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伦敦国王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XND讨论 | 贡献2020年6月1日 (一) 02:33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倫敦國王學院'''<br><img src="http://www.up-study.com:8989/ER…”)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伦敦国王学院
图片来自上学院

伦敦国王学院英文King's College London缩写King'sKCL),又译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是伦敦大学的创校学院之一,亦为世界享誉盛名的菁英名校。伦敦国王学院1829年由英王乔治四世首相威灵顿公爵伦敦泰晤士河畔旁所创立,是英国金三角名校[1]罗素大学集团的知名学院,培养出许多诺贝尔奖得主与世界政商名流。2005年《卫报》曾盛赞伦敦国王学院、伦敦政经学院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是伦敦大学四大学院,誉其在英国学术声望可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比拟。以诺贝尔得奖人数计算,伦敦大学共产生84为诺贝尔得奖者(而牛津大学则有69位诺贝尔得奖者)。每年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申请入学竞争激烈。

伦敦国王学院为英国最难入读的学府之一,是一所以研究为导向的大学,也是英格兰第四古老的学校。截至2018年,学院校友及教员共诞生12位诺贝尔奖得主1位图灵奖得主、3座奥斯卡金像奖、3座葛莱美奖与1座艾美奖

校友分布领域广泛,包含国家元首、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其中英国19位现任下议院国会议员与17位现任上议院国会议员皆为伦敦国王学院校友,亦培育出五大洲许多政界人士。此外,医疗界、科学界,数学界、艺术界与建筑界也皆有众多杰出校友。知名校友包含文豪托马斯·哈代、诗人约翰·济慈、奥斯卡影后葛丽·嘉逊、发现DNA结构的莫里斯·威尔金斯罗莎琳·富兰克林惠斯通电桥发明者查尔斯·惠斯通、提出马克士威方程组的现代物理学先声詹姆斯·克拉克·马克士威、近代护理学奠基人南丁格尔、拉美文学重要作家马利欧·巴尔加斯·尤萨以及理论物理学巨擘彼得·希格斯皆是伦敦国王学院的毕业生。

国王学院创立于1829年,同年取得皇家特许状,故按理说是英格兰第三古老的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于1836年取得特许状),惟官方则自称为英格兰第四所大学。国王学院的教学医院圣托马斯医院是欧洲最大的医疗训练设施,医院历史可追溯自1173年,而其医学院于1550年建立。1836年,国王学院成为联邦制伦敦大学的建校成员,后来于1985年与伊丽莎白女王学院和切尔西科技学院合并,于1997年与伦敦精神病学研究院合并,以及于1998年与盖伊及圣托马斯医院联合医学和牙医学院及南丁格尔护理学和助产教育院合并,令国王学院成为更大规模的大学。

国王学院的主要校园位于伦敦西敏市河岸街,其馀三个校园位于泰晤士河畔,亦于南伦敦丹麦山拥有校区。国王学院共设9所学术学院,其中再分为众多部门、中心和研究所;学院亦拥有欧洲最大的研究生医术教育和研究中心,当中包括6所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研究中心,国王医疗科学合作伙伴联盟的创办成员。国王学院目前拥有约25,000名学生及6,113名职员,在2013/14年度的收入合共6.04亿英镑,其中1.72亿为研究经费和合约。

创立

1829年,英王乔治四世和首相威灵顿公爵于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畔创立国王学院──伦敦国王学院,以回应因为神学争论而在1827年建立的伦敦大学(后更名为伦敦大学学院)。

由于当时牛津和剑桥大学都带有宗教和社会性质,所教授的学生皆为上流圣公会教徒家族的儿子,故伦敦大学为了让一般平民能够接受教育而成立。惟伦敦大学的世俗性而受到建制的否拒,而伦敦国王学院的建立就是为了对作一所对抗的教育机构,以回应及重申建制的教育价值。国王学院是其中一所在19世纪、在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后所建立的大学。由于学院由国王和英国国教会所创立,国王学院早期受惠于英国君主坎特伯里大主教,亦能与建校同年取得皇家宪章。国王学院的皇家宪章由乔治四世于1829年8月14日所赋予,说明建立新学院的目的:为年青人提供在各种文学和科学上的敎育,英国国教的教义和义务亦会由英国与爱尔兰联合教会灌输。建校前,白金汉宫摄政公园都曾被考虑作为国王学院的校址,但英国财政部最终以极低的租金永久提供河岸和泰晤士河之间、邻近萨默塞特府的土地予学院。

1829年3月21日巴特锡旷野决斗

第一代威灵顿公爵(Duke of Wellington)阿瑟·韦尔斯利支持国王学院的创立,亦支持1829年罗马天主教徒解放法。温切西伯爵(Earl of Winchilsea)乔治·芬奇-哈顿质疑解放法,并希望国王学院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般,只准许英国国教会会员入学,与威灵顿公爵之意大相迳庭。

由于威灵顿公爵支持天主教解放,与其立场相反的温切西伯爵及其150名支持者因而撤回对建立新学院(国王学院)的支持。温切西伯爵在1829年3月14日于伦敦报章《The Standard》发表对威灵顿公爵的指控,并质疑威灵顿公爵建立新学院的意图。

温切西伯爵控告威灵顿公爵“密谋背叛了新教宪法”,因而威灵顿以决斗回应温切西。决斗于1829年3月21日在巴特锡旷野(Battersea fields)进行。当时温切西并无开枪,而此为他和其助手在决斗前所作的决定;威灵顿所发射的子弹则远离目标。温切西伯爵及后以书信向威灵顿公爵致歉。

19世纪

伦敦国王学院后于1836年与伦敦大学学院合并成为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联邦。原来的伦敦大学(London University)于合并后更名为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19世纪时,国王学院分成高等部和初等部,而初等部称为国王学院学校(King's College School),并位于泰晤士河岸校舍的底层。国王学院学校在1841年起快速发展,且在1897年迁校至温布顿,其后亦与伦敦国王学校脱离关系。而高等部则分为三个课程,包括基础课程(神学、语文学、数学、英国文学及历史)、医学部,以及其他课程(法律、政治经济和现代语言学)。1833年,基础课程改为颁授国王学院院士(Associate of King's College)资格,课程主要与道德及神学相关,院士资格至今仍会授予完成课程后的国王学院学生和职员。1840年,学院建立了国王学院医院,当时医院位于贫困人士和病患者所居住的地区;国王学院医院后于1913年迁至伦敦南部坎伯韦尔的丹麦山。

20世纪

20世纪时,国王学院废除教职员宗教测试,但保留了神学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学生人数大增,故当时的设施不足以应乎学生人数,部份课程需要在校长室内上课。政府当时提出由河畔地区迁校至布卢姆茨伯里(Bloomsbury),但最终校方在1925年拒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大部份学生及职员由伦敦撤至布里斯托格拉斯哥。部份校舍,包括国王大楼、四方庭院、教堂的后殿拱顶和彩绘玻璃窗在战时遭受炸弹破坏。

国王学院对DNA双股螺旋结构作出关键贡献。1953年,任职于国王学院的罗莎琳·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和莫里斯·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联同共事的雷蒙·葛斯林(Raymond Gosling)、艾力克·斯托克斯(Alex Stokes)、贺伯特·威尔森(Herbert Wilson)等人在国王学院细胞及分子生物物理学院发现DNA结构。

1966年,学院开始作出大规模重建和合并。国王学院合并其他伦敦大学的成员学院,包括伊丽莎白女王学院(1985年)、切尔西科技学院(1985年)、伦敦精神病学研究院(1997年)、盖伊及圣托马斯医院联合医学和牙医学院(1998年)及南丁格尔护理学和助产教育院(1998年)。

2001年至今

2006年7月,国王学院取得独立颁授学位的权力。此权力在2007年正式实行,而同年9月起入学的学生可以获得由国王学院所颁发的学位,而非以伦敦大学名义颁授。虽然新版本的证书印有国王学院的纹章,但文件上仍注明国王学院为伦敦大学的成员学院。至于在2007年8月前入学的在校生可以选择取得由伦大或者国王学院颁授的学位。首个国王学院学位在2008年夏天颁发。在2008年时,国王学院已有13,000名大学部学生与6,200名研究生。

2010年11月,伦敦国王学院举办筹款活动以于2015年或之前集资5亿英镑,用作癌症、全球功率、神经科学和心理健康、领导和社会,以及儿童健康五大范畴的研究。此活动于2013年3月已筹得超过4亿英镑,并在2015年前超过预设的目标。学院其后将目标调高至6亿英镑。2011年,国王学院重新建立于2003年时关闭的化学学系。2011年4月,学院成为英国医学研究与创新中心的创立成员,中心其后改称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

2015年3月10日,国王学院租借奥德维奇区(Aldwych Quarter),为期50年,包括英国二级历史建筑布什大楼(Bush House)在内的建筑物将成为学院河岸校园的一部份。此计划将分期进行,学院将于2016年9月使用布希大楼及河岸大楼(Strand House),并将于2025年取得国王大楼(King House)及墨尔本大楼(Melbourne House)的使用权。

校区

泰晤士河岸校区(Strand Campus)

河岸校区是国王学院最早的校园,其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的西敏市。该校区以人文学科、法律、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为主;物理、工程与数学亦座落在河岸主大楼(Strand Building)。河岸校区的国王学院大楼(King's Building)由罗伯特·斯默克爵士于1831年设计,为英国一级登录建筑。座落于此校区的学院礼拜堂为拜占庭式哥特建筑,于1864年由英国建筑大师贾莱斯·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重新设计。在1975年建成的麦克亚当大楼(Macadam Building)现为学生会(KCLSU)大楼,大楼命名自国王学院毕业生、英国大学学生会联盟(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的首任主席麦克亚当爵士。

在河岸校区的国王大楼内置有莎芙索福克勒斯的大理石像,由国王学院英国语文与文学教授葛兰奇爵士(Israel Gollancz)友人Frida Mond于1923年遗赠。

礼拜堂

伦敦国王学院礼拜堂于1831年完成。19世纪中期,大学牧师Reverend E. H. Plumptre认为礼拜堂设计落伍,因而在1859年提出重建计划。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在1864年完成礼拜堂的重改工程,费用仅约为7000英镑。

萨默塞特府东翼

2009年12月,学院与萨默塞特府的东翼签下了78年租约。此为其中一一项费时最长的物业谈判,共花费超过180年才完成。自从学院建成起,校方已打算将校区扩展至萨默塞特府的其中一翼,惟学院与英国皇家税务及海关总署欠紧密关系,此计划难以实行。

2010年初,萨默塞特府东翼进行翻新工程,工程耗资2500万英镑,花上18个月完成。大楼在2012年2月29日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正式开幕,萨默塞特府东翼成为了河岸校区的另一个入口,亦为潘迪生法律学院(The Dickson Poon School of Law)的新校舍。

河岸街“罗马浴场”

位于国王学院建筑群内的罗马浴场是在18世纪末的公众浴场。浴场前身或为斯图亚特时期的储水池,现由英国国家名胜古迹信托所保护。罗马浴场在河岸校区的诺福克大楼底部,被国王学院建筑群包围,可从国王学院萨里街入口进入。尽管此浴场一般被认为是古罗马浴场thermae),亦因而被命名为“罗马浴场”,但其更有可能是供水予17世纪萨默塞特府巴洛克喷泉的储水池,而在18世纪末起用作公众浴场。

另外,奥德维奇站亦是伦敦国王学院河岸校区的一部份。奥德维奇站是伦敦地铁一座已关闭的车站,为英国二级登录建筑。在1994年车站正式关闭后,奥德维奇站的月台曾成为国王学院的射击场。

盖伊校区(Guy's Campus)

盖伊校区位于伦敦桥旁,校区以由托马斯·盖伊(Thomas Guy)于1726年建立的盖伊医院为主,包含口腔医学,医学与生物医学等学术单位。 国王戈登病理学博物馆(King's Gordon Museum of Pathology)亦位于盖伊校区,此博物馆为全英最大的医学博物馆。

盖伊礼拜堂

盖伊礼拜堂是英国II*级登录建筑;其为盖伊医院其中一个最古老的部份,于1780年建成。礼拜堂是医院西翼的中心建筑,现为国王学院盖伊校区的祷告和礼拜场所。堂内保留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彩绘玻璃窗及马赛克壁画装饰,且放置了医院创立人托马斯·盖伊的大理石纪念碑。纪念碑由约翰·培根雕造,于1779年竖立,并安置在绿色大理石半圆形拱内。盖伊礼拜堂地下室亦是盖伊之墓的所在地;除此以外,英国外科医生和解剖学家阿斯特利·库柏爵士的遗体,以及其他医院的捐助者和职员的纪念碑都在礼拜堂内。

参考文献

  1. 金三角名校,MBA智库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