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軟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軟盤(Floppy Disk,香港作磁碟,台灣作磁片,簡稱「FD」)在台灣也稱軟盤,是一種碟盤存儲,主要部分是一張薄軟的磁存儲介質盤片,盤片封裝在矩形塑料殼中,內襯有用於清理灰塵的纖維織物。讀寫軟盤需要藉助軟盤驅動器英語:floppy disk drive,簡稱 FDD)。

第一個軟盤是由IBM於1971年開發出的,直徑8吋。隨着硬件技術的發展與使用的需要,又派生出5.25吋的軟盤,並廣泛使用在Apple II、IBM PC及其他兼容電腦上。蘋果1984年在Mac機開始採用3.5吋軟盤,此時容量還不到1MB,後來,由日本索尼的3.5吋軟盤片容量有1.44MB所取代,這種軟盤片80至90年代盛行,直至2000年代以前,3.5吋軟盤驅動器仍是電腦普及設備之一,之後漸漸被淘汰。

發展

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首次推出3.5吋軟盤,隨着硬件加工技術的發展,軟盤尺寸漸漸減小,容量漸漸增加。軟盤直至2000年代仍為電腦必備設備之一,因為把它製作成電腦引導碟以及更新BIOS時需要用到。但是由於軟盤讀取方式的局限,磁頭在讀寫軟盤數據時必須接觸碟片,而不是像硬盤那樣懸空讀寫,因此軟盤已經難以滿足大量和高速的數據存儲,而且軟盤的存儲穩定性也較差,一張正常的軟盤,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1],如受熱、受潮、多次讀寫,均使之壽命減少。後來雖然有很多升級產品如zip Drive、SuperDisk(LS-120)及Jaz Drive等,但是都難以同時解決兼容性和速度容量兩者直接的矛盾。隨着光盤、U盤、移動硬盤等移動存儲接口的應用,5.25英寸及8英寸的軟盤已極為罕見,3.5英寸的軟盤使用也漸被淘汰。

由盛行到被淘汰

3.5吋軟盤在1980至1990年代曾盛極一時,1996年時全球有多達50億片軟盤正在使用。直到CD-ROM、USB存儲設備出現後,軟盤銷量逐漸下滑。

1998年蘋果公司推出第一代iMac,是第一台捨棄軟盤驅動器的電腦。戴爾2003年推出的Dimension台式機也放棄對軟盤驅動器支持。之後,配備軟盤驅動器的新電腦越來越少。

2007年2月,歐洲最大的電腦零售連鎖店PCWorld宣布停止銷售軟盤驅動器和軟盤片。2009年9月,索尼公司宣布,已經於該年上半年內全面停產3.5吋軟盤驅動器產品,預計在該年年內就會清空庫存,徹底退出該市場。不過索尼同時也宣布,軟盤驅動器產品線停產後,公司仍將保留軟盤片產品線,繼續進行製造和銷售。

2010年4月,索尼公司宣布;由於DVD及USBU盤等大容量存儲設備普及造成軟盤需求急劇下滑,於2011年3月停產3.5寸軟盤片[2]。日本絕大多數廠家都已經停產3.5吋軟盤片,軟盤驅動器也幾乎已經停產。往後推出市面的電腦機箱已不再設有軟盤驅動器接口了,而軟盤驅動器也跟着被具有熱插拔特性的USB/IEEE 1394/Thunderbolt/PCMCIA/SATA接頭與讀卡器取代。同時軟盤在存儲介質的主流地位亦被移動硬盤、U盤、存儲卡替代。

現行使用狀況

2010年代,儘管多數(全部)大廠已經宣布不再生產軟盤驅動器,然而,仍有廠商推出傳統內接式或是USB接口的外接式軟盤驅動器,以供應市場上的需求,軟盤片之所以在市場上仍占一席之地,系因在許多的企業、政府機關、研究單位,仍然需要在一些較舊型電腦或工業電腦等特殊環境使用軟盤驅動器來做數據文件的傳輸。

視頻

軟盤 相關視頻

1996年購買的WindowsServerNT操作系統軟盤
電腦外接USB設備無法識別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