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鴨式搖步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鴨式搖步舞》是一則胎教故事[1]

胎教一詞源於我國古代,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2],現代醫學也已經證明了,生活在媽媽子宮裡的胎兒是個能聽、能看、能感覺的小生命,媽媽對外界事物的感受都能通過某種途徑作用於胎兒。所以媽媽們在懷孕的時候應該加緊與胎兒之間的交流,對他施以良性刺激,以豐富胎兒的精神世界。

在胎教中,給胎兒講故事是一項不可缺少的胎教內容,讓胎寶寶接受美的薰陶,都可以讓胎兒「見多識廣」。講故事時孕婦應把腹內的胎兒當成一個大孩子,向他(她)娓娓道來,通過語言神經傳遞給胎兒,使得胎兒不斷地接受客觀環境的影響,在不斷變化的文化氛圍中發育成長[3]

故事內容

搖搖是誰呢?搖搖是一隻小鴨子。他才生下來不久,走路搖搖擺擺的,所以大伙兒叫他搖搖。他的姿勢是如此奇怪,如此笨拙。他每走一步,大家都會在後面笑話他。

小搖搖很苦惱。想躲在家裡別出來丟人現眼。

可是,這樣會讓人笑話一輩子的――小搖搖想。

小搖搖開始不怕別人笑話了。他每天在沒人的地方練習走路,儘可能使自己走路搖得好看一點。而且,每天還要到熱鬧的地方去走一圈,看看人們的反應。

後來他發現,如果自己挺胸昂首,旁若無人地闊步前進,就會有一種特殊的風度,這是鴨子獨有的風度。

他就這樣經常改進自己的走路方式。

有一天,他又來到熱鬧的地方。一隻小松鼠像發現了什麼奧秘似的說:

「瞧,一隻多麼神氣的小鴨子!」

「是啊,他走得真好看。」小刺蝟也說。

人們開始用讚賞的眼光來看小鴨子搖搖走路了。

後來呢,動物界盛行一種搖搖步的走法,就是模仿小鴨子搖搖走路的一種時髦風尚。

在動物們跳舞的時候,還專門有一種舞步,叫做「鴨式搖步舞」。這是一種很難學,但很好看的舞步。

我不說,你們也知道,這種舞步的創始人就是:――

小鴨子搖搖。

胎教故事注意事項

1、為了讓母親的感覺與思考能和胎兒達到最充分的交流,最好是保持平靜的心境並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2、在念故事前,最好先將故事的內容在腦海中形成影像,以便比較生動地傳達給胎兒[4]

3、如果沒有太多的時間,只能匆匆地念故事給胎兒聽[5],至少也要選擇一頁圖畫仔細地告訴胎兒,儘量將書畫上的內容「視覺化」地傳達給胎兒。

4、在選擇胎教書籍[6]時,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自以為寶寶會喜歡哪些書籍,儘量廣泛閱讀各類書籍。

視頻

鴨式搖步舞 相關視頻

語言胎教的奧秘
聽故事對寶寶好處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