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三一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紐約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位於紐約市曼哈頓下城的百老匯大道79號(百老匯大道與華爾街的交匯處),是聖公會紐約教區的一座古老的堂區教堂[1]。1696年,英國聖公會購買這塊土地興建新教堂。原本的教堂木質框架被大雪壓塌,教堂祝聖於1846年5月1日基督升天節,當時是曼哈頓下城最高的建築,高聳的新哥特式的尖頂裝飾着鍍金的十字架,是進入紐約港船隻的歡迎燈塔。它被認為是哥特復興式建築的經典實例,1976年被列入國家史跡名錄。2001年9月11日,世界貿易中心的坍塌撞倒了教堂院內生長了一個世紀的無花果樹。三一教堂是紐約市最大的土地擁有者之一。
中文名:紐約三一教堂
外文名:Trinity Church
地 址:美國紐約市
建 於:1793
建築師:Richard Upjohn
建築風格:哥特復興
管理部門:Private
建議遊玩時長:3小時
門票價格:免費
建築特色
教堂門外有藝術家用樹根做模,鑄造出一尊雕塑,寓意團結一致抵禦外敵。教堂有一個小花園,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花景,在周圍全是鋼筋水泥建築物中,的確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教堂的大門上精美的銅雕引人注目,大廳內金碧輝煌。
名聞世界
遊客們為了登上塔樓一睹紐約的風采,紛至沓來。當然,登頂不是白登,遊客要交納一筆相當高的費用才能享受一覽眾樓小的待遇,這也給教堂帶來了一筆頗為可觀的收入。僅僅因為這些,三一教堂是不會有什麼名氣的。就像聖彼得大教堂是因教皇彼得之名,坎特伯雷大教堂有喬叟為之傳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安葬着英王愛德華,而都靈的一個小禮拜堂因為傳說中耶穌的裹屍布聞名天下,三一教堂也和一個偉大的名字緊緊地連在一起,那就是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漢密爾頓跟三一教堂有什麼關係呢?教堂的路對面就是漢密爾頓曾經的辦公地,而教堂的北側是墓地,漢密爾頓 就長眠在那裡。
故事
1804年7月11日清晨,紐約對岸新澤西州的一個荒郊野外,雖已辭職但仍是聯邦黨人領袖的漢密爾頓和當時的美國副總統伯爾進行了一場決鬥。兩個人是曾經並肩戰鬥、爭取獨立的戰友,也是近15年來的政治宿敵,但兩人之間的政治分歧和某些個人分歧顯然還上升不到決鬥的地步。但一件小事逐漸升級也會到達涉及個人尊嚴和紳士榮譽的高度,因此兩人決定決鬥。其實在當時的美國,決鬥文化已經處於末期了,絕大多數的州都出台法律禁止決鬥,這也是為什麼兩個人放着紐約州那麼大的地方不去,非要過河跑到小小的新澤西去,因為新澤西還沒有禁止決鬥。事後的種種跡象表明,兩個人事先都已經私下表示不會開槍,起碼不會朝對手開槍,我們也相信兩個傑出的政治家還不至於想置對方於死地,肯定會榮譽地、不流血地解決問題。但事實是,兩個人都開槍了,而且都打偏了,漢密爾頓打出的子彈事後證實距離伯爾非常遠,而伯爾打出的子彈卻給漢密爾頓造成了致命傷。
漢密爾頓在第二天去世,而背負着「謀殺」漢密爾頓的名聲的伯爾在政治上也被判了死刑。決鬥的槍聲代表了兩人的私人恩怨,但其實也代表了兩人的政治分歧。說明白點兒,就是不同政黨對國家發展走向的分歧。
那時的美國,紳士的榮譽雖然仍然被看得很重,但也已經臨近尾聲了,類似個人品格認定的古典政治文化也已經走到了盡頭。黨派的紛爭開始初露端倪,在這紛爭中,個人品格、紳士榮譽都將慢慢地被扔到故紙堆中去。決鬥作為這種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同樣要被遺忘。那兩聲槍響似乎宣告着美國政黨時代的到來,也宣告着決鬥所代表的古典政治的終結。
漢密爾頓臨終前請求三一教堂為他舉行聖餐禮並下葬教堂墓地,但教堂卻以他決鬥的行為有違基督的教義拒絕他的請求。漢密爾頓說他雖答應決鬥,但由於對基督的信仰,故意打偏。他對自己的罪進行了懺悔並希望與所有人和解。最後教堂答應了為他舉行儀式的要求。
從此,美國財政、金融制度的創始人就在這裡永遠地注視着華爾街。
視頻
紐約街區,三一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