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進非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走進非洲》是由中央電視台與鳳凰衛視聯合攝製的大型紀錄片[1]。2002年12月,由中央電視台和鳳凰衛視聯合推出的大型電視行動《走進非洲》簽約儀式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

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外交部等有關部門的領導出席了簽字儀式,這是繼《極地跨越/兩極之旅》之後,兩家電視媒體再度攜手的又一電視大製作。

基本信息

2002年初,中央電視台和鳳凰衛視曾派出20人聯合攝製隊,挑戰南北極地,跨越美洲大陸,行程半年,播出節目百餘期,電視信號覆蓋全世界;在中國乃至華人電視史上邁出了開創性的一步。

《走進非洲》將更具開拓性和挑戰性,攝製隊將於2003年2月16日出發。並且一反常規旅行探險節目單線單隊的拍攝方式,24名隊員將兵分三路從北非西非南非三條線路向非洲東部推進,最後在東非坦桑尼亞境內的乞力馬扎羅山腳下會合,歷時三個半月。將穿越30多個國家,行程近八萬公里。

每個攝製組由8名隊員組成,配備3輛越野車,這將是一次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進行的多角度、大視野的電視拍攝拉力賽。沿途各國地理;氣候差異很大;有的國家內戰頻發,需繞道行駛;有的國家路況艱險;寸步難行。三個攝製組能否在一百天的時間內既完成拍攝任務;又人馬無恙地抵達目的地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

這次隨攝製組一同走進非洲的還有三位公眾人物,他們是中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著名相聲演員、社會活動家牛群和著名音樂人朱哲琴。三位嘉賓將分別擔任三條路線的特約主持人。

愛心之旅

《走進非洲》跨國大型電視採訪行動是一項複雜的工程,人員,設備,車輛,護照簽證及行程的安排事無巨細,步步不得疏漏。中央電視台和鳳凰衛視在近幾年類似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聚集了一批具有境外採訪,編輯和攝影能力的人材。這次兩台的電視精英們將再次聯手,真誠奉獻。此次大型電視採訪行動吸引了眾多平面媒體的關注,北京上海廣州三大都市最具影響力的報刊《北京晨報》、《新民周刊》、《南方周末》將加盟,派記者全程跟蹤報道。

《走進非洲》將於2003年5月在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CCTV10)、中文國際頻道(CCTV4)、綜合頻道(CCTV1)[2]和鳳凰衛視中文台、歐洲台、美洲台、資訊台等七個頻道播出。央視網、鳳凰網將全面、及時跟蹤報道。

《走進非洲》將融入更多人文關懷、社會公益等內容,攝製組將在途中參加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舉辦的募捐活動。募捐所得款項一律捐給非洲需要幫助的兒童。使這次大型電視拍攝活動也成為一次愛心之旅。

活動意義

《走進非洲》將客觀性、全景式地展示非洲的歷史文化、自然景觀和人們的生存狀態,喚起觀眾對非洲的尊重和熱愛。攝製組將向觀眾展示非洲超過20個的「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長的裂谷東非大裂谷,世界上最炎熱的「熱極」;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等等。

非洲是人類發源地之一,攝製組將帶領觀眾走過尼羅河流域、尼日爾河流域等非洲輝煌的古代文明;著名的非洲古文化加突尼斯的迎太基、蘇丹的麥羅埃、埃塞俄比亞的阿克蘇姆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南部非洲的大津巴布韋、西非的貝寧加納和馬里等;至於幾內亞灣沿海的黃金海岸、可可海岸、象牙海岸和奴隸海岸則可反映殖民地時代對非洲掠奪的痕跡。

非洲幅員廣大,部落眾多,是現今人種最複雜的大洲。居住在赤道雨林地區或沙漠地帶的民生顯然不同,而海島文化與大陸文化更大異其趣。茹毛飲血的蠻荒世界或許不復存在,但充滿地方色彩的傳統習俗依舊保留。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非洲還包括:非洲決不是戰亂和疾病的大陸,許多非洲國家幾十年來經濟穩步增長,人民安居樂業。不僅吸引了包括來自中國的投資者,也是全世界旅遊者趨之若鶩的地方。當然非洲仍然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大陸,非洲所面臨的自然生態問題和歷史問題和社會問題,也是攝製組無法迴避的焦點。

視頻

走進非洲 相關視頻

《走進非洲》 第1集
《走進非洲》 第2集

參考文獻

  1. 談紀錄片的真實性與故事性,學術雜誌網,2018-08-09
  2. 中央電視台主要頻道和欄目,搜狐,200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