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光盤(英語:Optical disc,又譯作光碟)於1965年由美國人發明[1],當時所存儲的格式仍以模擬信號(Analog)為主。它是用激光掃描的記錄和讀出方式保存信息的一種介質。大約在1990年代中期時開始普及,具有存放大量數據的特性,1片12cm的CD-R約可存放1小時的MPEG1的影片,或74分鐘的音樂,或680MB的數據。

原理

光盤的記錄利用了雙重自動修正的編碼:當音頻以24-bit從模擬信號轉變為數字信號之後,會先加入第一組的check digit成為一串28-bit的信號;然後這28-bit的信號會平均分布在28組相連的數據串,並有1-bit的差異,再加入第二組的check digit。這樣,即使光盤的物理介質受到損傷,由於有雙重的自動修正,使解碼器亦能把大多數損傷移除,無損音頻的質量。

結構

要了解光盤的製造原理,首先就要了解光盤的結構,其結構同製造過程密切相關。大家都知道,光盤只是一個統稱,它分成兩類,一類是只讀型光盤,其中包括CD-Audio、CD-Video、CD-ROM、DVD-Audio、DVD-Video、DVD-ROM等;另一類是可記錄型光盤,它包括CD-R、CD-RW、DVD-R、DVD+R、DVD+RW、DVD-RAM、Double layer DVD+R等各種類型。

保護

隨着VCDDVD機的廣泛使用,幾乎每家都有些光盤,光盤高清逼真的音質及清晰的影像已被眾多的人士所喜愛,而正確地保養光盤會令你長久享受到純正的原聲原味。

光盤因受天氣、溫度的影響,表面有時會出現氣凝結,使用前應取乾淨柔軟的棉布將光盤表面輕輕擦拭。

光盤放置應儘量避免落上灰塵並遠離磁場。取用時以手捏光盤的邊緣和中心為宜。

光盤表面如發現污漬,可用乾淨棉布蘸上專用清潔劑由光盤的中心向外邊緣輕揉,切勿使用汽油、酒精等含化成份的溶劑,以免腐蝕光盤內部的精度。

光盤在閒置時嚴禁用利器接觸光盤,以免劃傷。若光盤被劃傷會造成激光束與光盤信息輸出不協調及信息失落現象,如果有輕微劃痕,可用專用工具打磨恢復原樣。

光盤在存放時因厚度較薄、強度較低,在疊放時以10張之內為宜,超之則容易使光盤變形影響播放質量

光盤若出現變形,可將其放在紙袋內,上下各夾玻璃板,在玻璃板上方壓5公斤的重物,36小時後可恢復光盤的平整度。

對於需長期保存的重要光盤,選擇適宜的溫度尤為重要。溫度過高過低都會直接影響光盤的壽命,保存光盤的最佳溫度以攝氏20度左右為宜[2]

視頻

光盤 相關視頻

光盤的原理和作用
光盤是怎樣記錄信息的?看到光盤被放大的瞬間,明白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