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湛江市第三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湛江市第三小學注重構建和諧平安校園,遵循「一切為了孩子」的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關注留守兒童,關愛每一位學生,着力營造清新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着力打造「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的品牌學校。在不斷深化課程改革的征途上,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上,還打造形成了以「愛國主義[1]讀書活動」為主線的育人特色[2]

校園資訊

用愛播撒陽光 用心傳播文明——記湛江市第三小學德體衛藝副主任王婉秋

22年的教育生涯,她日復一日地辛勤耕耘,不僅捧回了諸多榮譽,更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生。她是孩子們眼中溫柔可親、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也是同事和家人眼中追求卓越的「拚命三娘」。她就是第四屆湛江市道德模範——市第三小學德體衛藝副主任王婉秋,用愛播撒陽光,用心傳播文明。

1999年,帶着青春的無限激情,滿懷對教育事業的真誠,王婉秋踏入了教育這片熱土。當初那個青春稚氣的年輕教師,如今臉上已刻上了歲月的痕跡,但她對教育工作的熱情有增無減,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在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

她初到學校時,只是擔任術科的教學工作,但她主動向校長申請做班主任,擔任中隊輔導員,協助少先隊大隊部訓練鼓號隊,開展各種活動,她還成為了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繁重的任務,沒有讓她望而卻步,反而激勵着她更努力地去完善每一項工作,鍛造了更加出色的工作能力。

王婉秋喜歡「自我加壓」,經常組織開展學生喜歡的、樂於參與的各類實踐活動,如親子活動等。除此以外,她更是參加教研活動、專業學習培訓,參加教學技能比賽、論文評比、學生的比賽指導……她曾因病住院做了手術,出院不到一周她就出差參加培訓學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陀螺般的工作,儘管有時讓她感到精疲力盡,但她卻覺得很充實,停不下腳步。

用愛縫補翅膀 以心播撒陽光

多年來,王婉秋總是用愛縫補翅膀,以心播撒陽光,讓留守兒童、「問題學生」得到愛心甘霖的滋潤。

該校超過50%的學生是留守流動兒童,在湛江市和赤坎區婦聯及關工委的指導下,王婉秋主動接下了「留守流動兒童快樂家園」項目的工作,在學校里建立了「快樂家園」的活動陣地,並和共建單位——嶺南師範學院教科院的志願者們攜手關愛活動,讓學校里的留守流動兒童感受到來自學校、社會多方面的關愛,在校園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為了成立家園活動陣地,她常常廢寢忘食,從設計到環境布置的每個細節,她都親力親為,還收集了全校留守流動兒童資料,建立特殊個案記錄表,組織志願者一對一地和特殊個案進行心理輔導

為了和留守流動兒童拉近距離,她經常和內向的孩子交流、溝通。在學校,不少孩子遠遠見到她就會和她打招呼,親密得像朋友一樣。曾經有個二年級的孩子,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她基本不能坐下聽課,也無法和別人很好地溝通,還在班裡打人,大便失禁。王婉秋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把她接到「快樂家園」里,耐心地和她聊天,並讓嶺師志願者一對一對她進行心理輔導。在她和志願者的幫助下,小女孩漸漸有了喜人的變化。

班裡有個小女孩,在學校從來不開口說話。王婉秋聯繫她的父母了解女孩在家裡的情況後,發現她在家很活潑,但到外面就變得很內向。於是,王婉秋經常會找小女生幫忙拿點東西,和她說些鼓勵的話,拉近了女孩和老師之間的距離,並調動同學間團結友愛的力量,帶動靦腆的女孩多參加集體活動。後來,女孩逐漸壯大了膽子和他人交流

王婉秋經常到學生家裡去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她有時發現學生早上沒吃早餐,又馬上貼心地買來早餐給學生吃。她總是以無私的奉獻精神影響着身邊的每一個人。

傳遞公益力量 播撒文明種子

以身立德,言傳身教。王婉秋總是以身作則,做好榜樣,潛移默化地教育和引領學生成為一名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她積極進取,捧回了不少榮譽。而她在學校、班級以及關愛項目的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汗水和心血,也在孩子們的成長中獲得了回報,她培養和指導的不少學生獲得了諸多榮譽,令她倍感欣慰。

王婉秋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經常在全校範圍內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日行一善——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的節日」「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學雷鋒志願服務」主題活動等德育活動,讓學生在美德氛圍中學習和提升個人道德素養,成為文明的人。

滿腔熱忱的王婉秋在做好學校教務工作的同時,還經常主動參加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每當颱風過後,她都主動報名加入清理街道的志願服務;在看到朋友圈里的愛心公益活動後,又主動報名加入愛心公益團隊,在工作之餘下到偏僻的村里慰問困難戶;當新冠疫情暴發時,黨支部號召學校黨員去協助社區排查工作,她又義無反顧地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和同事一起去社區排查;聽聞學校組織志願者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她二話不說,擼起袖子走進背街小巷,為美化街道出一份力;她還是市級百姓宣講員,根據上級的安排,跟隨志願服務隊到各個縣(市、區)進行宣講,大樹下、公園裡、村文化樓前,都能見到她和志願服務隊的身影。她聲情並茂的宣講,悄悄地在人們的心中播撒文明的種子,傳遞愛心力量。

參考文獻

  1. 突出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 ,搜狐,2021-03-06
  2. 讀書的好處10條,有途網,201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