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目录
五六规划
1955年初,我国开始建立核工业。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2]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要有原子弹。随后,在周恩来、聂荣臻主持制定的我国两次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即1956年到1967年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和1963年到1972年十年科技发展规划,都把发展核科技、核工业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核工业的发展。
1958年,我国开始制订了发展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中国航天技术和航天工业开始起步。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依靠全国的支援,各部门、各地方、各部队大力协同,执行“自力更生,过技术关,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经过一大批科技人员、指战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成功发射
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3]。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一颗名为“东方红”的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我国“两弹一星”计划的胜利实现,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发扬精神
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功臣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功勋人物
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来政策主轴,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给(按姓氏笔画排序)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两弹一星”元勋:
功勋人物肖像画展
2019年9月27日,“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幕[4]。这次画展由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文联承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房自正、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主任林世田、“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的家属陈晓东等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9月25日,“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入选“最美奋斗者”集体。“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5]。
本次画展旨在接续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并以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奖20周年,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
本次展览展出了全部23位功勋人物的单人肖像画和一幅全体群像。每幅单人像的尺寸为90x180厘米,群像的尺寸为215x315厘米,均由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文联理事、中国科学院美协秘书长杨华女士创作完成。院内外有关专家和文学艺术爱好者也围绕主题展出了相关作品。杨华在介绍群像创作时说,这23位功勋人物密切合作,共同奋斗了几十年,却没有拍过一张合影,这既是他们自己的遗憾,也是人民和历史的遗憾,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她创作了这幅合影。
视频
两弹一星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 ↑ 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新浪,2019-10-03
- ↑ 好经典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搜狐,2019-06-13
- ↑ 关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你不知道的故事,西陆网,2019-10-16
- ↑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展在国图开幕,人民网,2019-09-27
-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仅4人健在 皆为科学巨擘,网易网,20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