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松山文创园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Jeffrey12358讨论 | 贡献2020年3月4日 (三) 11:23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松山文创园区(英语:Songsh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俗称“松烟文创”,也就是早期的松山烟厂。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建于1937年,前身为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松山烟草工场”[1] ,1945年更名为“台湾省专卖局松山烟草工厂”,1947年又更名为“台湾省烟酒公卖局松山烟厂”,1998年停止生产,2001年由台北市政府指定为第99处市定古迹,并于2010年正式转型定名“松山文创园区”。松山烟厂在战后种植大量植栽,景观优美,停产后已经成为台北市东区最大的绿地。除松山文创园区,松山烟厂旧址目前还有台北文创大楼及兴建中的台北大巨蛋,与松山文创园区分属不同管理单位。

园区历史

日本时代

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时值日本统治台湾的最初十年,在台湾总督府有关当局对于烟草种植、加工及销售的控管之下,当时的台湾总督府为了弥补财政税收上的捉襟见肘,而有计画地推行“台湾烟草专卖制度”。

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在位于台北市上奎府町4丁目1番地的这块土地上开始兴建“台北烟草工场”,专门负责烟草生产及加工制造。之后由于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卷烟除供应台湾市场所需之外,也供应给在中国大陆华中华南等地区打仗的日军,甚至还外销到东南亚地区,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1937年,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更前往位于台北市松山地区的兴雅830番地(也就是今天的松山烟厂、松山文创园区)兴建“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松山烟草工场”。松山烟厂是当时台湾推动工业厂房现代化的先驱,同时也是台湾第一座专业的卷烟厂。当初日商在规划时,即引入“工业村”概念,重视员工福利,附设有完整的劳工福利设施,如:员工宿舍、男女浴池、更衣室、医护室、药局、手术室福利社、育婴室、托儿所等。兴建时占地18.9864公顷。建筑风格属“日本初现代主义”作品,强调水平视线,形式简洁典雅,面砖、琉璃及铜钉均为特别定制的建材,做工精细,堪称当时工业厂房之楷模。

1939年10月间,松山烟草工场开始开工生产,初期员工约1200人。

国民政府时代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日本投降后,台湾省专卖局接收松山烟草工场,并更名为“台湾省专卖局松山烟草工厂”。松山烟厂在战后种植大量植栽,景观优美,是台北市东区最大的绿地。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台湾省专卖局改制成立台湾省烟酒公卖局,松山烟厂再度更名为“台湾省烟酒公卖局松山烟厂”,专制卷烟、烟丝及雪茄等烟草制品。在1947年至1948年间,陆续产制乐园牌、无滤嘴新乐园牌烟,质优价中,颇受消费者喜爱;尔后陆续生产双喜牌、无滤嘴宝岛牌、克难牌、中兴牌、胜利牌、珍珠牌、金马牌、软包长寿牌等40馀种香烟品牌,成为为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最具代表性的烟厂,烟厂持续扩充增产,畅销四十年,直到1987年达到最高峰,员工约2000人,松山烟厂年产值曾逾新台币210亿元,对中华民国政府的财政收益贡献非凡。

走入历史

1998年,随著经济发展由于台北市市区都市规划东移、公卖改制、香烟需求量下降、香烟市场竞争力下降等原因,松山烟厂停止生产,迁并台北烟厂,从而正式走入历史。松山烟厂停止营运之后,形成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环境,生物栖地相当多样化。植被可见海湾时期及沼泽湿地时期的植物,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凉温带之植物。厂区内有水塘等水生及湿生环境,近年来常见动物有夜鹭红冠水鸡翠鸟小白鹭鲫鱼鲤鱼鲶鱼等。松山烟厂是台北市东区较大且自然度较高的绿岛,也是南港山系自然环境导入台北市区的绿色廊道中第一个生物中继站。

市定古迹

2001年,台北市政府将“松山烟厂”指定为第99处市定古迹,其中办公厅、制烟工厂、锅炉房、一至五号仓库为古迹本体,并将莲花池、运输轨道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建仓库一并纳为古迹保存范围。

变更用途

2002年,行政院同意台北市政府将其规划为台北大巨蛋体育馆预定地。

文创空间

2010年12月25日,台湾创意设计中心进驻松山文创园区使用部分空间。

2011年6月28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将松山文创园区委托“台北市政府属下的财团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营运至今。

2013年,松山文创园区里面的育婴室在为偶像剧巷弄里的那家书店》改装成为戏中“阅乐书店”后,于2014年以该名重新开放。

2014年1月16日,台湾创意设计中心与美国在台协会合作,在松山文创园区开办亚洲第一个“美国创新中心”(American Innovation Center)。

建筑模式

松山烟厂制烟工厂为二层单栋建筑,在平面上为矩形,东西长约165,南北宽约93米,占地4,500,入口在西侧。建物中央前部南北横向贯穿,将矩形分割成东西大小不等的二部分,鸟瞰形态类似“日”字。较大的东侧后段为封闭式的中庭空间,长约126米,卷烟生产线排列于矩形四周,依序有制盒、理叶、切叶、卷烟、包装等生产部门。

中庭为巴洛克式花园,四个角落设直角三角形水池,中央设有喷泉。较小的西侧前端有办公厅,为行政管理中枢;二楼则为员工食堂,后改为大礼堂

因其建筑古典特殊,自1980年代以来亦常成为电视剧及电影的拍摄场景。例如知名电视剧华视蓝与黑台视玫瑰人生,以及巷弄里的那家书店等。

经营权

为满足公益性期待,2011年6月28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托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营运管理松山文创园区,并将松山文创园区定位为‘台北市的原创基地’。松山文创园区全区为古迹建筑,制烟工厂、仓库建筑古色古香保存完善,是近年国内外艺文展览办展的热门场地。除了提供展览空间,松山文创园区也推出自办活动,包括总结台北市年度原创能量的原创基地节、学生毕展主题月松山文创学园祭,并且推出与公协会合作的133号共创合作社以及主打实验性展演的LAB创意实验室

此外,由于腹地范围与由台北文创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台北文创大楼紧邻,故两者常被误解为同一单位经营管理,也因此在台北文创大楼的租金争议、商业贩售与适法性争议中经常受到波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