修水縣西北區黃龍村境內

創建時間 唐乾寧二年

創始人 超慧祖師

寺廟簡介

修水黃龍古剎,位於湘、鄂、贛三省交界的幕阜山東麓,修水縣西北區黃龍村境內,宋代為江南佛教四大叢林之一,是中國佛教禪宗黃龍宗發源地,1987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 。古剎始建於唐乾寧二年(895年),為超慧祖師所創。超慧至黃龍觀止而言曰:「凝三山之靈秀,蓄九泉之源流,九關十三鎖,真佛境也。」遂建黃龍寺。據僧譜所載,此寺初建時,一進九重,規模宏大。建有韋陀殿、天王殿、鐘鼓樓、金剛殿、大雄寶殿等殿宇,氣魄雄偉。至清末民初及十年文革浩劫期間,寺院最後慘遭破壞,古樹被砍到,寺廟被焚燒,神鐘被砸爛,佛像被推翻。幾經興衰的黃龍寺,至1994年,本縣出家多年的比丘尼——仁玉、惟白母女倆為弘揚家鄉佛法,隨緣回鄉住寺,使沉睡多年的黃龍寺重新點燃了香火。

寺院住持

並將古寺尚存的遺址東方丈、祖師堂等得到了修復;1996年,上海等地佛門弟子遠道捐贈神鍾,送來佛像;1998年地方政府協助修通了抵寺公路;近年來寺院住持等籌資又修改了門首河道,恢復了古寺地形風水原貌;日本佛教界多次專門派人前來拜謁黃龍祖庭。黃龍古剎,由於歷史悠久,風景別致,吸引歷代文人墨客常游此地,如宋代王安石、蘇軾、蘇澈、黃庭堅、張商英、陸游、萬承風、明軍師劉伯溫、清乾隆等,他們之中並留有摩崖石刻,「靈源」、「黃龍山」、「法窟」、「三關」、「翠雲洞」等手跡,並保存完好。而其它遺址(物)因年代久遠,歷盡滄桑,尚存不多,令人嘆息!

歷史淵源

黃龍寺,原名黃龍於玕寺,由青原玄泉彥禪師之徒超慧於唐乾寧二年(895年)創建,至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2] 。寺址由「風水之祖」司馬頭陀親自勘定,故僧侶雲集,宗風遠振;超慧禪師降伏呂洞賓為侍客童子,聲名鵲起,有「法窟」之稱;唐、宋曾三次(即光化二年(899年)、元佑元年(904年)、祥符八年(101年))旌表超慧和黃龍寺為「黃龍大德祖師」、「黃龍祖師」與「崇恩黃龍禪院」,故有「三敕崇恩禪院」之稱,叢林側目;宋英宗治平二年,洪州太守程公孟敦請臨濟名僧慧南入主,創立黃龍宗,聲名大振。至今存有眾多歷史遺蹟,如遍布寺周的僧墳及摩崖石刻,著名的景觀「九關十三鎖」在寺正前方。黃龍寺為歷代文人騷客所詠頌,亦有珍稀手跡傳世而存。皈依黃龍宗的居士如蘇軾、黃庭堅、張商英、徐禧等一大批文人士大夫,以及曾經宦遊修水的文人曾鞏、陸游等人,都為黃龍寺寫過詩篇文章。特別是黃庭堅,由於是江西修水人,入祖心晦堂之室,又與靈源惟清、死心悟新、兜率慧照、清涼慧洪等一批黃龍高僧過從甚密,所以為黃龍寺留下諸多詩文書法。

民間傳說

相傳,當時黃龍寺大小匾額碑記皆為黃庭堅所書。其親筆手書有楷書「三言詩帖」、大行楷「晦堂和尚開堂疏」、行書「觀音贊」、「燒香頌」以及摩崖石刻「靈源」、「黃龍山」、「法窟」等。「靈源」二字,行楷陰刻於靈源拱橋頭左側巨石上;「三敕崇恩禪院」的匾額永留寺中,「黃龍山」三字刻於寺前下馬石壁上,字徑達85厘米,其遒勁蒼健的手跡至今清晰可見。崇寧元年春,黃庭堅從四川貶官獲赦回修,拜訪分別多年的道友靈源惟清,又與道友戴道純邂逅於黃龍寺。當時,晦堂祖心已圓寂,塔于慧南之側,黃庭堅作《燒香頌》拜過慧南、祖心雙塔,臨別作詩一首云: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山前對落暉。野水自添田水滿,晴鳩卻喚雨鳩歸。靈源大師人天眼,雙塔祖師諸佛機。白髮蒼顏重到此,問君還是昔人非?

布局結構

寺右側有石刻「翠雲洞」三字,洞內有宋人摩崖石刻「張顏幾、黃叔豹、叔熬、茂來謁長老清公,時堂中有眾五百人。建乙酉二月甲子。」其側有江西派詩人韓駒題刻「韓駒丕馳來游」。寺右側有崖鑿石梯級,名上天梯。其石壁刻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其側另有一處僧人焚化之地,名「化人坑」,其石壁上有「三關」二字石刻。寺前約五百米處右側石壁刻有「法窟」二字。數十座高僧墓塔(亭),即為黃龍寺塔林,位於黃龍寺右前,黃龍宗祖師慧南於宋熙寧二年圓寂,塔葬寺之右前嶂,保存至今。他的兩代主要傳人祖心、死心圓寂後其舍利塔即建於此,後人稱之為三塔嘰,為黃龍寺著名人文勝跡。在現存觀音堂內,清光緒六年的木刻禪匾上行書「箭鋒妙法」四個大字雖距今130餘年,依然完好。最為可貴與難得的是寺內還完好地保存着劉基題的一幅對聯:「呂祖參禪到此間,始釋修行奧妙;黃公訪道登斯地,方明出世因緣。」

視頻

這裡的風景真美,黃龍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