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科學
《測繪科學》創刊於1976年,當時刊名為《測繪科技動態》(季刊),2000年改刊為《測繪科學》(刊號:CN11-4415/P),為雙月刊 [1],國內外公開發行。該刊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主管、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主辦,為國家級測繪類一流學術性核心刊物。主編為林宗堅教授。該刊2007年獲得首屆優秀測繪期刊獎一等獎,2012年3月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測繪期刊獎(相當一等獎)。現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在2011年版測繪類期刊排名中名列第3)和「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期刊」等國內三大期刊檢索機構以及國家期刊檢索機構俄羅斯《文摘雜誌》(AJ)、美國《劍橋科學文摘》、日本科學技術社《科技快報》同時收錄,在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中,《測繪科學》的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一直在測繪類期刊中名列前茅。
目錄
簡介
測繪是測量與繪圖的總稱。測繪學研究測定和推算地面幾何位置、地球形狀及地球重力場,據此測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態和人工設施的幾何分布,編制各種比例尺的地圖的理論和技術。
測繪學的發展在世界上古史時代,就有利用測繪學智麗尼羅河泛濫後農田邊界整理的傳說。公元前7世紀,管仲在其所著《管子》一書中已收集了早期的地圖27幅。公元前5世界至3世紀,中國已有利用磁石製成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的記載。公元前130年,西漢初期便有了《地形圖》和《駐軍圖》,為目前所發現中國最早的地圖。
研究對象和領域
研究測定和推算地面點的幾何位置、地球形狀及地球重力場,據此測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狀和人工設施的幾何分布,並結合某些社會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編制全球和局部地區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和專題地圖的理論和技術學科。又稱測量學。它包括測量和製圖兩項主要內容。測繪學在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城鄉建設規劃、國土資 源利用、環境保護等工作中,必須進行土地測量和測繪各種地圖,供規劃和管理使用。在地質勘探、礦產開發、水利、交通等建設中,必須進行控制測量、礦山測量、路線測量和繪製地形圖,供地質普查和各種建築物設計施工用。在軍事上需要軍用地圖,供行軍、作戰用,還要有精確的地心坐標和地球重力場數據,以確保遠程武器精確命中目標。
測繪學有着悠久的歷史。古代的測繪技術起源於水利和農業。古埃及尼羅河每年洪水泛濫後,需要重新劃定土地界線,開始有測量工作。公元前21世紀,中國夏禹治水就使用簡單測量工具測量距離和高低。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的埃拉托斯特尼採用在兩地觀測日影的辦法,首次推算出地球子午圈的周長,也是測量地球大小的弧度測量方法的初始形式。724年中國唐代的南宮說等人在張遂(一行)的指導下,在今河南滑縣至上蔡實測了約300千米的子午弧長。並在滑縣、開封、扶溝、上蔡測量同一時刻的日影長度,推算緯度1°的子午弧長,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弧度實測。1617年荷蘭的W.斯涅耳首創三角測量法進行弧度測量,克服了在地面上直接量測弧長的困難。1687年英國I.牛頓根據力學理論,提出地球是兩極略扁的橢球體。1690年荷蘭C.惠更斯也提出地球是兩極略扁的扁球體。後為法國在南美洲和北歐進行的弧度測量所證明。結束了歷時半個世紀的有關地球形狀的爭論。1743年法國A.C.克萊羅發表《地球形狀理論》,奠定了用物理方法研究地球形狀的理論基礎。1849年英國Sir G.G.斯托克斯提出利用地面重力的測量結果研究大地水準面形狀的理論。1945年蘇聯M.S.英洛堅斯基創立了研究地球自然表面形狀的理論,並提出「似大地水準面」的概念。
測繪學是技術性學科,它的形成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測量方法和儀器工具的創造和改革。17世紀以前,人們使用簡單的工具,如繩尺、木杆尺等進行測量,以量測距離為主。17世紀初發明了望遠鏡。1617年創立的三角測量法,開始了角度測量。1730年英國的西森製成第一架經緯儀,促進了三角測量的發展。1794年德國的C.F.高斯發明了最小二乘法,直到1809年才發表。1806年法國的A.-M.勒讓德也提出了同樣的觀測數據處理方法。1859年法國的A.洛斯達首創攝影測量方法。20世紀初,由於航空技術發展,出現了自動連續航空攝影機,可以將航攝像片在立體測圖儀上加工成地形圖,促進了航空攝影測量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起,測繪技術朝着電子化和自動化發展。1948年起各種電磁波測距儀出現,克服了量距的困難,使導線測量得到重視和應用 。大約與此同時,電子計算機問世,加快了測量計算速度,改變了測繪儀器和方法,出現了解析測圖儀,促進了解析測圖技術的發展。1957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後,在測繪學中開闢了衛星大地測量和航天攝影測量新領域。隨後發展起來的甚長干涉測量技術、慣性測量技術,使測繪學增添了新的測量手段。
學科分支
測繪學主要研究對象是地球及其表面形態。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大地測量學、普通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海洋測繪和地圖製圖學等分支學科。
大地測量學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方法。
普通測量學 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區域內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的理論和方法。局部區域是指在該區域內進行測繪時,可以不顧及地球曲率,把它當作平面處理,而不影響測圖精度。
攝影測量學 研究利用攝影機或其他傳感器採集被測物體的圖像信息,經過加工處理和分析,以確定被測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並判斷其性質的理論和方法。測繪大面積的地表形態,主要用航空攝影測量。
工程測量學 研究工程建設中設計、施工和管理各階段測量工作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為工程建設提供精確的測量數據和大比例尺地圖,保障工程選址合理,按設計施工和進行有效管理。
海洋測繪 研究對海洋水體和海底進行測量與製圖的理論和技術。為艦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2]建設提供保障。
地圖製圖學 研究地圖及其編制的理論和方法。
地圖繪製 地圖出現於上古時代,那時人類從事生產和軍事活動產生了對地圖的需要。考古工作者曾挖到公元前25世紀至前3世紀畫在或刻在陶片、 銅板或其他材料上的地圖。據文字記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地圖已用於地政、軍事和墓葬等方面。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學者埃拉托斯特尼最先在地圖上繪製經緯線。168年,中國西漢繪製在帛上的地圖(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已注意到比例尺和方位。150年古希臘的C.托勒密所著《地理學指南》一書 ,提出了地圖投影法。265年,中國西晉的裴秀總結出製圖六體的製圖原則,從此地圖製圖有了標準,奠定了中國古代製圖的理論基礎。17世紀起,西方一些國家用三角測量法進行大地測量,根據實地測量結果繪製國家規模的地形圖,這些地形圖有準確的方位、比例尺和較高的精度。中國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完成的《皇輿全圖》,是中國歷史上首次以實地測量結果繪製的地形圖。20世紀初興起的航空攝影測量方法,加上照相平板彩色膠印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地圖製圖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後,地圖製圖正向計算機輔助製圖方向發展。
測繪科學雜誌審稿
1-3個月
測繪科學雜誌社介紹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嚴謹的學風和樸實的文風,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討論。凡採用他人學說,必須加注說明。
二、不要超過10000字為宜,精粹的短篇,尤為歡迎。
三、請作者將稿件(用WORD格式)發送到下面給出的徵文信箱中。
四、凡來稿請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為規範排版,請作者在上傳修改稿時嚴格按以下要求:
1.論文要求有題名、摘要、關鍵詞、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名稱,省市郵編)等內容一份。
2.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
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一般用兩級。插圖下方應註明圖序和圖名。表格應採用三線表,表格上方應註明表序和表名。
4.參考文獻列出的一般應限於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其他相關注釋可用腳註在當頁標註。參考文獻的著錄應執行國家標準GB7714-87的規定,採用順序編碼制。
視頻
測繪科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發行周期月刊和雙月刊差別,搜狐,2018-01-24
- ↑ 史上最完整的海洋工程產業鏈!,搜狐,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