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家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鄧家泰(1914年—2003年1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湖北省荊門市人。湖北省荊門龍泉中學畢業。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3年1月21日,在北京逝病,享年88歲。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14年,鄧家泰出生於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麻城[1]鎮鄧家沖。少年時期接受革命影響,即參加了兒童團的革命活動。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司令部通信參謀、通信股長,成立大青山騎兵支隊,他擔任作戰科長、支隊副參謀長兼作戰科長。在大青山堅持游擊戰達5年之久,曾參加五寨戰鬥和反掃蕩、反頑鬥爭。

1940年,反頑鬥爭時,率一個騎兵連以奇襲的動作全殲五塔背守敵一個連。

1941年,反掃蕩時,曾率大青山騎兵支隊直屬部隊在綏中地區與敵重兵周旋達一周之久,勝利地粉碎了敵掃蕩。

1942年,他曾協助姚喆炸毀日寇車輛十多輛。

1943年春,成立晉綏軍區塞北軍分區,任分區參謀長。依託雁北,繼續向綏遠方向發展游擊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初期,任晉綏軍區軍政幹部學校三隊隊長,西北野戰軍第三縱隊副參謀長。參加了汾孝、榆林、沙家店、宜瓦、洛川、洛白公路、荔北等戰役戰鬥。為消滅敵有生力量,保衛黨中央和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的安全,奪取全國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貢獻了力量。

1948年夏,三縱隊整編為第一野戰軍第三軍,鄧家泰任參謀長,率部參加了扶眉、蘭州戰役,進軍河西走廊,奪取玉門油田等戰役戰鬥。他身為軍參謀長,善於理解上級首長的作戰意圖,協助軍政主官精心謀劃每一次戰役戰鬥,善於把首長的決心變為部隊的行動。戰鬥實施中,他指揮到位,組織細緻,密切協調,部署及時,保證了戰役戰鬥的勝利。

建國之後

全國解放後,第三軍留駐河西武威、張掖酒泉地區,他帶領部隊勝利完成了生產、剿匪、整訓的任務。

1952年8月,鄧家泰被選送到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深造,他十分珍惜這一難得的學習機遇,勤奮學習,刻苦鑽研軍事學術理論,廣泛涉獵炮兵、裝甲兵、工兵諸軍兵種知識,研習軍事謀略藝術。具備了一個高級軍事指揮員所需要的軍事理論知識和謀略素養,以優異成績畢業。

1955年3月,任軍委裝甲兵副參謀長。

文化大革命」期間,鄧家泰受林彪反黨集團迫害,下放到安徽生產建設兵團任副司令員。期間,他對林彪、「四人幫」反黨集團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堅決抵制和鬥爭。

1975年3月,恢復大區領導職務,調任南京軍區參謀長。期間,他忘我工作,參與軍區的撥亂反正工作,恢復並改進了一些訓練科目,為保證軍區訓練工作走上正軌做出了貢獻。

1977年底,任裝甲兵副司令員[2]。鄧家泰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經常深入部隊、院校,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提出許多加強兵種建設的重要建議,為人民裝甲兵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

被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律委員會委員。

1987年起,被聘為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

1992年初,鄧家泰從報刊和調查中了解到,全國每年發生虐待、迫害老年人的案件較多,對此他心情沉重。在第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他聯絡了33位代表,領銜提出了關於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法》的議案,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1996年8月,八屆全國人大二十一次常委會議審議通過了《老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法》。他還就做好復員轉業軍人的工作安置、提高軍隊離退休幹部的生活待遇、修建三峽工程、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經濟犯罪、關心殘疾人等問題提出許多具體建議,其中不少被國務院有關部門採納。

2003年1月21日17時,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視頻

鄧家泰 相關視頻

鄧家泰

參考文獻

  1. 鄧家泰將軍銅像在麻城小學揭幕,:荊門新聞網,2017-06-02
  2. 原裝甲兵副司令員鄧家泰將軍逝世,新浪軍事, 200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