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佛寺 (廣州)

大佛寺 (廣州)
圖片來自gushiciku

大佛寺,全稱大佛古寺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惠新中街21號,是一座佛教寺廟

目錄

歷史

大佛寺始建於南漢年間。當時的南漢開國高祖劉龑信奉佛教而又喜好建築宮殿,因此在廣州城區的東南西北四角各興建了七座佛寺,以對應天上二十八宿之數。這二十八座佛寺被稱為「南漢二十八寺」。現今的大佛寺的前身就是當時的二十八寺里的新藏寺,當時位於廣州城的西南角。宋代時,新藏寺同二十八寺中的其它寺廟一道逐漸荒廢。元朝時擴建為福田庵

明代初期朱元璋在位時,福田庵得以擴建。擴建時更名為龍藏寺。龍藏寺的規模很大,往南直到現今北京路麗都酒家附近(當時的南城腳),往北達到現在北京路與西湖路的交界(當時的枕拱北樓)。明朝末期,佛教式微,大佛寺也香火不濟,後來改建為巡按御史公署。

清朝順治七年,平南王尚可喜攻陷廣州,大肆屠城。作為巡按御史公署的大佛寺也毀於火災。然而據說尚可喜晚年常常感到「不祥之兆」,遂採用手下謀士的建議,皈依佛教,興建佛寺,以還屠城罪孽。後來安南王莫敬耀偕同其子莫元清都統使上京朝覲,路經廣州時,尚可喜設宴招待。席間真修和尚請求安南王資助木材。安南王一口承諾,捐助了大量優質的楠木。同時平南王尚可喜自捐王俸,重修寺廟。重修工程於康熙二年(1663年])動工,新寺廟在次年落成。大殿高、深、寬各30米,供奉三尊銅鑄佛像,分別為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彌勒佛,各尊佛像高約6、重10,故名大佛寺

康熙六年(1667年),尚可喜之子成為駙馬,同固倫公主一起回廣州省親。當時尚可喜迎請了第五世班禪喇嘛及四十多位藏傳佛教高僧來到廣州,舉辦「無遮大會」,持續四十九天。

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向全國佛門降諭旨,整頓沙門。而廣州知府選擇在大佛寺宣讀諭旨,並在大佛寺建了「宣諭亭」。這時的大佛寺達到其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占地超過三萬平方米。住寺僧人眾多,香火旺盛。乾隆年間擴建,成為廣州五大叢林之一。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時,在大佛寺內設立「收繳菸土菸槍總局」。

民國十年(1921年),六榕寺、海幢寺、大佛寺和光孝寺的住持與陳隸簡、梁季寬、湯瑛等鑑於當時社會「世風日下,物慾橫流」,功利主義盛行而社會道德水準降低,於是聯合三十多人在大佛寺內成立「廣州佛教閱經社」,借弘揚佛法來影響社會。孫中山為此贈閱經社以「闡揚三密」匾。1922年,時任廣州市長的孫科將大佛寺大殿附近空地沒收充公並拍賣,以籌措北伐所需的軍餉。1924年,又計劃將全寺充公拍賣。當時的大佛寺住持敬勝和尚連同閱經社的名人出面向廣東省政府請願。陳濟棠到寺院調查後,認為大佛寺歷史悠久,有文物價值,遂努力將大佛寺基本架構(大殿、毗盧殿、禪堂、庫房、方丈堂、僧舍、齋堂等等)保留下來。1926年周恩來在此舉辦高級培訓班,為北伐培養軍政人才。

抗日戰爭期間,寺中的僧人大都離開,只留下三個人看守。廣州淪陷後,日偽政府的郵電部門占用了大佛寺部分地方,以堆放電信器材。抗戰結束後,原來寺中的僧人陸續回到大佛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佛寺也被借用舉辦郵電員工訓練班和郵電工人子弟學校。這時的大佛寺僧眾稀少,香火零落。1956年,郵電工人子弟學校遷出,越秀區教育局占用大佛寺大堂作為惠新西街小學的課堂。

在文化大革命中,因紅衛兵按當局的意思「破四舊」而將三尊佛像及觀音菩薩像「清出」大佛寺,肢解後送到西村南岸五金廠倉庫,準備冶煉。後來因周恩來批示得到保留。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因外交需要,六榕寺是其中一個景點,廣州市革命委員會便將被肢解的銅像找出來,焊接復原後移供到了六榕寺。1982年再由政府出資修復原狀,到1984年大雄寶殿落成後遷移進去,並由信徒捐資貼金。今天供奉在大佛寺的三尊大像,是仿照原型重新鑄造。1986年對外開放,1993年8月9日被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9月成立廣東省第一家開放的佛教圖書館,目前正對大佛寺進行擴建。

大佛寺圖書館

大佛寺圖書館是一家向社會開放的現代化圖書館,成立於2000年9月。圖書館選址在寺院東側,初建時占地面積為664平方米,後來移至新址後,超過1200平方米。2003年,大佛寺圖書館成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佛教分館」。2008年,圖書館遷移到一處討還回來的舊時寺院用地上。全館收錄各類佛教書籍及其他書籍超過一萬八千種十五萬本,包括《大正藏大藏經》、《乾隆大藏經》、《頻伽大藏經》、《洪武大藏經》等經典。館內不僅設有互聯網絡,還設有視聽室,具備視聽、念佛、坐禪等功能。大佛寺圖書館也會定期開展講經說法、弘法利生的活動,被譽為「繁華都市中的一方淨土」。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靈神話傳說人物、歷代聖賢、歷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築物,均可統稱為廟宇[1]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這些家廟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廟,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宗廟,皇家太廟明堂則合稱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後、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場也會使用「講堂」作為弘法場所名稱如慧日講堂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為祭祀各神祇場所的泛稱,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廟義民廟、祭祀后羿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琉球神道的祭祀場所稱為「御嶽」,其中一些屬於寺廟形式。

參考文獻

  1.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