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泰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彝族撮泰吉 |
名 稱 :撮泰吉 拼 音:cuō tài jí 區 域: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別 稱:撮寸幾、撮屯姐 |
「撮泰吉」(cuō tài jí)是古老而原始的彝族民間戲劇,被喻為戲劇史上珍貴的「活化石」。
系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板底鄉彝語的音譯,現在見到的文字音譯名稱有「撮襯姐」、「撮寸幾」、「撮屯姐」、「撮特基」、「撮泰吉」 等十餘種。其中,「撮屯姐」 比較接近彝語的譯音,現在用「撮泰吉」 的名稱,是借吉利的諧音漢字做譯名。在彝語中,「 撮」 意為人或鬼,「 泰」 意為變化,「 吉」 意為玩耍遊戲,一般譯為「人類剛剛變成的時代」 或「人類變化的遊戲」,簡稱「變人戲」。但也有學者認為,「撮泰吉」 反映的是變成鬼神的祖先當初遷徙、墾荒的艱難場面,並藉助祖先的威靈來保佑後裔和驅逐邪魔瘟疫。因此,「撮泰吉」 的含義理解為「請變成鬼神的老祖宗來保佑後裔的遊戲」 或「人變鬼神的遊戲」 更恰當一些。
1984年,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舉辦縣慶30周年文娛演出,板底鄉找不到合適的節目,就想拿裸戛村的「古怪表演」湊合充數,卻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和重視,為世人所認識。
2006年,彝族撮泰吉入選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
名稱
「撮泰吉」是彝語「ꊿꄠꐛ」的音譯。
- 「ꊿ」的意思是「人」,「ꄠ」的意思是「變化」,「ꐛ」的意思是「遊戲、玩耍」。合在一起的意思是「人類變化的戲」。故「ꊿꄠꐛ」也意譯為「變人戲」[2]。
- 也有學者認為,「ꊿꄠꐛ」恰當的翻譯應該是「彝族先民生產變化的活動」或「先民耕作活動的由來」。
- 又有學者認為,「ꐛ」的意思是「剛剛完成」。「ꊿꄠꐛ」當意譯為「人類剛剛變成的時代」。
- 還有學者認為,「ꊿꄠ」是一個詞,不應分開,意思是「鬼魂」,在此指的是祖先的鬼魂。「ꊿꄠꐛ」意為「鬼魂戲」。
「ꊿꄠꐛ」的漢語音譯名,原有「撮襯姐」、「撮特幾」、「搓特基」等多種寫法,後來定名為在漢語、漢字中有美好意味的「撮泰吉」。
流傳地域
撮泰吉主要流傳於貴州省威寧縣板底鄉以裸戛村寨為中心的彝族山寨[3]。雲南省一些地方、貴州省赫章縣珠市鄉原也有撮泰吉表演,但沒有傳承下來。:36
威寧縣地處黔西北,是滇黔兩省交界縣,毗鄰雲南昭通市、曲靖市。板底鄉位於威寧、赫章兩縣交界處的最高峰(海拔2800米)附近,氣候寒冷,農業生產環境惡劣,過去還常有虎豹出沒,原為鹽倉土司家的圍獵場。
裸戛村的撮泰吉由祖輩傳承下來,保存最為完整;附近的結里、妥樂沖、木城、曹家溝等彝寨的撮泰吉都學自裸戛村,且流行面較為狹窄,表演人物也有一定縮減。撮泰吉如今只在裸戛寨保持演出活動。
演出
時間
撮泰吉的演出時間是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的夜間演出。最後的「掃寨」部分只在正月十五進行。
人物
撮泰吉的演出有六個固定角色,均有名無姓。
- 惹嘎阿布(ꌯꈝꀮ,zɛ55ga21bu33),意為山林老人(山神),2000歲,不戴面具,青巾包頭。頭頂玉米棒裝扮的金角,象徵蒼老。貼麻絲或麥草裝扮的白鬍鬚,象徵長壽。戴生雞蛋殼製成的眼鏡,象徵洞察。青衫拖到地上,象徵智慧、老練。
- 阿布摩(ꀋꁍꂿ,a21pu21mo33),意為老爺爺,1700歲,戴白鬍鬚面具,為面具中最大,繪有橫向波浪紋飾。
- 阿達姆(ꀋꄊꃀ,a21da21mo21),意為老婆婆,1500歲,戴無須面具,頂端有螺旋狀白色紋飾,臉頰繪有下斜向波浪紋飾。阿布摩的配偶。出場時身背嬰兒。
- 麻洪摩(ꂵꉸꃀ,ma21xɔ21mo33),意為帶兵老人(一說狩獵能手,一說苗族老人),1200歲,戴黑須面具,繪有下斜向波浪紋飾。
- 嘿布(ꇠꀯ,xje15bu21),意為能說會道者(一說漢族老人),1000歲,戴無須豁嘴面具,繪有縱向波浪紋飾。
- 以上戴面具四人合稱「撮泰老人」或「撮泰阿布」。
- 阿安(ꀋꉢ,a21ŋa33),意為小娃娃,戴黑色、無須、無紋飾面具。阿布摩與阿達姆所生。出場時在阿達姆背上[4]。
另有二人扮牛,兩或三人扮獅子。陸燕. 疾病和彝族的儺藝術。雲南大學博士論文, 2012.</>同期另一篇文章則以「原始粗獷的彝族攤戲《撮泰吉》(變人戲)」為標題 ,認為撮泰吉是最古老的儺戲之一,「掃寨」部分是撮泰吉的高潮和主題。撮泰吉屬於儺戲的觀點為很多學者接受。《中國大百科全書》也採用這種觀點。
也有一些學者對此問題存而不論,只稱之為「古戲」、「原始戲劇」或「民間戲劇」,不討論其是否屬於儺戲,或不下定論。
有的學者則反對撮泰吉是儺戲的說法。有學者指出,記錄本手稿的標題本為「彝族戲劇」,後才被審定人員改作「彝族儺戲」。記錄本的搜集整理人員後來也重新發表了原手稿,標題為「撮泰吉:古代彝語民間戲劇演出記錄本重譯」。反對派認為,「掃寨」或「掃火星」的儀式在貴州苗族、布依族、壯族中廣泛存在,是後來才附加到撮泰吉活動中的,「耕作」部分才是撮泰吉的基本內容;面具也不應作為判斷是否屬於儺戲的標準。
惹嘎阿布
撮泰吉中,惹嘎阿布的角色與眾不同,不戴面具、不戴錐型頭飾、不纏布條、不用吸氣聲說話、不用奇特姿勢走路,在演出時還擔負着類似導演的職責。有學者認為惹嘎阿布與彝族巫祭畢摩類似,但宗教色彩較淡,是畢摩早期的形象。也有學者調查發現,過去惹嘎阿布的裝扮中,會在帽子正上方繪「王」字圖案,以象徵其是老虎的化身,故認為「惹嘎阿布」的最初意義——「山林上方的祖先」——就是對虎的諱稱,惹嘎阿布是彝族崇拜虎圖騰的反映。
原始人類和猴
撮泰吉中,撮泰阿布們的裝扮十分奇特。據表演者說,圓錐形頭飾表示古人的尖錐髮型,身上纏着的布象徵裸體,表示古人當時還沒有衣服。有學者指出,圓錐型髮飾即《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錄的「魋結」(《漢書·西南夷傳》作「椎結」)[5],而與彝族關係密切的雲南傈僳族至今仍保留這種打扮。
有學者認為,撮泰阿布的行走姿勢和說話方式都像猴子。當地彝族,除了基督徒認為人是上帝用泥巴捏出來的之外,其他人都相信人是由猴子變來的,當地彝族民歌、黔西北彝族民間敘事詩、四川和雲南彝文典籍中也都有猴子變人的傳說。撮泰吉的表演體現了彝族人的人類起源觀。
也有學者認為,撮泰阿布們的形象、動作、耕種情節,從形式到內容,都表現的是《西南彝志》中記載的「九猴耕地」傳說。
傳承意義
撮泰吉因具有民間信仰和祖先祭祀的功能而成為當地民眾祭祀祖先,祈願人畜興旺、風調雨順的重要方式,深深植根於彝族的生產、生活及文化歷史中。這種原始藝術具有戲劇發生學和藝術形態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其中有關生產、生活的表演活動對於人類學、民族學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參考價值。撮泰吉因在一個偏遠的區域流傳而一直延續下來,並較少受到外界影響,但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這種只被少數人掌握和傳承的藝術顯得十分脆弱,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使其遭受致命打擊,因此有必要做好相關的保護工作。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彝族撮泰吉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視頻
撮泰吉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彝族撮泰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 ↑ 貴州威寧彝族「撮泰吉」(變人戲),中國網
- ↑ 貴州威寧「撮泰吉」旅遊文化藝術節開幕,多彩貴州網
- ↑ 彝族撮泰吉:原始儺戲的千年守望 ,搜狐,金羊網,2016-12-13 11:02
- ↑ 《史記》 西南夷列傳: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