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顧玉玲(1967年2月16日-),綽號沐子,是台灣的社會活動家以及人權活動家。
簡介
顧玉玲是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父親是中國江西省人、母親是台灣福佬人、丈夫是台灣客家人。她畢業於嘉義女中、輔仁大學英文系學士,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現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博士班。
顧玉玲之弟顧家銘,曾任民主進步黨黨工、目前是社會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成員。
經歷
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顧玉玲為學運領袖之一,之後積極參加台灣的社會運動或人權活動。她曾經擔任中華民國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祕書長、族群平等行動聯盟發言人、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祕書長、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成員、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國立清華大學兼任講師。
2004年4月9日,族群平等行動聯盟發言人顧玉玲、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執行長何燕堂、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郭明珠、蘆荻社區大學主任李易昆、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張榮哲、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總幹事莊妙慈、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團長陳柏偉、女工團結生產線總幹事賴香伶、中華民國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秘書長黃小陵、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秘書長王芳萍、中國時報產業工會總幹事蘇雅婷、台灣倉儲運輸業工會聯合會秘書卓玉梅等12位曾經參加野百合學運的台灣社會運動人士在行政院大門口舉行「野百合腐爛,好臭!」記者會抨擊,行政院發言人林佳龍、民主進步黨文宣部副主任鄭文燦等政治權貴頂著「學運先行者」的光環,藉由野百合學運進入中華民國體制、成為政治權貴,卻侃侃以特定政治立場與統治者姿態粗暴打壓弱勢者的發聲空間,行徑粗野無比,早已「穿了皮鞋,忘了草鞋」,背叛野百合學運「反壓迫」的精神,「百合之腐,其臭無比」[1];顧玉玲強調,野百合學運變成部分人士晉身政治權貴行列的最佳捷徑,讓反壓迫者變成壓迫者、以野百合之名撲殺新野百合學運等異己,台灣社會應該嚴厲批判這些政治權貴[2]。
2005年10月11至12日,顧玉玲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以台灣女性外籍勞工為主角的報導文學短篇小說〈逃〉,此文獲得第28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3]。
2006年4月27日,顧玉玲批評,蘇貞昌內閣以「拚治安」打壓台灣外勞以逃跑來爭取基本人權,「前後矛盾、作繭自縛、浪費國家資源的外勞政策」才是台灣治安的亂源[4]。
2008年4月27日,顧玉玲批評,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時陳水扁的勞工政見曾提出,每年減少15000名外勞,並嚴格控管外勞總量在30萬人以內;但民主進步黨陳水扁政府執政八年後,台灣的外勞人數高達365,229人,「整整成長了20%」;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盧天麟任內十個月,加速鬆綁外勞引進,遠超過之前幾任主委,對中小企業大開壓低勞動成本的方便之門,同時製造逾萬名無人承接的失業外勞;「民進黨下台前夕,『重返社運』的說法沸沸揚揚;但穿皮鞋的要重穿草鞋,恐怕得先清算執政的一筆爛帳才行」[5]。
2012年7月13日,顧玉玲說,台灣解嚴25年來,台灣走美國式民主,造成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獨大,不代表真正民主;經濟上,產業及勞動體制都放任資本遷移,例如1980年代的南進、1990年代的西進,導致勞動條件去管制化、彈性化,僱傭更不穩定;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執政都難逃金權政治,未來是建立工人獨立政治主體的時機,不能再將民主讓渡給這兩個大黨壟斷,「更重要的是,走過25年,經歷兩大黨執政,我們已經看到太多台灣勞工被出賣的慘痛經驗」[6]。
2014年5月8日,顧玉玲說,在台灣的社會運動中,反樂生療養院拆遷案是解嚴後第一個真正的學運,學生不再只是在校園內爭民主;這10年,學生來來去去,但對樂生療養院的關注始終持續,許多學生努力為樂生療養院的麻瘋病院民去除汙名,甚至在樂生療養院內辦學校、設立圖書館、舉辦藝文活動,卻被冠上「阻礙地方發展」的罪名;本案不斷的陳情抗爭過程,恐怕也創下抗爭民眾被警方抬離最多次的紀錄;透視這10年的本案抗爭史,可以發現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的執政態度與面貌已經越來越像,也讓人深刻體驗「爭取民主要靠自己,而且就從此時此地開始」[7]。
2014年10月15日,顧玉玲在《中國時報》的專訪中說,國家政策進步緩慢,但她很慶幸,她這一代比起上一代社會運動者,更有機會和社會運動對象生活在一起,這些都是無形的累積,不能以運動成敗論;她更覺得自己有責任為社會運動對象記錄這些人生起落,「但凝視異鄉,照見的無非是自己的偏見與侷限,我感謝他們慷慨地接待我、開放給我他們的人生」[8]。
評價
台灣作家、與顧玉玲同樣出身台灣外省人第二代或輔仁大學畢業(同校不同系)的馮光遠,稱讚顧玉玲是一位「有大愛心的人」。
著作
- 《回家》:印刻出版2014年10月出版,ISBN 9789865823900
- 《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印刻出版2008年10月出版,ISBN 9789866631221
- 《Our Stories: Migration and Labour in Taiwan》(翻譯:邱依虹/校訂:丁乃非、白瑞梅),2010,馬來西亞:SIRD
- 《自由的條件:從越傭殺人案看台灣家務移工處境》,國立交通大學社文所碩士論文,2010
主編
- 《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工傷協會、RCA員工關懷協會策劃,2013,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 《暫停之家─移工庇護中心的生活記錄》,張榮隆攝影,2010,台北: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 《Homemade Stories and Poems》移工家庭手工詩文集,2007,台北: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 《木棉的顏色:工殤顯影》,何經泰攝影,工傷協會策劃,2003,台北:大塊文化
- 《木棉花開了:工殤畫作集》,曹麗華等著,工傷協會策劃,2002,台北:工傷協會
- 《台灣工運》雜誌,女工團結生產線策劃,1993~1995,台北:ICLE
得獎紀錄:
- 〈長途漫漫:台北捷運潛水夫症工人追縱紀實〉獲2016年星雲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
- 〈一點六米寛的樓梯〉獲2016年梁實秋文學獎散文首獎。
- 〈聽見〉獲2016年林榮三文學獎散文三獎。
- 《回家》獲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非文學類最佳圖書、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金鼎獎文學類最佳圖書。
- 《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獲2014年金鼎獎最佳圖書及年度大獎、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
- 《自由的條件:從越傭殺人案看台灣家務移工處境》獲2010年台灣族群關係研究論文獎優等獎。
- 《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獲2007年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獎、2008年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2008年亞洲週刊華人十大好書、2009年桃園年度之書。
- 〈烈女〉獲2007年第一屆懷恩文學獎評審獎。
- 〈逃〉獲2006年第二十八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
參考文獻
- ↑ 徐國淦. 當年學運人士批當朝新貴「穿皮鞋,忘草鞋」. 聯合報. 2004-04-10.
- ↑ 顧玉玲. 昔日野百合 綠朝新權貴. 台灣蘋果日報. 2004-04-13 [2014-06-22].
- ↑ 顧玉玲. 逃. 中國時報. 2005-10-11~2005-11-12 [2014-08-24].
- ↑ 顧玉玲. 逃跑外勞是「拼治安」的替罪羊. 苦勞網. 2006-04-27 [2014-08-24].
- ↑ 顧玉玲. Stop Victimizing Victims!! 減薪、失業、負債、逃走……盧天麟是「外勞殺手」?. 苦勞網. 2008-04-27 [2014-12-21].
- ↑ 顧玉玲. 顧玉玲:工運結盟 要有參政權. 聯合晚報. 2012-07-14 [2014-06-21].
- ↑ 陳淑貞. 樂生10年抗爭史 社運學者認藍綠執政一個樣. 民報. 2014-05-08 [2014-10-31].
- ↑ 林欣誼. 顧玉玲陪越南移工回家. 中國時報. 2014-10-16 [2014-11-08].
外部連結
- 顧玉玲的Facebook專頁
- 顧玉玲Blog個人頁
- 獨立評論@天下 顧玉玲專欄
- 雲論/ETtoday東森新聞雲 顧玉玲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