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馮玉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馮玉祥
原圖鏈接

馮玉祥1882年1948年),祖籍安徽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夏阁镇竹柯村)人。中国近代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1]

清末時加入淮軍,曾參與灤州起義,後投北洋軍,任營、團、旅、師長。1922年出任陸軍檢閱使,率其部隊入陜西,並以此地為地盤,其軍隊因此被稱為“西北軍”。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在参战途中率军返回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推翻直系军阀政府,逐溥儀出宮,脫離北洋軍系,改編所部為“國民軍”,電請孫中山北上。因无法抗拒直、奉系军阀的压力请来段祺瑞主政,遭到排挤。1925年,北方軍閥聯合攻打馮玉祥,馮不敵而退回陜西,後赴俄考察。

1926年自蘇聯考察回國,在綏遠五原誓師,任國民革命軍聯軍(後改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司令,宣佈所部加入國民黨,出潼關参加北伐1927年宁汉分裂之际選擇與南京合作,响应蒋介石在军中清除中国共产党人。1929年,馮玉祥不滿國軍編遣會議比例式裁兵原則的決議,稱病離開南京,並於5月出任“護黨救國軍”總司令,但迅速被南京方面內外夾攻而失敗,被迫離職前往山西1930年聯同閻錫山李宗仁等與蔣介石對抗,引发中原大戰,兵敗後遷居山東

1933年5月26日吉鴻昌方振武佟麟閣察哈尔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時任察省主席的部將宋哲元並不支持,但又不便反對,因而離職,之後馮率軍攻下由偽軍佔領的多倫,引起一陣騷動,但不久後便離察返魯。抗战时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被蒋介石撤职。1946年美国考察水利,並發表反蔣言論。1948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同年响应中共中央号召,由美返国参加新政协,不幸中途因轮船出事而於黑海遇难。

笃信基督教,故有“基督将军”的称号。他还有“爱国将军”和“倒戈将军”的称号。[2]

評價

中共高層毛澤東林彪認為馮玉祥是“偽君子”,是“作風”有問題的人。馮玉祥之所以給毛澤東等人留下此种印象,原因有三:一是他素來喜歡標榜朴素節儉,卻多是做做樣子;二是他在軍閥混戰中愛背主倒戈,据統計共有八次,換得“倒戈將軍”的“美名”;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他曾兩次與中共交惡。[2]

參考資料

  1. 冯玉祥简历揭示第一位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抗日名将
  2. 2.0 2.1 來源:騰訊網,于瀚. 顛覆官史:中共高層評馮玉祥偽君子. 多維新聞. 2015-11-04 [2019-02-0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