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程悅長(1901年-1961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副參謀長,後升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1955年,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1]。1961年5月1日,在北京逝世,終年60歲。

目錄

人生經歷

1932年程悅長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任紅四方面軍少共國際團副排長,在第四次反「圍剿」戰鬥中,排長犧牲,程悅長率戰士奮戰,殲國民黨軍一個機槍連,受團部獎勵,升任排長。後歷任紅31軍93師連指導員、連長、93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93師醫院政委、師供給部政委。抗日戰爭時期,程悅長任129師386旅772團衛生隊指導員、營教導員、新1團政委。新1團組建半年後,參加了香城固誘擊戰,新1團的任務是以一個營鉗制增援之敵,以兩個營切斷敵之退路。由於無法事先構築隱蔽工事,無法事先設伏,當日軍突然回竄時,新1團和日軍的戰鬥十分激烈,名將許世友趕到新1團,帶着一個營沖了上去,切斷了日軍的退路,這一仗殲敵200餘人。許世友評價新1團:「新1團從團長、政委到每一個戰士,個個都是好樣的!」朱德總司令讚譽新1團是「模範青年團」,八路軍總部授予該團「模範朱德青年團」稱號。程悅長還擔任晉冀魯豫16團政委、團長。16團是陳賡386旅新建的一個團。1940年,程悅長到延安學習,毛澤東曾請程悅長等一批幹部吃飯,毛澤東說:「你們大都是紅軍改編後到前線去的,你們走的地方很多,有的還進過大城市,可以算是『洋包子』了。『洋包子』我們需要,只是不允許『洋包子』看不起『土包子』。」

1940年起,程悅長先後入延安軍政學院和中央黨校學習。16團編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新4旅後,1943年,毛澤東接見了新4旅旅長王近山、政委徐立清、政治部主任黃振棠和16團團長程悅長。在談話中,毛澤東問了16團的情況,談到16團在來延安的路上,在韓略狠狠打了一仗,殲滅了日軍華北戰地參觀團一百多人。毛澤東表揚了16團的戰鬥作風,說這是一場硬仗,但打得很好,很靈活,要求把這種好的作風保持、發揚下去,不要失傳。毛澤東那天談興很濃,一直談到天黑,還請王、徐、黃、程吃了飯,吃完飯接着談到深夜。1945年7月,程悅長率16團駐甘泉、富縣一帶。國民黨軍隊突襲爺台山,771團被迫撤出爺台山。軍委命令16團增援關中。程悅長率16團受領主攻爺台山的任務,該團1營、3營參加了戰鬥,收復了爺台山。戰鬥結束的第3天,程悅長還陪同美軍調解組到現場進行調查。

1947年3月,16團調回延安,毛澤東接見黃振棠、程悅長和袁學凱。毛澤東說:這次叫你們回來,是為對付敵人傘兵。毛澤東暢談了全國戰場的形勢: 「我們部隊數量和裝備都比不上敵人,因此,我們採取的辦法是先打弱敵,後打強敵,先打分散孤立的敵人,後打集中強大的敵人。好比你面前有叄個敵手,一個強手,兩個弱手。你先把兩個弱手一一打倒,剩下那一個強的,前後失去了照應,他就孤立了,膽怯了,強手就變成了弱手,一打就能倒。把弱的消滅了,強的也變弱了,把分散的打了,集中的又要分散。我們這次打仗,採用蘑菇戰術。你們的任務,是作磨心,牽敵人,磨敵人,使他們疲勞餓飯,再尋機會殲滅它。一個月殲滅它幾個團,過上一年光景,情況就會好轉。」解放戰爭時,新4旅編為西北野戰軍6縱,程悅長升任旅長,新4旅後稱一野6軍17師,程悅長為師長。17師是西北戰場主力部隊之一,西府戰役中,17師在隴東的南家李莊,及時填補了警3旅未到位而造成的空隙,節節抗擊一整天,避免了全軍的損失。在保衛延安時,17師也出了大力,尤其是該師50團,是一個能攻能守屢建戰功的老團。程悅長的部隊經常擔任主攻,程悅長發明了「膏藥戰術」,即首此進攻未成功,但有一部分部隊已攻到敵人腳下,程悅長不讓這些部隊撤下來,程悅長稱之為「在敵人眼皮底下貼上一片膏藥」,為下次進攻創造條件。程悅長的17師在攻克蟠龍和蘭州戰役都成功運用了這一戰術。l949年進軍新疆,程悅長任6軍17師師長兼政委及迪化軍分區司令員,1952年任6軍軍長,1953年任新疆軍區生產管理部部長[2]

1954年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新疆軍區副參謀長。1952年,《解放軍報》、《人民日報》刊登《艱苦樸素的程悅長》一文,軍委號召全軍向他學習

1957年,任剿匪部隊前線總指揮,平息烏斯滿、賈尼木汗北疆叛亂。率部修建和平渠、猛進水庫。同年毛澤東接見他時說:「程悅長同志,你很愛兵,你對部隊很有感情。」程悅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61年去世,年僅50歲。著有《叄戰叄捷》、《難忘的教誨》、《爺台山反擊戰》、《紅旗插上營盤嶺》。

視頻

程悅長 相關視頻

紅一和紅四方面軍,哪個打仗更厲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