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玉溪撫仙湖旅遊度假區

玉溪撫仙湖旅遊度假區撫仙湖,湖水晶瑩剔透、清澈見底,古人稱為「琉璃萬頃」,位於玉溪市澄江市、江川區、華寧縣之間。湖面積212平方公里,僅次於滇池和洱海,為雲南省第三大湖。撫仙湖周圍名勝較多,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景區(點):以熱水塘溫泉為中心的東岸景區;以湖畔聖水(月亮灣濕地公園)、櫻花谷、太陽山、玉溪莊園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撫仙湖北岸濕地為中心的北岸高端度假景區;以祿充國家AAAA級景區、明星景區(碧雲山、明星魚洞)為中心的西岸景區;以孤山AAA級風景名勝區[1]、海門隔河景區的南岸景區。

目錄

名稱演變

唐樊綽所寫《蠻書》,稱撫仙湖為大池。《澄江府志》說:「量水川即唐書梁水縣(今澄江、江川一帶),大池,撫仙湖也。」後稱羅伽湖,據《明史·地理志》記載:澄江府「北有羅藏山(現名梁王山),南有撫仙湖,一名羅伽湖」。得此名可能和宋、元時南詔、大理段氏在澄江設羅伽部有關。另有華寧縣誌載:又稱「澄江海」, 澄江市志載:又稱青魚戲月湖。

撫仙湖得名由來,據舊說有二種:

一說據澄江《府志》記載:湖東南諸山,岩壑磷響,懸竇玲就,中有石、肖二仙,比肩搭手而立,扁舟遙望,若隱若現。相傳石、肖二仙慕「湖山清勝」,忘了回返天廷,變為兩塊並肩搭手的巨石,站立在湖的東南方。在湖上駕舟遙望,還隱約可見。有此仙人遺蹟,故名撫仙湖。

另一說是因湖西面的「尖山」(有稱撫仙石)平地拔起,狀如玉筍,直插雲天,又宛如高大的仙人立於湖岸,伸手撫摸瑩碧的湖水,故名撫仙湖。而「玉筍晴嵐」,也成為舊時雲南勝景之一。

位置境域

撫仙湖,撫仙湖位於雲南省玉溪市的澄江市、江川區、華寧縣三縣間,距昆明市60多公里。總體形狀象葫蘆,長軸呈南北向;北部寬敞,南部狹窄。這一「葫蘆」的大頭在澄江市境內,這一部分湖面較寬,占了整個湖泊總面積的60%,湖水也比較深;「葫蘆」的小頭在南端,橫跨江川、華寧兩縣,這部分湖面較窄,湖水也顯得淺了一些。南北長31.5公里(一說30公里),東西寬11.5公里(一說10公里),湖岸線長度為93公里(一說90.55公里)。最窄處為西面的明星大嘴和東面的矣渡大嘴,從湖半腰楔入處,僅有3.2公里;南窄北寬,湖面平均寬度為6.7公里;湖岸線總長90.6公里。撫仙湖的總面積為212平方公里,僅次於滇池和洱海,是雲南省的第三大湖。

撫仙湖北半部為澄江市所轄,轄湖區面積127.15平方公里,沿湖東岸小灣、大灣、海口等村,西岸尖山、祿充、立昌等村為澄江產魚區。撫仙湖由湖之東南海口河(又名清水河)為澄江、華寧界河。湖之周圍山清水秀,風光明媚景色優美,名山勝景甚多,兩岸有尖山(玉筍山),麒麟山,筆架山等,山間森林密布,並建有觀音寺、萬松寺。湖東岸有象形逼真的象鼻嶺,海口鄉的熱水塘。

撫仙湖西南角為江川區所轄,轄湖區面積65.85平方公里,沿岸有江城鎮的明星、大沙咀、大馬溝、孤山、海門等村;路居鎮的張營、下壩、小凹等村。星雲湖向撫仙湖泄水河(玉帶河)及界魚石在海門村。孤山(島)位於該區江城鎮附近的湖中。

撫仙湖中部東半為華寧縣所轄,北起矣渡小村大石洞,南迄居樂村南面一公里的春魚洞,共長12公里,轄水域面積19平方公里,沿岸有矣渡、世家、矣馬谷、塘子、上村、新村、海鏡、居樂8個自然村。湖南岸的磨豆山位於該縣江川區交界。

水文特徵

撫仙湖湖面海拔1721米 ,最大水深157米(一說155米 ),平均水深87米,就深度來說,是雲南省的第一深水湖泊,也是中國僅次於長白山天池的第二深水湖。

南北長31.5公里(一說30公里 ),東西寬11.5公里(一說10公里),湖岸線長度為93公里(一說90.55公里)。撫仙湖總容量為189億立方米(一說185億立方米,一說189.3億立方米),相當於滇池蓄水量的12倍,洱海的6倍,如果將雲南全省30多個大小湖泊的總蓄水量全部匯入撫仙湖,也不及其半。為中國淡水湖泊蓄水量的第三位。

撫仙湖的主要水源補給是降雨和地下水。歷年平均降雨量為951.4毫米。湖區表層水溫的變化為:歷年最高月平均水溫出現於8月份,最低月平均水溫出現於2月份,歷年平均水溫為17.3℃。據澄江水文站海口測點1979~1983年資料載,水溫最高25℃,最低10℃,年平均19.2℃。

撫仙湖屬貧營養型湖泊,水質清澈。透明度一般為4.9—11米,最大達12.5米,平均透明度6.5米,年平均4.8米。

由於湖泊四周支流不多且分散,陸源腐殖質極少,懸浮物不多,為貧營養性湖泊;加之湖內和湖岸周圍有大量的地下泉水湧出,湖水清澈純淨,水質極好。經化驗,PH值為8.36,呈微鹼性,湖水淨淡度為99.5%,是我國內陸淡水湖中水質比較好的湖泊之一。湖的深水區為藍綠色,湖水透明度平均為8米,最大可達12.5米,也居雲南省湖泊之最。

湖區地貌

地質成因

撫仙湖,屬斷層陷落湖泊。撫仙湖的形成,大約起始於地質年代第三紀末,距今約300多萬年前。由於地殼板塊的急劇運動,造成喜馬拉雅山脈凸突,從而引起一系列斷層貯水及石岩溶蝕現象,在雲南高原群山中形成了眾多的湖泊,撫仙湖就是那時形成的一個南北向的斷層陷落湖。

撫仙湖位于澄江盆地之中,盆地四周群山環抱。整個湖泊平面呈南北向的倒葫蘆形,兩端大;中間窄,北部寬而深,南部窄而稍淺。岸線發展係數為1.72,較平原地區湖泊小,表明湖泊形態規則,岸線平直,反映了地質構造的控制作用。湖的北端為湖水沖積平原,岸線略向北彎曲,呈弓弧狀,這是由於湖區常年盛行西南風,風浪較大,北部河流帶入的泥沙迅速受波浪改造的緣故。東西兩岸,峭壁直逼湖邊,在浪蝕作用下,顯得格外陡峭、險峻。

山脈島嶼

梁王山,古稱裝山,又名羅藏山,是全縣諸山干脈,在縣城西北8公里,與呈貢接壤。主峰海拔2820米,是滇中第一高峰,屬澄江管轄,元代梁王在此紮營故名,是澄江十景之一。站在山巔,昆明之滇池,澄江之撫仙湖、陽宗海,江川之星雲湖盡收眼底,可謂「舉目觀四海」。山腰建造林場,雲南省電視台在山上建有電視塔。此山森林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盛產藥材及少量的礦物。

尖山,古名涌拔山,後稱玉筍山,在澄江市城西南,海拔2152米,屹立在撫仙湖西岸,北依尖山河,澄川公路繞山而過。此山高峰獨秀,上尖下粗形如玉筍,山頂有一盤石直徑兩米,昔日四時注水不竭,景曰:玉筍群嵐,玉筍擎天。從祿充眺望,又像一口金鐘置於祿充村北,又名金鐘山;從養白牛、干沖眺望,像一頂沙帽,從東面向西面看;像一把騎子,是澄江十景之一。

對過山,古名赦文山,在澄江市城東南23公里,東西走向,東南接雷打山,海拔1811米,因此山與撫仙湖對岸筆架山隔湖相對故名。

筆架山,在撫仙湖畔祿充村的北面,三峰陡起,形如筆架,故名筆架山。筆架山海拔1808米,最高點距湖面76米,南北長約一華里,山上除部分表皮有一層紅色薄土外,全由石灰岩[2]組成。歷代文人墨客常在山上徘徊留連,為筆架山景觀定了「十二景」,如「西天門」、「福王門」、「南牛皇民」、「靈山一會」、「天水一色」、「漁舟唱晚」、「普陀仙境」等等,並刻字於岩石上。筆架山的最高峰上有觀音寺。每年二月十九,為該寺的廟會,是日當地農民、漁民相約到此聚會,唱戲、遊樂、聚餐、進香念佛,十分熱鬧。東面是撫仙湖,南面是棋團山和祿充村,西面是五峰山,北面金鐘山(即尖山,又名玉筍山)。

波息灣,筆架山腳北端,因背後的筆架山、臉掘山擋住西南風,在刮西南風較多的季節,遠處湖面波浪翻湧,而灣里卻風平浪靜,故名。灣里水面較寬闊,淺灘延伸湖間二三十米,是進行水上活動、游泳、度假的良好場所。

碧雲山,坐落在撫仙湖西北,江川區江城鎮明星村後,右邊是「應山歌」,左邊是「抗浪魚洞」,是滇南出名勝景。碧雲山,山清水秀,林木蒼鬱,與下村山、老鷹窩山並列。三山翠綠倒影入湖,真乃山山水水綠如碧,群峰疊翠矗青雲。碧雲山上碧雲寺,又名「武當別院」,乃湖北武當山分院,建於清乾隆年間。

孤山,原名瀛海山,位於距江川區城約17公里的撫仙湖江川水域之中。明代以前瀛海山傍有一小島(稱小瀛海山),兩島之間有一鐵橋(虹飲橋)相通。明末一夕地震,小島及虹飲橋沉沒,唯瀛海山屹然獨存,孤山由此得名。孤山成於宋,盛於明,曾建有八殿五閣三亭一堂一庵一塔。孤山昔為迤東名勝,有「巍然形勝冠南洲」之譽,成為滇中名勝之最。1979年7月,中國科學院醫學生物研究所徵用孤山為猿猴養殖場,島上倖存的常綠灌木叢、竹林、草坪盡遭猴毀,孤山成為光壑禿嶺。1988年11月,江川區人民政府與生物研究所多方協商,達成協議,孤山有償歸還江川。江川區將孤山闢為旅遊風景區。

界魚石,距江川區18公里,位於江川城北部星雲湖連通撫仙湖的玉帶河中部,野牛山與獅子山相間的狹谷中。明代起當地宮吏對界魚石奇觀即不斷題詩、刻碑記述讚嘆。1877年旁其建觀音寺,1987年疏浚玉帶河,並興建了海門樓、海門橋望瀛閣等並闢為橋廊為海門公園。 界魚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江川重要景點之一。1988年5月列為省重點旅遊景點。景區內石碑上刻着一首詩:「星雲日向撫仙流,獨禁魚蝦不共游。豈是長江限天塹,居然咫尺割鴻溝。」這就是海門公園比較引人注目的「兩湖相交,魚不往來」的「界魚石」奇觀。因星雲湖的大頭魚和撫仙湖的抗浪魚以此石為界,抵石而返,不相往來而傳為佳話。

磨豆山,位於撫仙湖南岸,華寧與江川交界處,山頂海拔2663.1米,為華寧最高點。登磨豆山,可觀華寧、江川兩縣的秀美風景,撫仙湖、星雲湖一覽眼底。磨豆山又名老尖山,舊志名「大卓旗山」,與華寧東支山脈主峰矣甫老象山對峙。磨豆山集合了較為豐富的地質地貌形態和豐富多樣的生物景觀,山地、森林、珍稀植物、村莊等靜態資源空間上錯落有致,風電場構成了具有震撼力的主體景觀,動態資源與靜態資源時空上形成了良好的系統結構。

回龍山(象山),在湖東北面,有其南上肥下削,若大象長鼻下吸湖水,俗有「象鼻飲着水,必定是豐年」之說。

湖泊水系

上源水系

湖水主要來自雨水聚積,並南受上遊星雲湖注入,北有澄江梁王河、東大河、西大河及西龍潭、熱水塘的泉水流入。

星雲湖,是滇中高原陷落性淺表湖泊,流域徑流面積378平方公里,湖面為南北向不規則橢圓形,南北長10.5公里,東西平均寬3.2公里,湖岸線長36.3公里,水面海拔高程1722米,水面面積3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米,平均水深7米,相應湖容量2億立方米。星雲湖是撫仙湖的上游湖泊,一般情況下,星雲湖水面比撫仙湖水面略高。兩湖由一條長2.2公里、深5米、寬8米的河道——隔河(玉帶河)相連。隔河是星雲湖泄流的惟一出口,是天然河道,後經人工整治襯砌,設有閘門控制星雲湖出流。根據省人大通過的《星雲湖管理條例》、《撫仙湖管理條例》,星雲湖控制運行水位:最高1722.50米,最低1721.50米。撫仙湖控制水位:最高1722.00米,最低1720.50米。星雲湖位於撫仙湖流域上游,通過隔河與撫仙湖相連,平均每年約有4000萬立方米的星雲湖水經過隔河下泄到撫仙湖。近幾年來,星雲湖水質污染和富營養化發展迅速,水質已經達到IV—V類,並發生了嚴重的藍藻水華,湖水透明度降低到小於1米。並且,隔河泄水主要集中在雨季中、後期,流量比較大(10—12立方米/秒),在撫仙湖形成2公里左右的水質污染區域,不僅嚴重影響旅遊景觀和當地居民生活,而且大量藍藻和營養鹽隨水流湧入撫仙湖,加重了撫仙湖南部的水質污染,加速了富營養化發展,有引發撫仙湖藍藻水華的危險。

西大河,水源在西龍潭泉水,這股泉水每天以5萬多立方米的水量湧出,流程也只4公里左右,西大河水源主要是西龍潭泉水,這股泉水每天以5萬多立方米的水量湧出,流程也只4公里左右。西龍潭,位於縣城西5公里的蟠龍崗下,泉分左、中、右三湫,水從崗下流出匯為一潭,最大流量2.8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49立方米/秒,平均流量1.1立方米/秒。

梁王河,古稱羅藏溪,因水源于澄江市羅藏山得名,後因元梁王在此山屯兵紮營,山名改稱梁王山,故河名改為梁王河。全長20公里,1956年11月在上游修建梁王河水庫,下遊河道三面光支砌,寬5米,長8.2公里,在河道上建有機械閘5道。 流域面積90.4 平方公里,是撫仙湖最大的入湖河流之一,平均年徑流量占撫仙湖103條入湖河流的17.8%,其流域產生的大量污染負荷為撫仙湖北部水體的重要污染源。

山沖河,在澄江市城西南貓鼻子山東面,流經太極田、雙樹上村、龍王廟入撫仙湖。1962年新建山沖河水庫,舊河道已不復存在。

馬料河(撫澄河),在澄江市縣城西,水源於舞鳳山西側由忠窯向東南經太平橋、四勻橋南下至馬房村入撫仙湖,1970年經人工改直用粗石支砌,溝底用混凝土澆築,全長7公里。縣城西北的鄭閹箐,經忠恕村、大小窯、廖官營等村後流入撫仙湖。1989年對下段進行整治,並三面光支砌,1995年對上段進行三面光支砌,開挖0.8萬立方米,支砌石方0.5萬立方米,澆混凝土0.07萬立方米。架設人行橋6座,機耕橋3座,公路橋1座,總投資80萬元。

尖山河,在澄江市縣城西南,源出有二,其一在養百南的大青山麓塘子田,由南向北經所梅村玉尺埂、養百牛、李官村、大、小沖至岔河;其二在官松廟由西北向東南經干沖至岔河,注入撫仙湖。

東大河,古稱圩札溪,因溪水流從澄江市圩札山下得名,全長21.9公里,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開築河堤990米。1950年發動民工5 000餘人,打下木樁750棵,修補5處決口,疏浚大仁莊至撫仙湖5公里河道,1959年在上遊興建東大河水庫。1980年修建灌溉乾渠,東乾渠全長12.6公里,西乾渠全長4.8公里,主要河道用三面光支砌。1987年將河道改直,三面光支砌,全長9.2公里,上游寬4米,下游寬9米,流入撫仙湖。

代村河,在澄江市縣城東南,源出者北村西北山間峽谷;全長5公里,寬5米,注入撫仙湖。

甸朵大龍潭,源於撫仙湖東岸的老鷹地村岩石下伏流而出,最大流量0.07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3立方米/秒,平均流量0.05立方米/秒,供甸朵、水尾等村人畜飲水,在此建有甸朵電站。

熱水塘溫泉,古稱溫湯池,在縣城東南20公里海口鎮熱水塘村西,澄華公路旁,撫仙湖畔,常年水溫58℃,流量0.03立方米/秒。水質含硫,是沐浴、療養的理想之地;

下游水系

撫仙湖與滇池相距僅17公里,但前者由湖東面的海口鄉(又稱海口河)清水流入南盤江,歸於南海,屬珠江流域南盤江水系,後者屬長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它們分別處在兩大水系支流的源頭地區,屬於源頭型湖泊。

海口河:又名清水河,是撫仙湖唯一出口河道,在澄江市城東南海口河村西北、華寧縣境北緣,源出撫仙湖向東北流至官莊東側後,為華寧與澄江兩縣界河,全在高山狹谷間奔流,經海口大橋,至宜良縣土主街對岸流入南盤江,河道全長15.3公里(一說16公里 ),天然落差385米(一說392米 ),平均坡度千分之24.5,多年平均流量1.84億立方米,水能條件優越,理論蘊藏量1.4萬千瓦,建有電站6座。

物產資源

撫仙湖流域面積達1084平方公里,流域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主產稻、麥、蠶豆、烤煙和油菜,是有名的滇中穀倉,又是聞名全國的雲煙之鄉、魚米之鄉。撫仙湖的水溫,冬夏變化不大,水質又好,是較好的游泳之地。特別是北部沿澄江壩子一帶,近岸200米左右,水深僅在1至3米,湖底全鋪細沙伸延至湖岸數米,每年吸引着成千上萬的人來游泳。自昆明滇池出現污染後,有的群眾,甚至專業游泳隊伍也常到撫仙湖來訓練、游泳,在海灘上享受日光浴,在撫仙湖畔度過假日。

視頻

玉溪撫仙湖旅遊度假區 相關視頻

玉溪撫仙湖成為「國字號」旅遊度假區,為玉溪感到驕傲!
重磅!玉溪撫仙湖等四家新晉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