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哥倫比亞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圖片來源大紀元

校徽
創建時間 1754年
校址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曼哈頓上城
校長   李·卡羅爾·布林格
學校類型 私立大學
校區   都市,共299英畝(1.21平方公里)
網站   www.columbia.edu


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英文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通稱:哥倫比亞大學),是一所坐落於紐約市曼哈頓上城晨邊高地私立研究型大學,是美洲大學協會的十四個創會成員之一,及著名體育賽事聯盟常春藤盟校的成員,並且是美國第一所授予醫學博士學位的大學[1][2]。哥倫比亞大學被視作世界上最具聲望的大學之一。

哥倫比亞大學最初名為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於1754年根據英國國王喬治二世頒布的王室特許狀成立。她是全美歷史第五悠久及紐約州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九所美國獨立宣言簽署前成立的殖民地學院之一[3]美國獨立戰爭之後,國王學院於1784年被重新命名為哥倫比亞學院(Columbia College)。一份1787年起草的章程將學校置於一個私人董事會的管理之下。1896年,她從麥迪遜大道搬遷至她現在位於晨邊高地,占地32英畝的校址,並同時被賦予了一個新名稱,即「哥倫比亞大學[1][4]

大學直轄二十所學院,包括哥倫比亞學院傅氏基金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通識教育學院 三所本科生院。同時,許多臨近的機構也附屬於哥倫比亞大學,包括教師學院巴納德學院協和神學院。另外,學校還與美洲猶太教神學院巴黎政治學院[5]朱利亞學院擁有本科聯合教育項目[6]。大學同時在安曼北京伊斯坦布爾巴黎孟買里約熱內盧聖地亞哥亞松森內羅畢建立了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7]

哥倫比亞大學是每年一度的普利策獎的頒發機構[8],哥倫比亞大學——包括其前身國王學院——的著名校友包括五位美國開國元勛;九位美國最高法院法官[9];二十位在世的億萬富翁[10];二十九位奧斯卡獎獲得者[11];以及二十九位各國元首,包括三位美國總統[12]。截止2018年10月,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友、教授和研究人員中,共有96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五)、5位菲爾茲獎得主3位圖靈獎得主

目錄

歷史

國王學院(1754年-1784年)

關於在英屬紐約省建立一所高等學府的討論開始於1704年,劉易斯·莫里斯上校(Colonel Lewis Morris)向英國聖公會差會寫信,試圖說服協會相信紐約是容納這所高等學府的理想地址[13]。然而,直到位於哈德遜河對岸新澤西普林斯頓大學建立以後,在紐約成立新學院的想法才開始正式提上日程。1746年,紐約省議會通過一項為新學院籌集資金的法令。1751年,省議會任命了一個包括七名英格蘭教會成員在內的十人委員會,以監督指導通過發行州彩票(State Lottery)籌集的學院建設資金的使用[14]

學校於1754年7月正式開課,首任校長為神學博士薩繆爾·約翰遜[15]。約翰遜博士也是學院第一屆僅有八名學生的唯一導師。授課在現在位於曼哈頓下百老匯(Lower Broadway)大道的三一教堂旁的新校舍進行[16]。隨後,這所紐約州最早成立的高等教育機構,美國境內的第五所大學,正式根據喬治二世國王的《王室特許狀》以國王學院之名於1754年10月31日成立[1]

1763年,約翰遜博士的校長一職由畢業於牛津大學女王學院邁爾斯·庫珀(Myles Cooper)接替,他同時也是一位狂熱的托利黨人。在美國革命的緊張政治氣氛中,他在學校的主要課堂討論對象是一位名叫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1777屆本科生[17]。對於國王學院來說,1776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個災難性的事件。學校的教學活動從1776年大陸軍進入紐約開始暫停了八年,包含了紐約被英軍軍事占領的整個期間,直到英軍1783年正式從紐約撤離。學校的圖書館被洗劫,惟一的建築物先被大陸軍,後被英軍徵用為軍醫院[18][19]。學校被革命者占領以後,學校的王室支持者(Loyalist)被迫離開了國王學院。他們在查爾斯·英格利斯(Charles Inglis)牧師的帶領下來到了新斯科舍的溫莎(Windsor),在那裡他們建立了現在被稱作國王學院大學(University of King's College)的學校。

哥倫比亞學院(1784年-1896年)

美國革命之後,學院向紐約州為其重建尋求支持,為此作出了根據紐約州任何可能的要求對學院的章程進行修改的保證[20]。州議會批准了支持學院的建議。1784年5月1日,「給予在此之前被稱為國王學院的學院部分特殊權利的法案」(an Act for granting certain privileges to the College heretofore called King's College)在州議會得到通過[21]。法案設立了一個校董事會以監督國王學院的重建。並且為了表示對美國新生共和政體的支持,州議會在法案中規定「位於紐約市的,在此之前被稱為國王學院的學院從今以後將永遠被稱為哥倫比亞學院」——哥倫比亞一詞正是美國的女性化代稱[21]。之後的1787年,學校董事們終於意識到了學校章程中存在的缺陷,他們於1787年2月成立了一個由約翰·傑伊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領導的章程修正委員會。同年四月,學校正式採用了賦予二十四位校董事權力的新章程,並且一直沿用至今[22]

1787年5月21日,薩繆爾·約翰遜之子威廉·薩繆爾·約翰遜被一致推選為哥倫比亞學院的校長。在供職於學院之前,約翰遜曾經參加過第一次大陸會議並且被選為美利堅合眾國制憲會議代表[23]。十八世紀九十年代的一段時間裡,因為紐約國家首都和紐約州府的雙重身份,以及連續幾屆聯邦黨政府的執政,復興的哥倫比亞學院在諸如漢密爾頓和傑伊等聯邦黨人的資助下茁壯成長。1789年5月6日,喬治·華盛頓總統與約翰·亞當斯副總統參加了哥倫比亞學院的畢業典禮,以表彰那些參與了美國革命的校友們[24]

學院的招生,結構以及學術水平在十九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維持不變,多屆校長對學院的運作基本沒有做出調整。1857年,學院從公園區(Park Place)搬遷至以哥特復興式建築為主的,位於49街以及麥迪遜大道的校區。這也是學校在接下來五十年裡的校園。十九世紀後半葉,在校長弗雷德里克·奧古斯都·波特·巴納德(Frederick Augustus Porter Barnard)的領導下,學院迅速地展現出了現代大學的雛形[25]。此時,歸功於城市快速膨脹的人口,對紐約房地產的投資成為了學校收入的主要來源[26]。時至今日,更有觀點將哥倫比亞大學與紐約大學天主教會並列視為紐約市的前三大土地擁有者[27]

哥倫比亞大學(1896年至今)

1896年,學校董事們正式決定使用「哥倫比亞大學」作為這所學校的新名字。自此以後直到今天,她的官方名稱為「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同時,校長塞斯·洛(Seth Low)再一次搬遷了校園,這一次校園從49街轉至現在的地址——一個更加寬闊的,位於快速發展的晨邊高地[28]的校區。在洛的繼任者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長達四十多年的工作下,哥倫比亞大學快速成為了美國重要的研究機構,為後來的大學設立了「綜合性大學」的典範 [29]

哥倫比亞大學教師約翰·瑞·鄧寧(John Ray Dunning),伊西多·艾薩克·拉比恩里科·費米以及波利卡普·庫施開展的有關原子的研究,因為第一座核反應堆的建成以及之後曼哈頓計劃的啟動,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時將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放在了世界的聚光燈下[30]。1947年,為了滿足美國二戰退伍軍人的需求,大學的一所附屬院校被重組為一個本科生學院,命名為哥倫比亞大學通識教育學院[31]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哥倫比亞大學經歷了大規模的學生運動,這場運動在1968年數百名學生占領了學校的多幢建築後達到了頂點。這次事件迫使校長格雷森·柯克(Grayson Kirk)辭職,同時也催生了校理事會[32][33]

雖然學校的多個學院早已從多年前開始招收女生,哥倫比亞學院直到1983年秋季才第一次招收女性。在與巴納德學院關於合併兩校的,長達十年的談判失敗後,一個只招收女性的巴納德學院成為了哥倫比亞大學的附屬學院[34]。現今巴納德學院仍然附屬於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的畢業生會被授予由哥倫比亞大學和巴納德學院共同頒發的學位。

校區

晨邊高地

大多數哥倫比亞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位於紐約市晨邊高地的主校區學習——根據塞斯·洛十九世紀晚期的觀點,大學所有的教學任務都應該可以在一個校園內完成。校園由麥金姆—米德—懷特(McKim, Mead, and White)公司的建築師們採用布雜風格(Beaux-Arts principles)的設計思路主持設計。校區占地超過六個街區,32英畝(13公頃)。哥倫比亞大學在晨邊高地擁有7,800套公寓,用來提供給教職工以及研究生們居住;另外幾乎所有的二十餘個本科生公寓(包括起初即設計為學生公寓的建築以及後來改作學生公寓的建築)都位於校園附近或晨邊高地地區。學校擁有發達且歷經一個世紀的地下隧道系統,最古老的部分甚至要早於晨邊高地的主校區。其中有一些仍然對公眾開放,而其餘部分則已經被封鎖了起來。

通常被稱為巴特勒圖書館(Butler Library)的尼古拉斯·穆瑞·巴特勒圖書館(The Nicholas Murray Butler Library)是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系統中最大的單體圖書館,也是學校規模最大的建築物之一。該圖書館起初是由前校長尼古拉斯·穆瑞·巴特勒提出作為擴展洛氏紀念圖書館(Low Memorial Library)的「南館」(South Hall)建造。圖書館由愛德華·哈克尼斯(Edward Harkness)——他同時也是耶魯大學住宿學院系統的資助人——資助建造,由巴特勒校長最中意的建築師詹姆斯·甘博·羅傑斯(James Gamble Rogers)設計。圖書館於1934年建成,並在1948年改名為巴特勒圖書館。圖書館採用新古典式(neo-classical)設計。其正面由一排愛奧尼亞式石柱裝飾,石柱上方鐫刻着古希臘與古羅馬時期許多偉大作家,哲學家與思想家的姓名,他們中大多數人的作品是選修哥倫比亞學院「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學生的必讀書籍[35]。截至2012年,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系統的收藏量已經超越了1,100萬,是美國第八大圖書館系統,同時在美國高校圖書館系統收藏量排名中位居第五[36][37]。其中學校的東亞圖書館(East Asia Library)始建於1902年,是美國東亞研究領域的主要收藏地之一,擁有超過1,000,000冊的中文日文韓文藏文蒙文滿文以及西方語言文獻書籍,7,500種期刊,以及55種報紙的館藏[38]。其中圖書館收藏的第一部中文圖書是1902年由清朝慈禧太后贈予的5,044卷《古今圖書集成》。在東亞圖書館非開放式的善本特藏書庫中還藏有豐富的珍貴資料,如甲骨文,門神年畫,日本宮廷戲劇臉譜,以及中國之外的最豐富的譜牒收藏,日本木刻印製品以及江戶時代的木刻書籍,以及少量的但極其珍貴的韓國善本書籍收藏。

晨邊高地校區的許多建築被列入了美國國家史跡名錄(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作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以及校區核心的的洛氏紀念圖書館因其重要的建築價值被收入該名錄。哲學樓(Philosophy Hall)則因為其作為調頻收音機發明地的原因被收錄。另外一個美國國家歷史地標,同時是物理系與天文系所在地的普平樓(Pupin Hall)也被收入了美國國家史跡名錄,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鈾裂變的實驗就是在這裡,於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完成的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原子分裂的十天後,由恩里科·費米主持進行。


為使校園中央的洛氏圖書館與其前方廣場更加協調,麥金姆-米德-懷特公司邀請丹尼爾·切斯特·法蘭奇(Daniel Chester French)在洛氏紀念圖書館前方台階的中心設計了一座名為「母校」(Alma Mater)的雕像。雕像中的女神身穿學袍,頭戴桂冠,於王座之上平視前方。王座扶手的前端是兩盞明燈,代表着智慧(Sapientia)與信條(Doctrina)。女神膝上打開的書本象徵着知識,一隻代表智慧的貓頭鷹藏在學袍的褶皺中。女神右手手持一柄由四束麥穗裝飾的權杖,權杖頂部的王冠象徵着學校初創之時曾為王室特許機構的歷史。女神的部分創作原型據說是一位名叫瑪麗·勞頓(Mary Lawton)的當地演員。雕像於1903年9月23日以羅伯特·戈萊特(Robert Goelet)先生及其夫人的名義正式贈送給學校。起初雕像的桂冠以金葉覆蓋,在1968年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抗議運動中,一枚炸彈對雕像造成了損壞,不過隨後得到了修復[39]。雕像中隱藏的小貓頭鷹後來成為了許多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傳說中的主角,最為人熟知的一條是:新生中第一個在雕像中發現這隻貓頭鷹的人將會成為最優秀的學生,而那些隨後找到的男生們將會在學校對面的巴納德女子學院遇見自己的新娘。

「校園台階」(The Steps),或者稱為「洛氏台階」(Low Steps)、「城市海灘」(Urban Beach),是一個非常受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們歡迎的會面地點。這是一段連接校園低地部分(即南校園,South Field)與地勢較高部分的大理石台階。受城市美化運動(City Beautiful movement)啟發的這一設計為哥倫比亞大學及其附屬學院的學生及教職工的日常聚會,活動與大型儀式提供了舒適與寬敞的戶外空間。同時麥金姆公司經典的洛氏圖書館正面設計是十九世紀晚期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的一個縮影。作為洛氏圖書館的入口,莊重的古典風格石柱和門廊無不顯示其裝飾建築的重要性[40]。氣候溫暖宜人的時候,洛氏台階經常成為學生們享受日光浴,午餐與玩飛盤的理想去處[41]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A Brief History of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2011 [2011-04-14]. 
  2. Member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2011-04-18]. 
  3. The Course of 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 2004 [2004-11-22]. 
  4. Residential Life. [2015-08-03]. 
  5. Dual BA Program Between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Sciences Po. [2015-08-03]. 
  6. Columbia College Academics > Special Programs > Juilliard
  7. Columbia University Global Centers. Columbia University. [2011-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8). 
  8. Seymour Topping. Pulitzer Administration. Pulitzer.org. [2011-04-18]. 
  9. Michael C. Dorf. Two Centuries of "Columbian" Constitution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Living Legacies. [2011-04-18]. 
  10. Marie Thibault. In Pictures: Billionaire University. Forbes. [2011-04-12]. 
  11. Columbia Arts Alumni. Columbia University. [201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3). 
  12.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 Biographical Sketches. US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1-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31). 
  13. McCaughey, Robert. Stand, Columbia : A Histor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New Y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1. ISBN 0231130082. 
  14. Keppel, Fredrick Paul. Columbia.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4: 26. 
  15. Matthews, Brander; John Pine, Harry Peck, Munroe Smith. A Histor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1754-1904. London, England: Macmillan Company. 1904: 8–10. 
  16. Butler, Nicholas Murray. An Official Guide to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12: 3. 
  17. Butler 1912,第3頁
  18. Schecter, Barnet. The Battle for New York: The City at the Heart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Walker & Company. 2002. ISBN 9780802713742. 
  19. McCullough, David. 17761776 (book). Simon & Schuster. 2005. ISBN 9780743226714. 
  20. Matthews 1904,第59頁
  21. 21.0 21.1 A Histor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1754–1904. New York: Macmillan. 1904. ISBN 1402137370. 
  22. Moore 1846,第65–70頁
  23. Groce, C. G. William Samuel Johnson: A Maker of the Constitution. New Yor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37. 
  24. Matthews 1904,第74頁
  25. McCaughey, Robert. Leading American University Producers of PhDs, 1861–1900. Stand, Columbia - A Histor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12-10 [2006-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09). 
  26. Butler 1912,第5–8頁
  27. Rosenberg, Eli. After A Long War, Can NYU and the Village Ever Make Peace?. Curbed NY. 2014-03-19. 
  28. "Columbia University's Lunatic Past." Ephemeral New York website. May 5, 2008
  29. A Brief History of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30. Broad, William J. Why They Called It the Manhattan Project. The New York Times. 2007-10-30 [2007-10-30]. 
  31. School of General Studies: History. Columbia School of General Studies. [2011-06-10]. 
  32. Kurlansky, Mark. 1968: The Year That Rocked The World. New York,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5: 194–199. ISBN 0345455827. 
  33. Bradley, Stefan. Harlem vs. Columbia University: Black Student Power in the Late 1960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of Illinois. 2009: 5–19, 164–191. ISBN 9780252034527. 
  34. Reception honors anniversary of CC coeducation | Columbia Daily Spectator. Columbiaspectator.com. Retrieved on September 7, 2013.
  35. Butler Library: Self-Guided Tour (PDF). Columbia University. [2011-04-11]. 
  36. Libraries and Collections: Fast Facts. Columbia University. [2013-04-11]. 
  37. The Nation's Largest Libraries: A Listing By Volumes Held.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13-04-11]. 
  38. About Starr Library. Columbia University. [2014-04-17]. 
  39. 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s Inventories of American Painting and Sculpture. Alma Mater (sculpture).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e. [2011-04-14]. 
  40. Richard P. Dober. The Steps at Low Library (PDF). Dober, Lidsky, Craig and Associates, Inc. [2011-04-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4-18). 
  41. Columbia University Steps. 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 [2011-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