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快樂晚會》是一則胎教故事[1]

胎教一詞源於我國古代,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2],現代醫學也已經證明了,生活在媽媽子宮裡的胎兒是個能聽、能看、能感覺的小生命,媽媽對外界事物的感受都能通過某種途徑作用於胎兒。所以媽媽們在懷孕的時候應該加緊與胎兒之間的交流,對他施以良性刺激,以豐富胎兒的精神世界。

在胎教中,給胎兒講故事是一項不可缺少的胎教內容,讓胎寶寶接受美的薰陶,都可以讓胎兒「見多識廣」。講故事時孕婦應把腹內的胎兒當成一個大孩子,向他(她)娓娓道來,通過語言神經傳遞給胎兒,使得胎兒不斷地接受客觀環境的影響,在不斷變化的文化氛圍中發育成長[3]

目錄

故事內容

森林里貼出通知:要舉辦快樂晚會。大象看見了說:「噢,開快樂晚會,唱歌很快樂,跳舞很快樂。唱歌跳舞是小動物的事,我可參加不了。這樣吧,我去幫他們布置會場吧。」大象想到這裡,就去為晚會做準備了。

大象把河邊的草地打掃得乾乾淨淨,拔去雜草,搭起架子,掛上彩紙,還在四周種上了鮮花。他整整忙了兩天,看看布置一新的草地,很滿意,同時也感到很疲勞,便打了一個呵欠,躺下來睡着了。

晚上,月亮出來了。噢!快樂晚會要在今夜舉行。小動物們穿着漂亮的服裝,紛紛來到小河邊。呀!他們發現大象睡着了。「得讓他醒來,否則就不能參加晚會了。」小白兔着急地說。「大象還沒換衣服,他身上多髒。」松鼠說。小動物們急壞了,現在到哪兒去為大象找一件特別大的服裝呢。「我們為大象準備帽子吧。」小鴨們嘎嘎叫着,下河摘荷葉,扎一紮,把它戴在大象頭上。「我們為大象準備衣服。」小鳥飛進森林,銜來一片片綠葉,把它貼在大象身上。小動物們商量得喊醒他了,就齊聲大喊:「大象大象快醒來,晚會就要開始啦1」大象扇扇大耳朵,醒了。看看四周,是一群小動物。 「大象,你穿得這麼漂亮,一定準備了很精彩的節目。」小動物們調皮地問。大象看看自己身上,果然穿戴得很漂亮。啊,一定是小動物們幫他準備的。「我不會演節目。」大象不安地說。「沒關係,和我們一起跳舞吧。」小動物們說,「只要你跳得開心,感到快樂就行,誰也不會笑話你的。」

大象真的和小動物們跳起來了,他扭着粗笨的身子,感到很彆扭,可心裡卻很快樂。

胎教故事注意事項

1、為了讓母親的感覺與思考能和胎兒達到最充分的交流,最好是保持平靜的心境並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2、在念故事前,最好先將故事的內容在腦海中形成影像,以便比較生動地傳達給胎兒[4]

3、如果沒有太多的時間,只能匆匆地念故事給胎兒聽[5],至少也要選擇一頁圖畫仔細地告訴胎兒,儘量將書畫上的內容「視覺化」地傳達給胎兒。

4、在選擇胎教書籍[6]時,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自以為寶寶會喜歡哪些書籍,儘量廣泛閱讀各類書籍。

視頻

快樂晚會 相關視頻

語言胎教的奧秘
聽故事對寶寶好處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