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薩姆-西藏地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1950年墨脱地震)
前往: 導覽搜尋

阿薩姆-西藏地震,又稱阿薩姆地震,中文文獻中常稱為1950年墨脫-察隅地震、1950年墨脫地震或1950年察隅地震,有時亦稱1950年印度-中國地震,發生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南迦巴瓦峰東側東喜馬拉雅構造結雅魯藏布江斷層帶的墨脫斷裂上,是中國有儀器紀錄以來所紀錄到的震級最大的地震,也是已知由聚合板塊邊緣碰撞所引起的地震規模最大的地震、20世紀世界第六大的地震和有觀測紀錄以來全球地震規模第九大的地震[1]

該次地震發生於1950年8月15日,震中位於中國與印度阿薩姆邦交界的西藏墨脫縣。此次地震的矩震級達8.6級,最大地震烈度則可能達到12度。地震波及整個西藏南亞多個國家和地區。附近的西藏墨脫縣、察隅縣和印度阿薩姆邦都受到了嚴重破壞,在中國造成了約4000人死亡,而在印度的死亡人數也達到了1526人。該次地震引起的山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震山崩。

地質背景

喜馬拉雅山沿線是地震多發地區,該山脈坐落在阿爾卑斯帶上,是歐亞板塊印度板塊動力碰撞的影響區。印度板塊以約50mm/a的速度向北運動與歐亞板塊碰撞匯聚於喜馬拉雅弧,造成了青藏塊體的不斷隆升。青藏塊體內部從北往南依次有阿爾金-海原斷裂帶、崑崙-瑪沁斷裂帶、鮮水河斷裂帶、金沙江斷層帶、喀喇崑崙-嘉黎斷裂帶、雅魯藏布江斷層帶、喜馬拉雅逆沖等大型斷裂。有科學家認為,青藏塊體存在整體東移和順時針旋轉的運動趨勢,同時塊體運動的非均勻性導致內部各次級地塊的運動存在差異,以至於阿爾金斷裂、祁連-海原斷裂,東崑崙斷裂和鮮水河斷裂為左旋走滑斷裂,而嘉黎斷裂為右旋走滑斷裂。同時研究表明羌塘地塊的東向運動是川滇菱形塊體的主要動力源,並導致了紅河斷裂的右旋特徵。這些地質特性使得雅魯藏布大峽谷附近的縫合帶應力集中,地殼很不穩定,進而使這一地區成為地震多發地帶。

發生此次地震的雅魯藏布江斷裂是青藏高原南部的大地構造邊界,該斷裂帶是印度板塊向亞歐大陸俯衝碰撞的構造演化結果。該斷裂帶的東北端為阿薩姆構造結,西南端為西隆高原。而附近的阿薩姆谷的西側是印度板塊,東側為緬甸地塊,印度板塊在緬甸弧地區向東俯衝至緬甸地塊。緬甸地塊中部有實皆斷裂,是近南北向右旋走滑斷裂。這一地質特徵使得這一該斷裂帶地震活動頻繁,除本次地震外,歷史上該地區附近曾還發生過1897年阿薩姆地震、1947年阿薩姆地震和1951年當雄地震等多次較大地震。

本次地震發生前曾有地震前兆的報告。有資料顯示,一些敏感的動物和家畜在一年前就出現了異常反應,如老鼠紛紛出洞危害莊稼,並出現了大量死鼠。在大峽谷進口處的格嘎一帶,人們注意到成群黑熊的嘶叫打鬧以及公雞的持續啼鳴。在8月15日臨震前,則有更多的前兆現象出現。

震害情況

德國探險家恩斯特·希沃特於1938年拍攝的喜馬拉雅山區的一處湖泊,呈現出這一地區的典型地貌。

這場地震發生在協調世界時1950年8月15日14時09分34秒,也即回藏時間20時09分34秒。震中位於喜馬拉雅山與橫斷山脈之間的崎嶇山區,當地人口稀疏,附近建築以藏族傳統的平頂康房、木籠房、杉板房和竹樓等為主。地震發生時正是當地的晚飯時間,許多居民正在準備晚餐。英國植物學家、探險家肯敦·瓦爾得在其著作《阿薩密地震歷險記》中回憶,「在一個極微弱的震動之後,來了一陣駭人的聲響,隨即地就開始劇烈震顫了。我跳起來從帳篷中望出去,我清楚記得大地景物的輪廓變為朦朧不清了——每一個山脊和每一株樹木都模糊起來了,就好像是在上下疾動似的,但是過了15秒之後我才意識到這是地震。」

地震造成墨脫縣背崩區、地東區、邦辛區、德興區居民大量傷亡,震中附近地區幾乎被完全蕩平,房屋全部被毀,人口死亡率達90%以上。附近的格林村被山體滑坡掩埋,整村全部毀滅。而耶東村更是因基岩滑坡整體被拋擲到江對岸,建築大部分落入江中,村內人畜幾乎無一倖免。直白村全村近百人中僅有1人倖存。距江東岸0.5千米的畢波村,整個村子被拋到江心。亞浪村、畢波村、西工村、得兒工村等居民點被夷為平地,人畜死亡率達百分之百。

地震導致受影響地區的藏式民房幾乎全部在地震期間倒塌,這些房屋的抗震性能極差,在烈度6度的地震下就會出現細小裂縫。地震還使墨脫附近的寺廟、佛塔、佛像等藏傳佛教建築被完全毀壞。扎西繞登寺29米高的菩提樹心佛塔被折裂,強嘎林寺兩層高的泥塑彌勒佛、釋迦牟尼佛像被震斷,附近地區有約100尊金佛像被震壞。僅墨脫縣境內,死亡的僧俗、喇嘛、差民人數就達到了3300多人,牲畜損失更達到了約1.77萬頭。接近墨脫縣的察隅縣也出現了河水暴漲、山石垮落、灌渠倒流、稻田乾涸的現象。

本次地震所造成的地震山崩是中國有記載以來規模最大的。在地震重災區內,不論是基岩還是冰川均出現了大規模坍塌,發生山崩的範圍遍及面積達112,000平方千米的廣大區域。布炯山山崩滑入距離3千米外的雅魯藏布江,江水被阻斷長達十數個小時,形成堰塞湖,並進一步引發洪水,雅魯藏布江江岸整體潰缺,水勢暴漲,流入印度阿薩姆邦寬闊平原地帶。據地質調查表明,布炯山的此次崩塌土方量可能超過1億立方米。則隆弄冰川因地震出現躍動,冰雪夾雜着石塊和泥沙滑入雅魯藏布江中,截斷附近河流約6小時。整個雅魯藏布江幹流有多處被倒塌的山體攔腰截斷。

與墨脫縣和察隅縣相比,印度阿薩姆邦受到的破壞較輕,但亦導致了約1500人死亡。沿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大部分建築物開裂、傾倒或全部坍塌。鐵路遭到破壞,道路扭曲開裂。由於土壤液化導致的地基失效,許多河岸村莊出現了下陷,河流堤壩崩裂引發洪水[2]

視頻

阿薩姆-西藏地震 相關視頻

Jerome: 1950年印度阿薩姆邦Mw8.6地震 「察隅地震」地表破裂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