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中文名: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外文名: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别 名: 副热带季风气候

学科部门: 气象学与气候学

学科类别: 自然地理学

亚热带季风气候(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亦称之为副热带季风气候,是一种受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天气 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都很显着的中纬度季风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高于22摄氏度,最冷月气温在0-15摄氏度之间。年降水量多在800-1600毫米,夏半年降水通常占全年的70%。需要注意的是亚热带湿润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似,但其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未形成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亚热带大陆东岸,纬度25°-35°间,如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区,地学界亦有学者认为大 巴山区比秦岭山区更适合作为中国亚热带北界。日本、朝鲜半岛南部亦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但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其海洋性的特征相对明显。[1]


中国近现代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的开拓者是“竺可桢”,竺可桢于民国十年(1921年)出任中国第一个地学系——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系主任,讲授气象学、世界气候等课程。


于中国而言,秦巴山地地带性植被从南向北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常绿阔叶林带逐步过渡为落叶阔叶林带,秦巴山地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分界线,即南北分界线。但是分界线具体在哪里却出现了较大的争议,主流观点有3类:秦岭主脊、秦岭南坡和秦 岭北坡。进入21世纪,对于中国亚热带的北界问题的重新测定也有了一定成果和突破。


目录

科研成果

民国二十年(1931年)竺可桢按照简单明确、与天然区域符合以及和大气环流相一致的原则,将中国开创性的划分为8个气候区域。还认 为自然区划工作必须也能够为农业生产服务,在竺可桢力主下,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以气候因素为主,各带的划分主要是气候带的划分。


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自然区划工作中,竺可桢于1958年用大于等于10摄氏度积温为主要指标,确定中国热量带(温度带)分布,以4500摄氏度确定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并提出亚热带是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带,充分反映自然地理现象的连续过渡性。


亚热带大陆东岸因地处回归线附近,故形成亚热带气候。又地处副热带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偏角超过120度,形成了季风;又其降水受行星风带和巨大地形影响显著, 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都很显著,因而形成季风气候。


气候特性

亚热带季风气候总体气候特征为夏热冬温,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季风发达。以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例,其具体气候特征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5-22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5摄氏度之间,温暖指数为135摄氏度每月至240摄氏度每月 之间;从0摄氏度以上积温来看,长江至亚热带北界为5500-6000摄氏度,长江至南岭为6000-7000摄氏度,南岭至亚热带南缘则达到7000-8000摄氏度;从无霜期来看,江淮流域初霜期在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初,终霜期在翌年3月中下旬结束,达230-240天以上,而四川盆地则达300天以上,云贵高原受高度影响为260-270天,两广地区则为300天以上。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但季风性特征明显;从地域来看,降水总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可达2000毫米,而长江流域为1000毫米;从时间来看,春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0-45%,夏季为30-50%,秋季为15-20%,冬季仅有10-15%。


自然景观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亦称之为亚热带季风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甘蔗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域范围广,地形复杂多样,因此其还有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灌丛、山地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非地带性植被。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域范围广,跨越纬度大。根据其热量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差异,将亚热带季风气候划分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亚热带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冷暖气团交汇和南北气候过渡区,其温暖指数高于135摄氏度每月,1月均温0-5摄氏度,7月均温24-29摄氏度, 年平均气温约13.5-16.5摄氏度,绝对最低气温大于零下20摄氏度。10摄氏度以上年积温约4500-5400摄氏度,无霜期约200-250天。


中亚热带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的中间地带,其温暖指数不足175摄氏度每月,其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大,具有海洋性暖湿气候特点,特别是 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南部。各地的年降水量普遍丰富,大多为1000-1500毫米。年均温多在16-20摄氏度左右,最冷月均温一般在2-8摄氏 度之间,冬季绝大部分地域比较暖和。


南亚热带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部与热带季风气候相邻,受海洋影响较大,其温暖指数为175摄氏度每月至240摄氏度每月之间,热带海洋气团较为活跃,夏秋之交多台风雨,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有明显亚热带向热带过度的特征。


气候变化

1999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植被NDVI在北亚热带湿润区和中亚热带湿润区都是以2000年最低,以2004年最高;在南亚热带湿润区是以2000年最低,2003年最高。3个气候区植被NDVI在这9年间都有增加,其中以北亚热带湿润区植被NDVI增加较多,分别以0.085/10年速率极显著增加,在中亚热带湿润区,植被NDVI以0.057/10年的速率弱显著增加,在南亚热带湿润区,植被NDVI的增加不显著。


部分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使中国一年三熟区界限北扩超过360公里。由于气温的升高,导致农作物蒸散普遍增 加。降水的增加使得未来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将更加湿润,东南部的中、南亚热带地区则由于降水过多不利于作物生长,使得生长期有所缩短。在山地高原区,农作物的种植区域也会向高海拔地区移动,但面临的农业气象灾害也将增加,如病虫害的增加,作物生育期的缩短等。


地域分异

日本韩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相较于中国纬度更高,降水更为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这是因为其离海洋更近,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更小,其海洋性特征更加明显。同时,日本暖流(黑潮)流经该地区,也会使暖流沿岸增温增湿。


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内部差异同样较为显著,东部湿润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维度跨度大,其季风性也有大小之分,西部内陆区的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具备明显的高原性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在中国分布最为广泛,包括湖北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部,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江苏省、安徽省大部,以及河南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分布

日本包括本州岛南部、四国岛、九州岛和琉球群岛在内的地区,韩国南部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价值意义

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其雨热同期,冬季温暖的特征,物产较为丰富。普遍种植水稻,拥有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等高产商品粮基地。在部分山区还大量种植玉米。油料作物得到推广,种植的茶叶一直为中国等东亚国家的重要饮料作物。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水产养殖业也很发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已发展为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基地。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