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永振一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朝永振一郎 | |
---|---|
出生 |
1906年3月31日 日本東京府東京市小石川區(現文京區) |
國籍 | 日本 |
母校 | 京都帝國大學 |
機構 | 京都帝國大學、理化學研究所、東京教育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
知名於 | 量子電動力學 |
研究領域 | 理論物理學 |
獎項 |
文化勳章(1952) 諾貝爾物理學獎(1965) 勳一等旭日大綬章(1976) 羅蒙諾索夫金質獎章 |
朝永振一郎(英語:Shin'ichirō Tomonaga,1906年3月31日-1979年7月8日),日本物理學家,量子電動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他也因為這項貢獻與美國物理學家理察·費曼及朱利安·施溫格共同獲得196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電動力學又一重大勝利
LHC 的 ATLAS 實驗於 2017 年 8 月 14 日在學術期刊《自然》宣報首次發現光子-光子彈性散射 (γγ→γγ) ,並且所量度到的散射截面與標準模型預測吻合。光子–光子散射在經典電磁理論中不可能發生,它是純粹的量子效應,是量子電動力學的一項驚人預言。光子–光子散射早在 1930 年代已被提出,在 80 多年後的今年終於被實驗證實[1]。
光子–光子彈性散射(γγ→γγ)極為罕見,較為常見的是光子–光子非彈性散射,例如正反電子對產生 (γγ→e+e-) ,光子–光子彈性散射 (γγ→γγ)的機率比光子-光子非彈性散射(如 γγ→e+e-)的機率小一萬倍。
找到正確道路的第一人
朝永振一郎、理察·費曼、朱利安·施溫格三人之中,朝永振一郎年紀最大,他的工作也比施溫格與費曼早了五、六年。由於朝永的論文在戰後才翻譯成英文出版,當西方物理學家得知朝永的論文之時,施溫格更清楚完整的理論也開始陸續發表了,這對朝永在量子電動力學的發展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人們還是承認朝永振一郎是找到正確道路的第一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