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昌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柴昌俊 | |
---|---|
出生 |
1926年9月19日 日本爱知县丰桥市 |
国籍 | 日本 |
母校 | 东京大学 |
机构 | 芝加哥大学、东京大学、东海大学 |
知名于 | 微中子天文学、超新星的微中子检测 |
研究领域 | 天体物理学 |
奖项 | 沃尔夫物理学奖(2000)、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2002)、诺贝尔物理学奖(2002)、富兰克林奖章(2003) |
小柴昌俊(英语:Masatoshi Koshiba,1926年9月19日-),日本物理学家,日本学士院会员。现任东京大学国际基本粒子物理中心(ICEPP)高级顾问,东京大学最初4名特别荣誉教授之一。勋一等旭日大绶章、文化勋章表彰。
主要成就
- 2002年,小柴教授与户冢洋二、梶田隆章三人同获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
轶事
小柴昌俊就读旧制第一高等学校(现·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时成绩极差。有一次他偶然在高校浴室(当时的高校为全住宿制)中听到教师议论“小柴的成绩实在太差,即使进入东大,也只能读印度哲学”。小柴闻言大受刺激,遂要求室友朽津耕三(现·东京大学化学科名誉教授)担任他的家庭老师,恶补物理。最终,小柴如愿考入东大物理学科。大学时代,小柴的成绩依旧很差,理论物理考试成绩不佳。东大毕业后,凭借朝永振一郎的推荐信,得以获得傅尔布莱特奖学金到罗彻斯特大学留学。所以, 小柴昌俊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给了许多成绩不好的学生注入一股鼓励的强身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