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諾貝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
原圖鏈接原圖來源

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矽藻土炸藥的發明者。他曾擁有Bofors軍工廠,主要生產軍火;還曾擁有一座鋼鐵廠。在他的遺囑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財富創立了諾貝爾獎,各種諾貝爾獎項均以他的名字命名。

生平事蹟

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斯德哥爾摩,父親是艾馬紐·諾貝爾(Immanuel Nobel,1801–1872),畢業於斯德哥爾摩皇家技術院;母親是卡羅琳娜·安德烈爾特 (Ahlsell) Nobel (1805–1889),育有 8 個孩子,諾威爾是第三個兒子,可惜其父母婚後家庭生活艱困,只有諾貝爾及3位兄弟存活,聰穎的諾貝爾也只能短暫進入小學。

1837年,父親獨自前往俄國的聖彼得堡經商,獲得成功後,舉家於1842年移居俄國的聖彼得堡。在那裡,他的父親開始研製「魚雷」(torpedo)。諾貝爾參加貴族學校,掌握了流利的英文, 法文, 德文, 俄文。[1]諾貝爾開始師從研究化學的俄羅斯教授尼古拉·尼科來維奇·齊寧。諾貝爾18歲時去美國學習了四年化學,期間為約翰·埃里克森工作了一小段時間[2]

1850年, 前往巴黎用3 年的時間向發明硝化甘油的阿斯卡尼奧·索布雷洛學習。索布雷洛認為硝化甘油受熱或受壓力時穩定性差,容易爆炸,以此堅持拒絕使用,1859年,他的哥哥魯維·艾馬紐(1831年-1888年)接管了父親的產業。等諾貝爾返回瑞典後發現他的父親的工廠已經破產,便開心地投身於研究炸藥製造,主要是如何安全的生產和使用硝酸甘油炸藥。但1864年9月3日,一場大爆炸發生在斯德哥爾摩的工廠Heleneborg,造成5人死亡,其中包括諾貝爾的弟弟艾彌爾。

最初的諾貝爾文學獎於1895年制定,這是源於諾貝爾當時寫下的遺囑,獎金來自於他的大部分財富。自1901年,該獎項已授予許多傑出的先生和女士,他們的傑出成就表現在物理,化學,醫學,文學和致力於推動世界和平。

雖然諾貝爾一直未婚,但他的傳記作者指出,他已至少有過三段戀愛史。諾貝爾的初戀是在俄羅斯的一個女孩名叫Alexandra,但這個女孩拒絕了諾貝爾的求婚。 1876年,貝爾塔·馮·蘇特納成為諾貝爾的秘書,但僅僅過了短暫的時間。蘇特納就別嫁他人。雖然蘇特納與諾貝爾相處短暫,但直到諾貝爾1896年逝世,蘇特納仍然對諾貝爾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包括讓他決定設立諾貝爾和平獎。她不斷的推動世界和平,最終於1905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的第三段愛情是一個漂亮的女孩索菲·赫絲,她遠在維也納。他們互相聯絡長達18年之久,還互致信函,諾貝爾稱她為「諾貝爾的夫人」。他逝世後,為他撰寫傳記的作家Evlanoff把他的信件鎖在設在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學院,並得到了妥善的保管。最近的一次公開露面的時間是1955年。

Kantha說「諾貝爾有着豐富的創造力並有過人的天賦,他有着多國語言的技能。儘管缺乏正式的中等和高等教育,諾貝爾仍然熟練運用六種語言,瑞典語,法語,俄語,英語,德語和意大利語。他還有文學技能和撰寫詩歌。但一直到諾貝爾垂危的時候,他唯一的一部劇作才得以付印。可惜的是,他的作品被認為是「誹謗滋事、褻瀆神明」,諾貝爾過世就幾乎全都被銷毀了,只有區區三份得以倖存。直到2003年,首部倖存版才在瑞典出版。除了瑞典語外,這部戲劇還沒有被翻譯成其它語言,包括英語。


諾貝爾身後安葬在斯德哥爾摩的北墓園(Norra begravningsplatsen)。

發明矽藻土炸藥

諾貝爾發現,只要把硝化甘油矽藻土之類的惰性吸收劑混合在一起,加工起來就方便安全多了,1867年,諾貝爾把這種混合配方註冊專利,並命名為「Dynamite」(結合希臘文中意為「力量」的「dynamis」和矽藻土的「diatomite」),即後來的矽藻土炸藥。一八七五年,諾貝爾利用膠狀物質的火棉膠,發明出葛里炸藥

為了管理全球業務,他搭乘馬車巡視全球業務,一次他到維也納後,以五種語言在報紙上徵求助理,應徵的求職信中,有一封也同樣以五種語言回信,這位應徵者名為貝爾塔·馮·蘇特納。面試後,諾貝爾對貝爾塔傾心,但恨不相逢未嫁時,貝爾塔已有婚約。

19世紀末期,歐洲大陸每天有三宗爆炸案,但諾貝爾持續改進炸藥的能力,改良引爆後的煙霧,這項產品引起軍方的重視,大量的軍火被運送到交戰的國家中。但由於諾貝爾始終信奉和平主義,極力反對戰爭,這種作法可以說一直令他十分痛心。

而他過去的好友貝爾塔則為了推動全球的和平運動而奮鬥。

諾貝爾獎

由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捐贈的遺產創建,自1901年起每年頒獎。 諾貝爾在遺囑中還寫道:「把獎金分為5份:

一、給在物理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二、給在化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新改進的人;三、給在生理學和醫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的人;四、給在文學方面表現出了理想主義的傾向並有最優秀作品的人;五、給為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廢除使用武力與貢獻的人。」為此,諾貝爾一開始分設了5個獎項。在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了第6個獎項-經濟學獎,從1969年開始頒發。

相關影片

 

參考文獻

  1. Documents of Life and Activity of The Nobel Family. Under the editorship of Professor Arkady Melua. Series of books.
  2. Carlisle, Rodney (2004). Scientific American Invetions and Discoveries, p.256. John Wiley & Songs, Inc., New Jersey. ISBN 0-471-24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