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巴比倫 | |
---|---|
知名於 |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
巴比倫(阿拉伯語: بابل, Bābil;阿卡德語: Bābili(m);蘇美爾語語標符號: KÁ.DINGIR.RAKI;希伯來語: בָּבֶל, Bāḇel;古希臘語: Βαβυλών Babylṓn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原本是一個閃語族阿卡德人的城市。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四千三百年前的阿卡德帝國。
古巴比倫(約前30世紀-前729年)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在距今約5000年前左右,這裡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裡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美索不達米亞"-《聖經》稱為"伊甸園",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兩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這平原上發展了世界上第一個城市頒布了第一部法典,流傳最早的史詩、神話、藥典、農人曆書等,是人類文明的搖籃。[1]
中文名稱:巴比倫
外文名稱:Babylon
阿卡德語:Bābili(m)
時間:約前30世紀-前729年
簡介
古巴比倫王國(約前30世紀-前729年)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距今約5000年前左右,這裡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裡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
美索不達米亞是啥意思呢?這個詞出自於《聖經》,翻譯成中文就是「伊甸園」的意思,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所以說,古巴比倫王國就是在幼發拉底河和格里底斯河的兩河流域中,誕生了人類最早的文明。
古巴比倫王國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南部的奴隸制城邦,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以巴比倫城為中心。公元前十九世紀中,阿摩利人滅掉蘇美爾人的烏爾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
巴比倫也是一句希臘語,翻譯過來就是「神之門」的意思。古巴比倫王國第六代國王漢穆拉比是個傑出的人才,他即位後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成為西亞古代奴隸制國家的典型。
古巴比倫王國之所以能成為四大文明古國,與漢穆拉比有着很大關係。漢穆拉比在位期間,頒布了《漢穆拉比法典》 。這部法典共282條,由序言、本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序言和結語約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語言豐富,詞藻華麗,可以說是一篇對漢穆拉比本人的讚美詩。
在序言裡,漢穆拉比自稱受命於天神安努和蘇美爾最高神恩利勒,是「四方的庇護者」、「眾王的統治者」,他是按神的意志頒布這一法典,一再稱頌自己的豐功偉績。結語部分告誡後繼的國王必須遵守這部法典,不得曲解、變更或廢除,否則,一切災禍將降臨其身。
法典本文涉及當時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陳述次序大致是:1~5條司法方面的犯罪;6~25條,財產方面的犯罪;26~59條,土地、房屋和損害賠償;60~126條,果園經營、商業、借貸和寄存等;127~194條,婚姻、家庭、家庭財產、繼承和收養;195~214條,毆打致傷致死;215~240條,關於醫生、理髮師、建築師、造船工和船員等規定;241~267條,耕牛租賃、耕者和牧者的僱傭;268~277條,動物、船和車輛租賃、工匠僱傭等;278~282條,奴隸買賣等。
這部法典是古代兩河流域及其鄰近地區楔形文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也是世界上迄今完整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部法典。
此外,古巴比倫王國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特別是數學和天文學。不過,漢穆拉比死後,帝國就瓦解了。[2]
歷史發展
1.蘇美爾早期王朝(蘇美爾城邦時代)
兩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創造者是前4000年左右來自東部山區的蘇美爾人。前3000年,蘇美爾人就在兩河流域建立了眾多城邦。
從考古發現已經得到的史料來看,從公元前2900年開始,蘇美爾城邦進入一個「諸國爭霸」的時代。比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烏魯克、烏爾和尼普爾。
2.阿卡德王國時期
閃米特人的一支——阿卡德人,大概於公元前2500前後進入兩河流域。阿卡德人進入兩河流域時,蘇美爾城邦文明已經進入尾聲,各城邦之間鬥爭異常激烈。巴比倫最初不過是幼發拉底河邊的一個不知名的小城市。在阿卡德人的一塊碑文中,列舉了許多被征服的城市,其中就有巴比倫的名字。阿卡德王薩爾貢統一了蘇美爾地區,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權國家,蘇美爾城邦時代宣告結束。蘇美爾-阿卡德(Sumer-Akkad)時代開始。約前2191年庫提(Guti)人滅阿卡德,統治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建立庫提姆(Gutium)政權。美索不達米亞南部之蘇美爾-阿卡德時代結束。
3.蘇美爾復興時期與烏爾第三王朝
阿卡德王國後期,中央集權已經趨於崩潰,蠻族庫提人入侵、摧毀了阿卡德王國,但庫提人的統治並不穩固,使得各蘇美爾城邦得以短暫復興。其中烏魯克城邦的國王烏圖赫加爾(Utu-hengal)趕走了庫提人。烏圖赫加爾讓烏爾納姆鎮守烏爾城。
但是,烏爾納姆(Ur-Nammu)在約前2113年在烏爾建都,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建立了烏爾第三王朝(公元前2111年~公元前2003年),在位期間稱霸美索不達米亞南部諸城邦,烏爾納姆開始自稱「蘇美爾和阿卡德之王」。
約前2006年,埃蘭、古提(庫提)人、阿摩利人和蘇巴里(Subari)人聯合擊滅烏爾。
4.古巴比倫王國的興盛
公元前十九世紀中,來自敘利亞草原的阿摩利人滅掉蘇美爾人的烏爾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稱為巴比倫人。巴比倫人繼承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並發揚光大,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發展到了頂峰。人們喜歡用「巴比倫」三個字來概括古代兩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巴比倫文明所創造的輝煌業績和對世人所具有的魅力。[3]
歷史地位
巴比倫意即「神之門」,是兩河流域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巴比倫王國分為古巴比倫王國和新巴比倫王國(也稱迦勒底王國)。
美索不達米亞為人類最古的文化搖籃之一,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較發達文化,曾出現蘇美爾、阿卡德、古巴比倫、亞述、新巴比倫等文明。
巴比倫最初不過是幼發拉底河邊的一個不知名的小城市。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來自敘利亞草原的閃族人的一支——阿摩利人攻占這座小城,建立了國家。驍勇善戰,爭強尚武的阿摩利人以此為中心,南征北討,四處征戰,最終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巴比倫帝國,歷史上稱之為「古巴比倫王國」。
公元前1000年代初,閃米特人的另一支迦勒底人來到兩河流域南部定居。公元前 630年,迦勒底人領袖那波帕拉薩趁當時統治兩河流域的新亞述內亂之機,逐漸取得對巴比倫的控制。公元前 626年自立為巴比倫王。後與米底結成聯盟,在公元前 612年攻陷尼尼微,滅亞述帝國。[4]
帝國興衰
前1894年,阿摩利人首領蘇姆·阿布以幼發拉底河左岸的一個城市作為都城,這座城市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的巴比倫城!以這座城市為核心建立的王國史稱「古巴比倫王國」或「巴比倫第一王朝」。偉大的古巴比倫王漢謨拉比,在經過38年的遠交近攻、南征北戰之後,漢謨拉比建立起了一個從版圖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強大奴隸制王國,兩河流域地區得到了空前的統一。
古巴比倫王國的強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漢謨拉比的強權,其內部根基並不穩固。公元前1750年漢謨拉比死後,其子薩姆蘇伊魯納繼位,王國從此開始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地。先是埃蘭地區邊境發生暴動,動亂持續了兩年多。然後,蘇美爾人伊魯瑪在尼普爾以南地區建立了所謂的巴比倫第三王朝或海國王朝。
薩姆蘇伊魯納在忙於鎮壓內部叛亂的同時,東北部山區的喀西特人開始入侵巴比倫,雖然喀西特人的入侵被打退,但是他們在日後對巴比倫構成了巨大的威脅。薩姆蘇伊魯納統治末期,其父所打下的疆域已經喪失殆盡,領土已縮回到漢謨拉比之前的疆域,僅剩下阿卡德地區。
薩姆蘇伊魯納之後的四位後繼者又勉強維持了約一個世紀。但是王國的外部威脅有增無減。喀西特人第二次進攻巴比倫王國,雖然再度失敗,但是很多喀西特人在巴比倫尼亞附近定居下來,成為了有耕地的農民。喀西特人還在距離巴比倫城200英里的幼發拉底河畔建立了立腳點。
巴比倫國王阿比舒還試圖趕走統治蘇美爾的海國王朝,但遭到了失敗。前1595年,赫梯人入侵巴比倫,巴比倫城慘遭洗劫,主神馬爾杜克及其妻子的雕像作為戰利品被入侵者帶走,古巴比倫王國滅亡。赫梯人退去後,喀西特人開始統治美索不達米亞。此後,赫梯人、亞述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先後成為兩河流域和中東地區的統治者。古巴比倫王國從此便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5]
建築成就
古巴比倫城垣雄偉、宮殿壯麗,充分顯示了古代兩河流域的建築水平。尼布甲尼撒二世對巴比倫城進行入大規模建設,使巴比倫城成為當時世上最繁華的城市,也是中東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巴比倫城以兩道圍牆圍繞.外牆以外,還有一道注滿了水的壕溝及一道土堤,城內的主幹道中央以白色及玫瑰色石板鋪成,另城有八個城門,其中的北門就是著名的伊絲達爾門,表面用青色琉璃磚裝飾,磚上有許多公牛和神話中的怪物等浮雕。巴比倫城被建設得宏偉壯麗,直到100多年後,希臘歷史學家,被稱為「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來到巴比倫城時,仍稱它為世界上最壯麗的城市。
幼發拉底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城,城內的主要建築埃薩吉納大廟及所屬的埃特梅蘭基塔廟,高達91米,基座每邊長91.4米,上有7層,每層都以不同色彩的釉磚砌成,塔頂有一座用釉磚建成、供奉瑪克篤克神金像的神廟。據說,這就是《聖經》中耶和華變亂人們的語言,致使人們未能造成通天的巴別塔。城內古建築精華之一的「女神門」,高12米、寬近20米,門牆鑲嵌着形象生動的釉彩動物圖案,還有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蹟的「空中花園」,引人注目的人與獅子搏鬥的石刻雕像。
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亦稱「懸苑」,它依偎在幼發拉底河畔,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曾以興建宏偉的城市和宮殿建築聞名於世,他在位時主持建造了這座名園。相傳,他娶波斯國公主賽米拉米斯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鬱鬱寡歡。國王為取悅愛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倫興建了高達25米的花園。此園採用立體疊園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層重疊,層層遍植奇花異草,並埋設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園由鑲嵌着許多彩色獅子的高牆環繞。王妃見後大悅。因從遠處望去,此園如懸空中,故又稱「空中花園」。
為了發展旅遊業,1978年,伊拉克政府制定與實施了一項修建巴比倫遺址的計劃,在遺址上仿建了部分城牆和建築,在城內修建了博物館,陳列出土的巴比倫文物,其中,猶以一塊高逾2米的黑色閃綠岩石碑的複製品最為珍貴,石碑的上半部是鐫刻太陽神將權標授予漢穆拉比情景的精緻浮雕,下半部則為用楔形文字記載的《漢穆拉比法典》全文。這部由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約公元前1792~前1750年)領導制定的世界第一部法典的石碑原件現保存在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此外,伊拉克政府還在巴比倫遺址和巴格達市內仿古重建了寧馬克神廟和空中花園,修葺一新古城的淡藍色城牆高數丈,重現了這座古城昔日的風韻。
空中花園
巴比倫空中花園又稱懸苑,雖然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但至今人們都不知道空中花園是否真實存在。在公元前6世紀由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倫城為其患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修建的。現在科學家證實巴比倫空中花園實際上位於巴比倫以北300英里之外的尼尼微,其建造者是亞述王西拿基立。
空中花園據說採用立體造園手法,將花園放在四層平台之上,由瀝青及磚塊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撐,並且有灌溉系統,奴隸不停地推動連繫着齒輪的把手。園中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遠看猶如花園懸在半空中。巴比倫文獻中,空中花園始終是一個謎,甚至沒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園,所以現在也沒有關於巴比倫空中花園圖片,都是猜想圖。
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總周長500多米,採用立體造園方法,建於高高的平台上。假山用石柱和石板一層層向上堆砌,直達天空。從遠望去,花園就像在天空中一樣,所以才有空中花園之稱。山共分上中下三層,每層都用大石柱支撐,層層蓋有殿閣,甚至會讓人感覺河流在天上,就像是人間的天堂一樣。
為了防止雨水的滲透,花園的每一層上都鋪滿了柏油墊,然後再鋪上兩層磚,在上面撒上肥沃的土地,種植了很多花花草草。巴比倫空中花園最令人稱奇的地方是那個供水系統,因為巴比倫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園的遺址相信亦遠離幼發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認為空中花園應有不少的輸水設備,奴隸不停地推動連緊着齒輪的把手,把地下水運到最高一層的儲水池,再經人工河流返回地面。[6]
文化成就
流經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兩河流域,產生過飲譽世界的兩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奪目的巴比倫文化,曾與古代中華文明、印度文明和埃及文明比肩齊輝。
古巴比倫時代的科學以數學和天文最為發達,計數法採用十進位和六十進位法。六十進位法應用於計算周天的度數和計時,至今為全世界所沿襲。在代數領域,古巴比倫人可解含有三個未知數的方程式。在天文學方面,則已知如何區別恆星與行星,還將已知的星體命名。當時的曆法為太陰曆,將一年分為12個月,一晝夜分為12時,一年分為354日。為適應地球公轉的差數,已經知道設置閏月。古巴比倫人在天象觀測方面的長期積累,使後來的新巴比倫人能預測日月蝕和行星會沖現象,並進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天6時15分41秒,比近代的計算只多了26分55秒。
乘法表在古代並非中國一家獨有,古巴比倫的泥版書上也有乘法表。但漢字(包括數目字)單音節發聲的特點,使之讀起來朗朗上口;後來發展起來的珠算口訣也承繼了這一特點,對於運算速度的提高和算法的改進起到一定作用。
及至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朝漢謨拉比統治時期(公元前1792—前1750年)編纂了一部法典,史稱《漢穆拉比法典》。這部被認為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的第一部法典,將楔形文字和人像浮雕刻在一個2.25米高的石柱上。這部法典詳細規範了國王、奴隸主與自由民、奴隸之間的階級關係,還規定保護孤寡等。這不僅具有進步性的歷史意義,而且堪稱人類社會法典領域的開先河之作。
歷史上,文明的發祥總是和河流密切相關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就象兩條生命之藤,伸展在荒涼和乾旱的沙漠地區,在今天伊拉克一代聯袂合作,塑造了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這裡,孕育了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兩河流域文明,也就是人們習慣所說的「巴比倫文明」。
考古發掘已經證明,巴比倫文明是距今6000年到公元前500年兩河流域一系列城市文明的總稱。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岸,風格類似或迥異的城市如繁星點點,點綴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這個歷史舞台上,蘇美爾人和後來各支閃米族入侵者象走馬燈一般依次扮演着創造文明的主角,共同奏響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輝煌的樂章。當我們重新翻開歷史,那一幕幕歷史的悲劇便浮現在眼前。
通天塔傳說
當時的人們因為想要建造一座可以通往天上的道路,便修建了這座塔——巴比倫通天塔,但是當塔快要到達天上時激怒了天神,於是天空降下一道巨雷將這座通往天上的塔擊毀已做懲戒,因為這樣的舉動觸怒了天神,於是,巴比倫又被稱為「冒犯上帝的城市」。《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宣稱,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此故事試圖為世上出現不同語言和種族提供解釋。
根據猶太人的《聖經·舊約》記載:大洪水劫後,天下人都講一樣的語言,都有一樣的口音。諾亞的子孫越來越多,遍布地面,於是向東遷移。在示拿地(古巴比倫附近),他們遇見一片平原,定居下來。由於平原上用作建築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於是他們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巴比倫通天塔,巴比倫通天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由於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雲霄,似乎要與天公一比高低。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上帝深為人類的虛榮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類冒犯他的尊嚴,決定懲罰這些狂妄的人們,就像懲罰偷吃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一樣。他看到人們這樣齊心協力,統一強大,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於是他悄悄地離開天國來到人間,變亂了人類的語言,使他們分散在各處,那座塔於是半途而廢了。但是巴比倫通天塔中途停工的畫面在宗教藝術中有象徵意義,表示人類狂妄自大最終只會落得混亂的結局。[7]
相關視頻
1、文明古國之古巴比倫
2、古巴比倫第二集-遠古奇觀
參考來源
- ↑ 四大文明中的古國巴比倫王國,曾經那麼強大,為何突然消失?,網易網,2018-02-20
- ↑ 四大文明中的古國巴比倫王國,曾經那麼強大,為何突然消失?,網易網,2018-02-20
- ↑ 《世界帝國興亡史》:巴比倫帝國,鐵血網,2016/12/17
- ↑ 《世界帝國興亡史》:巴比倫帝國,鐵血網,2016/12/17
- ↑ 古巴比倫是如何滅亡的?古巴比倫是現在的哪個國家?,個人圖書館網,2019-01-01
- ↑ 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真實存在的人間天堂,探秘志網,2019年04月09日
- ↑ 揭秘巴比倫通天塔背後的秘密,觸犯了天神最終滅亡,久久探索網網,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