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龍缸 |
中文名稱;重慶雲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 地理位置;雲陽縣城清水土家族鄉境內 占地面積;296 平方公里 開放時間;2008年6月18日 景點級別;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門票價格;80元 著名景點;龍缸岩溶天坑、南三峽、 石筍河、岐山草場、蓋下壩水上娛樂 |
龍缸位於清水境內的環形天坑。龍缸口橢圓,口下有一約兩丈長的天然條石平伸入內,寬約尺余,可於此俯伏窺視坑內特異景物。缸壁上部藤蘿覆蓋,野花點綴;下則石壁如削,呈青灰色,向坑內投石,需數十秒鐘方能聽到回聲。坑內似有小動物奔突其間;並有鳥往還,其名飛虎,翅利如刀鋒。傳說曾有人用粗麻繩下吊至半壁,飛虎襲擊,繩斷人亡。南邊缸楞上豎立着一塊巨石,約五米高,頂端橫臥一塊近兩米長的石條,一端偏向缸內,稍勾,酷似鷹嘴,人稱"鷹嘴岩"。
序言介紹
景區地貌奇特,溶洞密布,奇峰怪石、石筍摩天、雄險俊秀、千姿百態、多彩多姿,是自然科學的博物館,地質景觀的大觀園。主要景點有龍缸、龍洞、老寨子、映月洞、石筍河、老鴉峽、黃陵峽、龍窟峽、火山峽、藏龍峽、岐山草場(森林)、蔈草古長城、岐陽關古道遺址、蓋下壩湖泊等。集雄、奇、險、峻、幽、靜、秀麗各種神韻於一體。
綿延起伏的青山以各種各樣的姿勢睡着,偶爾扯過一片白雲遮着陽光,大山的深處偶有幾戶人家,就像幾個白色的點點,零零散散的。[1]
龍缸,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傳奇,在這裡既可以欣賞龍缸的神韻、石筍河的神奇、大安洞的神秘、岐山草場的神霧,又可以享受濃郁的土家風情和一流的服務。
地理位置
天下龍缸位於雲陽縣境內東南隅,緊鄰湖北利川市,重慶市的奉節縣和萬州區,核心區離縣城80公里。西起泥溪鄉的海螺溪,東至石筍河,南與湖北省利川市交界,北於黃陵峽出口,南北長37公里,東西寬19公里,包括整個清水土家族鄉、耀靈鄉、堰坪鄉和蔈草鄉、泥溪鄉的一部分,總面積296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0萬餘人。[1]
景區介紹
龍缸史稱"爐缸",因區內規模宏大的"爐"形天坑而得名。雲陽龍缸最具吸引力的主體景觀,便是以龍缺天坑為代表的岩溶地貌
和以石筍河大峽谷為代表的峽谷景觀。它們都是距今6700萬年以來,經流水、岩溶,構造以及重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質地貌景觀。
雲陽龍缸地質公園位於著名的重慶平行嶺谷區的東南部,地勢總體上南高北低。海拔1625米的七曜山脈橫亘其中,與景區最低處黃陵峽谷底相差竟達1400米。在大地構造上,龍缸地處渝東褶皺帶及湘鄂川黔隆起褶皺帶之間的過渡地帶,受斷裂構造的影響,"薄皮構造的上、中、下三種褶曲形態形成的構造地貌類型在區內得以充分體現。
而構成景區成景基礎的中生代三疊系石灰岩厚達1115米。這些巨厚的可溶性岩層在地應力作用下,發育了大量節理、裂隙,從而為流水溶蝕提供了通道,同時也為成景提供了空間;到了距今6700萬年的新生代,地殼抬升,河流下切,在流水沖刷,氣候變換,以及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外動力的綜合作用下,便形成了區內最為驚心動魄的岩溶地貌和最為神秘的峽谷景觀。
著名景點
龍缸
龍缸天坑,在平面上呈不規則的橢圓,長軸距離304~326米、短軸距離178~183米。深度達335米,這一深度位居我國第三,世界第五;龍缸天坑的坑壁近於90度,這種直上直下的形態更是"當驚世界殊"。龍缸天坑,其險絕在史書中早有記載。當您登上缸緣的鷹嘴崖,腳下絕岸萬丈,壁立如削;四周群峰起伏,煙靄迷茫。當您俯身窺探缸底,更是"猿猱欲度愁攀援"。如果您具備足夠的膽量,沿缸緣而行,其險絕與刺激絕對難以用言語形容。而能下至缸底者,往往被視為當地英雄。古今中外,寥寥數人而已。
岩溶塌陷和溶蝕是龍缸天抗開成的主要原因。這裡位於多組節理、劈理的交匯處,岩石極為破碎。在這些岩層之中,流水溶蝕形成的多層溶洞交錯縱橫,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破碎帶上的岩石產生坍塌,坍塌物隨即被暗河溶蝕帶走,龍缸就是在這樣反覆的溶蝕-坍塌-溶蝕-坍塌中逐漸形成。龍缸天坑無論是成因、深度以及坑體的形態都具有不同於其他岩溶天坑的特點,因此研究價值和美學價值都極高。龍缸天坑景觀組合有序,地表的石芽、峰叢、漏斗與地下的三層溶洞自成系統。尤其是它的三層溶洞,第一層為望月洞,第二層叫月崖洞,第三層是位於缸底的地下暗河,暗河流向石筍河。
2013年3月2日~3日和2014年5月26日~27日中國中央電視台十頻道《地理·中國》欄目分別以《"巨缸"之迷》和《"天坑"奇觀 龍缸巨坑》兩個節目對其進行了介紹。石筍河
石筍
從龍缸天坑北側的懸崖,沿着一條極為狹窄的山路,經過四個小時艱難的跋涉,便下至最令人心醉的神迷的石筍河景區。源於七曜山的流水在這裡切割了巨厚的岩層,形成了極為幽深和神秘的大峽谷。大峽谷東岸,屹立着因溶蝕形成的巨型溶柱--石筍。石筍高達200米以上,巍峨偉麗,雄險如削。石筍河就是因為它而得名。
石筍河柔美而不失驚險,清澈而多姿。河水在幽深的谷內,蜿蜒奔流。或飛瀉成瀑,或積水為潭,或拋珠撒玉,或驚濤拍岸。峽谷內,河水對岩石的沖刷、溶蝕、雕刻形成造型怪異的奇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峽谷內體現得淋漓盡致。乘橡皮船,順着石筍河穿過長長的大峽谷可以一直河流到長江,但沿途水勢無常,暗流險灘密布。2003年,雲陽縣縣長肖敏和旅遊局副局長王萬田等考察石筍河時就曾經被困在峽谷,三天後方才獲救。石筍河的驚險與刺激由此而知。
羅漢峰
十領先羅漢峰,因十八座酷似羅漢的溶峰而得名。每一個溶峰旁邊都有一個窪地,常常是峰窪相連,錯落有致。溶峰高度多在70~100米之間,這些小山體,或似錐狀,或似饅頭狀,在平面上呈鏈狀排列,面積可達幾平方公里,可謂"遠近高低各不同"。溶峰和窪地之上,為森林所覆蓋,其間常有農田房舍擇旁而建。極目遠望,四周群山蒼翠欲滴,田野鬱鬱蔥蔥。山峰上森林密布,峰腰雲霧飄繞,岩溶山泉或地下暗河從窪地邊緣汩汩流出;清澈透明。更有土家族古樸的吊腳樓與小橋、流水相映成趣,點綴出一派迷人的景色,當是極佳人居環境。
森林覆蓋率較高的糟谷,以清水鄉附近為最。谷中濃蔭蔽日,谷邊峰叢高聳,谷底中崩塌巨石累累,巨石上藤蘿樹木密布,糟谷忽明忽滅,忽寬忽窄,溶峰時高時低,森林時疏時密,槽谷中多有地下河出露,組合成一幅寧靜幽清的槽谷森林景色。
歧山草場
歧耀山森林草原位於雲陽最南部的歧曜山山脈,高遠遼闊,海拔在1000m以上,為喀斯特中山,東連萬州、南接湖北利川。近年來,雲陽縣在此開闢了幾千畝荒山,種植牧草、中藥材,場內已養殖了數千隻山羊、黃羊和黃牛,種植數百畝黃蓮,是雲陽的畜牧業和藥材生產基地。夏天放眼望去,翠巒如波,雲霧如海,冬可賞雪,登上高處,眼前是一派白震皚皚,原馳臘象的景象。春秋山花爛漫,奼紫嫣紅,到此休閒度假,使人心曠神怡,留連往返。
龍洞
龍洞由前後兩廳組成,前廳成圓形,寬40餘米,高近50米,長120米,面積4800平方米,內遍布千姿百態的鐘乳石,神奇瑰麗,琳琅滿目。有"白玉龍床"、"龍傘"、"龍壺"、"龍椅"、"龍凳"、"蓮台"、"天雞報曉"等自然景觀。後廳呈五邊形,高30米,長300餘米,面積6000平方米。裡面的石鐘乳形勢如獅、如象、如龍、如鳳,有的張牙舞爪,有的展翅欲飛。
老寨子
在西周之前,這裡就有土著生息,是賨人的世襲領地。這裡是供奉和祭祀女神的地方,後又修建了龍柱即祭祀柱。因修建時間久遠,人們習稱老寨子。
老寨子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在這裡出土了鉦、戈、鉞、箭簇、編鐘、土陶等器物和與之相鄰的賨人打虎樓遺址等考證。
自然環境
區內岩溶洞穴密布,最有名的當數大安洞。大安洞又名魚泉洞,發育於長江支流長灘河西岸的懸崖之上,是景區最大的溶洞。大安洞,洞體寬闊深長,由9個不同形態、不同大小的廳組成洞中套洞,景中生景的溶洞景鳳。洞內石筍、鐘乳石、石花、石幔、石鼓等鈣華景觀幻化成各種栩栩如生的景物,給人以無限遐想。老龍口峽谷位於泥溪鄉境內的海螺溪內,上游為萬州市的潭漳峽谷景觀。峽谷中,在流水和岩溶共同作用下,河溪時而潛入地下,時而奔涌地表,形成十分有趣的地下暗河與地表河流交替出現的景觀。老龍口峽谷,瀑潭連綴,水質清澈。泛舟其間,奇峰怪崖、山石瀑溪相擁,如入桃源仙境。
區內自然生態環境優越,動植物資源豐富,植被主要以中低山常綠闊葉林帶和亞高山暗針葉林帶為主,原始植被多保存於深切割的高山山地及峽谷區,各類野生植物達1000餘種。位於景區以南的岐耀山,自然林曾遭破壞,但經過大規模的人工造林、植草,已恢復了較好的植被系統和生態景觀。岐耀山草場牧草豐美、環境幽雅,已經成為野營度假的好去處。
龍缸所在的清水鄉是雲陽縣唯一的土家族鄉。受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的限制,當地的土家族過着原始質樸的生活,儘管語言和文字已經泯滅,但仍保留着奉祭白虎、住吊腳樓、渴油茶湯、唱土家山歌、跳擺手舞等古樸的民風民俗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擺手舞,集中體現了土家族人民"天性勁勇、銳氣喜舞"、"崇祖、祈福"的古樸民風,是最能體現土家族文化習俗的舞蹈。當有客人前往或節日時,土家族人們會在廣場上升起篝火,圍着一起跳"擺手舞",場面頗為壯觀。
位於龍缸以西的岐陽關是古老的"川楚孔道"的必由之路。在未通公路前的很長時間,川楚孔道是連接四川與湖北的商貿通道。川楚孔道的遺蹟留存已經很少,但漫步在林間荒草中的青石板古道,恍忽還能看到先民們艱辛的身影和這條古路曾經的繁榮。
龍缸,雄險俊秀,多姿多彩;龍缸,自然科學的博物館,地質景觀的大觀園;龍缸,大自然的傑作,躍然出世。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