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遵義醫學院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遵義醫學院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遵義醫學院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遵義。學校創建於1947年,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本科醫學院校,曾用大連醫學院、關東醫學院、大連大學醫學院等名稱。1969年為支援「三線」建設舉校南遷,更名為遵義醫學院。經過69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以醫學為主,文理滲透的多學科、多層次、辦學特色鮮明、辦學實力雄厚的省屬重點建設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是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2014年,口腔醫學專業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2016年,成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下設機構

學校由遵義校本部和珠海校區組成,占地面積近2800畝,下設28個教學院系、3 所直屬附屬醫院、9所非直屬附屬醫院。現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7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臨床重點學科和重點專科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示範性本科專業6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3個,國家級培訓基地3個,省部級培訓基地9個。是全國高校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研究生[1] 教育涵蓋4個學科門類,其中,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

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省級精品課程12門;省級教學團隊5個。

發展歷程

遵義醫學院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於2008年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2013年1月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合格驗收。中心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創建、繼承、改革三個時期。

一、實驗室創建階段(1947年~1969年)

學校創建之初,雲集了一批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等著名專家學者,他們治學嚴謹、求真務實,始終把「三基三嚴」訓練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視學生臨床技能培養。在他們的辛勤耕耘下,相繼建立了診斷學、外科手術學、醫學影像學等臨床實驗室,為進一步加強學生臨床技能訓練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技術過硬的優秀畢業生,成績斐然,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二、實驗室繼承與發展階段(1969年~1999年)

1969年學校南遷遵義後,繼承大連醫學院臨床技能實驗教學傳統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臨床實踐教學體系上大膽創新,相繼建立了婦產科學技能組、兒科學技能組、眼科學技能組、耳鼻喉科學技能組、急救醫學技能組、護理學[2]技能組,加強了臨床技能培訓力度,初步形成了「基礎性、實踐性、綜合性」的臨床實踐教學模式。為老區培養了大批基礎紮實、技術過硬、敬業為民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有的長期紮根基層為老區人民服務,有的成為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使我校成為在西部地區享有一定聲譽的醫學院校,曾在衛生部組織的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統考中榮獲西南地區第一名和第二名。

三、實驗室改革創新階段(1999年~至今)

1999年學校擴招以來,原有的實驗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的需求。學校根據教育部實驗室建設相關精神,積極探索臨床技能實驗教學改革模式,整合診斷學、外科手術學、醫學影像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急救醫學、護理學等實驗教學資源,理順了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的關係,建立了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中心下設診斷學、外科手術學、臨床技能、影像學、護理學及麻醉學6個實驗教學平台,形成了「基本技能訓練、仿真模擬訓練、真實環境訓練」三個實驗教學模塊。

遵義醫學院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2008年獲得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2013年1月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的合格驗收,成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7年成為貴州省雙一流(一流平台)建設單位。

中心下設外科手術學、診斷學、臨床技能、醫學影像學、麻醉學和護理學等6個實驗室。2018年學校和附屬醫院共同自籌資金5000餘萬元(包括基礎建設、裝修、購置設備等)用於大連路校區臨床技能實驗室的改擴建,現已完成並投入使用。中心目前總面積9000餘平方米(包括新蒲校區、大連路校區),儀器設備總值5000餘萬元(包括新蒲校區、大連路校區);設置了內科、外科、重症監護、護理模擬病房,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急救醫學、護理學等技能操作室、診斷學虛擬實驗室、虛擬腔鏡訓練室等,並將PACS系統直接用於實驗教學;購置了各類仿真實驗教學模具、實驗室網絡管理與教學系統、OSCE網絡管理系統、招募並培訓了多名標準化病人(SP)用於實驗教學。涵蓋了臨床醫學的基本技能、專科技能、綜合技能訓練等內容,能滿足醫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專科技能和綜合能力的培訓與考核,適於不同年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技能培訓與考核。

中心實行校、院二級管理,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使實驗室管理有章可循,實施實驗教學工作有條不紊。組成了一支專兼職結合、職責明確、相對穩定、結構合理、教風優良、治學嚴謹、勇於探索的實驗教學團隊。開設了診斷學等20門實驗教學課程,承擔了臨床醫學等13個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同時還承擔了國家、省衛計委等多項培訓任務及遵醫附院住培基地的臨床技能培訓。

近年來,中心接待了哈爾濱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貴州醫科大學、山東濰坊醫學院、西南醫科大學、成都大學附屬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等學校及醫院的領導、專家、教師等參觀、考察、學習及交流,發揮了較好的示範和輻射作用。

通過不斷的改革與探索,中心逐步構建了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的臨床技能實驗教學體系,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臨床技能實驗教學方法與手段,建設了網絡化、信息化實驗教學與管理平台,實施了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具有較好的示範和輻射作用 。

我們將不懈努力,將中心建設成教育理念先進、教學體系科學、實驗設施完善、實驗教材配套、隊伍結構合理、管理水平較高、教學特色鮮明的現代化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

參考文獻

  1. 考上研究生,原來好處這麼多!,搜狐,2022-01-30
  2. 專業解讀丨護理學,搜狐,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