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蓬萊八仙廟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蓬萊八仙廟會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蓬萊八仙廟會

分 類;民俗活動

地 區;山東省蓬萊市

蓬萊閣廟會發展已有百餘年歷史,一年一度的廟會已經發展成為山東省蓬萊市中國傳統節日民俗文化盛會。正月十六的蓬萊閣廟會是蓬萊市的中國傳統民俗集會活動,每年都有來自周邊近萬名群眾前來燒香拜佛,觀光遊玩。[1]

歷史廟會

相傳神農時代在太陽升至中天時互通有無,做好交易後散夥。殷、周之際,集市初具規模。南北朝時大興廟宇,活佛升天或菩薩誕辰之類盛會應運而生,善男信女紛至沓來,八方遊人也趕來觀光。商人便來廟前擺攤兜售貨物,大約到了唐代,形成了以寺廟為中心進行交易的廟會。

蓬萊舊時的廟會主要有農曆四月二十八日的窯坊會、三月十三日的北王會、四月十四日的劉家溝會、三月二十三日的欒家口會、四月十八日的烽埠頂會、三月初七的徐家集會、二月初十的汰口廟會、四月初八的崮寺店會、六月初八的大辛店會等等。

蓬萊民間自古便盛行崇尚神仙之風。蓬萊的神仙文化,緣起于海市,興起於戰國時期,至明、清時期,郡志上記載的地方性神仙人物已多達數十位。

相傳正月十六是天后(海神娘娘)的生辰,所以蓬萊人有正月十六趕廟會的習俗。這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往蓬

萊閣天后宮,進香膜拜、求籤許願、捐香火錢。

各地農民組織戲班、秧歌隊到蓬萊閣戲樓、廣場上表演,屆時蓬萊閣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正月初十三、十四,漁民們要過漁燈節,人們紛紛到蓬萊閣的龍王宮送燈、進奉貢品,祈求龍王爺保佑,以圖新的一年出海平安和漁業豐收。

按照風俗,許多人要供祭船、送漁燈、放鞭炮,同時舉行娛樂活動。

若是新春時節,漁民造了新船,船主會擇黃道吉日,讓船頭披彩,船桅掛紅旗,然後設供品,點蠟燭,焚香紙,鳴鞭炮,行大禮,接着用硃砂筆為新船點睛、開光,高呼「波靜風順」、「百事大吉」,再送船入海。

今日廟會

每年正月十六一大早,蓬萊閣景區遊人如織,熱鬧非凡,處處洋溢着濃濃的喜慶氛圍。

蓬萊閣全景廣場鑼鼓喧天,鞭炮長鳴,龍獅齊舞,廟會的重頭戲——「龍騰丹崖」秧歌表演在這裡如期進行。來自蓬萊閣街道各個社區及駐軍部隊的表演隊表演了龍、獅、旱船、毛驢、腰鼓隊、自由滑稽秧歌等民間藝術節目,精彩的表演可謂千姿百態、各具特色,使廣大市民和遊客領略到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的魅力。

蓬萊閣戲樓前,人潮湧動,這裡的呂劇演出、民樂演奏、歌舞表演等更是吸引了人們駐足欣賞,他們紛紛拿起手中相機拍照留念,記錄下這些傳統的民俗經典。

廟會當天,八鄉百姓,外埠商賈,雲集一處,熙熙攘攘,人山人海,貨篷攤點,隨地而設,百貨奇物,應有盡有,吆喝聲此起彼落,買者賣者各有姿態。

廟堂里鐘鼓齊鳴,香煙繚繞,求吉利者多在此時向神靈虔誠叩拜,許願還願。另有唱大戲的、玩猴盤蛇的、耍雜技的、吞刀吐火玩魔術的、耍獅子舞龍燈的、拉洋片的等等,各類民間文藝表演夾雜其中,非常熱鬧,使廟會成為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的場所。

許多廟會節目還與當地的民間傳說相聯繫,一些生動的故事代代相傳,為廟會增加了迷人的色彩和韻味。廟會還成了當地百姓的一種民間節日,習慣上人們要穿新衣服,改善生活,接待親朋好友,主人總是以豐盛的飯菜款待來賓。

廟會作為千百年歷史中形成的一種民俗文化,已深深地積澱在人們心中,在民間百姓的物資與感情交流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廟會節目

萊閣正月十六大型廟會活動廟會結合「中國鄉村游」,以「金犬報春」為主題,將豐富多彩的膠東民俗、民藝活動展現在遊人面前。活動當天,將在蓬萊閣戲樓、戚繼光故里廣場舉行各種文藝演出。

屆時蓬萊閣戲樓將演出呂劇《龍鳳面》、《搬窯》以及歌舞《八仙過海》等;戚繼光故里廣場將有大型武術套路《中國功夫》、戚家拳、鴛鴦陣等武術表演,《海之魂》大型原生態歌舞表演;蓬萊閣全景廣場有「龍騰丹崖」等鑼鼓表演以及大型秧歌表演。

廟會時間一般從農曆正月十四至十六,主要包括了蓬萊閣戲樓呂劇演出、民樂演奏、歌舞表演,戚繼光故里廣場武術表演、大型原生態歌舞表演,蓬萊閣全景廣場大型秧歌表演。廣大遊客和市民可以親身領略到由棲霞呂劇團帶來的《珊瑚與鳳姑》等經典劇目,聆聽到《揚鞭催馬運糧忙》等民樂經典。

廟會貿易

廟會上的貿易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山貨。這是指當地的或遠道而來的各種土產:木製農具、家具、日用器物,如農具的把柄、犁、木杴、木筢、風箱、桌、椅、板凳等;鐵器農具、日用器物,如钁頭、鋤頭、鐵鏟、瓦刀、木匠工具、門環、門扣、擔杖鈎子等;各種條編、草編生產用具和生活用具;新製成的大車、小車等。所有這些行市、貨物的數量、品種都比平常集市多出數倍,買者賣者都有趕山會的傳統心理,至有百數里之外亦來賣山貨的。每年七月七日娘娘廟起會,唱戲7天(有時竟唱21天),周近各島漁民都劃小船來趕會,南北各種貨船此時也在這兒停靠,海上帆檣林立。岸上、船上全都是趕會的人。這個會上買賣的東西和別處大不相同,多數是為遠行的船作補給的行當,油、鹽、醬、醋、煙、糖、茶,各種米、面,各種點心,還有鋸得短、劈得細、專供船灶做飯用的劈柴。登州城來的貨郎,象串街一樣從這條船跳上那條船攬生意,形成了海島廟會的特殊景觀。

第二類是飲食與玩具市場。廟會不同於平時集市貿易,帶有明顯的遊樂性質,因此飲食與玩具市場特別發達。飲食方面,飯館、酒館、茶館多臨時搭布棚、席棚,或即露天營業。更有許多小販游串於會場人群中,哪兒有生意,隨時停下營業。廟會上的飲食市場,又常常帶着季節的特色。會上遂有數不盡的柿子,顏色火紅的山楂,賣山楂的人為投合趕會人要吃更要玩的心理,用細麻繩把山楂穿成長長的一串,連成一圈,兒童、青年買得一串掛在項間,特別開心。廟會上的玩具市場最為花俏,賣風箏的、賣「鬼臉兒」(假面具)的、賣竹木刀槍的、賣滑石猴的不勝枚舉。泥玩具中的「皮老虎」、木玩具中的「嘩啦捧」最為流行。賣玩具的方法有搖彩、套圈、打槍種種。

第三類是各類民間藝人的表演營業。常見的有耍刀槍的、耍戲法的、耍猴戲的、演傀儡戲的、說快書的、說大鼓書的、跑馬戲的等。都在廣場演出,趕會的人爭相圍觀,每演一個或幾個節目,藝人即繞場募錢。只有「拉洋片」的是按座收錢的。「拉洋片」又稱「看西洋景」。道具為一大景箱,分上、下兩層,皆有畫片可輪轉調換,上部畫片開大景框對外,代為招幌,下部景箱封閉,僅留四隻「眼」。顧客坐條凳上,俯首於「眼」上觀看,藝人立於箱前,邊操縱畫片輪轉,邊以唱詞作解說,箱內且懸一套鑼鼓,以機線相連,拉動機線即可為藝人的演唱伴奏。在舊時,廟會上也常常出現陋俗。20世紀四五十年代,人民政府倡導改革廟會,取消迷信活動,增加經濟貿易項目,號為「物資交流大會」。近幾年除保留傳統的貿易、遊樂項目之外,紛紛開辦書市和新興的文化活動,使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相結合,廟會面目為之一新。

景區介紹

蓬萊市北黃海之濱,與長山列島隔海相望,是一個三面環海的葫蘆島,有一座八仙橋通向景區,將人間與仙境緊緊的連在一起,遊覽面積5.5萬平方米,主要景點近40處。周圍海域天高水闊,景色壯觀,空氣宜人,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春夏之交,常有海市、海滋出現,虛幻縹緲,美不勝收。景區以道教文化和蓬萊神話為背景,以八仙傳說為主題,突出大海仙山的創意,集古典建築與藝術園林於一體,內涵豐富,意境深遠,觀覽性極強。

八仙過海口景區入口處,前後有兩座牌坊,為四柱沖天單檐雕刻的牌坊,高9米,寬13米,進深3米。

第一座牌坊的上額正面與背面分別刻有「八仙過海口」和「人間仙境」九個大字,均為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手跡。當年蘇東坡曾任職登州,雖然為官只有五日,卻做出了另當地百姓世代難忘的好事,並且留下了許多麗辭華章,給蓬萊的山水增添了顏色。

八仙文化

八仙傳說,在中國民間流傳久遠,影響深廣。最早可上溯到唐宋時期,詩詞、雜記中就有八仙之說。《太平廣記》中也有八仙人物的記載。但其中所涉及的人物,並非今天所傳的八位仙人。至明代吳元泰所撰《八仙出處東遊記傳》才認定:漢鍾離鐵拐李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八位仙人,一直相傳至今。

廟會小吃

蓬萊有「八仙過海」傳說,以此為據,1989年蓬萊賓館廚師新創「八仙宴」:以大蝦、海參、扇貝、海蟹、紅螺、真綢等海珍品為主要原料,由8個拼盤、8個熱菜和1個熱湯組成。拼盤製作仿照八仙過海使用的寶物拼成圖案,造形生動別致,工藝精巧,盤盤都有神話典故,不僅味道鮮美,還可觀賞助興;熱菜烹飪更為精緻,呈現蓬萊多處名勝景觀,巧奪天工;熱湯以八種海鮮加雞湯製成,味道鮮美奇特。「八仙宴」是蓬萊高級賓館酒宴類的保留全席。

參考來源

#正能量 善良小男孩給拾荒老人送食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