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目山四面峰俯瞰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浙江省臨安市境內,面積4300公頃,1986年成為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

保護區地處中國東南沿海丘陵區的北緣,屬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植物為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是中國中亞熱帶植物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區內有苔類植物1570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5種,更有野生銀杏連香樹、鵝掌楸[1]等珍稀瀕危植物。

另外,天目山還有佛教寺院、天然氧吧、野味餐館等旅遊景點和服務。

歷史沿革

1956年林業部制定《關於天然林禁伐區(自然保護區)劃定草案》,天目山林區是擬定禁伐區之一。

1960年昌化縣成立天目山管理委員會,實行毗鄰地區分級聯防,保護山林。

1975年浙江省革命委員會批准建立臨安西天目山自然保護區。

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森林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1996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MAB)「網絡[2]

保護對象

天目山保護區屬中型野生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銀杏、連香樹、鵝掌楸等珍稀瀕危植物。

植物

天目山地質古老,第四紀冰川影響不深,加上歷來都受到人類保護,植被沒有遭受過重大破壞,計有苔類植物22科33屬70種;蘚類植物39科110屬240種,葳類植物29科60屬110種,種子植物167科716屬1570餘種,其中木本植物86科277屬675種。常綠樹種主要有:殼斗科的青岡櫟屬、拷屬、石櫟屬;樟科的樟屬、紫楠屬、潤楠屬、山茶科的柃屬、山茶屬;還有杜鵑屬、山磯屬、冬青屬等。落葉樹種主要有槭科,薔薇科、豆科、殼斗科的栗屬、櫟屬、水青岡屬,樟科的木姜子屬和山胡椒屬,樺木科、胡桃科、木蘭科等種類也較多。天目山據記載有800多種野生藥材名貴,有於術、竹節人參天麻、天目貝母、八角金盤、缺萼黃蓮等。

天目山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5種,其中二類保護8種;銀杏、金錢松、天目鐵木、獨花蘭香果樹、連香樹、鵝掌楸、黃山梅。三類保護17種,天目木蘭、天目木姜子、凹葉厚朴、浙江楠、領春木、銀鵲樹、八角連、金剛大、羊角槭、短穗竹、青檀、短萼黃連、延齡草、蝦脊蘭、天麻、野大豆、紫莖。以天目山命名的植物達24種之多,模式標本產地植物那就更多了。

動物

天目山動物種類頗多,哺乳動物有7目27科54種;烏類有10目24科108種;爬行類有3目10科35種;兩棲類有2目7種16種,昆蟲有26目,巳鑑定的有600餘種,還有許多無脊椎動物。天目山的動物成份,主要屬東洋界類型,但有少量古北界成份滲入。

哺乳動物主要有;野豬、蘇門羚、黑麂、毛冠鹿、大靈貓、小靈貓、獼猴、刺蝟、豪豬、穿山甲、華南兔、松鼠、豺、狼、黃鼠,常有游山的金錢豹,有時還有虎的出觀。

鳥類主要有:白鷳、白頸長尾雉、錦雞、竹雞、紅嘴長尾蘭鵲、喜鵲、山斑鳩、紅嘴相思鳥、斑啄木鳥、大杜鵑、四聲杜鵑、畫眉、三寶鳥、壽帶鳥、戴勝、大山雀等。

兩棲類主要有:東方蠑螈、肥螈、淡肩角蟾、掛墩角蟾、澤蛙、大樹蛙、飾紋姬蛙等。

爬行類主要有:大頭烏龜、鱉、石龍子、北草蜥、赤鏈蛇、烏梢蛇、蝮蛇、竹葉青、五步蛇等。

視頻

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浙江天目山等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評優良
浙江天目山生長着世界唯一的樹,是世界級自然保護區

參考文獻

  1. 鵝掌楸,植物之家,2014-03-05
  2. 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MA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