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百花蛇舌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百花蛇舌草又叫蛇舌草、蛇舌癀、千打捶、羊須草。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帶根全草;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Roxb.]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活血止痛的功能。主治惡性腫瘤闌尾炎肝炎支氣管炎扁桃體炎喉炎泌尿系統感染盆腔炎附件炎等症;外用治瘡癤癰腫、毒蛇咬傷。現代中醫臨床用於治療胃癌食管癌腸癌子宮癌鼻咽癌等多種癌症。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莖纖弱,略帶方形或圓柱形,禿淨無毛。葉對生,具短柄或無柄;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3.5厘米,寬1~3毫米,革質;托葉膜質,基部合生成鞘狀,長1~2毫米,頂端有細齒。花單生或2朵生於葉腋,無柄或近於無柄;花萼筒狀,4裂,裂片邊緣具短刺毛;花冠漏斗形,長約3毫米。純白色,先端4深裂。禿淨;雄蕊4;子房2室,柱頭2淺裂呈半球狀。蒴果,扁球形,直徑2~3毫米,室背開裂,花萼宿存。種子棕黃色,極細小。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白花蛇舌草多野生于田邊、園地、曠野、路旁、渠溝、河邊等潮濕處,喜溫暖潮濕環境,需要充足的陽光,不耐乾旱和積水,以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地壤為佳。 白花蛇舌草種子在恆溫條件下發芽率極低,但在自然變溫(20-35℃)的條件下發芽率可達70%以上。[1]

分布範圍

分布雲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等地。主產福建廣東廣西貴州

主要價值

藥用成份

  1. 功效:清熱解毒,清熱利濕,清熱散瘀,清小兒疳積。
  2. 主治:治肺熱喘咳,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痢疾,黃疸,盆腔炎,附件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
  3. 性味歸經:苦甘,寒 。
  4.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5. 用藥忌宜:孕婦慎用 。
  6. 藥物配伍:配敗醬草,清熱解毒,消癰燥濕,止痛之力更強;配半邊蓮,用於毒蛇咬傷;配車前子,可增強利尿作用;配白茅根,可用於各種血熱妄行之出血症,及癰疽瘡毒等;配半枝蓮,可用於治療腫瘤。
  7. 別 名:蛇舌草、矮腳白花蛇利草、蛇舌癀、目目生珠草、節節結蕊草、鷯哥利、千打捶、羊須草、蛇總管、鶴舌草、細葉柳子、二葉葎。
  8. 商品名:白花蛇舌草、蛇舌草。以植株完整、帶有花果、乾燥無雜質者為佳。
  9.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夏、秋採收,曬乾或鮮用。
  10. 生藥材鑑定:乾燥全草,扭纏成團狀,灰綠色至灰棕色。有主根一條,粗約2~4毫米,鬚根纖細,淡灰棕色;莖細而捲曲,質脆易折斷,中央有白色髓部。葉多破碎,極皺縮,易脫落;有托葉,長1~2毫米。花腋生。氣微,味淡。
  11. 中藥化學成分:全草中分出卅一烷、豆甾醇、熊果酸、齊墩果酸、B一谷甾醇、B一谷甾醇一D一葡萄糖甙、對香豆酸等。全草含齊墩果酸、熊果酸、對香豆酸、豆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及三十一烷,並含生物鹼、蒽醌類。

植物藥性

乾燥全草,扭纏成團狀,灰綠色至灰棕色。有主根一條,粗約2~4毫米,鬚根纖細,淡灰棕色;莖細而捲曲,質脆易折斷,中央有白色髓部。葉多破碎,極皺縮,易脫落;有托葉,長1~2毫米。花腋生。氣微,味淡。夏、秋採收,曬乾或鮮用。主產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在福建、廣西地區,尚有以同屬植物水線草(參見"水線草"條),纖花耳草(參見"蝦子草"條)及松葉耳草(參見"鷯哥舌"條)等作白花蛇舌草使用者。

性味

  1. 《"西中藥志》:"味苦甘,性溫,無毒。"
  2. 《閩南民間草藥》:"苦,平,無毒。"
  3. 《泉州本草》:"甘微酸,性寒。"
  4. 《廣東中藥》Ⅱ:"辛澀,寒,無毒。"

歸經

《廣西中藥志》:"入心、肝、脾三經。"

功用主治

簡介 清熱,利濕,解毒。治肺熱喘咳,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痢疾,尿路感染,黃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腫瘤。亦可用於消化道癌症。

  1. 《潮州志·物產志》:"莖葉榨汁飲服,治盲腸炎,又可治一切腸病。"
  2. 《廣西中藥志》:"治小兒疳積,毒蛇咬傷,癌腫。外治白泡瘡,蛇癩瘡。"
  3. 《閩南民間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4. 《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消癰解毒。治癰疽瘡瘍,瘰癧。又能清肺火,瀉肺熱。治肺熱喘促、嗽逆胸悶。"
  5. 《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兒疳積。"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宜忌】《廣西中藥志》:"孕婦慎用。"

植物學

本品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Roxb.]的全草。夏秋採集,洗淨,鮮用或曬乾。

異名:蛇舌草、矮腳白花蛇利草(《廣西中藥志》),蛇舌癀(《閩南民間草藥》),目目生珠草,節節結蕊草(《泉州本草》),鷯哥利、千打捶、羊須草(《廣東中藥》Ⅱ),蛇總管、鶴舌草、細葉柳子(《福建中草藥》)。二葉葎。 為茜草種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帶根全草。

生于山坡、路邊、溪畔草叢中。分布雲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等地。 由於用量大,野生資源減少,宜適當發展人工栽培,滿足用藥需要。主產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浙江、江蘇、安徽等省區。

註:同屬植物水線草(傘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 (L.)Lamk. [Oldenlandia corymbosa L.]形態近前種,也做白花蛇舌草入藥,功效類似。

藥理應用

抗腫瘤作用:

在體外(相當生藥6克/毫升)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粒細胞型、單核細胞型以及慢性粒細胞型的腫瘤細胞有較強抑制作用(美藍試管法);用瓦氏呼吸器測定,對前二者的抑制作用亦較強。曾用浸膏於小鼠S-180和艾氏腹水癌,以及大鼠吉田肉瘤的實驗性治療,皆無明顯抗癌作用;0.5~1克生藥/毫升在體外對吉田肉瘤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美藍試管法),但作者認為此屬非特殊性的。

抗菌消炎作用

體外抗菌作用並不顯著,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桿菌有微弱作用。觀察煎液對正常和人工闌尾炎兔的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和白細胞在體內外吞噬活力的影響,認為其抗炎作用,是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生和增強吞噬細胞活力等因素所致。

選方
  1. 治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2. 治黃疸:白花蛇舌草一至二兩。取汁和蜂蜜服。(廈門)
  3. 治急性闌尾炎:白花蛇舌草二至四兩,羊蹄草一至二兩,兩面針根三錢。水煎服。(廣東《中草藥處方選編》)
  4. 治小兒驚熱,不能入睡:鮮蛇舌癀打汁一湯匙服。(《閩南民間草藥》)
  5. 治瘡腫熱痛:鮮蛇舌癀洗淨,搗爛敷之,干即更換。(《閩南民間草藥》)
  6. 治毒蛇咬傷:鮮白花蛇舌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或水煎服,渣敷傷口。(《福建中草藥》)

多圖

臨床使用
  1. 治療小兒肺炎:用白花蛇舌草注射劑,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含4克生藥的有效成分),嬰兒減半,每日2次,療程5~7日。治療112例,痊癒52例,近愈25例,好轉17例,無效12例,死亡6例,平均住院7.98天
  2. 治療闌尾炎:取鮮白花蛇舌草1兩(干品5錢),水煎服,每日2次。小兒酌減。症狀較重者可增至2~3兩。個別腹脹嚴重者加用水針或新針治療,中毒症狀較重者兼用補液並禁食。治療19例均愈,其中急性闌尾炎12例和闌尾膿腫3例,服藥8~9天,平均於1.9天和3.3天退熱。3.2天和6天症狀體徵消失。1例治癒4個月後復發,仍以同樣方法治癒。有報告用鮮全草4兩(干品1~2兩),每日1~2劑煎服;或製成100%的針劑行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重症6小時1次。治療各種類型闌尾炎(包括急性、亞急性及闌尾穿孔並發腹膜炎)50餘例,一般服藥2~3天臨床症狀消失,1周痊癒出院。其中以急性闌尾炎的療效最好。煎劑療效優於針劑。又有報告以煎劑內服治療急慢性闌尾炎30例,對單純性、症狀較輕、發病1~2天入院的單用白花蛇舌草;對症狀較重,有明顯全身和局部症狀者,配用海金砂、野菊花全草或桉葉。除2例慢性闌尾炎重新入院行手術治療外,均獲痊癒。平均住院4.2天。
  3. 治療輸精管結紮術後副睾鬱積症:在常用的精索封閉及中西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白花蛇舌草(每日1兩煎服,一般3~4周為一療程,最長者服10周以上),可提高療效;特別對單純性副睾鬱積症效果更為明顯。初步觀察19例,均曾經多種治療,如精索封閉、理療、糜蛋白酶肌注、止痛劑、新針、中藥及抗菌素、激素等,其中6例曾做過輸精管吻合術,1例曾作一側副睾切除,2例曾作過痛性結節切除,效果都不理想。經加用白花蛇舌草後,10例單純性鬱積症中有3例主要症狀基本消失,副睾變軟,觸痛減輕或消失;7例症狀好轉,副睾觸痛減輕;9例合併有精索、副睾炎症者,其中6例好轉,3例無效。認為白花蛇舌草有抑制生精作用,能減輕副睾鬱積,又能消除炎症,故能收到治療效果。但對精索粘連及副睾有肉芽腫形成等病例,則療效不佳。
  4. 治療毒蛇咬傷:取本品5錢,以白酒半斤煮沸3~5分鐘,去渣,以2/3口服(1日分2~3次服完),1/3外敷傷口。敷藥時先吸出傷口毒血,清洗消毒後用消毒棉墊覆蓋包紮,然後將藥酒澆濕敷料(以保持濕潤為度)。若不能飲酒者,可用清水煎煮,沸後再加入適量白酒,但一般仍以白酒煮為佳。對水腫頑固不退,病情嚴重及傷口感染者,適當加用其它中草藥及抗菌素;對於輕型戒中型病例,單用本法治療即可。據19例觀察,一般用藥3~6劑即獲痊癒。
  5. 治療盆腔炎、附件炎:用白花蛇舌草1.5兩,配以入地金牛(兩面針)3錢,或再加穿破石(萇芝)3錢,水煎服,每日1劑。77例患者治療後,4例無效,余均痊癒。

此外,曾試用100%白花蛇舌草針劑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3次,治療子宮頸癌,胃癌、肝癌各1例,症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曾用白花蛇舌草、茵陳、金錢草各1兩製成"利膽合劑",治療膽石症等膽道疾患共10例,其中9例腹痛、黃疸、發熱等症狀平均2.2天獲得緩解;3例膽總管造瘺術後的患者,服藥後膽汁量成倍增加,膽汁沉渣排出很多,黃疸指數逐漸下降,提示"利膽合劑"具有明顯的利膽與排石作用。

與紅藤、敗醬草等同用,可用治腸癰;與銀花、連翹等同用,可治療瘡癤腫毒等症。與山梔黃柏茵陳等同用,治濕熱黃疸;與白茅根車前子茯苓等同用,可治小便不利等症。 [2]

栽培技術

管理

白花蛇舌草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乾旱、也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為好。過於粘重或過砂以及低洼易積水之地不宜種植。 一般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9到10月採收。畝產干品300公斤左右,藥材市場批發價在6~7元,折算畝產值在1500元左右。栽培關鍵在於除草,病蟲害比較少。估計畝效益在1000元以上。 要點

  1. 採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行距15~20cm,株距10~15cm。由於種子細小,播種多混土撒播。
  2. 由於種子細小,頂土力弱,幼苗生長緩慢。齊苗或移栽成活後,進行1次淺鬆土除草,但要注意不要傷根。鬆土後施1次稀薄的人畜糞水,每畝1500公斤或尿素15公斤,促使幼苗生長健壯。封行前要注意除草,經常保持田間無雜草,避免造成草荒。苗期結合鬆土,適當追肥,直至植株封行。封行後,停止鬆土和施肥。
  3. 播後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雨季及每次灌水後,要及時排除多餘的積水。苗期需水量較大,可于晴天傍晚或清晨進行澆水,注意抗旱保苗。果期可以停止澆水。
  4. 採收一般在秋季9~10月果實成熟後,齊地面割取地上莖葉,除去雜質和泥土,曬至半干時,捆成小把,繼續曬至全乾即成商品。質量以身干、莖枝帶有果穗、色青綠者為佳。[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