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垣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垣縣位於中國湖南西部邊緣、花垣河流域,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面積1,111平方公里;東接保靖縣吉首市,南連鳳凰縣,西鄰貴州松松桃苗族自治縣重慶秀山縣,北近保靖縣。東經109°15′~109°38′,北緯28°10′~28°38′,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2016年總面積1109.35平方公里,下轄3鄉9鎮,2018年,全縣總人口為31.29萬人。

花垣得名

清代設永綏直隸廳,1913年改為永綏縣。1952年由永綏縣更名花垣縣,以縣治花垣得名。

基本信息

武陵山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花垣縣,地處湘、渝、黔邊陲,是個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山區。古代為辰陽縣地,定名永綏縣,古代為辰陽縣地,定名永綏縣,一九五三年改名花垣縣,屬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轄。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形成高山台地、丘陵地帶和沿河平川。平均海拔五百米,最高的蓮花山海拔一千一百五十九米,最低的獅子橋海拔二百一十二米。這裡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攝氏十六度,年平均降雨量一千四百一十八毫米,年平均日照一千三百二十四小時,無霜期二百六十九天。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花垣縣系雄奇挺拔的崇山峻岭,溝壑縱橫的水色情調,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旅遊風光。文學巨匠沈從文小說中的邊城[1]——茶峒,吊腳樓鱗次櫛比,清澈剔透的清水河繞城而過,那情調儼然一幅美麗的畫;排吾的石欄杆,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形態各異,蔚為壯觀;彎曲幽靜的古苗河盤山流淌,青松翠柏倒映水中,猶如一首流動的詩;麻栗場的尖岩如南天柱直插雲天,刺破青天鍔未殘,小龍洞瀑布和大龍洞瀑布從懸崖上直瀉而下,恍若天上銀河落九天。

地勢地貌

地勢東南西三面高,北部低,中部緩呈三級台階狀,形成高山台地、丘陵地帶和沿河平川三個台階型地貌帶。花垣縣內雄奇挺拔的崇山峻岭,平均海拔五百米,最高的蓮花山海拔1159米,最低的獅子橋海拔212米。境內以山原地貌為主,層巒起伏,溪河交錯。

土壤氣候

境內土壤以水稻土、黑色灰土、紅色灰土、紅壤土、黃壤土為主,共5類,13亞類,44土屬,144土種。

花垣縣境內有兄弟河花垣河等大小河流32條。

花垣縣屬於亞熱帶季風山地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春季氣溫回暖較早,但不穩定,寒潮活動較頻繁,夏季降雨集中,雨熱同季,夏秋季乾旱發生較多,冬季比較寒冷,濕度大。年平均氣溫16.0℃,最冷月平均氣溫4.6℃,最熱月平均氣溫26.7℃,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9.3℃,極端最低氣溫-15.5℃。雨量充沛,分布不均,年平均降雨量1363.8毫米,其中4-9月降雨量998.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73%。最小相對濕度4%,年平均無霜期279天。全年日照時數1219.2小時,占可照時數的28%。年平均風速1.1米/秒,最多風向為ENE風。年平均蒸發量為1031.9毫米。年雷暴日數53.9天。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花垣縣總面積1,108.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40千公頃(1995年末實有),含水田10.12千公頃,旱地7.28千公頃。

礦產資源:花垣境內資源豐富,已探明礦產20餘種,錳礦探明儲量居湖南省之最[2],全國第二;鉛鋅礦探明儲量居湖南省第二、全國第三,有「東方錳都」、「有色金屬之鄉」美譽;2011年初步探明鉛鋅礦遠景儲量1300萬金屬噸,花垣有望成為全國最大的鉛鋅礦基地。

能源礦產

石煤:已發現礦產地10餘處,分布於排吾鄉杉木沖、貓兒、兩河鄉九龍坡一帶,伴生礦等,曾一度開採。

鈾礦:已發現礦產地1處,分布於麻栗場地區,規模小,暫無開發價值。

黑色金屬礦產

鐵礦:已發現礦產地8處,分布於雅橋—排吾—大鐵廠一帶,賦存於紅土中的褐鐵礦曾被多次開採。

錳礦:已發現大型礦產地1餘處,分布於民樂、貓兒、兩河、排吾等4鄉交界處,深部有上、下兩個碳酸錳礦層,地表有氧化錳礦。保有儲量排名全國第三位。

釩礦:已發現大中型礦床3處,暫未開發利用。

有色金屬礦產

鉛鋅礦:已發現20處鉛鋅礦產地,其中李梅為特大型礦床,耐子堡、長登坡、芭茅寨、老虎沖、小排吾、大鐵廠、杉木沖等8處為小型礦床,其餘11處均為礦點或礦化點。

鉬礦:已發現礦產地5處,分布於貓兒鄉洞裡—蜂糖一帶和民樂谷哨地區,曾為地方多次開採。

汞礦:已知礦點1處,位於兩河鄉水田村,汞礦化品位低,規模小,無開發利用價值。

非金屬礦產

水泥灰岩:分布廣泛,已探明排碧、窩勺2個中型礦床,團結鎮小型礦床已為縣水泥廠開採利用。排碧礦區以Ⅰ級品礦石為主,適於用作水泥、電石生產的原料。

白雲岩:分布廣泛,以道二、麻栗場等地的白雲岩質量最好,可作冶金熔劑等用途。

含鉀頁岩:已發現礦產地1處,分布於排碧—排魯一帶,資源量預計可達5千萬噸以上。

滑石礦:已發現礦產地4處,分布於雅橋田塘—排吾董馬一帶,滑石質量較好,曾被當地村民開採。

方解石礦:已發現礦產地10餘處,分布於排碧、排料、董馬庫鄉、麻栗場鎮一帶,一般規模較小,資源量不大,可小規模開發利用。

建築石料用灰岩:分布廣泛,本縣凡有石灰岩裸露的地方,只要不在禁止開採區內,且交通運輸條件較好,均可開發利用。

磚瓦粘土礦:分布較廣,主要集中分布於龍潭鎮廣東坪、貓兒鄉磨子寨等地,為第四系殘坡積粘土礦,曾廣為開採,用於燒制磚瓦。(本段數據截至2008年)

主要景點

黃瓜寨

位於花垣、鳳凰、松桃兩省三縣交界之地,地勢險要,是清代乾嘉苗民起義領袖石三保的故鄉和起義 策源地。起義期間,苗民義軍憑黃瓜寨地勢與清軍多次進行浴血奮戰,幾捷幾陷。起義失敗後,原有 70 多戶的苗族山寨不見人煙,留下血淚斑斑的瓦爍廢墟。後經倖存者返鄉重建,解放後才得以恢復寨貌。作為苗族人民抗清的古戰場遺址, 1979 年,州人民政府將黃瓜寨遺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紀念苗民抗清的英雄壯舉。

大龍洞瀑布

位於大龍洞鄉大龍洞村附近山谷,水流從 214 米高的絕壁洞口中噴出,形成 20 米寬的瀑布飛流直下,聲如驚雷,飛浪縱橫,水沫騰空,氣勢磅礴,整個山 谷煙雲瀰漫,霧氣朦朦。遠看瀑布如白練懸空,近看似銀 河瀉自天際。遇上晴天,陽光斜照,水霧中化出五彩長虹, 艷麗奪目,蔚為壯觀。

小龍洞瀑布

在排碧鄉黃岩村附近,有一「 U 」型山岩,懸崖高達 300 — 500 米,有小龍瀑、窟索瀑、護譚瀑、蟹將瀑 4 條瀑布從百米以上的絕壁上飛流直下,一齊瀉入 一處深潭,響聲如雷,煙霧瀰漫,各具特色,小龍瀑布最大落差 147 米,聲勢磅礴;窟索瀑布洞口威嚴,流水洶湧;護潭瀑布水落如紗,含情脈脈;蟹將瀑布姿態婆娑,美麗妖嬈。瀑布時而落在崖壁,如霧如煙,時而落入深潭,象是陣陣松濤。懸崖頂上有岩板,遊人可以在岩扳上俯視,壯觀景色盡收眼底。

湘西古苗河風景區

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境內,古苗河背負崇山,在縣城與花垣河交匯後注入沅江上游酉水河。古苗河的兩岸山峰聳峙,順環山腰而建的扶梯木板路向景區深處前行,一路風景殊絕,有白水河、「雄獅迎駕」、「蚩尤巡疆」和「天兵天將」、「萬卷天書」以及融險美於一身的七梯岩瀑布等景點,傳說這些景點全是由戰神蚩尤及他的部下和女兒幻化而成。這裡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1.4 度,夏季平均氣溫不超過攝氏30度。

邊城茶峒

位於湘、黔、渝、三省(市)交界處,始建於嘉慶八年(1803 年),有「一腳踏三省」之稱[3],屬湘 西的四大名鎮之一。解放前,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整潔風雅,吊腳樓古色古香,白塔聳立,古 渡擺舟,如詩如畫。詩云:「邊城勝景令人醉,疑是身在畫中游。」著名文學家沈從文以茶峒為背景,寫出小說《邊城》,馳名中外。解放後,城垣、白塔雖毀,但古風依存,又新修樓房、大橋和農貿市場等,為邊城茶洞增添新景,《連心壩》、《邊城》等影片,均在茶洞拍攝外景。許多慕名而來者以沈從文的小說《邊城》為導遊圖,尋覓白塔、石碾和船夫的墳:踏青石古道,登水邊吊腳樓聽月光下飄來的漁歌,回味那美麗動人的故事。 茶峒,因沈從文的著名中篇小說《邊城》以此為背景而聞名。

交通運輸

國家高速G65包茂高速公路過境,通過高速公路距湘西州州府吉首市40餘千米,交通便利。即將動工新建的湘西里耶機場位於花垣縣境內,機場建成後將極大地改善對外交通條件。

2018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35047萬元,同比下降29.1%。全年貨運周轉量14812.51萬噸公里,貨物運輸量76.58萬噸;旅客周轉量24326.03萬人公里,旅客運輸量374.97萬人。全縣公路通車裡程1332.59公里(不包含高速),其中:國公路68.79公里;省公路112.94公里;縣公路190.3公里;鄉公路359.36公里;專用公路115.59公里;村公路485.62公里。擁有註冊客運車輛285輛,貨運汽車184輛。

文化

花垣縣被文化部授予「文化之鄉」。濃烈的苗族風情令人陶醉。古老的苗族山民月月有節日,尤以「四月八」歌會、「七月八」趕秋節[4]最為隆重熱烈。花垣縣茶峒鎮,古樸清秀,因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而馳名中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苗族古歌[5]

視頻

花垣縣 相關視頻

花垣縣城風光
花垣縣十八洞村
龍門(花垣縣微電影)
水墨之城——花垣

參考文獻

  1. 邊城,AB小說網
  2. 湖南錳礦的概況,中國政府網,2016-06-06
  3. 一腳踏三省,探尋沈從文筆下最美小城,樂途旅遊網,2017-3-11
  4. 2017苗族趕秋節花垣十八洞舉行 近2萬人狂歡,網易新聞,2017-8-7
  5. 苗族古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