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太田朋子
圖片來自國立遺伝學研究所

太田朋子,(日語原文:太田 朋子,平假名:おおた ともこ,羅馬拼音:Ōta Tomoko),1933年9月7日出生於日本愛知縣西加茂郡三好町(今 三好市),是一位日本女性遺傳學家[1] [2] [3]

目錄

簡介

太田朋子,研究領域:遺傳學,主要貢獻在分子演化領域,知名於:中性演化理論,是日本國立遺傳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2015年,太田朋子獲得生物學最高獎克拉福德獎遺傳研究所(八田)--克拉福德獎頒發給諾貝爾獎未涵蓋的科學領域(天文學數學地球科學生物科學關節疼痛),太田朋子是第三位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人,該獎項於 1980 年設立,這是日本女性的首次壯舉。

2002年,太田朋子被授予文化功勳人物稱號 --於11月3日,文化勳章授予儀式在日本皇宮舉行。

1973 年,太田朋子發表近中性演化理論[4]

生平經歷

太田朋子是日本愛知三好市出身,她的母親很開明,讓太田朋子從小就接受了非常良好的現代科學教育

1956年,她畢業於東京大學,之後去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生物統計系獲得了博士學位

1968年,太田朋子獲得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博士學位後,返回日本,在木村資生的指導下參與和發展了中性演化理論。她提出近中性突變的的重要性,並由此發展了輕微突變理論模型slightly deleterious model)(Ohta, 1973)的「近中性演化理論Nearly 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nearly neutral theory of evolution)。

太田朋子的模型比木村資生嚴格中性模型更具普適性。

1981 年,太田朋子成為第一屆猿橋獎得主。

1984 年,太田朋子獲選美國文理科學院外籍名譽會員,成為首位日本籍女會員

1985 年,太田朋子獲頒日本學士院獎

1996 年,太田朋子成為日本國立遺傳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2002 年,太田朋子獲選為日本的文化功勞者,同年也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2015 年,太田朋子獲得克拉福德獎

2016 年,太田朋子獲頒日本文化勳章

英文著作

  • Theoretical aspects of population genetics /Motoo Kimura and Tomoko Ohta (1971)
  • Evolution and variation of multigene families /Tomoko Ohta (1980)
  •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molecular evolution : papers marking the sixtieth birthday of Motoo Kimura /edited by Tomoko Ohta and Kenichi Aoki (1985)
  • Tomoko Ohta and the Nearly Neutral Theories: The role of a female geneticist in the neutralist-selectionist controversy/Tomoko Y. Steen (1996) Ph.D.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榮譽

日本勳章獎章

外部鏈接

參考資料

  1. 集団遺伝學者太田朋子さんの86年 - 高橋真理子,論座アーカイブ
  2. 遺伝研・太田さんがクラフォード賞記念講演會 元祖「リケジョ」が女性研究家たちにエール, 沼津経済新聞,2016-01-13
  3. 太田朋子,國立遺伝學研究所
  4. Ohta, Tomoko. Slightly Deleterious Mutant Substitutions in Evolution. Nature. 1973-11-09, 246 (5428): 96–98. PMID 4585855. doi:10.1038/246096a0. 
  5. The Nam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xref ref-type="fn" rid="fn1">1</xref>.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25-10 [2018-09-01]. ISSN 1937-5239. doi:10.1086/ahr/31.1.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5). 
  6. (日語)平成28年度文化勲章受章者名簿 (PDF). 內閤府. 2016-11-03 [2021-07-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7-09).