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學技術與工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科學技術與工程(期刊)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知網 的圖片

科學技術與工程》是由全國一級學會中國技術經濟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自2001年創刊以來,《科學技術與工程》致力於搭建我國自然科學各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創新性結果的推廣傳播平台,刊載範圍包括自然科學、數理科學和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物科學、醫藥衛生、農業、工業技術、交通運輸、航空航天、環境科學、安全科學等。

《科學技術與工程》已連續4年入編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2014、2017、2020),同時是中國科技論文[1]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計源刊;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統計刊;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全文收錄期刊;RCCSE權威核心學術期刊收錄源期刊。

簡介

本刊 向社會介紹科技界、工程界進展情況和為科學家、 工程技術專家開展 學術交流服務的一份學術性、知識性和動態性雜誌。主要內容包括科學技術發展前景和重大建設工程進展情況,科學技術與工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識、科技界和工程界的熱點問題等。適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專家、領導同志、管理幹部和圖書資料館(室)訂閱。我刊是中國科協主管,中國技術經濟研究會主辦,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AJCED)統計刊源所檢索、統計的源期刊。

2001年初創辦《科學技術工程》至今已積近8年,堅持辦刊方針,為發展我國科技事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在讀者和作者逐步了解本刊的宗旨和業務範圍的情況下,編輯部持續進行了發函宣傳、向有關檢索機構,如我國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科技信息中心、 北京大學圖書館等組織單位多次介紹刊物情況和性質、已取得的成績、辦刊條件和歷史等多方面的情況。經多方努力所取得的成績是:

2003年《科學技術與工程》正式成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認可的源期刊,所發認領證書已在《科學技術與工程》的第3卷第3期上公布,成為社會認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此外,2008年本刊已經和即將列入重慶西南信息研究所、中科院信息中心、清華大學信息中心的源期刊或核心期刊[2],本刊已成為進入國內主要檢索網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之一,本刊已於2012年入選《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綜合性科學技術類的核心期刊,取得了應有的學術地位,獲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認可。

根據我國現已出版的4 000多種自然科學為主的期刊中絕大多數是專業性很強的期刊的現狀,要求辦出綜合性突出的特點。像某些期刊提出追趕《Science》、《Nature》的目標一樣,本刊的長期目標是瞄準英美等發達國家綜合性名刊《 Science》、《 Nature》等;國內瞄準我國排在綜合類第一位的《 科學通報》和著名大學所辦的自然科學版學報為目標,不受到所屬單位的業範圍或地區的限制,以《科學技術與工程》所包羅的理工農醫等全面的範圍為特徵,在我國現有的自然科學期刊中,向辦成具有此一獨特的方向前進。已初步看出這種特徵在當前高新技術迅猛發展,專業融合的趨勢加速,邊沿學科和交叉科學層出不窮的現代,具有特殊的競爭優勢。

改變為半月刊出版後加強了時效。在當前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條件下,人們對信息交流的速度有更高的要求。繼承2003年前的《科學技術與工程》雙月刊和2004年月刊原有的傳統,保持了從接受投稿到發表的周期近於4個月的記錄,這在我國現有的學術期刊中,其發表周期之短是名列前茅的。2005年《科學技術與工程》以半月刊出版後,繼續保持這一先進記錄,並將在2005年已批准以半月刊方式出版的條件下,達到全國學術論文發表周期較短的期刊之一。

2004年在《科學技術與工程》上發表的論文,維持近90%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課題和省部級科學基金與重大科研項目支持的課題。由於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選擇資助課題的嚴格性,這些論文所依託的課題絕大部分都是重點高新科技的預研項目,刊用基金論文既保持了《科學技術與工程》刊物的高新科技特點,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即當前正在進行的科研課題,有許多是在要取得一定的進展後,才能入圍申請國家科學基金的支持。這恰如「雞生蛋與蛋生雞」的問題。支持這些尚未入圍的創新課題,對扶植新生事物,正是學術期刊的應盡職責。

期刊信息

主管單位:中國科協

主辦單位: 中國技術經濟研究會

主編:明廷華

ISSN:1671-1815

CN:11-4688/T

地址: 北京學院南路86號

郵政編碼:100081

主要欄目

科學論文、科技簡報、科學學論壇。

收錄情況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統計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科技類核心期刊)

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源期刊

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全文收錄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統計刊

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科協主辦)源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計期刊

主要內容

刊物及時報道我國自然科學各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創新性結果,主要登載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及國家、省部的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短訊以及自然科學各專業、各學科國內外動態和發展前景的綜述和評論。

適用對象

適合於希望了解我國科技發展的全面情況、不同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動向,特別是對新興學科、前沿學科、交叉學科進展的讀者訂閱。可供自然科學界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專家、高等院校師生、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管理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參閱。

投稿要求

1 文稿要求

(1) 文稿應未在其他刊物上發表過,譯文稿件須附上原作者的書面許可證明。內容要有科學性、創新性和實用性;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說理嚴謹、數學推導簡明;語言流暢、文字簡練、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2) 學術論文請按GB7713—19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書寫,篇幅以版面不超過6 000字(包括圖表所占篇幅)為宜。請在稿件上註明下列幾項內容:

a) 作者單位、地址、電話、E-mail 信箱和郵政編碼;

b) 論文題目和作者單位英譯文,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

c) 作者的簡歷,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當前從事的研究工作等項;

d) 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8個關鍵詞,以及摘要和關鍵詞相應的英文文本。

摘要採用第三人稱寫法,應是一篇獨立的短文,內容包括論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要素。

若為國家基金資助項目或部、省級重大科研攻關項目,請提供項目號,並且註明。

2 書寫格式

(1) 要求文稿正文字號為5號,漢字字體為宋體,英數字體為Times New Roman,希臘字體為Symbol。

(2) 計量單位採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和符號,不能用「大氣壓」、「kg/cm2」、「卡」、「ppm」……等已廢除的計量單位。

(3) 文中和公式中容易混淆的字符請用紅字注清文種(希文、英文、羅馬字等)、大小寫、上 下標及上下標字母含義,表示向量及矩陣的字母要特別註明。

(4) 文稿標題中不宜用縮略詞(化學符號和公知公用者除外);摘要和正文中的縮略詞在第一次出現時都必須寫出全稱,後加括號附縮略詞。

3 表格、插圖及參考文獻

(1) 表格儘量採用「三線表」。表格的上方寫表序和表名。表名應有自明性且中文、英文表名並列。表注放在表底,縮2個字以「註:」起頭排版。

(2) 插圖的下方應有圖序和圖名。圖名應有自明性且中文、英文圖名並列。工程圖、電氣圖和函數圖採用AutoCAD、Adobe Illustrator或Corel DRAW軟件繪製,工程圖和電氣圖要符合國家標準規定,函數圖要標明曲線序號及其注釋,坐標軸上要有標值,坐標軸外側居中處應有標目,註明物理量和單位;照片圖要求層次分明,圖像逼真;數碼照片圖宜具備200萬像素以上。

(3) 圖表中文字、變量、單位和數字要標註清楚。

(4) 參考文獻應儘量選用公開發表的資料,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列表於文後,以1、2…標識序號,且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對應。按《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05》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CAJ-CD B/T 1—2006修訂版試行稿》的要求著錄文後參考文獻。中文參考文獻後要並列其英文譯文。

視頻

科學技術與工程 相關視頻

科學技術與工程倫理教育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些重型工程機械應用

參考文獻

  1. 科技論文的四大重要性 ,搜狐,2018-11-13
  2. 什麼是核心期刊?,搜狐,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