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蒙牛集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蒙牛集团
图片来自数英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 ,简称蒙牛集团英语:Mengniu DairyMonmilk),是中粮集团旗下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液态奶、冷饮产品及奶粉制品,1999年由原伊利集团副总裁牛根生创立,2004年6月以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名义于香港交易所上市,2009年7月中粮集团入主并成为最大单一股东。

蒙牛集团是中国大陆乳制品生产及销售的领头企业之一,在2007-2010年间曾一度成为中国营收额最高的乳业公司,其在中国大陆最大的竞争对手为伊利集团

发展历史

蒙牛集团在2004年6月10日首日上市,以前主要股东牛根生,现在改为有限公司持有。

2009年7月7日,中粮集团与厚朴投资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公司(中粮集团持股70%),分别向蒙牛认购1.738亿股新股,占已扩大后股本10.01%。集资净额将达到30.58亿元。以及向老股东金牛、银牛及老牛收购1.738亿股旧股,每股作价17.6元,涉及金额约30.58亿元。完成交易后,老牛将不再持有蒙牛的股份。银牛则剩余5.78%的蒙牛股份,金牛剩余2.11%的股份。牛根生本人在蒙牛直接持股比例由4.4%摊薄为3.96%。,至于中粮将与厚朴基金共同持有的新公司将持有蒙牛20.03%权益,成为蒙牛最大股东。

2010年11月22日,蒙牛集团以4.692亿元收购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酸奶生产企业君乐宝51%股权,成为君乐宝的控股股东。[2]

2011年6月10日,牛根生先生辞任董事会主席,宁高宁先生接任。

2012年3月28日,宁高宁先生辞任董事会主席,于旭波先生接任。

2012年6月15日,丹麦乳品企业爱氏晨曦(Arla Foods)以22亿元入股蒙牛乳业约5.9%股权,成为继中粮之后的蒙牛第二大战略股东。而厚朴基金则在持股蒙牛三年之后退出,COFCO Dairy现持有蒙牛19.66%股权。

蒙牛与爱氏晨曦合作在香港推出欧洲原装进口的有机奶粉“baby and me”最快有望于2013年6月上市。

2013年5月7日,蒙牛将向私募基金Advanced Dairy及Crystal Dairy,以每股2.45元的价钱,总代价31.752亿港元现金,收购两者手上约12.96亿股,占现代牧业约26.92%股份,由于蒙牛已持有现代牧业约1.07%的股份,故完成收购后,蒙牛持股将增至约27.99%,成为现代牧业单一最大股东。

Advanced Dairy为私募基金KKR的附属公司,而Crystal Dairy由鼎晖投资所控股。

2013年5月20日蒙牛乳业最大股东中粮集团与达能集团将分别拥有51%和49%的亘达公司转让蒙牛8.3%股份(达能间接持有蒙牛百分之4.1股权)。完成后,中粮集团继续拥有蒙牛约27.83%股份权益,仍然是单一最大股东。

另外,蒙牛与达能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将各自对自身在中国的低温产品业务实施重组方案,合资项目在交割时将由蒙牛与达能 分别持有80%和20%。合资项目安排构成蒙牛集团视作出售蒙牛低温子公司的20%权益,以及蒙牛集团收购达能低温子公司,有关合资计划仍有待内地相关部门审批 项目将会包括 12家合资公司及1家合资控股公司 , 蒙牛在注入低温产品业务后, 将会向达能发行股权 , 令达能持有每间合资公司两成股权。而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涵盖内地、香港、台湾及澳门。

2013年6月18日,蒙牛百亿收购雅士利[3]。蒙牛证实以每股3.50港元,或以每股2.82港元现金加0.681股,收购该公司全数股权,已向张氏国际、雅士利控股股东、和CA Dairy均签署了股份收购协议,总代价为124亿港元[4][5]

2014年1月6日,蒙牛与北美欧洲领先的包装食品和饮料公司WhiteWave Foods Company,合作发展营养产品。

蒙牛与雅士利(01230)联合公布,雅士利将向蒙牛及WhiteWave出售雅士利(郑州)100%股权,现金代价约3.76亿元(人民币·下同),雅士利(郑州)于河南拥有一家在建中的工厂,将主要从事营养产品制造、包装及经销。蒙牛及WhiteWave会透过成立合资公司作出有关收购,合资公司由双方分别持有51%及49%。

2014年2月12日蒙牛以每股42.5元向中粮乳业投资发行1.21亿股股份,认购价为51.53亿元,相当于公司经扩大后已发行股本6.2%。 中粮乳业投资是一家合营企业,而达能亚洲、中粮集团(香港)及Arla Foods(爱氏晨曦)在认购完成后将分别受益拥有其大约31.4%、51.7%及16.9%的股权。在认购完成后,一致行动集团在公司表决权中的权益将从大约27%增加至大约31.5%。。配售结束后,中粮集团、达能及Arla Foods(爱氏晨曦)将分别拥有蒙牛16.3%、9.9%及5.3%的股份。

2015年1月2日蒙牛乳业旗下毛里裘斯蒙牛以25.06亿人民币(相等于约31.62亿港元),增持主要附属公司内蒙蒙牛约6.6862%的股权。完成时,内蒙蒙牛将由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约99.9775% 的权益。

2017年1月4日,蒙牛斥资逾18.73亿港元增持现代牧业9.65亿股份,持股量由25.4%增至39.9%,同时以每股0.25美元或1.94港元向现代牧业提出全购

2018年12月24日中国圣牧以3.034亿人民币(约3.45亿港元)向蒙牛乳业出售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51%权益

2019年7月1日蒙牛集团子公司内蒙蒙牛以40.11亿元人民币)(约46.5亿港元)现金出售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51%权益给石家庄鹏海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占26.7%股权及石家庄君干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占24.3%股权,计及蒙牛收取君乐宝特别股息5.68亿人民币,所得款项共计45.798亿人民币

2019年9月16日蒙牛集团以每股12.65澳元(相当于68.15港元)斥资14.6亿澳元(相当于78.6亿港元)收购澳州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及婴儿食品的生厂商贝拉米BELLAMY’S AUSTRALIA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本

2019年11月25日蒙牛以6亿澳元(相当于约31.86亿港元)现金收购澳洲品牌乳品及饮料公司Lion-Dairy & Drinks Pty Ltd的100%股份

赞助

随着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作为宇航员饮用牛奶指定供应商的蒙牛以此为题在各大媒体投放了大量的广告,因此在中国大陆一举成名。蒙牛还连续多年赞助了超级女声选秀活动。为2018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之一。

相关事件

奶粉污染事件

2008年9月,三鹿集团生产的一批婴幼儿奶粉中被查出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导致中国各地多名服食受污染奶粉的婴儿患上肾结石。而蒙牛生产的婴幼儿奶粉和液态奶产品中也同样被检出含三聚氰胺。[6][7]

2008年9月17日,蒙牛对因食用这些批次奶粉而造成身心伤害的消费者表示道歉。[8]

2008年9月19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宣布撤销蒙牛、伊利光明三大品牌液态奶产品的“中国名牌”称号。[9]

9月17日蒙牛乳业在香港交易所停牌,直到9月23日复牌后股价单日暴跌60.25%。[10]瑞信指,蒙牛管理层在8月已知奶出事,巧合地由总裁牛根生拥有控股权的银牛及金牛公司,选择在公布中期业绩前约一个月,即8月1日,透过大摩进行配售旧股,每股净配售价22.02元,套现净额12.6亿元,银牛及金牛的持股量合共降至16.42%。[11]蒙牛董事长牛根生为求援写下万言书。[12]

蒙牛CFO姚同山在香港新闻发布会上谈到,“香港是与国际接轨的地方,出口到(这里)的产品,主要是用那些规模化牧场生产的原奶进行生产的,这样的话,出问题的几率要比内地小得多……”。在2011年,蒙牛对于此事回应,称蒙牛销售到世界任何地方的产品,其在生产体系和品质标准都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监管标准有所不同,因此出口产品也必须同时符合当地标准。但在基本品质上,国内和国际没有差异。[13]

特仑苏OMP添加剂事件

2009年1月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关于调查处理蒙牛特仑苏牛奶产品举报问题的函》。

2009年2月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关于蒙牛特仑苏牛奶监管意见的函》,指出:中国未对OMP的安全性做出明确规定,IGF-1物质不是传统食品原料也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蒙牛公司停止向产品添加上述物质,并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向卫生部门申请使用许可。

2009年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组织卫生、营养、毒理、食品、农业等方面的专家对蒙牛公司使用的OMP食用安全性进行了研讨。专家认为消费者饮用目前市场上该产品没有健康危害。卫生部同时指出,进口没有国家卫生标准的产品应当经过卫生部的批准,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2009年2月14日,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蒙牛公司声称“OMP和IGF-1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知名反伪人士方舟子随即发文反驳,指出蒙牛申请的多项专利和发表的多篇学术论文均显示OMP和IGF-1是同一种物质,蒙牛特仑苏OMP牛奶要么是虚假广告宣传,要么是存在健康风险。

特仑苏产品问世时,蒙牛就宣称它为“全球首款OMP造骨乳蛋白牛奶”,OMP是由蒙牛科研人员率先在牛奶中发现并提取的[14]。在这次添加剂事件中,蒙牛又称OMP其实是从纽西兰TATUA公司进口的,是日本和纽西兰的乳品企业首先开发,在欧美等国已使用多年,他们称为MBP(Milk Basic Protein)的物质,其安全性受到了美国FDA等国际权威机构认可。[15]

蒙牛产品未受太大的负面消息影响,2009年上半年销量录得前比增长。

学生奶中毒事件

2011年4月22日,陕西榆林251名小学生因喝蒙牛学生奶集体中毒。此次共有3家医院接收中毒学生,其中星元医院接诊110名学生,87人有症状。有症状的学生中42人症状较轻,通过口服药物治疗;45人腹疼、呕吐、恶心,进行输液处理。医院初步诊断系细菌性食物中毒。榆林市一院急诊接收167名学生,留院观察和输液的92名,均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榆林市二院接收19名学生,其中10人留院观察。[16]

强致癌物超标事件

2011年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近期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素M1含量超标140%。蒙牛对此回应称抽检的问题产品尚未出厂。[17][18]

篡改生产日期事件

浙江省工商局披露,2012年5月,蒙牛驻义乌市城市经理王孙富从蒙牛公司员工聂立峰处通过半价购买3000箱临过期牛奶,并通过篡改生产日期的方法重新销售。蒙牛对此回应称已向公安机关举报。[19]

“大荤君”下架事件

2015年1月,蒙牛集团的新款奶味饮料“大荤君”上市不久便被下架,引发媒体关注。

“大荤君”是蒙牛“优益C”系列奶味饮料的一种新产品,其包装印有“大荤君”、“无肉不成席”的宣传字样。不过在汉语中,“大荤君”的读音与“大昏君”完全相同,而“无肉不成席”恰巧又令人联想到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有报道认为,“大荤君”在商品的标签上玩文字游戏的行为,导致其在上市后不久便被下架[20]

被指破坏冬奥大局

2019年6月20日,伊利集团2022年北京冬奥会赞助商)发布公开声明,指出蒙牛乳业通过中粮集团和可口可乐之间的资本合作,染指伊利集团。伊利称,蒙牛乳业在北京冬奥会公开竞标中落败,却利用中粮集团和美国可口可乐之间的资本合作,替可口可乐巨额奥运赞助买单,借机成为国际奥委会“饮料”类别全球“联合”合作伙伴,主要目的是误导中国消费者,让中国消费者误认为其是奥运“乳制品”合作伙伴,与国际奥委会已授权给北京冬奥组委的“乳制品”类别相冲突,有违奥运公平、公正、平等参与的原则,破坏了北京冬奥组委的市场开发自主权,侵犯了北京冬奥会合作伙伴的正当权益。而涉事双方尚未就此事作出回应[21]

参见

参考资料

  1. 蒙牛集团6亿收购澳第二大乳品公司,大纪元,2019-11-26
  2. 蒙牛斥资4.69亿元收购君乐宝 夯实牧场奶源基础. 2010年11月23日 [2010年11月30日]. 
  3. 蒙牛雅士利昨日已签订并购合同 港交所今日将公告. 2013年6月18日 [2013年6月18日]. 
  4. 蒙牛124亿全购雅士利 每股3.5元溢价9.4% 中国乳业最大并购文汇报 2013年6月19日
  5. 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收购通告 (PDF). [2013-06-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04). 
  6.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阶段性结果. 中国中央电视台. [2008-09-23]. 
  7. 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监督检查结果发布. 新华网. [2008-09-23]. 
  8. 蒙牛集团郑重承诺
  9. 欧盟希望中国就毒奶粉丑闻作出解释. BBC中文网. 2008年9月19日 [2008年9月21日] (中文). 
  10. 蒙牛复牌暴跌六成 牛根生们50亿财富蒸发. [2008-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7). 
  11. 蒙牛乳业:瑞信抖出内情 称其高层8月已知奶出事. 阿斯达克财经网转载苹果日报. [2008-09-28]. 
  12. 蒙牛董事长牛根生的求援“万言书”曝光
  13. 蒙牛称奶质无“地方差别”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5-06.
  14. 以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突围. 新浪财经. 2006-03-30 [2015-12-05] (Chinese (China)). 
  15. OMP对人体无害? 请蒙牛公布OMP物质的全部资料. 新华网. 2009-02-16 [2015-12-05] (Chinese (China)).  ]
  16. 陕西榆林251名小学生因喝蒙牛学生奶集体中毒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4-26.
  17. 国家质检总局液体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2011-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8). 
  18. 蒙牛纯牛奶被查出强致癌物. [2011-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7). 
  19. 谁在勾兑蒙牛改期奶?. 第一财经日报. 2012-08-27 [201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3). 
  20. 媒体看中国:“草泥马” “大荤君”. 德国之声. 2015-01-29 [2015-01-30]. 
  21. 伊利公开炮轰蒙牛借道可口可乐染指2022年冬奥会赞助商. 第一财经. 2019-06-20 [2019-06-20]. 

外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