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玉米胚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在種子中胚是唯一有生命的部分,已有初步的器官分化,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四部分。將發育成一個完整的個體。。胚乳,簡單的一句話就是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

玉米胚原圖鏈接

目錄

簡介

胚是新植株的幼體,由受精卵發育而成。胚乳占玉米的大多體積,含有許多的營養物質,由受精極核發育而成,我們吃玉米主要的是他的胚乳結構。

是由受精極核發育而來的,具有的基因是該物種體細胞基因的1.5倍,提供營養,保證胚的發育.而受精極核是由2個極核與一個精子結合而成.一個花粉粒里有2個精子,另一個與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進一步發育為胚,胚乳就是在胚發育時提供營養的結構

被子植物雙受精過程中精子與極核融合後形成的滋養組織。也稱內胚乳。這種組織既不是配子體,也不是孢子體,其染色體倍性一般為三倍體;為許多植物如禾本科植物種子的重要組成部分。裸子植物的雌配子體具有貯藏營養的功能,也稱它為胚乳;但它是由未受精的大孢子發育形成的單倍體雌配子體組織,兼有分化產生卵細胞的功能,與被子植物的胚乳在起源及染色體倍性上都是不同的。有些植物的珠心組織(孢子體部分)在種子發育過程中,不但沒有被吸收消耗,反而增殖並發育成充滿豐富營養的組織——外胚乳。甜菜、胡椒和絲蘭屬等的種子都具有發達的外胚乳。

細胞分化特點

胚乳發育類型

  1. 核型胚乳。胚乳的早期發育有一游離核時期。游離核分裂的次數則隨植物種類而異。
  2. 細胞型胚乳。不存在游離核時期,初生胚乳核及其後繼的細胞分裂,有規則地形成細胞壁。根據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細胞方向,可分為縱向分裂和橫向分裂兩個亞型
  3. 沼生目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移到合點端後分裂,形成一個合點端小室和一個珠孔端大室。珠孔端核再行游離核分裂,後期才形成細胞壁;合點端的核不分裂,或只行幾次游離核分裂。胚乳在被子植物種子中是普遍存在的。它的主要功能是為發育中的胚提供營養。有的植物,其種子發育初期雖有胚乳,但後期完全被發育中的胚吸收消耗了,因此種子成熟時不具胚乳或者只在種皮下殘存1~2層胚乳細胞,成為無胚乳種子,這種植物的胚則具有肥厚而肉質的子葉。

在種子萌發時為胚提供營養。有些成熟胚乳表面,呈不同程度的凹凸不平,稱為嚼爛狀胚乳。在被子植物中約有32科植物具嚼爛狀胚乳。

葫蘆科豆科山龍眼科等許多植物中,可見到各種各樣的胚乳吸器。多數被子植物胚乳,開始時是三倍體細胞。但由於胚囊發育類型不同,胚囊中極核的數目也不同,所以初生胚乳核的倍性也不相同;月見草型為二倍體;椒草型為九倍體;五福花以及德魯撒型為三倍體;皮耐亞白花丹型為五倍體;貝母型和小白花丹型也是五倍體。即使一般為三倍體的胚乳組織,在發育過程中,也能發生倍性的改變。

不少胚乳細胞有很高的倍性。被子植物的胚和胚乳都是雙受精的產物,但是胚乳核合子核的分裂並不同步,一般說來,前者分裂比後者早,所以,初期胚的發育和分化就可靠胚乳提供營養。無胚乳種子的胚可以從外胚乳甚至珠心或珠被絨氈層組織吸收營養。

 
玉米胚原圖鏈接

作用

胚乳是植物種子儲藏的營養,可供其光合作用前的發芽的使用

營養對比

玉米胚芽的營養比例: 水分 7.5~9.5 ,脂肪 3~9.8 粗蛋白 23~25 粗纖維 7~8 無氮浸出物 42~53(主zhi要是澱粉dao、糖類) 灰分 1.4~2.6 從以上成分看到,玉米胚芽是一種蛋白質為主的營養物質,應該是較好的營養強化劑,但由於玉米胚芽中往往雜有玉米纖維,特別是胚芽餅有一種異味,所以一般均作為飼料處理,如果玉米澱粉企業胚芽分離效果好,胚芽純度高,再之用溶劑萃取玉米油,這樣獲得的玉米胚芽粉,經過脫溶劑脫臭,是一種良好的食品添加劑,

糕點餅乾麵包中使用。在餅乾中添加胚芽粉,能提高餅乾鬆脆度,在麵包中添加胚芽粉達20%,使麵包的蛋白質大大提高,而外觀、膨鬆度、口感等均和原來無大差異,利用這種胚芽粉,還可提取分離蛋白並製取高質量的玉米胚蛋白飲料

玉米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面, 含蛋白質8.5%、脂肪4.3%、類73.2%、0.022% 、.21%、 0.0016% , 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尼克酸以及谷固醇卵磷脂維生素E賴氨酸等[1]

 
玉米胚原圖鏈接

胚芽油

玉米油又叫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從玉米胚芽中提煉出的油,主要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其[[[中亞油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是構成人體細胞的組成部分,在人體內可與膽固醇相結合,呈流動性和正常代謝,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玉米油中的谷固醇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富含維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治乾眼病夜盲症皮炎支氣管擴張等多種功能,並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由於玉米油的特點,且還因其營養價值高,味覺好,不易變質,因而深受人們歡迎。在歐美國家,玉米油被作為一種高級食用油而廣泛食用,享有「健康油」、「放心油」、「長壽油」等美稱。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