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門 (雕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門
圖片來自myarchetypes

雲門Cloud Gate,因其外形又被俗稱為「豆子」是一件由英國藝術家阿尼什·卡普爾所設計的公共藝術塑像作品,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盧普區千禧公園的AT&T廣場內,大通長廊(Chase Promenade)與麥考密克中心論壇廣場與溜冰場(McCormick Tribune Plaza & Ice Rink)之間,建造於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

這一作品長20米,寬13米,高10米,拱底最高處距地面約4米,重100噸。雲門雖由168塊不鏽鋼板接焊而成,但其表面非常光滑,遊客可以在其上看到被反射和扭曲的城市輪廓,但完全觀察不到接縫。此外,塑像的底部為會歪曲和重疊影像的凹形空間,被稱為「omphalos」(希臘語意為「中央」)。

卡普爾稱雲門的靈感來自於液態水銀,這一作品在設計比賽中被選中,但隨即出現了關於其建造、組裝及維護方面的諸多技術問題,甚至有觀點認為其根本不可能建造出來。雖然經過專家磋商最終給出了解決方案,但塑像並未在預計時間內完成,因而在2004年的千禧公園開幕式中以未完成的形式對公眾展現,如今建造完成的作品在美國國內和國際上都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

設計

從19世紀中旬開始,位於密西根湖東部和河床西邊的格蘭特公園成為了芝加哥主要的公園。1997年,芝加哥城市委員會決定在格蘭特公園西北方的伊利諾伊中央鐵路公司鐵路站場和停車場的所在地蓋千禧公園。2007年,這個新公園成為芝加哥的第二大景點,排名僅次於海軍碼頭

1999年,一個由千禧公園工作人員、藝術收藏者、管理人員和建築師組成的委員會在該公園參觀了30位藝術家的作品,並邀請了其中兩位提交計劃書。美國藝術家傑夫·昆斯提交了一份關於竪立滑梯塑像的計劃書,其設計由玻璃和不鏽鋼組成,並帶有一個90尺高的瞭望台升降機[1]

可是委員會選擇了第二位藝術家的計劃書,也就是阿尼什·卡普爾的設計。他的設計為一個以液態水銀為靈感的無縫不鏽鋼塑像。它的外殼可以映射芝加哥的城市輪廓,但映像會因其橢圓外形而扭曲。每當遊客們走過塑像時,他們的映像都會被扭曲,如哈哈鏡一樣。

塑像的底部是一個反射重疊映像的凹狀空間「omphalos」。這個空間的頂尖離地9米高,其拱門能讓遊客走進塑像。當他們走到塑像外圍時,他們又能看到整個藝術品。[2]記者們於公園的開幕周中把「omphalos」形容為「形的下腹」。

在設計過程中,塑像原為公園東北部分的植物園(Lurie Garden)的中央裝飾品,但工作人員認為它對植物園而言實在是太大了,於是決定忽略掉阿尼什·卡普爾的反對,把它放在了AT&T廣場。此外,塑像的東西兩面會反射斯莫菲-斯通大樓(Smurfit-stone Building)、保德信廣場與Aon中心(Prudential Plaza & Aon Center)和滾石飯店(One Prudential Plaza)等摩天大樓的映像。

阿尼什·卡普爾沒有在設計過程中使用電腦畫圖。可是電腦建模是分析複雜結構的必需品,因此卡普爾的設計引起了很多憂慮。比如說,熱量可能在夏天的時候保持下來使塑像過熱,其在冬天的時候則有可能變得過冷,這種極端的氣溫變化會讓塑像的結構變得脆弱。塗鴉鳥屎指紋也是潛在問題,因為它們會影響塑像的外表。但最緊迫的問題是為塑像建造一個無縫的外殼,聞名的建築師諾曼·福斯特曾經一度認為這無法實現。

在塑像完工時,公眾媒體都因其豆子的外形稱它為「豆莢」,但阿尼什·卡普爾認為這個外號「非常愚蠢」。塑像在幾個月後正式被命名為「雲門」[3]。塑像有四分之三的外表反射着天空,它的名字象徵着塑像把天空和遊客連接在一起的作用。塑像和廣場有時候會被一起稱為「在AT&T廣場上的雲門」「雲門」是阿尼什·卡普爾在美國的第一個戶外作品。根據金融時報的說法,這亦是其在美國的成名之作。

參考文獻

  1. Artner, Alan G. Arts & Entertainment. Chicago Tribune (Newsbank). 2004-04-25 [2008-09-19]. 
  2. Gilfoyle, Timothy J. Millennium Park: Creating a Chicago Landmark.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261. ISBN 978-0-226-29349-3. 
  3. Bernstein, Fred A. Art/Architecture; Big Shoulders, Big Donors, Big Art.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4-07-18 [200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