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罵槐
指桑罵槐,漢語成語,拼音是zhǐ sāng mà huái,意思是指着桑樹數落槐樹,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罵那個人。[1]
在三十六計的第二十六計中,指桑罵槐這一計的內容是:當我們憑藉着強大的實力已經控制了比較弱小的一方之後,還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用一種警惕告誡的方法對弱小的一方進行誘導。適當的運用一些特殊的辦法,可以讓人們歸順,然後獲得勝利。
這條計謀在實際的運用之中,更應該理解為「殺雞儆猴」或者是「敲山震虎」。實際上「指桑罵槐」就是用一種間接的方式,來委婉的達到自己的目的。[2]
目錄
成語辨析
下面我們通過三個方面來更加詳細的解釋一下指桑罵槐的含義。
第一點就是殺雞儆猴,相傳說猴子是最怕鮮血的,所以養猴子的人都會在猴子不聽話的時候,在他的面前去殺掉一隻雞,用鮮血淋漓的畫面來震懾猴子,之後比喻為,在很多人犯了錯誤但是又不能夠懲罰所有人的時候,通過嚴厲的懲處一個人來警告其他人。
第二點是敲山震虎,通過敲打岩石,來向老虎示威展現出自己強硬的態度,這也是一種通過間接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目的的行為。
第三點是旁敲側擊,雖然不直接指明問題而是繞了一個彎子,但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比如某個對象有不對的地方,卻又不適合公開的批評,就可以運用這種方法。[3]
成語用法
連動式;作主語、謂語、狀語;含貶義
示例
《紅樓夢.第五九回》:「那是我們編的,你老別指桑罵槐。」
《官場現形記.第一三回》:「只有文爺見了統領,聽了隔壁閒話,知道統領是指桑罵槐,已經受了一肚皮的氣。」
也作「指雞罵狗」、「指豬罵狗」、「指桑說槐」。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咱們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那一個是好纏的?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罵槐的抱怨。」
原文及解析
【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誘之①。剛中而應,行險而順②
【注釋】 ①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強大者要控制弱下者,要用警戒的辦法去誘導他。
②剛中而應,行險而順:語出《易經·師》卦。師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坎 下坤上)。本卦下卦為坎為水,上卦為坤為地,水流地下,隨勢而行。這正如軍旅之象,故名為「師」。本卦《彖》辟說:「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 民從之。」「剛中而應」是說九二以陽爻居於下坎的中信,叫「剛中」,又上應上 坤的六五,此為此應。下卦為坎,坎表示險,上卦為坤,坤表示順,故又有「行險 而順」之象。以此卦象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會服從。這是吉祥之象。「毒」, 督音,治的意思。
【解讀】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治軍,有時採取適當的強剛手段便會得到應和,行險則 遇順。
古人按語說:率數未服者以對敵,若策之不行,而利誘之,又反啟其疑,於是 故為自誤,責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誘之也:此蓋以剛險驅之也。或曰: 此遣將之法也。
統率不服從自己的部隊去打仗,如果你調動不了他們,這時你想用金錢去利誘他們,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懷疑。正確的方法是:你可以故意製造些錯誤,然後責備別人的過失,藉此暗中警告那些不服自己指揮的人。這種警戒,是從反面去誘導他們:迄就是用強硬而險詐的方法去迫使士兵服從。或者說,這就是調遣部將的方法。
對待部下將士,必須恩威並重,剛柔相濟。軍紀不嚴,烏合之眾,哪能取勝? 如果只是一味地嚴厲,甚至近於殘酷,也難做到讓將士們心服。所以關心將士,體 貼將士,使將士們心中感激敬佩,這才算得上是稱職的指揮官。《孫子兵法》中對此早有名訓:「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這就是強調治軍要嚴。「視卒 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這就是強調要關心將士,使他們願意與將帥一同戰死。
歷史典故
春秋時期,吳王闔廬看了大軍事家孫武的著作《孫子兵法》,非常佩服,立即召見孫武。吳王說:「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絕倫,先生可否用宮女進行一場小規模的演練呢?」眾美女一到校軍場上,只見旌旗招展,戰鼓排列,煞是好看。她們嘻嘻哈哈,東瞅西瞧,漫不經心。孫武下令180名美女編成兩隊,並命令吳王的兩個愛姬作為隊長。兩個愛姬哪裡做過帶兵的官兒,只是覺得好笑好玩。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叫叫嚷嚷的美女們排成兩列。[4]
孫武十分耐心地、認真細緻地對這些美女們講解操練要領。交待完畢,命令在校軍場上擺下刑具。然後威嚴地說:「練兵可不是兒戲!你們一定要聽從命令,不得馬馬虎虎,嘻笑打鬧,如果誰違犯軍令,一律按軍法處理!」
美女們以為大家是來做做遊戲的,不想碰見這麼個一臉正經的人!這時,孫武命令擂起戰鼓,開始操練。孫武發令:「全體向右轉!」美女們一個也沒有動,反而孫武並不生氣,說道:「將軍沒有把動作要領交待清楚,這是我的錯!」於是他又一次詳細講述了動作要領,並問道:「大家聽明白了沒有?」眾美女齊聲回答:「聽明白了!」
鼓聲再起,孫武發令:「全體向左轉:」美女們還是一個未動,笑得比上次更加厲害了。吳王見此情景,也覺得有趣,心想:你孫武再大的本領,也無法讓這些美女們聽你的調動。
孫武沉下臉來,說道:「動作要領沒有交待清楚,是將軍的過錯,交待清楚了,而士兵不服從命令,就是士兵的過錯了。按軍法,違犯軍令者斬,隊長帶隊不力,應先受罰。來人,將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一聽,慌了手腳,急忙派人對孫武說:「將軍確實善於用兵,軍令嚴明,吳王十分佩服。這次,請放過寡人的兩個愛姬。」孫武回答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吳王既然要我演習兵陣,我一軍法規定操練。」於是,將兩名愛姬斬首示眾,嚇得眾美女魂飛魄散。孫武命令繼續操練。他命令排頭兩名美女繼任隊長。
鼓聲第三次響起,眾美女按規定動作 ,鴉雀無聲,一絲不苟,順利地完成了操練任務。
吳王見孫武斬了自己的愛姬,心中不悅,但仍然佩服孫武治兵的才能。後來以孫武為將,終使吳國擠進強國之列。
用計戰例
指桑罵槐,表面上是指甲罵乙、指東罵西,但作為軍事上的計策,其意義更為深刻。它是作戰指揮者用「殺雞儆猴、敲山震虎」的最有效的暗示手段,以此來懾服部下、樹立領導威嚴。通俗地說,作為一個有德、有信的軍事指揮員,必須嚴明法紀、雷厲風行,要善於抓住一、二個突出的負面典型,從嚴處理,以使全體將士引以為戒。
1.假罵樊噲
前漢時期,韓信在「明修棧道」 時,先令將軍樊噲、周勃二人,帶領一萬餘人,限期3個月內修完棧道。但,先前燒毀的棧道斷斷續續有300多里,地勢險要,其修復工程非常艱難。上萬人日夜苦幹了十幾天,才完成了一小段。官兵們不知修棧道的真正意圖,於是一片載聲怨道。同時,韓信來到漢軍的時間不長,他在軍中威信不高,很多人對他就任大將軍頗有不滿;尤其是宿將樊噲,更是牢騷滿腹,他大聲罵道:「這麼大的工程,既使用10萬勞力,用一年時間,也是很難完成的呀。」。韓信見到如此狀況,自己在軍中的威嚴受到嚴重挑戰,並且,眼看工期要延長,從而會延誤戰機。於是,韓信斷然決定,對樊噲、周勃等頭領作出撤職處分。軍中大震,再也沒有怨氣和消極怠工的現象,修復棧道的工程如期完成,也使得韓信的「暗渡陳倉、奇襲關中」作戰方略勝利在望。
2.楚莊王優待功臣之後
優孟是春秋時有名的戲子,平日裡以滑稽調笑取歡左右,深得楚莊王的寵愛。
楚國賢相孫叔敖死後不久,優孟在郊外看到孫叔敖的兒子在山上砍柴。優孟這才知道此位賢相身死蕭條,兒子淪落到靠砍柴為生的地步。
優孟決心幫孫叔敖的兒子渡過難關。經過一番思考之後,他特製了一套孫叔敖平時常穿的服裝,每日細心模仿孫叔敖的一舉一動。
一天,楚莊王在宮中大宴群臣,優孟穿着孫叔敖的服裝走了過來。
楚莊王遠遠一望,誤以為孫叔敖復活,驚訝得差點叫出聲來,及至近前,才看出是優孟所扮。
楚莊王想起孫叔敖以前的功勞,感慨地對優孟說:「你若有孫叔敖的才幹,我願意拜你為相。」
出人意料的是,優孟並未磕頭謝恩,而是不以為然地回答說:「做丞相有什麼好處,最後連自己的兒子的生計都保障不了!」
接着,他把孫叔敖身後蕭條的狀況如實地告訴了楚莊王。楚莊王聽後,幡然醒悟,下令召孫叔敖的兒子入朝,加封晉爵,賜絹賞地,從此孫叔敖的兒子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優孟並不是直接勸諫楚莊王,而是裝扮成孫叔敖,對楚莊王進行旁敲側擊,使楚莊王明白了「人走茶涼」這一做法的危害性,從而幫助孫叔敖的兒子改善了生活條件。
優孟這一指桑罵槐的計謀巧妙適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禳苴依軍法斬監軍
春秋時期,齊景公任命田禳苴為將,帶兵攻打晉、燕聯軍,又派寵臣莊賈作監軍。禳苴與莊賈約定,第二天中午在營門集合。第二天,禳苴早早到了營中,命令裝好作為計時器的標杆和滴漏盤。約定時間一到,禳苴就到軍營宣布軍令,整頓部隊。可是莊賈遲遲不到,禳苴幾次派人催促,直到黃昏時分,莊賈才帶着醉容到達營門。禳苴問他為何不按時到軍營來,莊賈無所謂,只說什麼親戚朋友都來為我設宴餞行,我總得應酬應酬吧?所以來得遲了。
禳苴非常氣憤,斥責他身為國家大臣,有監軍重任,卻只戀自己的小家,不以國家大事為重。莊賈以為這是區區小事,仗着自己是國王的寵臣親信,對禳苴的話不以為然。禳苴當着全軍將士,命令叫來軍法官,問:「無故誤了時間,按照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禳苴即命拿下莊賈。莊賈嚇得渾身發抖,他的隨從連忙飛馬進宮,向齊景公報告情況,請求景公派人救命。在景公派的使者沒有趕到之前,禳苴即令將莊賈斬首示眾。全軍將士看到主將殺違犯軍令的大臣,個個嚇得發抖,誰還再敢不遵將令。這時,景公派來的使臣飛馬闖入軍營,拿景公的命令叫禳苴放了莊賈。
禳苴沉着地應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見來人驕狂,便又叫來軍法官,問道:「亂在軍營跑馬,按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來使嚇得面如土色。禳苴不慌不忙地說道:「君王派來的使者,可以不殺。」於是下令殺了他的隨從和三駕車的左馬,砍斷馬車左邊的木柱。然後讓使者回去報告。禳苴軍紀嚴明,軍隊戰鬥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勝仗。
4.孫權劈帥案表決心
公元208年,曹操的大軍逼近江陵,打算進攻孫權。曹操向孫權下戰書說:「我奉獻帝之命來討伐罪臣。現在劉琮已經投降,劉備也戰敗逃走,我親率80萬水軍,準備同將軍決一雌雄。如若降我,可免你血光之災。」
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孫權召集群臣商議對策,有人主張降曹,有人主張抗曹,弄得孫權一時也沒了主意。這時,諸葛亮前來舌戰群儒,又加上魯肅、周瑜對形勢的全面分析,使孫權最後下定決心,要傾東吳之兵抗擊曹操。孫權義正辭嚴地對大家說:「我與曹操這個老賊誓不兩立,東吳要與曹操血戰到底。」接着,他抽出刀來,一下子劈掉帥案的一角,提高聲音說:「從現在起,誰再說投降曹操,下場如同此帥案!」見此情景,那些主張降曹的人緘默無言了。
孫權刀劈帥案目的是警告那些主張降曹的人,這種敲山震虎的做法,強行壓制住了不同意見,為有效地統一內部認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5.郭威斬愛將
五國時代的時候,後漢爆發了叛亂,之後朝廷派大將軍郭威帶着軍隊去征討,在出征以前,郭微向老太師馮道請教治軍的方法,老太師說:「如果你能夠重傷士兵,體恤士兵,讓士兵服從你,那麼你就一定能夠凱旋而歸。」
之後郭威便對自己的士兵非常好,有功的人就立即給予賞賜,有士兵受傷了就立即去探望,甚至士兵犯了錯也不加懲罰,這樣時間一長,郭威果然獲得了軍心,但是卻助長了姑息養奸的風氣。
在兩軍對戰的時候,叛軍派出一隻精明的士兵打扮成老百姓的模樣,然後在郭威的軍隊旁邊開了許多的酒店,酒店不僅價格非常的便宜,甚至還可以賒賬,郭威的士兵經常三五成群的到酒店裡喝酒,並且還喝的伶仃大醉,而將領們也不去約束他們。之後叛軍抓住了戰機,突然發起進攻,郭威差一點就被打得大敗。
這一次叛軍的突然襲擊,讓郭威提高了警惕,郭威已經感覺到軍紀鬆散的危險,於是郭為下軍令道:「如果不是犒賞三軍,所有的將士都不能夠私自飲酒,違令者斬。」誰知到軍令剛剛頒布不久,郭威的愛將李審就私自飲酒,這讓郭偉非常生氣,郭威再三思索,雖然李審是他的愛將,但還是把李審給斬首了。
這個時候眾將士看到郭威連自己最喜愛的將領都殺,才稍稍有所收斂,軍隊紀律也得以維護,不久之後郭威向叛軍發起進攻,一舉就平定了反叛軍。在這個故事中,郭為就是用了殺雞儆猴的方法,重新整頓來軍紀,提高來軍隊的戰鬥力,從而才能夠取得勝利。
6.朱元璋要殺愛將
在1356年,朱元璋率領着自己的軍隊想要攻打鎮江,但是就在攻打鎮江的前夕負責指揮戰役的大將軍徐達卻遲遲都沒有出現。時間不長,一條驚人的消息就傳了出來,消息說這個時候徐達將軍已經被抓了,並且馬上就要被處死。
這個消息讓很多將士都大驚失色,很多人都知道徐達自從跟朱元璋起兵以來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徐達究竟是犯了什麼罪,竟然要被砍頭。之後朱元璋帶着被捆縛的徐達來到了校場,朱元璋大聲的宣布道:「徐達身為大將軍,不嚴加看管自己的將士,軍中多次發生士兵欺壓老百姓的事情,這破壞了軍隊的名聲,所以為了整頓軍紀,要將徐達斬首示眾。」
眾將士一聽全部都嚇得臉色慘白,因為如果平時不是他們就欺壓老百姓,他們的大將軍徐達就不會落到這個下場。所以這個時候所有的將士都站出來為徐達求情,並且保證自己以後絕對不會再違反軍紀。之後朱元璋對着眾將士道:「我們之所以起兵就是為了要替天行道除暴安民,如果我們像元朝一樣,總是去欺壓老百姓,那我們不就和元朝的官兵一樣了嗎,到那個時候用不了多久,別人就會把我們剷除掉。」
最後朱元璋看在眾將領已經悔恨的份兒上,就饒了徐達一命,之後朱元璋把徐達帶到自己的營帳里,拉住徐達的手說:「剛剛委屈你了。」徐達笑道:「還是主公英明,如果沒有剛剛教場的那一幕,怎麼會有現在這樣好的軍紀。」
原來這都是朱元璋和徐達商量好的,因為在他們打下南京以後,軍隊的紀律就變得鬆弛,欺壓百姓調戲婦女的事情經常發生,朱元璋知道,如果只是抓幾個違反軍紀的士兵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所以他就和許導演了這場戲。
這就是朱元璋用的指桑罵槐的計謀,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朱元璋要殺徐達,但實際上是朱元璋在警告其他的將士,不要再去違反軍紀。
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中,依序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視頻
貓小帥 三十六計
參考文獻
- ↑ 引證解釋出自《漢典》「指桑罵槐」 .漢典
- ↑ 三十六計:指桑罵槐的含義及歷史案例 2018年10月13日 - 指桑罵槐在運用的時候,是一種質明明是在罵張三,但是實際上卻能夠達到罵李四的目的。指桑罵槐是一種運用暗示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的。 在三十六計當中,指...
- ↑ 三十六計:運用「指桑罵槐」這條計謀的那些經典歷史故事 2018年10月13日 - 首先先來了解一下指桑罵槐的含義,它的表面意思是:指着張三但實際上卻是在罵李四,這聽起來像是一個貶義詞,不過這條計謀在實際的運用之中,更應該理解為「殺雞儆...
- ↑ 《三十六計》指桑罵槐,兵法_勸學網 《三十六計》26計 【並戰】指桑罵槐【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誘之①。剛中而應,行險而順② 【注釋】①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強大者要控制弱下者,要用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