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端午習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端午習俗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主要有扒龍舟祭龍采草藥掛艾菖、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1]

端午習俗原圖鏈接

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這些節俗圍繞着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端午節期間通過各種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2]

  • 中文名 :端午習俗
  • 英文名 ;Dragon-boat festival custom
  • '別   稱 ;端陽節龍節天中節龍舟節
  • 節日時間 :農曆五月初五
  • 節日類型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 流行地區 :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
  • 節日起源 :天象崇拜、龍圖騰祭祀
  • 節日活動 ;扒龍船、祭祖、掛艾草菖蒲、洗草藥水
  • 節日飲食粽子五黃
  • 節日意義 :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

歷史淵源

端午習俗原圖鏈接

節日名稱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因此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干地支,根據干支歷,正月建寅,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在北回歸線一帶還稱為「天中節」(因端午節恰在夏至前後,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太陽在天空位置是一年裡最當中的一天)。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正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躲午節、屈原日、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解粽節、端禮節等[3]

節日由來

端午習俗原圖鏈接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我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時代人們定天之象、法地之儀,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將黃道和赤道附近的區域分作「二十八宿」,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為「蒼龍七宿」。蒼龍七宿的出沒周期與一年四時周期相一致,春季於東方抬頭,夏季於南方騰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即隱沒於北方地平線下。仲夏端午「飛龍在天」,蒼龍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懸正南中天,龍氣(陽氣)旺盛。在《易經》中,「飛龍在天」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4]

古老節日是古老文化傳承的載體,選擇在端午舉行祭龍節儀與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時節天象有關。在傳統文化中,方位和時間以及卦象是聯繫在一起的,仲夏午月午日,龍星飛升至正南中天,即如《易經·乾卦》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於「中正」之位,為大吉大利之象。《易·乾》爻辭中所言的「龍」,實質是對蒼龍七宿一年四時運行的闡發。天象「飛龍在天」被賦予多重含義和寄託,形成祭龍以酬謝龍祖恩德、祈福納祥、驅邪攘災的禮俗,衍化成「端午節」。端午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民「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 [5]

民間習俗

端午習俗原圖鏈接

民俗活動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拜祭祖先不僅涵蓋了中國所有的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民俗節日永遠的主題。划龍舟(隱寓蒼龍)與食粽(拜神祭祖貢品)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着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 [6]

端午節與春節等古老傳統節日一樣,是一個集祈福消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端午習俗活動圍繞敬龍酬龍、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具體習俗活動主要有: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聚午宴、洗草藥水、放紙鳶、盪鞦韆、貼「午時符」、系百索子、打午時水、浸龍舟水、放紙龍、龍船飯、睇龍船、點艾條、薰蒼朮、贈香扇、曬百日姜、掛黃葛藤、畫額、佩香囊、佩長命縷、拴五色線、食粽、採藥制茶、立蛋、佩豆娘、貼五毒圖游旱龍劃喜船九獅拜象、搶青、馬拉溜、掛鍾馗像、品花宴等等。 節慶食品諸如粽子、五黃、艾草糕艾糍、打糕、煎堆、茶蛋五毒餅菖蒲酒雄黃酒、午時茶等等。

扒龍舟

扒龍舟原圖鏈接

扒龍舟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十分流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考古表明,距今7000年左右,在沿海繁衍的先民就利用獨木舟在近海進行捕撈活動。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龍舟最初是用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在古代典籍有關龍舟起源的記載中,最早是出現在東漢。據《事物原始》中記載:「競渡之事,起於勾踐,今龍船是也。」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距屈子投江千餘年前,划龍舟之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目的是通過祭祀圖騰——龍,以祈求避免常見的水旱之

端午有龍舟也有鳳舟,鳳舟是源於遠古的烏舟,有的地方還有龍鳳船。扒龍舟是民間信仰中龍崇拜的一種形式,即要借龍之神威,祈福、消災。這些龍船平時沉在江湖水底,也有把龍船安放在陸地的木架上,再搭棚架保護的。每年的端午前擇吉日,龍船就下水或從水底浮起,水手開始訓練,直訓練到端午參加比賽。龍舟競渡分為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環節。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鳳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在粵閩地區,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有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舊時,人們祭祀龍神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福佑、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划龍舟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掛艾草與菖蒲

掛艾草原圖鏈接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民間認為艾草還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間掛艾草於門上,相沿成習,遂成端午風俗。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菖蒲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

艾草在中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乾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如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掛艾草習俗。有意思的是,無論是南方視為天地純陽正氣吉日進行驅邪祛病,還是北方視為惡月惡日進行避惡避毒,其掛艾草、熏艾、菖蒲、藥水浴等習俗內涵是相通的。

洗草藥水

洗草藥水,端午習俗之一,端午這天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藥。端午日洗草藥水可治皮膚病、去邪氣。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藥的藥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草藥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關於洗草藥水習俗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末的《大戴禮記·夏小正》中,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此俗至今尚存,且廣泛流行。在廣東,兒童用苦草麥藥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則到江河、海邊沖涼,謂之洗龍舟水,洗去晦氣,帶來好運。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草、菖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節重要習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着後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佩香囊

佩香囊原圖鏈接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陽以四色線系臂,並佩戴香囊,小巧玲瓏精緻可觀。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內裝香料,用五色絲線纏繞而成,或者採用彩色綢緞或布塊包上棉花,摻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細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黃粉等中藥粉,再用彩綢扎繡而成,下邊還垂上紅、綠、青、藍、紫各種線穗,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現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工藝品。在中國南方一些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鑄陽燧

東漢王充的《論衡》記載了端午節「鑄陽燧」的禮儀習俗:「陽燧取火於天,於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摩勵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認為,午月午日午時具三重之火,是陽氣極盛之時,在此時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鑄鏡的時刻,鑄成的銅鏡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力。以鏡辟邪的習俗,在南方沿海一帶有着廣泛的應用和遺傳,常能見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帶着銀制的鏡子等飾物,這類銀飾小鏡子等,就是用於孩子們辟邪。新建的寺廟道觀,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裝飾着銅鏡。就是現代小區嶄新建築的門、窗上方,也往往能發現懸掛着的鏡子,這些都是用於所謂的辟邪。由此可見鏡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間根深蒂固。

栓五色絲線

五色絲線,又俗稱五色絲、五彩絲。古俗名稱避兵繒、朱索等。系在蚊帳、搖籃上的又叫宛轉繩、健繩。應劭《風俗通》中說:「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傳統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謂之可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五色線原圖鏈接

五色絲的五色代表五行,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青色屬木,代表東方;赤色屬火,代表南方;黃色屬土,代表中央;白色屬金,代表西方;黑色屬水,代表北方。以動物為標誌,東方為青龍,南方為朱雀,西方為白虎,北方為玄武(龜蛇),中央為黃龍,均為靈物。實際上,五色絲可以驅邪避瘟的象徵意義遠比實際功能明顯。在東晉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記述有將五色紙掛于山中,召喚五方鬼神的巫術,大概是以五色象徵五方鬼神齊來護佑之意。五色絲線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可能與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俗有關,五色絲繫於臂上,或為文身遺俗。《漢書》:「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如長命縷、長命鎖、香包等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7]

浸龍舟水

端午節期間浸龍舟水是華南地區的傳統習俗,人們將端午前後的降強水稱之為龍舟水、端陽水、發龍水、龍降水等,認為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仲夏端午蒼龍群星飛升於正南中天。在民間信俗中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龍飛天,行雲布雨。自然現象上,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我國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廣東和廣西、福建、海南交匯,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當端午強降水來時,江河水位迅速上漲,為扒龍舟提供了良好的場地條件。按照傳統說法浸龍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順心。每年「龍舟水」來時,人們就會帶着家人到江邊去洗龍舟水,古人認為「龍舟水」有辟邪的作用,可淨身,洗去晦氣,帶來吉祥。 ;[8]

放紙鳶

在中國南方一帶城市,端午節放風箏也是一種習俗。端午時期,兒童放風箏稱之為「放殃」。風箏,即紙鳶。它是玩具,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着系在上面的長線,趁着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

佩長命縷

長命縷是端午節時的厭勝佩飾,長命縷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去邪祟、避災除病、益壽延年。此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辟兵紹」。

採藥

採藥是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民間認為,午日午時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端午,時在仲夏,當其時也,萬物生長,其勢盛極,是草藥生長旺盛之時。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都有熏艾葉、掛菖蒲、飲藥酒等習俗,中草藥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西漢末《大戴禮記·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南宋《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製藥用。有不少地區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蘇於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藥蟾酥;杭州人還給小孩子吃蛤蟆,說是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還有在五日於蛤蟆口中塞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採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

端午也是最為合適的製藥時間。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十二「合諸藥」條引《瑣碎錄》「五月上辰及端午日、臘日、除日前三日合藥,可久不歇氣味」,是說端午時所合之藥的藥效會保持很久。端午所制之藥以菖蒲酒、艾酒、雄黃酒較為普及。[9]

打午時水

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打午時水即是端午當天中午11點到13點之間在井裡打水,古人把打上來的午時水視為大吉水,這個時候的水是最能辟邪。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所以「午時水」有「極陽水」之稱;亦稱龍目水、正陽水等。這一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日午時驅邪最佳,具有辟邪、淨身、除障的效果。台南有取午時水打鐵的傳統,利用午時水的至陽之氣,可讓各項鐵具更堅固耐用。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閩南民間諺語說,「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10]

貼午時符

舊時廣東一些地方有貼「午時符」的習俗。午飯後,家家貼「午時符」。符用寬約一寸,長近一尺的黃紙條,上面用硃砂寫上「五月五日午時書,官非口舌疾病蛇蟲鼠蟻皆消除」等字樣。在大門上懸掛菖蒲、鳳尾、艾葉等,並紮上一束蒜頭,塗以硃砂避邪。也有些人家還在門上貼上用黃紙寫的小對聯:「艾旗迎百福,蒲劍斬千邪。」

新抱手藝

廣州人對端午節很重視,舊俗在農曆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節之舉。年輕「新抱」(媳婦)們,用「全盒」六個或四個,盛以粽子、豬肉、生雞、雞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長輩賀節。姑娘和兒童們掛香包,掛包以五色絲線編織,香包中裝有檀香八角花椒琉璜等,一般均為新媳婦所送,一方面體現新媳婦的賢良,一方面體現新媳婦的手藝,俗稱「新抱手藝」。 [11]

送災難

送災難,是古時流行於我國南方一些地方的端午民俗,該民俗主旨是驅邪、消災。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另有形式為,從社境廟宇迎接行身神像出巡遊境,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里,保佑合境平安;道公佬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

薰蒼朮

薰蒼朮是端午節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在民間用蒼朮消毒空氣,即將天然的蒼朮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

鬥草

鬥草是一種由采草藥衍生而成的民間遊戲,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異草互相比賽,以新奇或品種多者為勝。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藥學的產生有關。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鬥草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為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 [12]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誌》云:「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除病延年。」

佩豆娘

佩豆娘是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云:「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

避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有了種種求平安、避五毒的習俗。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這五種動物是古時北方盛傳的五大毒物。[13]

跳鍾馗、懸鐘馗像

跳鍾馗:一種民間舞蹈,又稱「嬉鍾馗」。據悉,跳鍾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遺存下來的一種傳統民俗表演,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種內容,體現了民眾崇尚鍾馗的剛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願望。在民間,「鍾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徵,端午跳鍾馗,寓意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壽年豐。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曆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鍾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 [14] 鍾馗捉鬼:是流行於江淮地區的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據傳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節慶飲食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粽子,屬「籺」的一種,籺是人們在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的貢品,逢年過節做籺拜神是古老的傳統習俗。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節拜神的貢品。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簕古子葉)等,其花樣繁多。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兩大類。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歷史上跟粽子沾邊的文字記載,最早大概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為「蘆葉裹米也」。西晉周處所寫的《風士記》,則明確提到了「角黍」一詞:「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粽最初是用來拜祭祖先和神靈,具體起源年代無考。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為廣東鹼水粽。到了晉代,正式定粽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品。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明清兩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相傳,那時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筆粽」,樣子細長很像毛筆,諧音「必中」,為的是討個口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蛤蔞、蛋黃等多種餡料。 [15]

吃五黃

吃五黃原圖鏈接

五黃,即是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吃五黃是漢族的民間風俗,流行於江南等地。農曆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因有五種帶「黃」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

在端午節的中午吃五黃餐,即是把五種黃顏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因為中醫理論認為,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可利用端午節氣的力量,抑制霉運、提升自己的精力。 ;[16]

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荊楚歲時記》中說:「以菖蒲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蛇(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端午祝福

關於端午節的祝福語,大部分民俗學家認為,是先有端午節日之後,才將屈原等歷史人物附着在節日上賦予祭祀或其它意義,這些意義也只是端午節其中的一部分,端午節設立初衷就是一個歡樂的節日。"安康"一詞,在生活慣用上一般用於祝福的對象是老年人。「端午節安康」,在文獻上無任何相關記載,於近年才始流傳。很多古人詩文都講到歡喜快樂過端午,祝「端午節快樂」才是傳統。[17]

事實上,端午節的起源與任何人的投江都沒有關係,端午節是可以慶祝、可以快樂的節日,而真正起源於祭祀的節日同樣也可以慶祝快樂的。中國傳統的民俗大節大多數都與祭祀有關,端午節因賦予有祭祀成分而不能互道"快樂",是對中國文化缺乏認知的說法,它還窄化了端午節的形式和內容。流傳的不能端午節互祝「快樂」、只能互送「安康」,只是噱頭罷了,並無依據。古代端午節時熱鬧的龍舟表演,歡樂的美食宴會,都是慶賀佳節的體現。 [18]

北大教授張頤武曾在微博上闢謠端午不能說快樂的說法,引用的例子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張頤武寫道:「有媒體炒作,有位不知其來歷出處的非遺專家楊廣宇,說不能說端午快樂,只能安康,結果成了網絡里流行的帖子「。這位所謂非遺專家之說並無依據。許多古人的詩詞都描繪了端午節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現已經證實,所謂的「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子虛烏有,查無此人。流傳的端午不能說快樂只能說安康,是對中華悠久歷史文化缺乏認知而產生的鬧劇。唐代《端午殿宴君臣》詩的序,其中寫到:「嘆節氣之循環,美君臣之相樂」,這是表明古人也在道一聲「端午節快樂」。 [73-76] 端午節說「端午快樂」與「端午安康」都是有理可依。不過,"安康"一詞,在生活慣用上,一般用於祝福老年人的慣用語。而用於節日不分對象不論男女老幼,對普羅大眾均祝安康,顯得不倫不類。總體來說,按傳統的「端午快樂」較為適宜。[19]

發展演變

賽龍舟,是端午節傳統的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其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其實,「龍舟競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經有了。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說,距屈子投江千餘年前,划龍舟之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目的是通過祭祀圖騰——龍,以祈求避免常見的水旱之災。

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的說法,他認為划龍舟的端午節最早源自於戰國之前的吳越民族。當時,龍已是吳越民族的圖騰,而聞一多先生認為,就是這個龍圖騰,後來演化成了全民族的圖騰崇拜;就是在祭龍的儀式中,才逐漸有了划龍舟的習慣 。在古代典籍有關龍舟起源的記載中,最早是出現在東漢。據《事物原始》中記載:「競渡之事,起於勾踐,今龍船是也。」漢代趙曄《吳越春秋》也認為,龍舟的起源「起於勾踐,蓋憫子胥之忠作」。至今專家公認的中國最早的「龍舟競渡」的圖形,發現於浙江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甲村。據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獨木舟和木槳;龍舟最初原形是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20]  

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端午節習俗就在南北風俗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有關龍舟、粽子、採藥、浴蘭等習俗的文字記載,最早是出現在兩漢文獻。據此可以推測,端午的習俗最初只在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流行,後來吳越文化逐漸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這種習俗才傳到長江上游和北方中原地區。漢時期由於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五日。就現有文獻記載來看,兩漢時的北方端午風俗主要以避惡為主。古時候南北風俗各異,北方古人把端午視為「毒日、惡日」而避之。其實這是由於北方夏季天氣燥熱,瘟疫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這才讓北方古人逐漸形成「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端午節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隨着歷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內容。[21]

南北朝後端午節日被賦予了紀念屈原的人文內涵,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繫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梁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與屈原毫無關係。但千百年來,屈原已廣泛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在歷史發展中,民俗「五月初五」被道教吸收作為臘祭日,為「三元五臘」之一。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與《雲笈七箋》中說,五月初五名地臘,五帝攢會之日,此日五方大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校定生人官爵。道教認為一年中的幾個臘日是良辰吉日,適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獲得福佑。 [22]

隋唐時期,端午節從風俗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但是從性質上講,原來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風俗活動,到此大多演變為節日娛樂活動。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唐代端午龍舟競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時期,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面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競渡之風尤為鼎盛。張說《岳州觀競渡》詩中描寫當時競渡情景道:「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23]

端午習俗原圖鏈接

宋代以後,端午節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漢魏時以朱索、桃印施於門戶,止惡氣驅瘟避邪,而宋代卻講究貼天師符。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云:「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還有合泥作張天師,以艾為頭,以蒜為拳,置於門戶上。蘇子由作《皇太妃合端午帖子》詩中就有「太醫爭獻天師艾,瑞霧長繞堯母門。」端午節俗也被遼、金兩國吸收。如《遼史˙禮志》就記載遼國重午朝儀,皇帝要系長壽彩縷才升坐。對南北臣僚也要各賜壽縷。此外金國在端午節還有拜天之禮、射柳之俗及擊鞠娛樂活動。《金史˙世宗本紀》就記載:大定三年(西元一二六四年)重午,金世宗「幸廣樂園射柳,勝者賜物有差,復御常武殿,賜宴擊鞠,自是歲以為常。」 [24]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規模卻愈來愈盛行。尤其南方龍舟競渡,成為轟動一時的盛舉。據《武陵競渡略》記載,龍舟競渡已不限於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賭賽,十八日送標」。還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標者」。可見競渡規模歷時經月。對此事「或官府先禁後馳,民情先鼓後罷也。」龍船形制,中等長九丈五尺,長者有十一丈,短者也七丈五尺。划龍舟的橈手都是從漁家嚴格挑選募徵身強力壯的健兒。龍船分白龍、黃龍、青龍、紅龍。不僅船身,就連船上那些旌旗羅傘的裝飾,以及划船橈手們服裝乃至船槳都是一色。比賽時規定有賽龍場、比賽路線、並劃定起點和終點。在終點設有船標,當競渡龍舟到達終點時,投標船就將標投入水中,讓各船爭奪。 [25]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