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油茶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油茶樹

中 文 名 ∶茶油樹

別       稱∶茶子樹、茶油、白花茶

拉丁學名∶Camellia oleifera Abel

     門     ∶被子植物門

亞       綱∶五椏果亞綱

     科     ∶山茶科

     族     ∶山茶族

     種     ∶油茶

花       期∶冬春間

     界     ∶植物界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山茶目

亞       科∶山茶亞科

     屬     ∶山茶屬

分布區域∶中國從長江流域到華南

                   各地廣泛栽培

油茶樹(學名:Camellia oleifera)是山茶科山茶屬的植物。油茶種子包含脂肪,榨出的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榨油後剩下的茶籽可作清潔劑[1]

形態特徵

油茶樹高達4~6米,一般2~3米。樹皮淡褐色,光滑。單葉互生,革質,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長3-10厘米,寬1.5-4.5厘米,。花頂生或腋生,兩性花,白色,直徑6-9厘米,花瓣倒卵形,頂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圓形、橄欖形,直徑3-4厘米,果瓣厚而木質化,內含種子。種子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狀,有光澤。

生長習性

本植物性喜溫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氣溫16~18℃,花期平均氣溫為12~13℃。突然的低溫或晚霜會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較充足的陽光,否則只長枝葉,結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連續降雨,影響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緩、侵蝕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一般適宜土層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適於石塊多和土質堅硬的地方。

區域分布

分布於越南緬甸北部、中國大陸的黃河以南各省區,其中湖南省、江西省、廣西自治區為主要栽培區。生長於海拔150~2,05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山坡灌叢、山坡、路邊、山坡路邊常綠林中、闊葉林中、山坡林中、灌叢中及陽坡。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油茶具有很高的綜合利用價值,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它們都是化工、輕工、食品、飼料工業產品等的原料,茶籽殼還可製成糠醛活性炭等,茶子樹木質細、密、重,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很硬,是做陀螺,彈弓的最好材料,並且由於其有茶樹天然的紋理,也是製作高檔木紐扣的高級材料[2]。種子含油30%以上,供食用及潤發、調藥,可制蠟燭和肥皂,也可作機油的代用品。果殼可提栲膠、皂素、糠醛等。以根和茶子餅入藥。根皮隨時可采,鮮用或曬乾研末;秋季采果,曬乾,打出種子,加工成油,以茶子餅入藥。

食用價值

茶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遠遠高於菜油花生油豆油,與橄欖油比維生素E含量高一倍,並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茶殼還是一種良好的食用菌培養基。研究表明,油茶皂素還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

環境價值

油茶是優良的冬季蜜粉源植物,花期正值少花季節,10月上旬至12月,蜜粉極其豐富。在生物質能源中油茶也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同時,油茶又是一個抗污染能力極強的樹種,對二氧化硫抗性強,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強。因此科學經營油茶林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生態效益。

視頻

油茶樹 相關視頻

渾身是寶的油茶樹
油茶樹的形狀以及藥用知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